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以谋为剑!从流亡少爷到权倾天下 > 第206章 粮改初启路漫漫

顾长渊向皇帝递交了详细的粮食改革计划,从改进耕种技术、推广新作物品种到兴修水利、改进农具,事无巨细,皆有规划。皇帝认真翻阅,频频点头,最终龙颜大悦:“爱卿之策,甚合朕意!准奏!但此事关系国本,需得见实效。”顾长渊领命,躬身退下,心中燃起熊熊烈火,改革之路,正式开启。

他首先来到京郊的农田,向农夫们讲解新的耕种技术。“新的耕种方法真的能提高产量吗?”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农,名叫刘农夫,望着顾长渊,眼中充满了疑惑。顾长渊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手中轻轻揉搓,然后说道:“老丈,您看这土质,虽肥沃,却板结。新的犁具能更深地翻土,让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有利于作物生长。再配合新的轮作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地力衰竭,提高产量。”

他耐心讲解新作物的优势,示范新的耕种技巧,然而,农夫们大多面露迟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耕种方式,让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本能的抗拒。

消息传到了吴大地主耳中,他冷笑一声,将一众地主召集到自己的府邸。“这顾长渊,还真是个不安分的家伙!动了我们的粮价,还想动我们的地?!”吴大地主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在座的地主们纷纷附和,他们深知,一旦改革成功,他们的利益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不能让他得逞!”张粮商,一个身材臃肿,满脸油光的商人,恶狠狠地说道,“我们得想个办法阻止他!”

一番密谋之后,一个阴险的计划逐渐成型。他们开始在农夫中散布谣言,说新的耕种技术会破坏土地,导致颗粒无收,甚至会引来天灾。谣言像野火般蔓延开来,原本就犹豫不决的农夫们更加不安。

刘农夫本想尝试新技术,但被大地主的谣言影响,心中产生了疑虑。他找到顾长渊,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大人,这新法子,真的可靠吗?不会真像他们说的那样,毁了我们的地吧?”

顾长渊看着刘农夫担忧的神情,知道谣言已经开始作祟。他耐心地解释,甚至亲自在一小块田地上示范,然而,很多农夫仍然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尝试。

夜幕降临,顾长渊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他知道,改革之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徐凛风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大人……”

徐凛风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大人,谣言已经散播开来,恐怕难以控制。”顾长渊叹了口气,他知道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对抗根深蒂固的旧势力。他望着田野,目光坚定,“凛风,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必须找到突破口。”

他决定从源头入手,解决粮商的问题。第二天一早,顾长渊便带着徐凛风来到了张粮商的府邸。张粮商一身锦袍,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但眼中却闪烁着狡黠的光芒。“顾大人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

顾长渊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希望张粮商能配合新的粮食储存运输方式的改革,以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最终惠及百姓。张粮商故作沉思,搓着肥厚的下巴,半晌才说道:“顾大人,这新法子听着是好,可是这成本太高啊!小的们都是些小本生意,可经不起折腾。”

顾长渊早已预料到他会如此推脱,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数据,详细地分析了新方法的优势,以及长远来看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然而,张粮商油盐不进,依旧以各种借口推诿,最后干脆以身体不适为由,匆匆结束了谈话。

走出张粮商的府邸,徐凛风眉头紧锁,“大人,这张粮商分明是故意刁难。”顾长渊冷笑一声,“他背后的势力,才是真正的阻碍。”他知道,张粮商只是个傀儡,真正操控这一切的,是那些害怕改革触及他们利益的大地主们。

果不其然,第二天,市场上便出现了各种流言蜚语,说顾长渊的改革会损害粮商的利益,导致粮价上涨,百姓将苦不堪言。更有甚者,散布谣言说新储存的粮食有毒,不可食用。这些谣言迅速传播开来,进一步加剧了百姓的恐慌。

顾长渊再次来到田间地头,试图说服农夫们相信自己,然而,谣言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农夫对他避之不及,甚至有人对他恶语相向。刘农夫远远地望着他,眼中充满了挣扎,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夜深人静,顾长渊的书房里灯火通明。他反复思考着对策,却始终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改革的阻力远比他想象的要大,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孤军奋战的勇士,面对着强大的敌人,感到无力和迷茫。

徐凛风轻轻地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他将茶杯放在桌上,轻声说道:“大人,不妨换个思路…”

徐凛风将热茶轻轻放在桌上,氤氲的茶香在书房中弥漫开来。“大人,不妨换个思路…与其直接与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硬碰硬,不如先从小农户入手,做出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顾长渊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你的意思是……”

“那些大地主和粮商之所以能操控舆论,煽动百姓,是因为百姓对他们有所依赖。如果我们能帮助小农户提高产量,改善生活,就能逐渐赢得他们的信任,削弱那些旧势力的影响。”徐凛风语气沉稳,娓娓道来。

顾长渊沉思片刻,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就从最底层开始,一点一点地改变!”

