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小楼珠玉寒 > 第四十五章    金龙(四)

小楼珠玉寒 第四十五章    金龙(四)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3: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并非如此。”苏樵农摇了摇头,叹了一声,言道,“大秦二世而终,其原因在于始皇帝筑长城、修帝陵,使天下壮丁十去七八,田地无人耕种,民不聊生,逼得天下百姓不得不反抗,隋炀帝亦是如此,挖运河、北征高丽,也使天下壮丁大失…

而中台峰方圆五里,当年并非荒无人烟,恰是因壮丁被征,十户九散,才成无主之地,待大唐立朝后,此地便收为官地,为了不使人怀疑,大唐太祖在暗中使计,以官府名义卖与了我苏家。

到了玄宗年间,有一日,此地县令带着一位道士来到我苏家,说是要在这中台峰上修建道观,要征用数十亩田地,我先祖自是不允…”

常青青暗猜那金龙灵穴便是在中台峰上的某一处,苏家之人心恐‘开灵养龙’之际,为人所觉,才拒绝朝堂征用。

“那道士之所以要在中台峰修道观,是因为他精通丹道,中台峰药草丰茂,且四下清幽,正是大好的炼丹之地,而那县令笃信长生之术,二人便勾结一处,见我先祖不允,竟是要强征…

我先祖拿出‘白契’,据理力争,那县令想是对我苏家做了查探,认为我苏家无权无势,而那道士借口察看‘白契’之际,竟是将‘白契’夺走…”

“哦?令先祖不通武学吗?”

苏樵农微微一笑,“我苏家自丹阳公起,皆是精修大成武学,历代传人皆具元婴身手…”

常青青心头一震,“皆具元婴身手?那、那为何能让那道士将契约夺走?难道那道士也是武学高手…?”

“那道士是修有武学,但只具抱丹小成身手,却非我先祖之敌,我先祖之所以不曾用武力行事,是为忌惮县令的身份…”苏樵农苦笑一声,“除去那道土容易,总不能将县令一众也杀了吧?”

常青青微微点了点头,“若使杀了县令,必定会惊动朝堂,届时是会大为麻烦…”

“不错,而我先祖恐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亦不想让外人知晓自身精通武学,也自不与那道士计较…”

“那如何化解此事?”

“自是上告州府…”苏樵农言道,“那州府大人倒按例行事,遣了主薄去县衙调阅留档的‘红契’,岂知库档中,并无留存此地为我苏家所有的‘红契’…”

“如此说来,应是被那县令销毁了留档…”常青青皱了皱秀眉,言道,“不过即是如此,苏家也应存有历年缴赋田税的凭证,难道那些凭证不能做为证据?”

“我先祖是将那赋税凭证呈与了州府,那主薄来县衙查阅之时,也将那些凭证带上…”苏樵农言语一顿,嘿嘿一笑,言道,“所谓官官相卫,莫过如此。那县令邀请查案的主簿到后堂一叙之后,岀来便反咬了一口,说我先祖诬告,道我苏家私占了官田,言称要遣人拆了这苏家祖宅…”

常青青摇头一叹,言道,“看来那主薄应是将赋税的证据,交与县令销毁了。”

“应是如此吧…”苏樵农点了点头,“无奈之下,我先祖只好赶去都城寻那玄宗皇帝…”

“哦?难道大唐历代帝王也都知晓苏家在此养龙之事?”

“非是如此,此中内情唯大唐太祖知晓,我先祖之所以夜闯皇宫告御状,是因为手上有一道大唐太祖的手谕…”

“大唐太祖留有手谕?”

“正是,手谕上写有…无论何时,只要我苏家之人有求朝堂,李家帝王定要岀手相助…那玄宗皇帝见到手谕后,立马下诏严查此案,将那些官员革职查办,使田地重新归返我苏家,是故世人才为相传,我祖辈在玄宗年间出了大官。”

常青青微微点了点头,略一迟疑,言道,“小妇人看到这倘大宅院并无仆人,是否恐苏家使命外泄,才不雇请仆人…”

“正是。”

常青青疑道,“历代都是如此?”

