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84章 长安那片月

大汉与罗马 第84章 长安那片月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崔力对于袁华懂的这么多,觉得很奇怪。

旅途之中,崔力有一次问袁华:“娃,你自从被敲了脑袋后就不一样了!好像啥都懂。”

袁华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只能说:“那一次被捶晕!我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那梦里我去了很多地方,见过很多的人,看见过无数的繁华。”

说完这些,袁华愣住了!

他在这里呆的太久,他突然有一种非常荒唐的感觉,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时空,那些花开花落,那些亲朋好友,那些迎来送往。。。

是不是,真的,只是一场梦?

他摸了摸自己的脸庞,忽然有一种淡淡的悲伤。我是谁,谁是我?

古尔丽的声音在身边响起,这姑娘从来心大,她听到了崔力和袁华的谈话,于是眨着她的大眼睛问道:“这么说,我们以前的部落,是你变聪明的地方?”

袁华能说什么?他总不能说,我是个妖怪,占据了袁华的身体。

所以。。。他只能点头。

于是,一个谣言,在营地里传播开来。向西三千里,在葱岭的西面,在一片大山的脚下,古尔丽以前的部落,那里是袁华突然变聪明的地方。

再然后,这个谣言变成了,袁华在那个山脚,有一天突然就开悟了。他一瞬间就理解了天地万物,知晓过去未来,那里是可以开悟神性的地方!

袁华也听到了,但他什么也没说,因为他说不清楚,于是当做没有听到。

可他越不说话,越是沉默,那就代表默认了一切。

于是,圣地就这样产生了,那个袁华挨锤的地方,那个把他打的死去活来的地方,那个老阿拉什请他吃潲水食物的地方,就这么成了四百狂信徒们的圣地!

一群人围着古尔丽和古塔,高高举起手里的羊皮地图,求他们将圣地标注出来。

古尔丽洋洋得意,她原来也是圣地出身的人啊!她高傲的指着地图,说道:“这里!这里是我和古塔出生的地方。”

她不知道,这一指,再加上她和古塔出生在这片土地,她和古塔后来就成了“圣女”和“圣子”,为什么?因为他们出生于那片土地,也因为他们指引了狂信徒们的方向,让所有人拥有前往开悟之地的权力。

当然,现在这群人现在还只是想要知道那片土地在哪里?神话还只在萌芽的阶段,神话只有随着距离和时间慢慢神化。

这七千里遥遥长路,白日他们验证一切袁华说的道理,晚上接受袁华的“教诲”。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群人越来越觉得,这一次是命运让他们相聚。

他们来自里海,来自咸海,来自阿姆河畔,来自于阗国,来自大汉,如果没有神的指引,他们如何会相遇?

如果没有神的指引,袁华为什么会突然开悟?

有一天,没有人记得到底是哪一天?这群人开始称呼对方,我的兄弟。称呼袁华,叫做先知先生。

就这样,一位先知和四百位兄弟,他们的命运就这么紧紧的相连。

有一天夜里,袁华也记不清日子,他只记得那一天,天空开始下雪了。

哈尼尔带着三位商队的管事,他们找到袁华,鞠躬说道:“先知先生,我们想把您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将它作为礼物送给我们的王,可以吗?”

袁华笑着说:“当然可以,故事本来就是说给别人听的。”,他觉得被别人称为先知先生,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满足了他的小小虚荣心。

一边的古塔,从篝火边站起来,小大人一样,也走过来。他站在篝火旁,对着商人们说道:“我们一起吧!我也要把这个故事写给玉姐姐看。大家可以相互借鉴笔记,看看是不是可以补足。”

哈尼尔他们很高兴,拉着古塔的手说道:“好 好,好,我们一起借鉴,完成这个故事。”

袁华没有在意,他就说了个变形金刚的故事。他们爱写给谁看,随便他们,他打着哈欠,钻进了自己的单人帐篷,嘴巴里唠叨着:“这天真的,冷的要死”。

九月底出发,他们一路向东。

他们走过万水千山,走过白天黑夜,走过风霜雨雪,走过白骨的旷野,走过繁华的市集,走过部落的破帐篷,走过汉人的茅草房,看尽人间的悲苦和繁华。

终于,在一个寒冷夜晚,月光下,带着羊毛兜帽披风的哈尼尔,伸出右手,指着远处,说道:“看,那里就是长安!”

