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以谋为剑!从流亡少爷到权倾天下 > 第207章 粮改逢灾困厄添

急促的敲门声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顾长渊的耳边。他猛地转身,还未开口,房门已被推开,一个侍卫浑身湿透地冲了进来,“大人!不好了!下暴雨了!”

顾长渊心中一沉,快步走到窗前。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天地间一片迷蒙。狂风呼啸,雨点如冰雹般砸在窗棂上,发出噼啪的声响。他脸色凝重,这雨来得太不是时候了。新推广的稻种正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阶段,若是被这暴雨冲刷,后果不堪设想。

“快!派人去查看农田的情况!”顾长渊立刻下令,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暴雨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河水暴涨,田地被淹,灾情迅速蔓延。顾长渊和徐凛风冒雨巡视灾区,看到一片狼藉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担忧。

“大人,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怕是要颗粒无收了。”徐凛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无奈。

顾长渊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他知道,这场天灾对他的改革计划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努力地想要改变这个时代,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却没想到会遭遇这样的变故。

吴大地主站在高处,看着被洪水淹没的农田,脸上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他早就预料到这场暴雨会到来,所以提前将自己田里的水排干,保住了自己的收成。

“老天爷都在惩罚你们这些不敬天地的家伙!”吴大地主指着那些受灾的农户,大声喊道,“都是顾长渊的改革惹怒了上天,才降下这场灾祸!”

他的话在人群中引起了共鸣。许多农夫原本就对新技术心存疑虑,如今看到这场天灾,更是对顾长渊的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

“是啊,以前我们也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雨啊!”

“都是顾大人的错,他瞎折腾,害苦了我们!”

“我们还是按照老法子种地吧,别再搞什么新技术了!”

听着周围的议论声,顾长渊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知道,吴大地主是在趁机煽动民心,破坏他的改革计划。

“凛风,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扭转局面。”顾长渊沉声说道,“不能让吴大地主得逞!”

徐凛风点了点头,眉头紧锁。他知道,这场灾难对他们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他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远处,刘农夫站在自己被淹没的田埂上,望着浑浊的洪水,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他曾经对顾长渊的新技术抱有希望,也曾经相信顾长渊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可是现在,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了……他缓缓地蹲下身,双手捂住脸,喃喃自语,“如果……如果……”

刘农夫颓然地坐在被洪水浸泡的田埂上,浑浊的泥水没过了他的脚踝,也似乎浸透了他的希望。他望着眼前一片狼藉,曾经绿油油的秧苗如今被洪水吞噬,只剩下几根残破的茎叶在水中无力地漂浮。他想起去年丰收的景象,想起自己辛勤耕耘的汗水,如今都付诸东流。一种深深的后悔和怨恨涌上心头,他狠狠地捶打着地面,低声咒骂着这该死的天灾。

“都是顾大人,都是他的新法子!要不是他,我们也不会遭此横祸!”刘农夫的声音嘶哑,充满了绝望和愤怒。他想起当初顾长渊推广新粮种时,自己也曾满怀希望,甚至还劝说了一些乡亲一起尝试。可如今,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垮了他的希望,也冲垮了他对顾长渊的信任。他宁愿相信这是上天的惩罚,是他们违背了祖宗的规矩,才招致了这场灾难。

与此同时,顾长渊正心急如焚地在灾区奔波。他组织人手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尽力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百姓。他深知这场天灾对他的改革计划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他穿着沾满泥泞的官服,亲自下到田间,查看受灾情况,与农户们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

“顾大人,这雨什么时候才能停啊?”一个老农抓住顾长渊的手,语气中充满了焦虑和恐惧。

顾长渊轻轻拍了拍老农的手,安慰道:“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这场雨很快就会停的。”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顾长渊心里却充满了担忧。他知道,这场暴雨对新推广的粮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今年的收成恐怕会颗粒无收。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才能挽回损失,稳定民心。

他站在田埂上,望着被洪水淹没的田野,眉头紧锁。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推演,试图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知道,这场灾难不仅仅是天灾,更是**。吴大地主等保守势力一直在暗中阻挠他的改革,这次的天灾更是给了他们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必须顶住压力,才能将改革进行下去。

夜幕降临,暴雨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顾长渊回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疲惫地坐在椅子上。他的衣服湿透了,头发也乱糟糟的,脸上满是疲惫和焦虑。

这时,徐凛风走了进来,他的脸色也十分凝重。“大人……”他欲言又止。

顾长渊抬起头,看着徐凛风,沉声问道:“怎么了?”

徐凛风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朝廷……传来消息……”

徐凛风深吸一口气,语气沉重:“朝廷……传来消息,不少官员上书,质疑粮改,认为此次天灾是上天警示,请求陛下停止改革,恢复旧制。”

顾长渊猛地站起身,沾满泥泞的官服在地上投下斑驳的阴影。“停止改革?”他语气低沉,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怒火,“他们怎能如此短视!天灾只是暂时的,改革才是长久之计!”

徐凛风走到桌边,点燃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帐篷内简陋的陈设。“大人,我知道您一心为民,可朝中那些官员……”

“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乌纱帽!”顾长渊打断了徐凛风的话,来回踱步,焦躁不安,“难道他们看不见新粮种的优势吗?看不见长远的好处吗?”

“大人,”徐凛风冷静地分析道,“如今灾情严重,人心惶惶,那些官员借此发难,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吴大地主之流,定然在背后推波助澜。”

顾长渊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被洪水肆虐的区域,手指沿着河流的走向缓缓移动。“我亲眼所见,有些地势较高的田地,排水良好,受灾情况明显轻于其他地方。这说明,并非新粮种本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耕种方式需要改进。”

他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坚定,“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更不能半途而废!灾后重建,我们不仅要恢复生产,还要改进耕种技术,兴修水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徐凛风看着顾长渊坚毅的背影,心中既敬佩又担忧。“大人,您的想法固然好,可如今朝中反对声浪高涨,陛下也未必会支持您。”

“民心在我这边!”顾长渊转过身,眼神灼灼,“我会想办法让陛下看到,改革的决心,绝不会因为一场天灾而动摇!”

接下来的几天,顾长渊更加忙碌了。他白天带领百姓抗洪救灾,晚上则挑灯夜战,研究改进耕种技术的方法。他走访了受灾较轻的农田,仔细观察地形地貌,询问当地农民的耕种经验,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尝试。

他鼓励农户们不要放弃希望,并承诺朝廷会提供帮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他亲自示范新的耕种方法,指导他们如何选择合适的种子,如何改良土壤,如何防治病虫害。

尽管困难重重,但顾长渊始终没有放弃。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天灾的影响,将改革进行到底。

深夜,顾长渊还在伏案工作,修改着他的改革方案。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疲惫却坚定的脸庞。突然,帐篷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侍卫匆匆走了进来,脸色苍白,声音颤抖:“大人……陈御史……他……”侍卫的话还没说完,便颓然跪倒在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