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小楼珠玉寒 > 逆变(楔子)

小楼珠玉寒 逆变(楔子)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显德七年,正月初五寅时三刻,大内钟楼厅堂,年近三旬的直官曹江,将窗户推开近尺,迎着扑面袭来的寒风,透过缝隙,望向距百余丈远灯火通明的崇元殿,片刻间将窗户掩上,转过身子,“圣上年幼,军情大事未能知晓,范宰臣他们如此时间让圣上早起议事,未及一柱香功夫便为退朝,却是把圣上给折腾了……”

落座在罗汉几榻上的节级周永卫,眯着双眼状若睡着,对于曹江言语,未为作答。

曹江在厅中的炭火盆跟前站定,伸手在火盆上空翻转片刻,转而行到罗汉几榻右侧坐下。端起中间矮几上的茶碗,掀开碗盖,吹了吹蒙起的热气,啜了一口,望向打着哈欠的周永卫,“关监正一直奉职司天监,虽身怀武学,但从未行走江湖,年前突为遇袭身故……师兄可是觉有蹊跷?”

曹江比周永卫小三岁,二人是为同门,奉事钟鼓院之中,虽为上下级,此下无有外人,便是以师兄弟相称。

“我去洛阳省亲半月,却是未料关大人会遭不幸。”周永卫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此事是为蹊跷,但无人能窥出伤了关大人的功法,着实难以入手查探凶嫌。”

“以我所见,此事或与辽兵犯境的军情有关……”

周永卫眉头一皱,“此言怎讲?”

“司天监之中,对于窥探天象之术而言,师兄认为何人可谓精通?”

“当推关监正。”

“其次呢?”

“保章正张大人的观星之术得自关监正亲传,关监正常夸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说其次,当是保章正大人。”

曹江点了点头,“年前保章正大人观了天象,认为眼下不会起战事。但朔日辽兵进犯消息传来,太后、范相他们见询司天监,苗少监入宫回禀,却为断言北边有兵凶之象,此中恐是大有文章。”

“哦?!”周永卫一时惊疑。

曹江突是压低声音,“这几日京坊有些关于赵太尉(赵匡胤任校检太尉、殿前都点检)的传闻,师兄去西京省亲刚归,想必不曾听说吧?”

周永卫年前省亲刚为回来,对于曹江所谓的传闻自是不知,闻言疑道:“是何传闻?”

“京坊中传有‘点检做天子’之说,还有人传言称赵太尉出生之时身带祥气,满屋飘香。”

“出生之时身带祥气、满屋飘香?此乃帝王之象,若使如此,那赵太尉岂能有命活到今日?这散布谣言之人想是要陷害赵太尉……”

曹江摇头道:“关监正身亡,若非圣上亲召,此下司天监中有资格入宫禀事之人,唯少监苗大人。而他素与赵太尉亲近,正因他断言北境有兵凶,太后与范相他们才决意授赵太尉领兵职权。此下京坊又有此传言,师兄是认为有人陷害赵太尉?”

周永卫一惊,“师弟的意思,难不成是指……会生逆乱?”

事关重大,周永卫却是不敢明言说出赵匡胤有谋反意图。

“我是有此虑,听得传言便暗中请教了保章正大人。但以他所见,说是三垣天象无有异常,应无逆乱之事发生。

不过他又称天象突变难料,想是因为这猜断重关事大,便为将苗少监所断以及京坊传言写上密信,托严秋严统领转呈江大人知晓。”

“让严统领转呈?难道江大人不在京中?”

