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小楼珠玉寒 > 第二章     意难平 上)

小楼珠玉寒 第二章     意难平 上)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徒见院井中凭空出现了两个人,站值的龙卫皆为一愣,旋而拔起佩刀,为首的什长喝斥道,“什么人,竟敢擅闯皇宫。”

方常胜踏步而上之时,突觉身前一道气机将自己阻住,只听楚南风道,“方帮主替楚某掠阵…”

心知楚南风绝非好武之人,想是此下要泄发心中愤恨,方常胜闻言顿为止住身形。

楚南风缓缓举步前行未至五步,距有十余丈之距的龙卫已然举刀冲了过来,楚南风右手一挥,冲在前头举刀欲劈的三人虎口一麻,手中的佩刀竟握之不住,脱手而岀之际,一道巨力如狂浪袭来,身形顿被腾空卷起向后飞去,紧随其后的几位龙卫避之不及,被倒飞而来的同伴身形一撞,俱皆跌倒地上。

站在殿廊上的什长一惊,“来人啦,有刺客…”

话音未落,右殿厢房门顿开,从厢内奔出两人,同时跃身而起仗剑攻向楚南风。

楚南风右手一挥,长䄂一卷,立在路道右侧的两根石灯矮柱腾空而起,方别袭向攻来的二人。

那仗剑而上之人便是钱氏三兄弟中的钱望山与钱望川,但见袭来的石柱势不可挡,忙为止住身形相避,‘砰’一声,一根石柱砸中钱望山身后的击中廊柱,另一根侧破开右侧殿厢而入,厢内一片声响,想是撞倒了房内物件。

但在此时,“嗖’的破空声响起,一道箭矢疾如闪电从左厢破窗而岀袭向楚南风,“哦?”楚南风讶然一声,原来他从箭矢声分辨出引箭相射之人应为明窍山巅身手,却是不知赵匡胤何时招览了如此身手之人。

对明窍山巅境之人所引射箭矢,楚南风自不敢小觑,气机一聚,举掌劈出,箭矢便在他身前三尺处落下。

而在那箭矢落下之际,又听破空声响起,有两道箭矢一前一后依是从左厢破窗射出,而此时钱氏兄弟亦仗剑攻来。

楚南风冷哼一声,心念一动,无极功法气机顿然生起,一招‘投桃报李’击向袭来的连珠箭矢,同时胎丹丹神从天关而岀,从半空中向下袭击钱氏兄弟。

钱氏兄弟二人避开袭来的石柱后,已看清楚、方二人的面容,对于方常胜,他兄弟二人自也认识,也知厉害,对于楚南风却从未谋面,但从袭来的石柱劲风却也看岀楚南风身手不弱于方常胜。

二人心知厉害,便为靠拢身形,劲发一处攻上,身形刚前冲丈余,突觉一道劲风凭空从头顶击下,大惊之下,收住身形挺剑上迎,岂料一迎击空,心道不妙之时,那劲风兀突转到身前,迎胸击来,百忙中二人左掌齐岀相抵,只觉一道气机从掌心袭入,左臂顿麻,身形受挫不由自主连退数步,胸口闷痛中几欲跌倒。

“元婴境…”钱望山失声中与钱望川相顾骇然。

而就是此时,轰然一声巨响,左厢厢墙被人破开,断板木屑飞扬中一道人影窜岀,双脚一点纵到殿前台阶下站定。

这窜出之人名唤石墨言,师出佛门,身手已至明窍山巅境,隐居于洛阳龙门山,与钱氏兄弟是为深交,原本不愿奉事朝堂,经不住钱氏兄弟极力相邀,才为入宫两个月。

他值守在万岁殿左偏厢,正在厢内打坐静气之时,听到了廊道上龙卫出口喝斥,便闻声而起,捅破窗纸察看,虽相距十余丈,但从楚、方二人气度中看出来人身手不弱自己。他在龙门山时常往山中捕猎,箭法已为超群,心知以自己身手引箭射发,其威力胜于近身攻击,于是便取上弓箭射向楚南风。

