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 第37章 大明的天命,掌握在我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命!!

天幕的声音再度响起。

【朱允炆的命到底如何?】

【首先要提及的是洪武十二年,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他立志将国家的权力尽数掌握在自己手中!】

【朱元璋身世出身农民,年少气盛,纵使后期眼界大开,但在他的治国理政中,许多政策依然笼罩着乡土的偏见。】

【朱元璋的确是百年难遇的英明帝王,但他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宰相制度的历史传承,这一制度延续了千年,无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还是宋祖,他们都没有舍弃这一制度,为什么呢?】

【其中必定有其深刻的道理,而朱元璋却未曾相信。他的废宰相之举,导致了权力极度集中,最终使得他和太子朱标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国家大事,不管是大小,最终都要由朱元璋来亲自审批、做出决策!】

【此时,朱标开始承担起部分责任,协助朱元璋分担国事,同时他也肩负着自己的使命!】

【超负荷的工作量,加上朱标本就身体虚弱,长期承受巨大压力,最终在一次重大事件的冲击下,洪武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五岁的朱标因病早逝!】

【朱元璋无疑是导致朱标英年早逝的罪魁祸首!】

随着话音的落下。

朱元璋的身体突然失去支撑,踉跄地向后倒去。

他脸上满是不敢相信的神情。

但天幕所述,条理清晰,证据确凿,他试图辩驳,却再也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朱标在旁,帮助父皇分担了许多工作。

因此,难道他真的可以认为自己没有直接害死朱标?

朱元璋缓缓地回过头,那眼眸中满是凝重与关切,直直地望向身旁的朱标。

此刻正处在洪武十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朱允炆方才呱呱坠地,带来了新生命的喜悦,可这喜悦并未完全驱散朱元璋心中的阴霾。

而朱标呢,虽仍处于年少之时,风华正茂的年纪本应活力满满,但如今却明显能看出他的身体状况不佳,健康已然亮起了红灯。

天幕甚至连这些细节也未曾忽略。

若天幕所说的属实,那么他废除宰相制度后,带来的负担只会让朱标的身体更加堪忧。

三十五岁,正是人们认为最强盛的年纪,难道这一切不真实?

朱标没想到,他居然会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离世!

心中五味杂陈。

他原本希望通过天幕能看到自己登基后的成绩,没想到,他居然连登基的一天都没等到!

“父皇,您不用自责,这一切不过是天命的安排!”朱标沉痛开口。

“但按此来看,雄英恐怕也……”

话音未落,朱元璋猛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我的儿早逝,那我的大孙子该如何?”

天幕的声音继续响起。

【洪武十六年四月,朱标之子、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年仅八岁,突发病重不治,意外去世!】

【同年七月,马皇后因病去世!】

这一消息一出。

朱元璋如遭雷击,脑中轰然响起。

他难以置信地注视着天幕。

洪武十六年,四月,年仅八岁的朱雄英去世,三个月后,马皇后也病逝?

朱元璋眼中血红,愤怒弥漫!

如今是洪武十年,也就是说,再过五年,他的大孙子,五年后,他的妻子便会先他而去?

“天啊!”

“我这一生已经足够痛苦了!”

“为何老天还不放过我!”

朱元璋痛苦不堪。

他对自己的妻子,对儿子朱标,以及对孙子朱雄英的痛失,心中充满了绝望。

朱标也未曾料到,短短十五年,大明竟经历如此沉痛的变化。

一旁的群臣此时都默默地后退,屏住呼吸,似乎不敢再发出一丝声音。

胡惟庸悄悄擦去额头的冷汗。

若按照天幕的所言,朱元璋要废除宰相制度,那他,作为最有权力的宰相,岂能幸免?

然而此刻,天幕给出的内容似乎让他稍微松了口气……

一旁的朱标见此,安慰道:

“父皇,莫要过于悲伤,这一切皆为天命!”

“而且依我儿之见,这或许未尝不是好事!”

朱标语气轻松地开口。

朱元璋听后一愣,“好事?”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又怎么能算得是好事?”

朱标摇了摇头,“父皇,此言差矣。依照天幕所示,眼下的大明,正经历一场巨变!”

“此时是洪武九年,而我们已经得知了接下来的天命。”

“既然我们知晓了未来的轨迹,那么我们便有机会去改变它。或许,咱们能从现在开始改写历史,逆天而行!”

朱元璋顿时眼中一亮。

“此言极是!”

“对,咱们要将这一切改变!我们要不让这一切再度发生!”

他瞬间恢复冷静,意识到,既然自己已经知晓未来的天命,他便能提前作出准备。

如朱标所言,这其实是上天赐予的良机。

他刚才因过于悲伤而失去理智,但当他恢复冷静,那个曾以一己之力打江山的洪武大帝又回来了!

“大明的天命,掌握在我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命!!!”

“看来,赡养亲王制度、户籍制度确实存在漏洞!”

朱元璋目光坚定,再次注视着天幕。

“既然我儿和雄英都已不在,那么允炆继位,似乎是合情合理的选择。”

“让我们看看,允炆会如何治理国家!那个可能会害死我儿的第二个原因,又究竟是什么!”

“我相信,允炆必定能做得好。永乐大帝,或许正是允炆的后代!”

朱元璋眼神寒冷,注视着天幕,期待着未来的变数。

朱标点头同意。

虽然他已经不在人世,但至少大明的江山还在他儿子的手中,他也期待看到朱允炆的治理成果。

然而,站在一旁的燕王朱棣,心情却极为复杂。

若大明是属于朱标,朱雄英的,那他并无异议。

甚至他曾经设想着,待朱标登基后,他将化作大明最锋利的长剑,辅佐其开疆拓土!

但如今,朱标死去,朱雄英死去,凭什么是朱允炆继位,而不是他朱棣?

朱棣叹了一口气,“或许,这就是天命吧。”

“我又能怎样呢?”

“难道我还能反天命不成?”

朱棣自嘲地低下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