苏樵农点了点头,“我苏家历代不仅未雇有仆人,且历代唯有一名男丁传承…”

常青青惊道,“难道代代都不曾生下女子?”

“不错。”

常青青通晓医理,但知即使神丹妙药,也难以做到代代唯生一名男丁,心中大为惊讶,奇道,“何以能做到如此?”

“天为阳,地为阴,袁天师封住了金龙吸取地气的龙嘴,自也使此宅阴气不足,阳气大盛,是故才使我苏家代代仅得一子传承香火…”

常青青对堪舆术法,可谓是一窍不通,但想也唯有术法通天的袁天罡才能做到,闻言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道,“苏先生方才言称…苏家传人代代皆能修得元婴修为,可否见告其中原因?”

但凡大成武学功法,皆是深奥难悟,若说苏家历代人丁兴旺,其中有一人修得元婴境界,常青青倒是相信,但代代只有一人传承,却皆是元婴修为,自是使她不敢相信。

苏樵农微微一笑,“常夫人可记得先前尝过的药水?”

“苏先生是说,能修了元婴之境,就是仰仗那药水?”

“不错。”苏樵农点头道,“其实那所谓的药水,是金龙灵气所化的灵水…”

“哦?!”常青青惊讶之下,又为点头道,“原来如此,小妇人当时心中对这灵水的来历,实是大为相疑,但想是苏先生的家传圣药,却是不敢打听…”

苏樵农微微一笑,“此灵水大具阳力,却也不能贪多,我苏家子孙年满周岁之后,每个月只能服用一滴,入了筑基门槛,每月三滴,依此类推,经练气境、固元境、到归真境之际,才能服上一小瓶…”

“一小瓶?是苏先生给小妇人所服的瓶子容量吗?”

“正是,待到了神念小成,可服两瓶,大成之境三瓶,我苏家子孙仗此灵水,在十六岁那年,皆能入抱丹之境……”

要知寻常练武之人,有的终其一生之力,也难参得抱丹境界,常青青听得一时震憾不已。

望了一眼常青青震惊的脸色,苏樵农又道,“曹王伤势严重,老夫就酌情让他服了半瓶,加上老夫用功法催化,想他醒来之后,便是能入固元之境……”

常青青惊喜之下,又暗自懊悔,心道:若知如此,我应是该答应这苏先生,让念久留在他的身边。

苏樵农见她脸色数变,想是猜到她的心思,笑道,“待常夫人取了逊帝鲜血之后,老夫就送三年之量的灵水与曹王,助他踏入归真境。”

常青青心头大喜,唐念久十四岁便能踏上归真境,却是她做梦都不敢去想像。

“那苏先生可否赐他两招…?”

苏樵农断然摇头,“我苏家使命可以告与常夫人,但苏家武学绝不外传…”言语一顿,瞄了一眼常青青失望的神色,抿了一口茶汤,又道,“老夫观常夫人的功法也是大成武学,何必要让曹王习我苏家武学…”

常青青心念一动,“小妇人愚钝,对‘周天功法”玄妙之处,难以参悟,苏先生可否指点一二?”

常青青此言倒也不虚,当日她在‘药王谷’之时,在贺梅指点之下,方是踏入归真境,此下虽也领悟了踏入神念境的法门,但功法篇章愈发深奥难懂,自是希望元婴修为的苏樵农能够指点。

苏樵农哈哈一笑,“常夫人即然不怕师传的‘周天功法’为老夫所窥,老夫哪有理由拒绝…”

“小妇人多谢苏先生,那念久醒来之后,可否留在苏先生身边,由苏先生教他周天功法…”

苏樵农闻言眉头微皱,沉吟半晌,言道,“老夫眼下每年是有一半时日会待在山中,但期间要闭关疗修,唯可指点曹王一两个月…”

常青青略一迟疑,言道,“小妇人听闻苏先生身有暗疾,这闭关疗修,莫非是与暗疾有关?”

