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 第245章 长风破浪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第245章 长风破浪

作者:安知小锅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15:22:49 来源:小说旗

强光过后,遗迹内一片寂静。郭凌峰挣扎着睁开双眼,发现自己和陶夭夭安然无恙地躺在宝箱旁边。黑鲨和他的海盗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我们这是……回到了大宋?”陶夭夭环顾四周,熟悉的房间陈设让她确信,自己已经回到了现实世界。

“看来宝藏的秘密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郭凌峰沉吟道,他隐隐觉得,这趟寻宝之旅只是一个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回到京城后,郭凌峰没有沉溺于劫后余生的喜悦,他心中始终牵挂着一件事——教育普及。在大宋,只有富家子弟才能接受教育,寒门子弟鲜有读书的机会。郭凌峰深知知识改变命运,他决定尽自己所能,让更多人有机会读书识字。

这天早朝,郭凌峰向皇帝递交了一份奏折,详细阐述了普及教育的设想。他的提议得到了部分开明官员的支持,但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郭大人,您的想法固然美好,但现实情况是国库空虚,哪有那么多银子用来办学堂、请先生?”户部尚书率先发难,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

“是啊,就算有钱,师资力量也跟不上啊。难道要让那些饱读诗书的进士们去教导农家子弟吗?”吏部尚书也提出了质疑。

面对质疑,郭凌峰早有准备。“诸位大人,下官认为,普及教育利国利民,刻不容缓!”他语气坚定,掷地有声,“资金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募捐和税收调整来解决。至于师资力量,可以招募一些有学识的秀才,并由朝廷统一培训……”

郭凌峰的提议得到了陶夭夭的支持,她补充道:“我们可以先在几个试点地区进行尝试,待模式成熟后再逐步推广。”

然而,推行新政的阻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大。社会募捐的款项迟迟不到位,税收调整更是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郭凌峰四处奔走,却收效甚微,改革陷入僵局。

“难道……真的要放弃吗?”看着案牍上堆积如山的奏折,郭凌峰感到一阵无力。

“还没到放弃的时候。”陶夭夭端着一杯热茶走到他身边,“我已经派人去请朱夫子了,或许他能给我们一些建议。”

郭凌峰眼前一亮,朱熹是当世大儒,桃李满天下,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普及教育的阻力将会小很多。

然而,朱熹对郭凌峰的教育改革方案并不看好,他认为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

“郭大人,老夫知道你一心为民,但治国如同治学,需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朱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门外传来的喧闹声打断……

##第245章长风破浪(续)

“……岂有此理!简直是胡闹!”朱熹话未说完,门外传来一声怒喝,打断了屋内的谈话。

郭凌峰和陶夭夭对视一眼,心中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们快步走到门外,只见院子里站着几个气喘吁吁的年轻人,其中一人正是郭凌峰最为器重的学生——李文轩。李文轩天资聪颖,却性格孤傲,平日里眼高于顶,鲜与他人为伍。此刻他衣衫凌乱,脸上带着几分淤青,却难掩眼中熊熊燃烧的怒火。

“怎么回事?谁把你打成这样?”郭凌峰眉头紧锁,沉声问道。

“老师,我们……我们只是想……”李文轩语气哽咽,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站在他身旁的,是几个衣着朴素的少年,他们都是来自偏远山区的贫苦学子,因为郭凌峰的教育改革计划,才有机会进入官学读书。他们看到李文轩被打,也义愤填膺,却又敢怒不敢言,只是低着头,不安地搓着衣角。

“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陶夭夭见郭凌峰脸色越来越难看,连忙上前询问。

“我们……我们去城外宣传教育普及的事情,却被一群人……围攻了……”一个瘦弱的少年怯生生地说道,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哼。

原来,李文轩深受郭凌峰理念的影响,主动联合了几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同学,组成宣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到城外乡村宣传教育普及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争取更多百姓的支持。然而,他们的行为却遭到了部分乡绅和村民的误解和抵制,认为他们是“不务正业”、“蛊惑人心”,甚至对他们动了手。

听到这里,朱熹不禁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唉,老夫早就说过,此事急不得啊!”

郭凌峰没有说话,他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知道,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从未想过,阻力会如此之大,甚至波及到这些无辜的学生。

“郭大人,你的初衷虽好,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啊!”朱熹语重心长地说道,“百姓愚昧,思想顽固,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服的?况且,眼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就算勉强推行教育普及,又能有多少人真正受益呢?”

郭凌峰沉默了,他知道朱熹的话不无道理,但他心中那团教育兴国的火焰却越烧越旺,他绝不能就这样放弃。

“朱夫子教训的是,学生受教了。”郭凌峰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学生知道此事不易,但为了大宋的未来,为了千千万万的寒门子弟,学生愿付出一切代价!”

郭凌峰的决心和毅力打动了朱熹,他虽然对普及教育持保留态度,但也不忍心打击这位年轻官员的热情。

“罢了,罢了,老夫虽然年迈,但也愿为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朱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老夫可以号召门下弟子,为官府编写教材,提供学术支持。”

郭凌峰闻言大喜,连忙躬身行礼:“多谢朱夫子!学生感激不尽!”

