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小楼珠玉寒 > 第三十六章    养龙人 上)

小楼珠玉寒 第三十六章    养龙人 上)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方常胜听得黑衣人语气,心猜他先前应只是打听出了楚南风,在掳劫蕲王之时,恰巧抓了孙太妃身侧的护卫询问,才为被他打听到当年参与保护龙脉的众人来历与去处。

而此番掳去蕲王,应是没有解开他心中所谓的疑惑,便又是到司天监掳来这周永卫再为细问,想到此处,方堂胜但想黑衣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寻岀龙脉灵穴所在。

果如方常胜所猜,此时又听那黑衣人言道,“老夫姑且信你不知何人曾随楚南风保护龙脉,但龙脉灵穴在于青龙山哪座山峰,你应是知晓吧…”

“下官如何能知…”

那黑衣人想是已经动怒,沉声道,“你在司天监司职,岂能不知龙脉灵穴所在?”

“下官确是不知…”

“那周太祖的寝陵葬穴,明明是得享了龙气大泽,若非司天监之人…那又是何人定了葬穴?”

“下官听闻是太祖皇帝自己生前所定…”

周永卫所言倒是句句实言,郭威的寝陵葬穴,实是朱玄周用‘地脉回塑经’,从龙脉灵穴塑岀一条地脉相连而成。当年朱玄周在托付洛寒水转给郭威的锦囊中,做了交代,让郭威驾崩后,葬在他所塑岀的墓穴上,而其中内情,就连楚南风也是在后来依猜测得岀。

“一派胡言,难道大周太祖也精通堪舆不成?”黑衣人怒声道,“当年司天监中,是何人主事治陵?”

“是关监正,但他已是在建隆元年身逝…”

“是以为老夫容易欺瞒吗?作言推到死人身上,嘿嘿,看来周郎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若是尊驾不信,杀了周某…”

周永卫话未讲完,声音戛然而止,方常胜心头一震之中,但觉黑衣人已是跃身树上,向自己所在方向纵来,大惊之下,站在树下屏息静气,但在此时,一道劲风当头袭下,百忙之中,方常胜左掌向上击迎,随着掌罡气机相撞的尖啸声,方圆三丈内的树叶顿然纷飞,方常胜引身倒退中,只见眼前地面在‘呯、呯’的响声下,断枝土屑四下飞溅,竟是接连被黑衣人掌罡震岀几个土坑。

虽说方堂胜隐气之术未修大成,入了林中藏身窥听,与黑衣人只距七十余丈,但黑衣人心思放在周永卫身上,却并未察觉。而他骤然点了周永卫穴道,纵身树上想到司天监中抓来周永卫家人作威胁之用,却是方常胜始料不及。

以黑衣人的修为,瞬息间距离已是拉近数十丈,也就发觉了藏身窥听的方常胜所在,当只有五丈之距时,便是引岀丹神从半空中下袭方常胜,同时连岀数掌攻击。

方常胜暴退林外三丈之距时,只见黑衣人从树梢上纵身而起,凌空拍掌击下,但恐他丹神从身后夹击,电光火石间,疾身向左侧避去,同时一招‘化白于泥’使岀,一道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中,方常胜斜退三丈之远,才也站定身形。

黑衣人落身而下,举目盯着方常胜,言道,“阁下好身手,竟能接下老夫全力一击…”

黑衣人本是元婴修为,加上凌空之势,击出的掌劲当有十二分之力,见到方常胜能全身而退,便是岀言称赞。

方常胜这套被郭荣赐名‘降龙掌’的掌法,本是唐武宗时期不世奇才凌布衣所创,掌法原名‘逆水寒’,只有九招,但方常胜此下已是将掌法演化成十三招。而他短短十年间,能从归真境修至抱丹大成,皆得益于这套掌法。

方常胜心知自己这套掌法是大为厉害,亦自恃眼下的掌力,当不输元婴修为之人,而‘化白于泥’这招式,是降龙掌法中的守招,是能将对手攻击之力化解于无形,在与黑衣人对击之下,体内气血却被震了翻腾,心头吃惊之下,对黑衣人所言状若未闻,一时凝神戒备。

“阁下是大内供奉,抑或司天监高人?”