“师兄你去西京的第二日,江大人与常郡主也为离京省亲去了。”曹江点了点头,“太后授赵太尉兵权,同时与旨江大人为征北监军使。而严统领恰好带旨前去告知江大人,是故保章正大人才将密信托他转呈。”

周永卫心头一松,“江大人行事稳重,谋智不凡,想是会窥出其中蹊跷,且他又奉职监军,但料应无乱事发生……”

“话虽如此,我这两日总是觉得心神不宁。”曹江皱了皱眉头。

“你这是为忧国忧民之心怀呀!关心则乱,关心则乱,哈哈……”周永卫轻笑着站起身子,“昨日刚一回来,邻里便来宅贺年,贪杯多喝了几口,又恐误了当值时辰,却是未敢休寝,此下神疲力乏,我去楼上偷懒一下,若有巡官查问,有劳师弟应对一下。”

二楼共有三间房,东侧是案牍室,正中间是为藏书阁,西侧挨着楼梯边上的是一间厢房,是做为当值官员临时休息之用。

曹江一时苦笑,望着地下的取暖火盆,“早春甚冷,师兄且将火盆移去,免了生上风寒……”

“也好,师弟且让鼓楼中的学生再燃上炭火送来。”

钟楼本有一名鸡唱与两名学生随侍当值,曹江为了便于与周永卫言事,却是将三人遣去相邻不远的鼓楼。

曹江站起身子笑道:“我一人在此独坐,但恐也会困乏,还是去鼓楼算了。”

……

卯时时分,报时钟鼓声响起,将入睡中的周永卫吵醒。待钟鼓声消去,周永卫方是下了床榻,打开房门行上廊道之时,恰见曹江领着两位学生从三楼楼梯而下。

“我看师兄睡意未消,且多休息一会吧,有我当值便可。”

“如此有劳师弟了……”周永卫确是犹有睡意,言语中将房门一掩,又为上了床榻蒙头而睡。

约是过有半个时辰,迷迷糊糊之中,周永卫只听得屋外传有吵杂的呼喊声,但知大内禁中断无可能有人敢大声喧哗,惊疑之下便为起身下榻。

随着楼梯上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房门被一脸惊色的曹江推开,“大事不好,赵太尉他造反了……”

“什么?!”周永卫一时震惊。

“方才听得殿外有杂吵声,我出去查看,只见四下的禁卫向明德门奔去,一时惊疑下,我随着他们身后赶去,却为见到范相领着百官,向、向赵太尉口呼万岁下拜……”

“这究是如何回事?”周永卫一时难以置信,“范、范质他怎会如此?!你可是见到江大人?”

“我心惊之下立马回赶,未为查看江大人身在何处……”

周永卫疾步行出房门向三楼而上。三楼无有房间,唯是一座四面环柱、中间悬有铜钟的亭阁。

周永卫行出亭外回廊,跃身上了亭子顶部,举目往明德门方向望去,只见有数十名兵卫疾身向城墙上飞奔而去,相距虽有近两百丈之远,从行装打扮看去,但能认出这些人马是值护内宫的神虎营卫。

“是常大人他们,唉,区区几十人,如何能力挽狂澜……”紧随而上的曹江叹道。

周永卫转首环顾,目光所及的禁中道巷上,但见诸多护卫、宫女、太监四下奔窜,心头顿然百感交集,“先帝励精图治才使中原渐显昌盛,可惜这一番心血付岀,却为赵匡胤所趁……”

“此下我等当如何处事?”

“如范质之辈,但为屈膝跪贼,我等小小官员,又能如何?”周永卫言语中转向崇元殿的目光一凛,“唐兄弟?!”

曹江举目望去,只见值守西宫的龙勇卫唐慬,怀中抱着一位小孩,从崇元殿右侧廊道上奔出,“是西宫中的小王爷……”

话音中周永卫已为一跃而下,落脚二楼屋檐之后双脚又为一纵,瞬间落身在钟楼前方,向着疾奔而来的唐慬招了招手,紧接着身形向相隔不远的鼓楼纵去。

进入鼓楼,迅速四下查看一番,却不见当值的鸡唱与学生,心猜他们是为趁乱逃出宫外,周永卫心头反是一松,将门掩上返身向钟楼奔去。

一到钟楼厅中,周永卫抱过唐慬手中一脸惊恐的曹王郭熙让,疾道:“随我来……”

引着唐慬来到二楼厢房之中,将郭熙让往榻上一放,转而又道:“还有两位小王爷呢?”

