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 > 第109章 青州困局,权谋应对

袁谭率主力匆匆赶回青州,只见青州城外,吕蒙的江东军营帐连绵,旗帜飘扬。袁谭心中焦急,却也深知不可莽撞行事。他与玄风子登上高处,眺望敌军营地,商议破敌良策。

玄风子沉思片刻,说道:“主公,江东军远道而来,虽初战得利,但补给线漫长。我军可先闭城坚守,派出小股部队骚扰其粮道,待敌军粮草不济,军心涣散之时,再出城击之。”袁谭点头认可,即刻传令城中将士严守城池,不得有误。

于是,淳于琼率“锐锋营”一部,趁着夜色出城,悄悄潜入江东军后方。他们在山林间设伏,专门袭击江东军运送粮草的队伍。一时间,江东军的粮道危机四伏,运粮士兵人心惶惶。

吕蒙察觉粮道被袭,心中恼怒。他一方面加强粮道的守卫力量,派遣大将甘宁率水军一部护送粮草;另一方面,对青州城展开更为猛烈的攻城战。

江东军在城下架起投石机与攻城塔,不断向青州城投掷石块,发射箭矢。城中百姓在袁谭的安抚下,并未慌乱。他们协助士兵搬运石块、修补城墙,军民一心,共同抵御外敌。

袁谭在城楼上指挥作战,他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来的江东军,心中暗自思忖。玄风子则在城中四处奔走,调度兵力与物资,确保城池的防御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刘备在蜀地密切关注着青州局势。他深知,若袁谭被孙权击败,曹操将在北方一家独大,这对他兴复汉室的大业极为不利。于是,刘备决定再次派遣使者前往青州,表示愿意在物资与军事上给予一定援助,但条件是袁谭需明确表态拥护汉室正统。

袁谭接到刘备的书信后,与玄风子商议。玄风子认为,此时接受刘备的援助,可解青州燃眉之急,但也需谨慎应对,避免日后被刘备掣肘。袁谭决定回复刘备,表示感激其好意,自己本就一心为汉室守土,愿与刘备结为盟友,共同对抗曹操与孙权。

在青州城外,吕蒙见攻城多日无果,且粮道不断被袭,心中焦急。他决定改变战术,采用水淹青州之计。江东军士兵在城外挖掘河道,引河水灌城。

袁谭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玄风子却冷静地说道:“主公莫慌,我早有防备。”原来,玄风子在城中预先组织百姓挖掘了排水渠道,可将灌入城中的水引向城外。同时,他令“神机队”在城中制造简易的木筏与舟船,以备不时之需。

随着河水逐渐灌入青州城,城中部分区域被淹。但袁谭军在玄风子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应对。士兵们乘坐木筏在城中巡逻,防止江东军趁水攻城。

而此时,淳于琼在江东军粮道的袭扰战取得了显着成效。甘宁虽加强了护卫,但淳于琼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与“锐锋营”的勇猛,多次成功截获江东军粮草。江东军因粮草短缺,士气开始低落。

玄风子见时机已到,建议袁谭出城反击。袁谭亲自率领“铁骑卫”与“锐锋营”主力,打开城门,冲向江东军营地。城中百姓在城头呐喊助威,声威震天。

江东军在饥饿与疲惫的双重打击下,难以抵挡袁谭军的猛烈攻击。吕蒙虽奋力组织抵抗,但兵败如山倒。甘宁见大势已去,率水军先行撤退。

袁谭军在城外与江东军展开一场激战,最终成功击退江东军,解除了青州之围。此役过后,袁谭的威望在青州达到了新的高度。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士兵们也更加忠心耿耿。

然而,袁谭深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曹操在北方虎视眈眈,刘备在蜀地也有着自己的野心,孙权虽兵败,但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与玄风子回到城中,开始重新整顿军队,发展经济,巩固青州的防御。

在军事上,玄风子对“锐锋营”“铁骑卫”“神机队”进行扩编与强化训练。他从青州百姓中选拔出更多有潜力的士兵,充实各营兵力。同时,引进新的兵器制造技术,改良弩箭与投石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袁谭继续推行“屯田养民”之策,并鼓励商业贸易。他在青州境内设立集市,降低赋税,吸引各地商人前来交易。青州的丝绸、海盐等特产远销各地,为青州带来了丰厚的财富。

外交上,袁谭除了与刘备保持盟友关系外,还派遣使者前往西凉马腾处。他向马腾阐述了曹操的威胁,提议双方结为同盟,互相支持。马腾对袁谭的提议颇感兴趣,他在西凉也感受到了曹操的压力,于是同意与袁谭建立初步的合作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谭在青州的势力愈发稳固。但他也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才能在诸侯纷争中立足。

他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是继续向北扩张,与曹操争夺中原,还是向南发展,与刘备、孙权在长江流域一较高下?

这一切都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思索,而建安年间的风云,仍在继续变幻,等待着他做出新的抉择,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