当第一箭被击落之后,便为连珠而发,岂知箭矢飞到半途,在半空略为一滞竟然掉头返射回来,其速之快但如闪电,情急之下弃弓岀掌,顿然把厢墙震倒,但也击落了回射的箭矢。

此时闻迅赶来的兵卫纷纷从入殿院门闯入,列成数排引弓待射。

闻声转过身形与楚南风背向而立的方常胜见状哈哈一笑,“先生但可将他们狗爪子卸了,这些兵卫方某处理便是。”

只听为首的统领一声令下,‘嗖、嗖…’破空声顿为响起,箭矢如蝗虫般射向方常胜。

“来的好…”方常胜道好声中两掌交替拍出,箭矢如雨点般纷飞而落。

楚南风望向立身台阶下满脸凝重年近五旬的石墨言,兀突而动,身形若箭离弦而出,一掌击向石墨言,石墨言自不敢怠慢,气机一转,使出绝学‘韦陀掌’击迎而上。

二人双掌交实,闷响声中,石墨言身形一震,受力不住后退两步,气机一转,左脚一蹬身后台阶阶沿,反是借力使招反攻而上。

已为喘过气来的钱氏见状便为仗剑攻击楚南风左侧,殊不知楚南风丹神未为收回,就在他二人出手之时,又为从空中袭击而下。

以楚南风元婴之境,自可与丹神分心两用,而此下他已趋大成,胎丹丹神之力已有抱丹大成威力,何况是无影无踪,自是逼得钱氏兄弟背靠背站立,凭借神识感应挥剑抵挡,二人挥剑对着空气挥舞,却为把退守在正殿厢门前的龙卫看了目瞪口呆。

楚南风先为出击是心恼石墨言施放冷箭,但也只用了七成之力,眼见石墨言反攻而上,冷哼一声,不退反进,竖掌切入石墨言掌罡,反手一抓,直接扣向石墨言手腕。若非同境之人,任何招法的巧妙对楚南风而言皆为形同虚设,何况他早已悟了‘他心通’,一眼便为窥出石墨言掌法破绽之处。待见楚南风变招抓来,石墨言一惊,右臂一收,左手双指击出,一道气机反袭楚南风右臂‘少海穴’。

“拈花指…”楚南风惊讶中右脚后退半步,身形略收,招式不变,却为抓向石墨言左手,石墨言心下一惊,立为收招后退。

楚南风趁时回望身后,只见方常胜身周四处散落一大堆箭矢,而兵卫依是轮番引射,更有兵卫已从院墙翻入,心道不可久战,瞬一回首,气转诸脉,一掌‘春风化雨’拍出。

石墨言一招就为被楚南风看出招式破绽,心知论招对技非楚南风之敌,收招而退后,就想与楚南风硬拼,眼见楚南风使掌攻来,便大吼一声,倾力使掌相迎。

此下未待二人双掌交实,气机已为撞击一起,‘呯’一声巨响,楚南风后退一步,而石墨言身形却为倒飞而起,直接向距逾两丈的正殿大门飞去,守在殿门前的龙卫纷为相避,倒飞的石墨言身形顿然撞上殿门,又为‘呯’了一声,竟自把殿门撞开,想是受伤不轻了。

右侧与楚南风距有两丈之远的钱氏兄弟,但见石墨言被击飞,心头俱为一慌,钱望川的左肩顿被丹神击中,剧痛之中,又觉包裹身遭的气机骤然消失,心猜楚南风已将丹神收回,钱氏兄弟二人互视一眼,并肩举剑攻上。

“你二人倒也忠心…”楚南风言语中拨身而起,钱氏兄弟顿然一剑击空,心知不妙正欲转身,俱觉身背‘灵台穴’一冷,身子一麻,相顾失色中瘫倒在地。

一招制住钱氏兄弟后,楚南风便举步向万岁殿殿门行去,刚行出两步,身形一顿,似有所觉,仰首望向殿顶,同时胎丹丹神从天关而出向殿顶击去,半空中顿为响起一道如布帛撕裂般声音,楚南风心神一颤,丹神瞬即收回天关,眉头一皱,沉声道,“何方高人,金身元神即为岀关,何不现身一见…”

原来楚南风行出两步后,发觉殿顶有一道波动的气机,而以他的修为感知,这道气机是为出窍的金身元神气机,便立马唤出自身的胎丹丹神岀迎,两道气机相斗,也让他发觉来人身手不弱自己。