年近三旬的唐慬应道:“由杜太妃带着寻太后去了。秦太妃但恐不测,让我带曹王出宫。我本欲趁乱从西华门出去,但控鹤兵卫已是闯入,情急之下只得逃入崇元殿,此下恐是要连累两位兄弟了……”

周永卫双眼一瞪,断言道:“相交数载,你难道还不知我的为人吗?莫说太祖、先帝待我周家不薄,就以臣子而论,我等亦要舍命护曹王周全。”

“赵贼的控鹤亲卫已是封锁了禁中御道出入,想要逃离出去恐非易事,周大哥可有良策?”

“我方才在楼上有见闯入的控鹤兵卫未作杀戳之举,想是赵匡胤下了不得凌犯宫人的军令。”周永卫言道:“此下当不会有人敢擅自乱闯,你与曹王先在此间隐藏,一会再寻思办法出宫。”

唐慬略一迟疑,伸手将郭熙让睡穴封住,接着将他用被褥裹住藏于榻下,站起身子言道:“乱军或会寻来,周大哥且要小心……”

周永卫点了点头,却未作言答,转身出了房间,旋即下到一楼。在门口站立观望的曹江,见他下来,引身进入厅内,眉头紧锁言道:“若是控鹤营卫寻来,当如何应对?”

“唐兄弟闯来此处已近半盏茶功夫,也未见有人跟来,但想外人应是不知他带了曹王出逃……”

“圣上及几位小王爷是先帝子嗣,赵太尉绝然不会放过,待会想必会盘查后宫,一为发现曹王失踪,定是会四下搜查……”

“赵太尉未让兵卫在宫中四下杀戳,是为了隐下谋逆篡位的恶名。若我所料不差,他会逼太后行禅让之举,在此期间,应不敢使人擅闯后宫盘查。”周永卫摇了摇头,“太后她当无可能将曹王出逃之事外泄,至少这三两天之内,不会有人知晓此事。”

曹江正待作答,屋外一阵脚步声响起,紧接着着但见三位一脸惊恐的学生,慌慌张张闯入厅内。

“大人,他们、他们将四下门径都封堵了……”想是受了惊吓,其中一位学生没头没尾言道。

曹江‘哼’了一声,“当值之人,擅离职守,禁卫未曾将尔等拿下问罪,已是便宜你们了,还不退下?”

三人顿为惊愣,面面相觑之后,其中一人咽了咽口水,言道:“可、可他们是……”

周永卫心下一叹,言道:“朝堂大事自有百官署议处理,尔等惊慌作甚?”

但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道声音,“周节级果是俊杰人物,老夫但无看错,甚好、甚好……”

话音未落,年有六旬的司天监少监苗昌裔踏步而入。

“见过少监大人……”

周、曹二人及三位学生齐为作礼见过。

苗昌裔望向周永卫,笑道:“点检大人得百官所向,六军拥戴,一会便会来殿北面受拜。新朝伊始,但有诸多礼制讲究要办,这几日就有劳两位多费点精力,协助老夫行事。”

周永卫闻言心头狂震,联想到先前曹江的猜测,心中已是断定苗昌裔参与了赵匡胤谋反之事,心念急转中又听苗昌裔言道:“周节级精通术法,老夫此下着你为灵台郎,空出的节级之职就由曹直官接替。”

所谓术业有专攻,司天监中除了监正的官位是由皇帝考量任命,而监正之下的官职则由监正任命,只需向礼部报册即可,皇帝一般都会御准。

周、曹二人互视一眼,躬身作礼道:“多谢苗大人…”

“新旦之际,有些官员轮假在家,未到监中司值,尚不知新朝将立,周郎官可出宫召集监中官员,让他们到司天监会合,待老夫回监后一起商议如何与礼部配合新朝司礼。”

周永卫想到隐在楼上的曹王与唐慬,心念一动,“下官遵命…”

“此下大内除北门外,其余诸门皆禁止岀入,你可由北门出宫。不过北门若无有令牌也是只出不进……”苗昌裔言语一顿,从袖兜中掏出一面铜牌递与周永卫:“这是大内巡城司令牌,你可执此牌进出。”