袁华也披着披风,用围巾包着自己的脸,只露出眼睛,看向远方。

月光下,那里是一片黑暗的影子,那是月下的长安,那是长安的月色。

崔力,古尔丽和古塔,一百一十九位不奴战士,一起策马向前。

他们遥望远处的月色,那月光下就是长安啊!

崔力感慨道:“长安啊!”,你永远也无法理解一个大汉人,长安意味着什么?

古尔丽则想着,长安一定有无数的茶叶和丝绸,一定特别便宜!

而古塔,却双手支撑,双腿站起,高高的站在马背上,深情地注视着那片月色。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从八岁起,就听袁华和崔力跟他讲长安的故事,讲长安的豪迈,他几乎算是大半个汉家小孩,长安是他梦里的地方。

这一夜,他们还是露宿在野外,露宿在长安的月光下,天气很冷,可人们的心是暖的,因为长安就在眼前。

人们用筷子串着冷馒头,用篝火来烤,这些用火烤好的馒头很香,配上放入盐巴,野葱和姜片炖的羊肉汤,就是人间无上的美味。

袁华这一夜很高兴,他伸手接住细小的雪花,对着崔力说道:“崔叔,谢谢你们陪我走这么远。”

崔力微笑,他的话从来就不多,他转身再次看向那座城,说道:“我也想看看长安。”

哈尼尔端着一碗羊肉汤,盘腿坐在他们身旁,叹息道:“长安虽然还是很热闹,可已经不复往日盛景。听我爷爷说,若是我们早来八十年,长安比现在繁华百倍!”

袁华知道东汉定都洛阳,可他并不记得长安发生了什么,问道:“八十年前,长安发生了什么?”

哈尼尔喝了一口羊肉汤,长出一口气,叹息道:“听我爷爷说,几十年前,绿林军和赤眉军两度攻破长安,将皇帝陵墓挖开,把宫殿都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百姓逃离,哀嚎遍野啊!现在的长安,人口比盛时少了一半不止。”

袁华问:“现在长安有多少人?最好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口?”

哈尼尔端起那碗热气腾腾的汤,轻轻吹了几口气后,便迫不及待地喝了起来。每一口都带着浓郁的香气和温暖,顺着喉咙滑入腹中,让他感到无比满足。不一会儿,一碗汤就见了底,哈尼尔放下手中的空碗,小心翼翼地将其搁在了一旁。

随后,他伸出双手,靠近那熊熊燃烧的火堆,感受着火焰带来的炽热温度。跳跃的火苗映照在他的脸上,使得原本有些昏暗的面容瞬间变得明亮起来。那张被火光映衬得通红的脸庞上,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

哈尼尔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我也是偶然间听到长安城里那些掌柜们闲聊时说起的。想当年,长安城正值鼎盛时期,那时可是有着足足七十万的人口啊!可如今呢?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都市,人口却已经锐减到不足三十万啦。唉……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凝视着火堆,仿佛思绪也随着那升腾的烟雾飘向了远方。过了片刻,他才又接着开口:“不过话说回来,如今这大汉国里,人口最多的城市已经变成洛阳喽。那里的人口多达上百万之众!洛阳城现如今好一番热闹繁荣的景象……”

袁华没想到,这个时候的长安居然人口这么少!

三十万人口?

这还是长安吗?

他有些萧索,

可再次回望那座长安城,它终究还是长安!

无论经历多少风雨沧桑、岁月变迁,这座古老而伟大的城市始终承载着这个文明无尽的辉煌与荣耀。

终有一日,它将会再度焕发出昔日的光彩,迎来一个全新的繁荣盛世。

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和商队将纷至沓来,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将充斥着异国他乡的面孔和语言。各国的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绽放出绚烂多彩的火花。街头巷尾人头攒动,游人如潮水般涌来,他们或驻足观赏精美的建筑和艺术品,或品尝当地独具特色的美食佳肴。

与此同时,城中的商业也将蓬勃发展,各类商铺琳琅满目,各种奇珍异宝应有尽有。商人们忙碌地穿梭于集市之间,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长安城再次成为了财富汇聚之地,吸引着无数商人前来谋求商机。

毋庸置疑,当这一天到来之时,长安城必将以其璀璨夺目的光芒照亮整个世界文明的进程,成为人类世界瞩目的焦点。

月色之下,长安,就在那里静静的等待,再次繁华的时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