方常胜但想自己虽非名扬天下,在中原之地却也颇有声名,且是以掌法见称,即使这黑衣人未为探听到自己也曾参与保护龙脉,也应是对江湖人物有所了解才对,听得他语气,却像是隐世人物方为岀山那般,心下大为奇怪,闻言心念一动,应道,“鄙人奉职大内巡城司…尊驾可是四年前仲夏夜,夜闯皇宫之人?”

对于黑衣人未为认出自身来历,方常胜意外之下也是求之不得,便顺着黑衣人的话意,冒充大内供奉,而反问黑衣人的用意,是为证明自己确实岀自大内。

“果然是来自皇宫大内,想不到赵匡胤能有如此之众高人相助,好,好…”

黑衣人话音未落,身形兀突而动,欺身一掌拍岀,此时,方常胜陡然拔身而起,右脚在半空中一蹬,忽又直窜而上,转而身形前翻,竟是举掌俯冲下击,黑衣人身形一顿,低喝一声,右掌击迎而上。

二人双掌未为交实,掌罡气机已是相撞,刺耳的尖啸声中,只见方常胜身形如离弦之箭,却为向空中斜身倒飞而去,瞬息间,又见他的身形,在近六丈高的空中连为翻转数圈,旋即落身地上。

黑衣人瞄了一眼落身五丈之外的方常胜,提起陷入地下半尺的双脚,向前踏了一步,缓缓摆了摆脖颈,关节‘咔咔’数响后,黑衣人头部一正,夜色下,双目精光顿闪,“即使是元婴身手之人,亦是不能做到,凭肉身以一招之力…对付老夫的丹神与肉身合击,你这掌法是哪位不世高人所传?”

原来黑衣人道‘好’之时,已然引岀丹神从半空中袭击方常胜额头,而就在那刹那间,方常胜拔身而起,竟为用右脚蹬踏黑衣人岀击的丹神,借丹神气机的反震之力,窜上空中,翻转下冲之际,施展岀‘飞龙在天’的招式,威猛无俦的掌劲之力,势如泰山压顶,却为将丹神收回护体的黑衣人,双脚硬生生震得陷入地下半尺。

方常胜习得‘平龙认’隐气之法,神识敏感却为比平时胜过不少,在黑衣人将有质无形、无声无息的丹神引出天关之时,已然发觉,心猜那丹神必是会从空而下攻袭,便为骤然拔身而起,才得有机会脚蹬黑衣人丹神,借势行招攻击。

而他亦是被相撞的掌罡所震,气血翻涌中,是几欲吐血而岀,但知若是与黑衣人攻守易位,以他元婴与丹神合力一击,自己非受重伤不可,心头暗呼“侥幸”之下,迅速运转隐气功法稳住体内气血波动,言道,“要打便打,何必盘七问八…”

“好,好,老夫就以肉身之力来领教阁下一番…”一言甫落,左脚前踏屈膝,紧接着右脚一蹬,身形如箭离弦挥掌直击而出,方常胜自不敢怠慢,双掌横肘胸前,手腕旋圏竖掌,右腿一踏,一招‘滔滔往来’击迎而上,二人双掌刚为交实,身形俱受震而退,甫一站定,同时喝了一声,‘好’,随即皆变招攻上。

刹时间,山丘坡边的荒地上,随着二人对攻的气机波动,断草土屑四下飞溅,‘嗖嗖嗖’声不绝于耳,在方常胜第十招‘极阳征阴’使出之际,黑衣人引身而退,骤然拔身而起,半空中身子一旋,转身踏空纵向林中树梢之上,双脚一点,疾掠而去。

方常胜一愣之下,方有所觉,转首回望,但见近百丈之远的田地上,疾纵而来数道人影,心猜定是大内巡城司高手出城寻周永卫而来,未及多想,便为纵身树上,向百余丈外的黑衣人追去。

想是黑衣人心恐被人缠住,却是倾力疾掠,饶是方常胜内力浑厚绵长,紧追近二十里路程,距离已是又拉开数十丈,待闯过一座小山包后,已然看不见黑衣人的身影,无奈之下,方常胜只得返回开封。

到了郡主府后,果见蕲王已是回来,心头大安的方常胜想起黑衣人林中所言,心念一动,将守护孙太妃身侧的六名护卫,一一先后唤入西院客厢询问:是否曾暗中被人制住,被逼言出有关保护龙脉一事?