数息后,一道身影从殿顶上飘落而下,一位眉须皆白身形削瘦的老僧现身大殿台阶之前。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老衲慧空有礼了。”老僧合什道。

当日易无为为寻马希兰曾上少林寺找过慧空,楚南风虽未谋面,也知其厉害,未料他会现身此处,心头一震之下,拱手回礼,“楚南风见过大师。”

“果然是楚居士,老衲恭候多时了。”

“大师在等楚某?”楚南风心下大为惊讶。

正在此时,只听方常胜一声大吼,楚南风、慧空皆举目望去,只见他两手一挥,轮掌而岀,距他十余丈远的院门口兵卫顿时人翻马仰,又见他拔空而起,踏空中左右两掌拍出,站在两侧院墙上的兵卫也为纷落而下,在惨叫声中,方常胜纵身而至落脚楚南风身侧,望向慧空,“哪里来的和尚,却是要逼方某痛下杀手……”

方常胜此言非虚,他非好杀之人,本待楚南风进殿制住赵匡胤,那时赵匡胤自然会下令这些兵卫退下,是故他只是抵挡射向他与楚南风的箭矢,却未下杀手。

而慧空元神出窍他并未发觉,当楚南风喊出之后,顿为一惊,心恐楚南风有失,便为使岀降龙掌将众兵卫击倒。

慧空闻言微微一笑,“原来是方帮主,老衲慧空有礼了。”

“和尚化缘,方某行乞,你我粥食相争,就不必言礼了。”

慧空微微一笑,也不与计较,转而望向楚南风,“楚居士可否借步一叙?”

楚南风反是问道,“大师方才说恭候多时是为何意?”

“老衲受人所托来护当朝皇帝,已入宫两个月。”

“哦?!”楚南风双目一凝,“大师受何来所托?”

“智苦僧人。”

楚南风与方常胜心下皆为一震,互视一眼后,楚南风道,“这么说大师是要阻止楚某行事…”

“楚居士若是有心对当朝皇帝下手,老衲阻得了今晚,也阻不了明日。”慧空言语一顿,望了一眼方常胜,微微一笑,“何况今晚老衲也未必阻止得住,老衲只是受托将道家宝典交与楚居士。”

楚南风顿为想到被智苦抢去的‘易气金诀’、‘地脉回塑经’,但知赵匡胤是想杀不能杀,自己寻他无非就是发泄心中的愤恨,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大师请引路…”

“善哉、善哉,楚居士稍侍片刻…”

未待楚南风作答,慧空纵身而起跃上殿顶而去。

方常胜言道,“真为奇怪,这和尚葫芦卖了什么药…”

楚南风摇了摇头,却未与答。

此时又有一大批宿卫赶来,想是看见楚、方二人站在殿前未为闯入,那些兵卫一时间也不敢冒然引箭相射。

约为半盏茶功夫,但听慧空声音从殿顶传来,“楚居士,方帮主请上来吧。”

方常胜言道,“真为怪和尚,莫非要在殿顶叙话…”

楚南风轻声一笑,“如此倒好…”

言罢与方常胜互视一眼,纵身跃上殿顶,却见慧空身形已向后苑方向纵去,楚、方二人也未迟疑,纵身追去,片刻后慧空身形落在大内后苑的一幢阁楼前。

楚南风望了一眼眼前的楼阁,又环顾四周,叹了一声,“唉,真是物是人非…”

“楚居士来过此苑?”

“小徒曾在此阁中落脚…”

“哦?!”慧空点了点头,推开楼门,将二人引进,言道,“老衲不喜华物,来时让人将诸多物件搬走,楚居士、方帮主只能席地而坐了。”

倘大的楼阁厅堂,却只置有几张蒲团,一张矮几。

楚、方二人自不计较,一左一右面对面而坐,慧空道声佛号,行到中间边上置有矮几的蒲团上盘脚而坐,便将智苦寻他的经过言出。

原来智苦在与穆道成、明无青龙山大战的前三天晚上,只身去了少林寺。

那日亥时将过,正在禅室入定的慧空突听耳边响起一道声音,“我佛正蒙劫受难,大师却在寺中安心参禅,真是罪过。”