然而,师资力量的缺口依然是横亘在郭凌峰面前的一道鸿沟。他深知,仅凭朱熹一己之力远远不够,他必须找到更多更优秀的教师,才能支撑起教育普及的重任。

“来人!”郭凌峰转身对着门外侍卫吩咐道,“传令下去,召集所有宫廷教师,明日午时,皇宫太和殿议事!”

翌日午时,太和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数十位宫廷教师身着官服,整齐地排列在大殿两侧,他们大多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老者,平日里负责教导皇子公主,鲜少参与政事。此次郭凌峰召集他们前来,是为了商讨教育普及的师资培训事宜。

郭凌峰将自己的计划和设想详细地向众人阐述,并诚恳地表达了对他们的期望。他深知,这些宫廷教师肩负着传承文化、教化万民的重任,他们的加入,将会为教育普及注入强大的动力。

“诸位大人都是国之栋梁,学界泰斗,此次教育改革,关系到我大宋百年基业,还望诸位能够鼎力相助!”郭凌峰语气恳切,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的话语激起了在场教师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郭大人心系百姓,忧国忧民,老夫佩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颤巍巍地站起身,拱手说道,“我等愿尽绵薄之力,为教育普及贡献一份力量!”

“我等愿为郭大人效犬马之劳!”其他教师也纷纷起身表态,表示愿意积极配合郭凌峰的计划。

看到这一幕,郭凌峰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光。他立刻安排人手,制定培训计划,组织教材编写,并亲自担任主讲,为教师们讲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管理经验。

然而,现实的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宫廷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人数毕竟有限,而且他们长期生活在皇宫之中,对民间疾苦了解甚少,难以适应乡村教育的环境和需求。

更重要的是,教育普及计划所需的巨额资金缺口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朝廷财政本就紧张,再加上各地官员对教育改革的支持力度参差不齐,导致资金筹措举步维艰。

面对重重困难,郭凌峰没有气馁,他夜以继日地研究方案,走访民间,与各方人士商讨,试图寻找解决资金和师资问题的最佳途径。

“一定还有其他办法,一定还有……”郭凌峰翻看着各地呈上来的教育经费报告,眉头紧锁,自言自语道。

陶夭夭将一杯参茶轻轻放在书桌上,心疼地看着眼前这个消瘦了许多的男人,柔声说道:“凌峰,已经很晚了,早些休息吧。”

郭凌峰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端起参茶一饮而尽,苦涩的滋味在口中蔓延,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焦虑和压力。

“夭夭,你说,我们真的能做到吗?”郭凌峰抬头看着陶夭夭,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陶夭夭握住他的手,坚定地说道:“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

郭凌峰看着陶夭夭坚定的眼神,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默默祈祷着。

次日清晨,郭凌峰带着侍卫,照例微服出巡,体察民情。途经城郊一片荒凉之地时,他突然发现远处隐约可见一片残垣断壁,在晨雾中显得格外萧瑟。

“停车,过去看看。”郭凌峰心中一动,吩咐车夫改变方向。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废弃已久的书院,院墙倒塌,杂草丛生,几间房屋破败不堪,只有门口一块石碑依稀可见“文华书院”四个字。

郭凌峰看着眼前这片断壁残垣,心中突然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他仿佛看到昔日这里书声琅琅,学子云集的盛况,又仿佛听到耳边传来阵阵读书声,那是希望的声音,是未来的声音……

“来人!”郭凌峰猛地转身,对着身后的侍卫说道,“去查一下,这座文华书院……”他顿了顿,脑海中思绪翻涌,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清晰起来,“去查一下,这座文华书院是否还有重建的可能,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尽快向我汇报!”

侍卫领命而去,郭凌峰久久伫立在残破的书院门前,目光深邃。他仿佛看到了破败中孕育的新生,听到了沉寂中回响的希望。

回到府中,郭凌峰立即召集了陶夭夭和几名心腹谋士,将他在文华书院的所见所想和盘托出。

“你是说,你想将这所废弃的书院改建成教育普及的试点?”陶夭夭美眸圆睁,惊讶地看着郭凌峰。

“不错,”郭凌峰点头道,“与其苦于师资和资金不足,四处碰壁,不如集中力量,先选择一处合适的地方,打造一个示范性的教育基地。文华书院虽然破败,但基础尚存,加以修缮,便可重新投入使用。而且,这里远离闹市,环境清幽,利于学子静心学习。”

“可是……”一名谋士面露难色,“大人,文华书院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恐怕难以吸引生源啊。”

“这正是我选择它的原因之一。”郭凌峰胸有成竹地解释道,“我们要招收的是那些真正渴望学习,却苦于没有机会的孩子,他们不在乎环境艰苦,只希望能有一处安心读书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办学,文华书院一定会成为照亮寒门的希望之光!”

众人闻言,都被郭凌峰的热情和决心所感染,纷纷表示支持。

“好!既然如此,我们便放手一搏!”郭凌峰一拍桌子,豪情万丈,“我这就亲自去一趟文华书院,实地考察,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