“正是。”

“但以小妇人窥望苏先生气色,应是无有暗疾,”常青青皱了皱眉头,顿了一顿,又道,“苏先生若不介意,可否让小妇人诊一下脉象…”

苏樵农含笑不语,而就在此时,案上的茶壶凭空而起,如闪电般穿出窗户,竟又从竹屋正门绕了进入,旋而悄无声息的落在案上。

常青青惊疑之中,苏樵农叹了一声,“老夫的暗疾,指得是本命丹神,它每年都会昏睡半年时日…”

胎丹丹神有质无形,若是昏睡,纵使常青青医术精湛,自也是无能为力,但知若非丹神受了重创,绝无可能会出现如此状态,常青青心下一惊,“苏先生为何人所伤?”

“并非外人所伤,是老夫自己贪心所致…”

“苏先生的意思…?”

苏樵农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言道,“但要从抱丹大成踏入元婴境界,固然需周身诸经百脉气机达到圆满,更需顿悟的契机,才能使丹神开智,有了灵识魂感,才可引岀‘天关穴’,为己所用。

而如若靠外力相助,其根基就会不稳,如正常胎儿是十月临床,这靠外力相助开智的丹神,就是早产婴儿了…”

常青青何等聪明之人,只听得苏樵农提及‘外力’,心念一动,言道,“苏先生踏入元婴境界,想是仰仗了这金龙的灵水之力,才会造成如此局面。”

“正是。这灵气虽具神力,但其地气被封堵,阴气不足,灵力阴阳失衡,先祖丹阳公,深知此理,曾告诫子孙后代,到了抱丹小成境界之后,不得服用这金龙灵水…”

苏樵农苦笑道,“显德六年孟冬,老夫闭关参修元婴境界,到次年正月十三,在无法顿悟情况下,却是违训喝了一碗灵水。虽说是使丹神开智入了元婴,但也让丹神每半年都会昏迷不醒,不得已之下,只能每年闭关百日,筑固根基,以期丹神来日不为昏睡。”

“苏先生购买子时生产的幼猪,就是疗治丹神昏睡之用?”

苏樵农哈哈一笑,“并非如此,那些幼猪是用来助力寻找龙脉灵穴…”

常青青一时错愕,几乎怀疑自己听错,惊道,“幼猪可以寻找龙脉灵穴?”

“正是,”苏樵农点了点头,站起身形,言道,“常夫人请随老夫出去一观…”

常青青但知苏樵农邀请所观之物,定是与寻找龙脉有关,精神一振,旋即起身,随着苏樵农行到与竹屋距有十丈之远,一口盖有石板的古井前面。

苏樵农掀开石板,望着与井口距有一丈之深的清澈井水,叹了一声,言道,“自世宗皇帝登基开始,这井水便是慢慢消退,而倘若大周基业未失,这井水不岀十五年就会枯竭…”

常青青瞪着眼睛下望井水片刻,疑道,“这井水便是金龙灵水?这古井就是金龙灵穴?”

“这古井非是金龙灵穴所在,而这井水也只是寻常之水罢了。不过袁天师当年用了术法,使这井水与金龙灵穴地脉暗为相通…

此地金龙唯真龙方可臣服,世宗皇帝仍天命真龙,他一为登期,此地灵气自是会缓缓流向真龙所在的龙脉灵穴。

大唐盛世近三百年,其间我苏家之人除了养龙之外,极少会去关注此井的变化,待大唐崩亡,每隔三个月,便会关注井水的变化…”

“为何是三个月才关注一次?”

“真龙天子降世,诸朝国的龙灵皆是臣服,它们的灵力会流向真龙灵穴,但与真龙灵穴连通并非是一蹴而就…这金龙灵气流去三个月,此井水才会下降一尺深度。”

常青青心念一动,“地脉贯通之日,是否可以称为…就是诸国归顺真龙天子之时?”

