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汉与罗马 > 第87章 公元112年,救人

大汉与罗马 第87章 公元112年,救人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16:20:32 来源:小说旗

公元112年,东汉的皇帝是刘祜。

他在106年登基,时年十三岁。

到今年,正好18岁,一个青春少年郎。

可这位少年皇帝郎,他在位期间天灾不断,就在刚过去的一年。

春季正月庚辰朔日,发生了日食现象。同月丙戌(初七),有十个郡和封国发生了地震。

同年,东汉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连续的干旱导致农作物欠收,而蝗虫的大量繁殖则进一步加剧了粮食短缺的问题。这种双重打击使得百姓生活陷入困境,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

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同时,东汉还面临着来自羌族的威胁。先零羌部落攻打河东郡,并一度到达河内郡,迫使朝廷调动军队进行防御和镇压。

袁华是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但在长安游荡时,他看见了长安城外三里有无数破烂的窝棚。

他和崔力一时好奇,踏马前往,却看到了人间的惨象。

向着那片窝棚区策马行进,先是看到官道边堆积着尸体,那些赤条条,冻的发黑的尸体就那么堆在一起。

有人将这些尸体抛进大坑,然后填土掩埋,只是尸体太多,实在来不及掩埋。

然后,他们路过了一个施舍粥水的地方,几十口大锅在熬粥,可崔力看过后,只说了一句话:“那就是汤水。”

再往前,就是无数的破草席窝棚,人们都蜷缩在里面,无人动弹。

大雪,寒风,凛冽如刀,割般刺骨。灾民们蜷缩在窝棚里,用单薄的身体紧紧依偎,相互取暖。

他们的衣衫破旧不堪,难以抵御严寒的侵袭。许多人冻得瑟瑟发抖,牙齿打颤,双手紧握成拳,试图用这种方式来保持一丝温暖。

四周是一片荒芜的景象,没有树木,也没有茅草。偶尔有几只乌鸦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更添了几分悲凉。灾民们靠着微薄的救济粮度日,但这些汤水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许多人饿得面黄肌瘦,甚至有人开始啃食树皮、草根,以充饥腹。

夜幕将要降临,寒风更加肆虐。

灾民们在窝棚前,或许柴火不足,只燃起微弱的篝火,火光在寒风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他们围坐在火堆旁,眼神空洞地望着火焰。

孩子们在母亲怀里哭泣,声音微弱而无力。他们的脸上满是污垢,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些无辜的生命,在这场灾难中备受折磨,让人心痛不已。

长安城内,灯火辉煌,歌舞升平。而城外,却是这番凄凉的景象。

在记忆里,袁华只以为,汉末的三国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可现在这一切就在眼前。

这一个寒冷的冬夜,又有多少灾民会死去?

袁华行到一半,已经无法再看,他调转马头,策马回长安,他的心情无比沉重。

夜里,古尔丽已经购买完了货物,袁华直接找到她,问道:“你还有多少钱?”

古尔丽笑着说:“全买了货物!但是留下了五十金,一路开销。”

第二日,袁华带着商队所有人去到东城之外,那些窝棚让他们不忍直视。

哈尼尔说:“我们能救几人?”

袁华说:“能救几人便是几人!”

崔力上前,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金银,大约值六个金币,他说道:“拿去,能救几人便是几人!”

一百二十三人,把自己的金币全部掏出来。这几日他们都买了些东西带回山海城,最后也只凑出两百枚金币。

哈尼尔也叫上他的人,喊道:“先知先生说,能救几人便是几人,你们愿意帮忙吗?”

于是,商队里的人也把自己的钱掏了出来,这一下又凑出一百五十枚金币。

袁华想,一次性买了粮食发给灾民,可哈尼尔却叫住他:“你若是这样,怕也救不活几人。”

袁华不明白,问:“为什么?”

哈尼尔指着远处的窝棚说道:“那里至少有十万人,几日就吃完所有的粮食,接下来的冬日还是一样的。”

袁华再问:“那,我该如何做?”

哈尼尔想了想,说道:“走,去长安城问问粮食的价格。我们要算一算如果带他们去西域能养活几人?”

袁华有点懵,反问:“去西域?”

哈尼尔点点头,说道:“愿意跟我们去西域,那么我们于阗国有粮食和土地。他们只要肯劳动就能活,我们的王一定会救济这些汉人,帮他们渡过最开始的日子。”

古尔丽也说:“不奴族有广阔的土地,带他们回不奴吧!”