周永卫接过令牌正欲作答,只听一阵脚步声传来,众人皆举目望去,只见一队勇锐营卫疾步奔进,迅速分列站立在通往崇元殿路道两旁。

紧接着便见赵匡胤在百官拥簇中从钟楼前行向崇元殿,苗昌裔见状压低声音言道:“周郎官速去召集监中官员会合,本官半个时辰后会回监中议事。”话音一落,便转身跨出房门,跟进百官队伍中向崇元殿而去。

周永卫望向三位神情已为恢复镇定的学生,言道:“你们且去鼓楼值守,就如寻常般行事就可。”

“遵命。”三人拱手作礼而去。

望了一眼站列在钟楼前的勇锐营卫,周永卫靠近曹江身边,低声道:“我去楼上,若有人进来,你咳声提醒。”

在曹江点头之中,周永卫迅速奔上二楼进入厢房,对着唐慬言道:“此下兵变,恐是赵匡胤已谋日久,苗昌裔着我为灵台郎,命我召集司天监官员,商议如何为新朝司礼,这正是使我等将曹王带出宫的好机会。”

“哦,周兄有何好计谋?”唐慬询道。

“唐兄弟稍候…”周永卫话音未落,迅速转身行出厢房。

片刻后,周永卫抱着一个高近两尺,宽三尺余的箱子进入房内。将箱子放下后,对着一脸惊疑的唐慬道:“钟鼓楼每隔十日都会将期间的当值记录汇总送往司天监存档,且趁此下,将曹王藏于箱内送出去。”

唐慬闻言一惊,“此下时期非常,他们定会搜查,此计不可取。”

“正因时期非常,才有机会可趁。我有奉命苗昌裔令我行事的理由,有他给的出入令牌,我想此计当行。”

见唐慬犹豫不决,周永卫疾言道:“他们此下定不知曹王已离开内宫,绝想不到箱内会藏着曹王。但防他们查看,需在曹王身上铺上钟鼓楼记录的文书。”

“这…”

“莫再犹豫。我想他们最迟明日便会接管内宫,那时定然会盘查出曹王失踪,届时将无机会出逃了。”

唐慬将牙一咬,“好,就依周兄之策行事。”

“待我离开后,唐兄弟你寻个机会回宿营去。”

“返回宿营?”

“不错。此下事变,大内纷乱,若我猜测不错的话,眼下即使龙勇卫愿意效忠于赵匡胤,他也不敢启用龙勇卫值守大内。我估计他会令龙勇卫先驻在宿营接受编排。届时你寻个机会离开,去往曹师弟家中会面再作商议。”

事况紧急,唐慬心知不能再拖延时间了,便答应了周永卫的安排。

周永卫见他答应,立马蹲下将木箱侧立而起,一手扶着箱子,一手伸出双指,气机一动,双指向箱底一戳,箱底顿然出现两个透气窟窿,紧接着将箱子正放,翻开箱盖,抱起已为昏睡了曹王放入箱中。

转而掀开床榻垫布,抽出一块床板,摆着床板在箱子内径比划尺寸,取过唐慬携带的佩刀,用佩刀划线,接着将床板平放榻上,运气按住佩刀顺着所划之线下按,顷刻便将床板分成两长四短的木片,

转身又将两块长的木片分别置于曹王两侧,然后将另四块短片平铺在两侧放好的木片上面,形成了夹层之状。接着又迅速转身去相隔的藏书间、案牍室抱来书籍、文书,如此往返两趟,箱旁便有一大堆书本,旋而蹲下身形将书本仔细放入箱中,待书本放至及箱沿有两寸之距后,便将箱盖盖上。

对着看了目瞪口呆的唐慬道,“待百官退朝,你便有时机出去,倘若中途被人查觉你在钟楼…你就说是事发突然,心惧之下潜躲到此处。”

唐慬点了点头,“只要曹王不在身侧,我自有办法应付,你且放心…”

“好。”周永卫应了一声,蹲身抱起有近百斤重的木箱下楼而去。

周永卫将木箱放在地上,瞄了一眼钟楼外列队站值的勇锐营卫,拉过一脸疑惑的曹江,附耳低声告知事况后,言道:“你速去鼓楼唤两个学生过来。”