“不错,诸如眼下荆南国归顺中原朝堂那般,待高家所受泽的灵气与龙脉灵穴贯通,荆南王便举国归降。”

常青青心下顿然感慨万分,但如苏樵农所言,郭荣若是不失,抑或赵匡胤不曾篡位,这北汉之地,以眼下时年来算,至多再过五年,便会归顺中原朝堂。

苏樵农言罢便将石板盖上,又作请常青青回到竹屋落座,抿了一口茶水,言道,“当年发现井水下降,老夫便知世宗皇帝是真龙天子,但知金龙已是臣服,也就不去关注井水如何消退。

唉…老夫踏入元婴境那日,算来也就是赵匡胤登基有八日光阴,那时虽是岀关,但这山中消息来了迟缓,且老夫若非谷米等家用用完,极少会离宅去集市与人打交道,待过了月余,才听闻中原朝堂巨变。

心疑之下,打开古井,只因许久未去留意,不知井水升降变化,便在井中作了记号。那时是每日查看一次,十日之后,发觉井水回升了近寸,心头是为大惊,但一时间又不敢相信,又为等待了十天,见到那井水依是回升一寸,便是断定赵匡胤是为篡位,金龙不肯臣服之下,灵气才为回归。

老夫整整费了七日光阴,细细作猜其间缘由何在?却只能断定有高人用了通天术法,夺取了真龙气运,便决定去开封一查…

但知这高人精通堪舆术法,应也是武学高手,心恐他犹伏在赵匡胤身边,不想打草惊蛇之下,未直接去寻赵匡胤,而是抓了几名兵卫,查问陈桥兵变之际,拥戴赵匡胤的将领,查岀了慕容延钊、张令铎、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张光翰等人…”

苏樵农言语一顿,重新彻了一壶茶水,倒入杯中,抿了一口,又道,“老夫花了五日工夫,先后潜入张令铎、石守信、王审琦、慕容延钊府中,用他们家人性命要挟,想打听出伏在赵匡胤身边的高人,可惜这些将领皆是言称,不知赵匡胤身边是否有精通堪舆术法之人…

若是一人言称不知,或可不信,但四人皆称不知,老夫便是相信他们未是言谎,无奈之下,便先为返回宅中,思索下一步对策。

前思后想,但知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寻上赵匡胤,逼他道出夺取大运的高人身份,然后制住这高人,使这高人破除夺取大运的阵法。其二,就是用袁天师所传术法,寻岀灵穴所在,破除阵法…”

常青青先前听得苏樵农有言,对修习堪舆之术大为头痛,本是相疑他即使寻岀龙脉灵穴,也未必能破开智苦所布的阵法,此下闻听苏樵农语气,应是犹记得袁天罡术法,心头便是暗喜。

“但要寻岀真龙灵穴,须用子时生产的幼猪,喂上金龙灵水与真龙天子子嗣的鲜血,使它嗅觉通灵才可…”

“咦?即是真龙天子子嗣的鲜血便可?那为何蕲王、曹王的鲜血不能为用?难道代代口传…出了差错?”

苏樵农苦笑道,“袁天师当日所传,真正的意思,是用真龙天子的鲜血加上金龙灵水,是老夫愚昧,一时心存侥幸,行了自欺欺人的方法…”

常青青疑道,“怎生又变成了…用真龙天子的鲜血?”

苏樵农言道,“数千年来,历代朝国,虽说有立嫡立长的传制,但其中未必人人皆可得真龙气运,若使当日世宗皇帝宾天,赵匡胤立为夺位登基,这梁王、曹王等世宗皇帝子嗣,何人身具帝王气运,是无从知晓…”

常青青已是听出了言下之意,也自明白定要用郭宗训鲜血的原因,接言道,“所谓真龙天子的子嗣,实也是指传承龙运的帝王,梁王他承泽受运登基,也说明他就是真龙之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