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 > 第110章 青州新局,风云待起

青州之围既解,袁谭与玄风子未敢有半分懈怠。城中渐次恢复往日生机,然袁谭心中却如明镜,此刻的安宁不过是乱世中的短暂喘息。

一日,玄风子求见袁谭,谈及军事布防之事。

玄风子进言:“主公,今虽胜江东,然不可高枕无忧。‘锐锋营’‘铁骑卫’‘神机队’扩编训练尚需时日,当务之急,可于青州周边险要之地筑城设寨,互为犄角,如此一来,外敌来犯时,我军能有缓冲之地,且可提前预警。”

袁谭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沉思:“先生所言甚是,然筑城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恐惊扰百姓。”玄风子笑道:“主公仁厚,此乃万幸。可招募流民参与筑城,给予其衣食住所,流民得活,必尽心竭力。且城寨建成后,亦可为周边百姓提供庇护。”袁谭听后,心中豁然开朗,当即传令筹备筑城事宜。

消息传开,青州百姓纷纷响应。或有壮丁自愿投身筑城队伍,或有老者孩童为工匠们送水送饭。

那原本荒芜的山丘与河谷之间,渐渐竖起一座座简易却坚固的城寨。玄风子亲往监工,他依照地势,巧妙布局,使各城寨间的呼应紧密无间。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许都,曹操闻得袁谭解青州之围,心中暗恨。

谋士郭嘉献计:“主公,袁谭于青州根基渐稳,若不早日除之,必成大患。可使人离间袁谭与刘备之盟,再令张辽、徐晃率大军佯装攻蜀,刘备自顾不暇,自无法援助袁谭。彼时,主公可亲征青州,袁谭必败无疑。”曹操抚掌大笑:“此计甚妙。”遂依计而行。

青州城内,袁谭忙于军事与民生之事,未察觉阴谋悄然临近。然刘备在蜀地却嗅出一丝危险气息。

他深知曹操狡诈,恐其中有诈。于是修书一封送往青州,提醒袁谭小心曹操离间之计,并言若曹操攻蜀,自己亦会拼死抵抗,绝不弃盟友于不顾。

袁谭接信后,与玄风子商议。玄风子目光凝重:“主公,刘备之言可信几分尚未可知,但曹操之威胁确已迫在眉睫。我等当早做准备,一面加固城防,一面囤积粮草。再者,可派人前往江东,试探孙权之意,虽此前与江东有战,但如今曹操势大,或可化干戈为玉帛。”

袁谭眉头紧皱:“与孙权修好,谈何容易?”玄风子叹道:“虽难,却不得不试。总好过腹背受敌。”

于是,袁谭选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江东。

使者至江东,孙权闻听来意后,陷入沉思。

吕蒙在旁进言:“主公,袁谭今来求和,虽有缓兵之计嫌疑,但曹操若灭袁谭,下一个必是我江东。不妨暂且应下,暗中观察,待时机成熟,再做定夺。”孙权思索良久,终是点头同意,遣使者回青州,表明愿与袁谭暂结和平之盟。

然此盟未稳,变数又生。西凉马腾处,忽生内乱。

马腾之子马超与部将韩遂因权力之事起了争执,西凉军分裂为两派,相互攻伐。原本与袁谭的同盟之约也摇摇欲坠。袁谭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玄风子劝道:“主公,西凉之事,我等鞭长莫及。此刻当专注青州防御,待西凉局势明朗,再做谋划。”

但命运似乎并未打算放过袁谭。青州境内,一场罕见的旱灾悄然降临。

农田干裂,庄稼枯黄,百姓们望着干涸的土地,面露绝望之色。袁谭心急如焚,亲自带领士兵与百姓寻找水源。玄风子则四处寻访贤能之士,寻求抗旱之法。

就在众人陷入困境之时,一位名叫田丰的老者前来求见袁谭。

田丰自称知晓天文地理,有应对旱灾之策。袁谭赶忙召见,田丰道:“主公,此旱虽猛,却非无解。可于城中开阔之地掘深井,再引远处河水入井,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当令百姓减少不必要用水,官府亦需开仓放粮,救济灾民。”

袁谭依言而行,军民齐心,共抗旱灾。

虽旱灾渐缓,然袁谭深知,青州的危机从未真正离去。

曹操的威胁如影随形,刘备与孙权亦心怀鬼胎,西凉的动荡更是为这乱世增添了无数变数。

他站在青州城头,望着远方,心中思索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是继续在青州休养生息,等待时机?还是主动出击,在诸侯纷争中抢占先机?

玄风子来到他身旁,轻声道:“主公,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只要我等君臣一心,青州百姓拥护,定能在这乱世中寻得一线生机。”

袁谭微微点头,他知道,此刻的青州,就像一艘在狂风巨浪中的孤舟,而他,必须握紧船舵,引领众人驶向未知的明天。

日子在紧张与忙碌中缓缓流逝,袁谭一面处理着青州的内政外交,一面密切关注着各方诸侯的动向。他在等待,等待一个能让青州真正崛起的机会,而这建安年间的风云,依旧在天地间翻涌不息,似乎在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