曹江立马转身而去,不一会儿,便有两个学生随着他到来。

“你二人将这些有待存档的案牍文书抬上,随我去司天监。”

“遵命”。

周永卫领着两个抬着木箱的学生行出钟楼,站值在钟楼前的勇锐营卫正欲询问,突听崇元殿方向传来一阵喝斥声,周永卫遁声望去,却见是常山、孟小虎二人已将几个营卫打翻在殿前,而常、孟二人身后跟着赫然是符太后与小皇帝,站值两侧的勇锐营卫见状纷纷奔向崇元殿,此下已为无人留意周永卫了。

周永卫心念急转,但知自己无有能力相助常、孟二人,眼下唯有将曹王尽快带出宫才是,想到此处,对着两个惊呆了学生沉声道:“走。”

行出殿院,只见御道两侧每隔丈余便为站值一位控鹤营卫,心下暗暗吃惊,长吸一口气,将心神一定,领着两个学生向大内北门而去,所幸一路上无人拦问。

待到北门,便见城门口站值有二三十人营卫,为首的有两人,其中一人是自己所认识的大内巡城司广武营指挥使张炎,周永卫心中暗喜,领着抬箱的学生趋步上前。

“周节级,你这是何往?”张炎瞄了一眼周永卫身后的箱子言道。

“周某有幸得苗少监赏识,补为灵台郎,受令参与新朝立国司礼,奉命前往司天监召集监中官员商议司礼事宜。”

周永卫言下之意已然是表明自己是赵匡胤的人。

“哦!恭喜周兄了。”张炎笑道:“待有空闲之时,周兄当作席为庆。”

巡城司寻常值守的是大内外城,周永卫在大内当值,每日出入其间,跟这张炎是为熟络。

“哈哈,好,届时张大人定要赏脸捧场…”

“你可有令牌?”站在张炎身侧的一位身材魁梧的武将突然问道。

“哦,倒是忘了与周兄引荐,这位是勇锐营马大人。”张炎介绍道,“我等奉令盘查岀入之人,请周兄配合。”

“那是自然…”周永卫点头之中从袖袋掏出苗昌裔所给的令牌递与张炎。

“箱子里装的是什么?”那马姓武官问道。

“按例将一些需要存档司天监的文书以及…”

话未讲完,马姓武官截言道,“如此时刻,周大人带文书岀宫回监存档?”

马姓武宫质疑自然不无道理,此下朝堂剧变,周永卫实不应有心思按部就班履职,何况还奉有召集监中官员集会的急令。

周永卫轻笑一声,言道:“还有一些载有历代立朝司礼典故的书籍,周某才疏学浅,新为行职灵台郎,恐有出丑,故将周某用的上的书籍带回借鉴为用。”

“哦?!那本官要打开查看,可否?”马姓武官言道。

“应该、应该。你二人将箱子打开让马大人查看…”周永卫对着已将箱子放在地上的两个学生言道。

“是,大人。”

马姓武官趋步前到已为打开的箱子,盯着已堆放将及箱沿的书籍,略一迟疑,弯腰伸手取出一本打开翻阅。

这些书籍记载皆是天文地理、阴阳占卜学说,那马姓武官自然是看不明白,随意翻看了一下,皱了皱眉头,紧接着却是蹲下身子,伸手将中间的书籍移开往左右两侧堆放。

周永卫的心顿然悬了起来,就在此时,天上突是下起雪来,朵朵雪花飘落之际,心念百转的周永卫趋步上前,“马大人,这些文书若是沾了雪水,恐有破损,大人可否将箱子让学生抬进城门下再查?”

马姓武官抬头望了一眼天空,站起身子,搓了一下双手,挥了挥手,“算了,周大人有要务在身,本将就不耽误周大人了。”

张炎闻言将手中令牌递还周永卫,“是呀,周兄可别耽误了要务。”

“将箱子盖上抬走。”周永卫望向两个学生,转而对马、张二人拱手作礼,“多谢两位大人,下官告辞了”

疾步行出北门后,心中暗道:‘真是天佑曹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