第二天,顾长渊便带着徐凛风和一些助手,深入田间地头,寻找那些愿意尝试新技术的贫苦小农户。他们手把手地教农户们新的耕种、施肥、灌溉和储存方法,并提供一些必要的物资支持。

这些小农户原本生活拮据,对新技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看到顾长渊的真诚和决心,以及他提供的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逐渐放下戒备,开始认真学习。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顾长渊的悉心指导下,一些小农户的田地里渐渐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他们的庄稼长势明显好于其他农户,产量也得到了提高。

消息传开,一些原本观望的农户也开始动摇,纷纷前来向顾长渊求教。改革的星星之火,开始在田间地头蔓延开来。

然而,这一切都被吴大地主看在眼里。他原本对顾长渊的改革不屑一顾,认为他掀不起什么大浪。但看到顾长渊在小农户那里取得了一些进展,他开始感到不安。

“哼,想跟我斗,你还嫩点儿!”吴大地主阴沉着脸,对身边的心腹说道:“去,给我找些人,去那些小农户的地里捣乱,让他们颗粒无收!”

当天夜里,一群黑衣人潜入那些试用新技术的农田,肆意破坏庄稼。第二天清晨,小农户们来到田里,看到被毁坏的庄稼,顿时哭天抢地。

消息传到顾长渊耳中,他心中怒火中烧。他知道这是吴大地主在背后搞鬼,但他没有证据,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先安抚受灾的农户。

“大家放心,你们的损失,我一定会想办法弥补!”顾长渊语气坚定,目光扫过一张张绝望的脸庞。

这场人为的破坏,给刚刚燃起的改革之火泼了一盆冷水。其他农户看到试用新技术的农户遭受了损失,更加不敢尝试,纷纷对顾长渊的改革产生了怀疑。

刘农夫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处被毁坏的农田,心中五味杂陈。他原本也想尝试新技术,但现在,他犹豫了……

深夜,顾长渊的书房里再次灯火通明。他看着手中关于受灾农户的统计报告,脸色阴沉得可怕。徐凛风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看来,这场改革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顾长渊放下手中的报告,目光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凛风,去准备一下,明天我要去拜访一个人……”

顾长渊一夜未眠。窗外的天空逐渐泛白,映照在他疲惫的脸上。他知道,改革之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荆棘密布。吴大地主的卑劣行径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阻碍。但他并非轻易言败之人,相反,这更激起了他心中的斗志。

“凛风,备马,我要去趟城西的李家村。”顾长渊起身,语气坚定。李家村正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

徐凛风微微颔首,立刻去安排。他知道,顾长渊此行不仅仅是为了安抚受灾的村民,更是为了寻找破局之策。

抵达李家村,满目疮痍的景象让顾长渊心痛不已。倒伏的庄稼,哭泣的村民,无一不在控诉着吴大地主的罪行。顾长渊走到一位老农面前,蹲下身,仔细查看被毁坏的庄稼。

“老人家,您放心,朝廷一定会帮助大家渡过难关。”顾长渊的声音沉稳有力,给绝望的村民带来一丝希望。

他从随行的官员手中接过一袋种子,递给老农。“这是新的粮种,产量更高,也更耐旱。等地重新整理好后,就种上这些种子,我会派人来指导大家种植。”

顾长渊不仅带来了新的种子,还带来了朝廷的抚恤金,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亲自将这些物资分发给受灾的村民,并详细询问他们的需求,承诺会尽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他的真诚和实际行动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原本弥漫在村庄里的绝望气氛,也渐渐被希望所取代。

离开李家村后,顾长渊径直前往张粮商的府邸。他知道,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打破旧粮商的垄断。

“张老板,久仰大名。”顾长渊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威严。

张粮商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顾大人,有何贵干?”

“我想跟张老板谈一笔生意。”顾长渊的眼神锐利,直视着张粮商,“朝廷打算收购大量的粮食,以平抑粮价,保障民生。我希望张老板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粮食,与朝廷合作,共渡难关。”

张粮商脸色微变,他知道顾长渊此举意在削弱他的势力。但他也不敢轻易得罪朝廷命官,只能敷衍道:“顾大人,此事事关重大,容我考虑考虑。”

顾长渊微微一笑,并未多言,转身离去。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回到府中,顾长渊立刻召集徐凛风和其他幕僚,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凛风,我们需要尽快找到吴大地主破坏农田的证据,将他绳之以法。”顾长渊语气坚定。

“大人,我已经派人暗中调查,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徐凛风沉稳地回答。

“好。”顾长渊点了点头,“另外,我们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农户受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破旧势力的垄断,实现粮食改革的目标。”

夜深了,顾长渊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天空。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大人!不好了!下暴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