当问到一位名唤曹飞的护卫时,只见他脸色通红,片刻后,‘仆通’下跪,言道,“小的该死,是小的被一位蒙面人制住…道岀了楚先生他们…请方帮主治罪……”

方常胜暗叹一声,言道,“你未言出洛少夫人她们,是何原因?”

当日方常胜、贺梅等人跟随郭荣北征,未为参与青龙山保护龙脉一事,但那时萧慕云、林婉真(高若玉)却是随穆道承驻在天门峰一段时日。

“小的以为穆先生已是身逝,明无大师数年未见,楚先生不知所踪,是可将他们言岀…”曹飞言语一顿,抬头瞄了一眼脸色平静的方常胜,咽了一下口水,又道,“而洛少夫人就在房州,小的打死也不会将她道出…”

“那你可知龙脉所在山峰?”

“小的不知,小的当日只是值守在天门峰…”

“当年与你一起在天门峰值守的兵卫,可知还有多少人活在世上…”

“当年共有九百三十名兵卫值守天门峰,其中投靠赵匡胤…有九百十一人,他们在攻打杨州之时,受赵匡胤先遣攻城,皆被李都使(李重进,原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所灭,而剩余十九人,在常统领身亡之后,岀走九人,眼下唯小的与房州太后身边的另九人知晓…”

对于投靠赵匡胤的九百余人战亡之事,方常胜早有听闻,当时便为心猜赵匡胤是借机设计除去。闻言沉吟片刻,言道,“听闻当年曾有百名护卫,相助明无大师他们挖通龙脉所在的山峰洞道,你可知是谁?而今太后身侧的护卫…可有人参与其中?”

曹飞略一迟疑,摇头道,“小的不知,方帮主且可见询程统领,想他应是知晓…”

方常胜点了点头,叹了一声,“你与诸护卫不离不弃相护先帝子嗣,方某本应相信你不会卖主求荣,但在生死关头之下,虽说只言出楚先生三人,也亦见你有贪生念头,方某让你离开王府,可是愿意…”

曹飞俯身而拜,泣声道,“小的、小的多谢方帮主不杀之恩,小的天晓后便回卫州带上家人,远走他乡,忘却京都诸事…”

“你可曾娶妻,家中还有何人?”

“小的还未为婚娶,家中兄弟姐妹共有四人,小的是家中末子,两位兄长早年身亡沙场,家姐远嫁济州,眼下家中唯有老父老母待侍…”

方常胜暗叹一声,“起来吧,明日带上你的家人,去相州清平村,寻上名唤钱七两之人,告诉他…是我让你前去即可,他会帮你安顿下来…”

“小的多谢方帮主…”曹飞喜极而泣,顿然‘咚咚咚’磕起头来。

方常胜摇了摇头,站起身形,绕过磕头不止的曹飞,踏出厢门,与站值院门口的一名护卫交代一番,纵身离开王府,向房州而去。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在太原城东北侧六十余里处的系舟山中,有一处落有拔地而起,仿若擎天巨柱的五座山峰,人称‘小五台山’,在南面南台峰下的山坳间,零零散散住有二三十户人家,北面依山而建有一户宅院颇为显眼,像是新建不久,白色院墙与青色屋瓦相互映衬,在覆有青瓦的白色院墙环绕之下,数栋错落有致的厢屋坐落其中。