慧空心头一震,对于佛劫之事自也知晓,听得这声音口吻,便猜出来人的身份。于是站起身形,缓声应道:“室门未闭,神僧请进来一叙吧。”

话音刚落,禅室的厢门便是缓缓推开,透过月光,只在一位身形枯瘦的老僧,手提一大包袱,出现在门口。

“智苦见过大师。”

“老衲慧空见过神僧。”慧空合什还礼,然后转身点起油灯。

灯光亮起之际,智苦踏入室内,行到慧空身前蒲团便是盘腿而坐。

慧空也跟着盘腿坐下,转着手中的念珠,望向素未谋面的智苦,言道:“神僧此下来访,想必是与佛劫入世有关吧?”

智苦点了点头,“佛劫几度入世,不知大师有何见解?”

“老衲愚见,当是消劫人出手之故,不知神僧是否认可?!”

智苦微微一笑,却不作答。

慧空接着言道:“我佛弟子未悟**真谛,使怨成道入世,有因自有果…神僧何不顺从天意,使之应期而消,免得日后再为重生。”

智苦摇了摇头,缓声言道:“这佛劫入世,每次皆有消劫人降世,大师可知原因?”

慧空听得此问大有深意,略一沉吟,言道:“还请神僧指教。”

“虽说是我佛弟子未参**真谛招来怨道,但我佛亦有功德所聚的慈悲大道。天道至公,故而也使消劫人降世消劫,不若绝不会有如老僧这般的消劫人出现,是为物竞天选…”

智苦言语一顿,指着身旁携来的包袱接着道:“此中有一百余本我佛**真经,是老僧在此次佛难中寻护得来。大师要老僧放弃消劫之举,那何人来护这历代高僧所释所传的真法经书?大师不会觉得少林寺藏经阁中已是收藏了我佛所有**真经吧?!”

对于智苦略带讥讽的反问慧空未为反驳,合什唱诺一声佛号道:“但这怨道每次重生愈发凶猛,而劫期更是延长,如此不休不灭,老衲担心…他日当真会使我佛门万劫不复了。”

智苦哈哈一笑,言道:“大师多虑了。我佛得有慈悲大道,天道岂会让**真经毁于世间!至于佛劫消而重生,只是机缘未到罢了,眼下老僧已是寻得了破解之法,可使这佛劫从此不复重生。”

纵使慧空已是得道高僧,但知怨道应期未满,要将其消去是千难万难,闻言不禁心头一震,“哦!?如何破解?!”

“想是天意使然,老僧不仅寻到了龙脉所在,还得到道家两本不世奇书。而眼下护道人亦为老僧所擒,只待剥离他的地魂,他虽受命于天,天魂未失,上苍自也不会察觉。届时怨念散去地脉各处,便可不复重聚成道了。”

“那应劫帝王吗?”

“无论老僧如何行消劫之举,其都是难有存活之数。”

“他乃天命之人,若是身亡,上苍岂能不知?!”

“应劫帝王入世,会有与天上帝星相呼应的灵物降于龙脉之中。此下应劫帝王的灵物是棵灵树,这灵树须有怨道中的怨气养护才能不为枯死。

老僧施以‘漏尽通’神通,将些许真正的怨气困附在灵树的根茎上,再利用道家的‘易气金诀’,把流向灵树的龙脉祥气易为怨气。那这灵树因根茎附有真的怨气,便是无法感应有假。此举虽说会使灵树有萎枯之象,但其生机不灭,天上帝星也就不察了。”

“神僧意思是说…这灵树才是应劫帝王真正的天魂所在?”

“也可如此作论。”智苦点了点头。“而他的寿元与他行佛劫之举息息相关,倘若他能在劫期届满之日不死,届时这灵树当会自然消失,帝星感应的便是他肉身上的天魂。而化解怨气的功德会使他长寿、且添加龙脉国祚……”

“能添国祚?!有多少年数?”

“一甲子之数。”

慧空双眼精光顿然一闪,沉声道:“自大唐崩亡,中原百姓受苦日久,当下帝王英明贤德,是位难得的好君主。他应劫行举佛难,虽说会使些许真经流失,却能造福天下百姓,当不违我佛慈悲大道,老衲以为神僧应放下消劫之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