崔力也说道:“我家祖上就是流民,只要是流民,那就没了土地,只有屯边了。”

袁华不理解,他说道:“大灾过后不是可以回去继续耕种?”

崔力摇头,他看向远处,说道:“都已经饿成这样了,谁家还有种子和地契?早换了活命的口粮了。我祖上便是如此,后来只能去随军去九原,再后来又随军去了西域。”

袁华猛地转身,朝着长安就走,大声喊道:“走,去买粮!”

询问完粮食价格,一个金币在长安平时能养活四口人一年的吃食,可现在粮食涨价,也就够两人一年的口粮。

于是古塔又要做题目了!

如果,一个金币够两个人吃12月的粮食,那350个金币,够多少人吃四个月?

古塔最后算出来,只够233人吃四个月。

袁华指着多出来的那些战马,说道:“我们一人三马,卖掉一百二十四匹,看看能换多少粮食!我们一人两匹,也不太影响战力。”

这些战马是乞力一匹匹挑出来的,它们不奴族最好的战马!

这些战马,一牵进马市,立刻引来很多商人询价。

最后,被换了两百金。

这一次,一共有价值550枚金币的金银,他们能救366人。

众人再次合计,大家再节约一点口粮,救四百人吧!这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古尔丽这时指着货物,问哈尼尔:“哈尼尔,如果我沿途卖货,能换多少金银?”

哈尼尔皱眉,他觉得这样不划算。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对古尔丽说:“你等一等,我去找找这里的于阗国人。”

一个时辰后,哈尼尔带着一位老者前来,让他看过古尔丽的货物,两人商量了一下。

老人笑着对古尔丽说道:“这货物我按照原价买下来,请你们带到龟兹售卖,如果有利润我们一人一半,可好?”

古尔丽连忙点头答应,于是老人说:“你们等一等,我去取钱来!”

古尔丽好奇的问哈尼尔,“你怎么说的?居然有这样的好人?”

哈尼尔笑了,说道:“实话实说!我就是把你们要救人的事情说了,他就同意了。他是我们这里最老的行商,生意可大了。再说,我们帮他压货,也有利润,为什么不做?”

袁华其实一直不知道,古尔丽到底有多少钱,他悄悄的问:“那个,古尔丽,这些货值多少金币?”

古尔丽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2000枚金币!”

一群人全都呆住了,握草啊!这真是富婆一枚。

最后,将所有的钱凑到一起,他们一共拿出了相当于,2550枚金币的金银。

古尔丽这时却犹豫了,她问袁华:“这里面有1600枚金币是公家钱,原本是900枚,路上赚了700枚,这些是公家钱怎么办?”

袁华和崔力商量了一下,说道:“我们去和刘玉说,先救人!”

这天下午,袁华等人找到管理流民的官员,表明他们来自于阗国,如果有人愿意跟他们的商队返回于阗国,他们可以救下大约1700名灾民。

官员也为这些灾民的口粮发愁,而且人聚集的多了,还容易滋生事端。

他举手作揖道:“这件事,我需要禀报上官,请等我一下。”

半个时辰后,他骑马赶来,喊道:“上官已经同意,你们可以挑选灾民离开,我会发放通关文牒。”

于是,官员带着这群人,站在流民的区里大声喊:“可有愿意去西域的人?沿路提供口粮,到了西域每户可分二十亩土地,可有人愿往?”

开始是三三两两,然后是一户户,最后很快1700人的数量就到了。

袁华此时才发现这些人,很多都衣不遮体,根本无法在雪天,走完这遥远的路途。

那大汉的官员见他踌躇,就问他何事?

在交谈后,官员领着他们来到一个地方,指着地上的麻袋说道:“每日的米粮,都用麻袋运来,这里有一千多个麻袋,你们付点钱就可以拿去。”

袁华大喜,至少能做些衣服挡挡风寒。

崔力又说,“我们马多,购买几套轮轴,我可带着男人们沿途做些马车。让女人和小孩待在车上,这样可以少做一些衣服。”

袁华哈哈大笑,拍着崔叔的肩膀说:“老崔,有你的!”

于是,一个带着货物,一群身穿麻布袋的人们,爬冰卧雪,踏上了去西域的旅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