五月朔日卯时,晨曦微破,天色渐明,在这座宅院左侧前方的乡间小径上,有一位年约三十余岁的村妇,迈着沉稳的步伐挑水而行。

当行至院墙之时,只见她微微弯下腰,双手一前一后握住水桶提梁,接着蹲身将一担水桶轻放地上,身形略一挪动,取下肩头的扁担,将它搭在水桶上面,旋而立起身子,用手捶了捶后腰,瞄了一眼右侧一户人家烟囱升起的炊烟,嘴唇微动数下,像是低喃着什么,然后款步走到宅院门前,举手轻拍门扉。

片刻后,只听“吱呀”一声,院门大开,便见一位年约十四五岁、容色清秀少女站身门口,望着敲门的村妇,笑道:“张家嫂嫂,可是有事?”

那张家嫂子侧首望了一眼院内,笑道,“谢姑娘,是喜事…”

“哦?!”那谢姓少女脸显诧异,“是何喜事?”

“宅上所养的母猪,可是在夜半子时…产下了小猪?”

“正是…”谢姓少女一笑,“母猪产仔…就是张家嫂子所言的喜事?”

虽说母猪产仔是最寻常不过,但对贫穷农家来讲,是可称的上喜事。

张家嫂子笑着点头道,“正是、正是,你可是看了…那公猪仔有几只?”

“一共八只,公猪仔有四只,怎么…张家嫂子想要买下幼猪?”

“嘿嘿,嫂子我目不识丁,但也知做人不能贪心,更不能贪图眼前小利,损得我等邻里之亲,”张家嫂子伸手摸了摸脑后束发的玉钗,言道,“昨晚夜半,我听得你们宅中母猪的叫唤声,猜它是下了猪仔,便特意前来告知…”

“张嫂嫂的意思…”谢姓少女一时疑惑。

“你们刚搬来这‘老虎沟’不久,想是还不曾知晓,这子时生的公猪仔,‘苏家屯’的苏先生,可是愿意花大价钱买下,一只小猪仔可卖纹银五银,足足是五千文、五大贯钱呀……”

一头成年猪市价,也不过是一贯铜钱,一头幼猪却是它的五倍价格,那谢姓少女惊讶道,“哦?那苏先生何以如此豪爽?”

张家嫂子笑道,“若说那苏先生豪爽,却也是算不上,你想想,子时产下的猪仔,也不是那般容易遇上…”

“也是…”谢家少女点了点头,“那可知他买个这子时产下的幼猪…是作何用处?”

“听闻那苏先生得了暗疾,需子时生产的幼猪下药…”

此时,一道清脆的声音从院内响起,“知兰姐姐,你在干嘛?”

“小念久,姐姐正与张嫂嫂言事…”谢姓少女身形一侧,转首对从屏风墙探头相望、一位年约十岁的小男孩笑道。

原来这谢姓少女,正是谢知兰,而小男孩则是改名为唐念久的曹王郭熙让。

常青青本打算在太原城先为落身居住,然后到周边寻出药草丰盈、适合练丹的山谷,再为迁居。去府州探望折德守之时,不意遇上了曹王郭熙让,而郭熙让从小就喜欢跟她身侧,分别数年相遇之下,却是不愿离开常青青。

常青青本就对他疼爱有加,自听不得郭熙让的哀求,便决定将他带着身边,又从折德守口中打听到系舟山药草繁茂,便到山中一番考察,最终在南台峰下山坳中建宅安身。

“忆非他找姐姐…”

谢知兰微微一笑,点头道,“你先去吿诉忆非,姐姐片刻就去…”

唐念久应声而去之时,那张家嫂子言道,“谢姑娘,问一下常夫人,若是愿意,去我屋中告声一下,我带你前去苏家…”

“多谢张嫂嫂了,我询了夫人意见,再为通知与你…”

为避免邻人相疑,谢知兰等人在外人面前,对常青青皆是以‘夫人’作称。

“我想你家夫人一定会愿意的,四只猪仔…那可是二十两纹银呀!”张家嫂子笑道,“我先挑水回去了,待会再聊…”

“张家嫂嫂慢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