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88章 神龙政变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88章 神龙政变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武则天时空

武则天听着青鸟的分析,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她缓缓地将目光投向跪在地上的李显,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李显,看来你真是人心所向啊!”

李显听到这话,心中一惊,连忙抬起头来,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母亲,儿臣确无谋逆之心,这直播上也说了,儿臣是万分担忧母亲的身体啊。”

武则天冷哼了一声,她的目光在李显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后缓缓开口道:“朕知道了。”

······

【那李多祚他们听了李显的话,会放弃兵变吗?

那肯定不会呀!这可是谋逆的大罪,稍有闪失那就是九族一锅端的下场!

李显话音刚落,参与兵变的李谌就嚷嚷开了:“诸位将帅宰相为了国家那是连命都不要啦,殿下您咋能让他们去遭那大刑呢!您还是亲自去拦住他们吧!”

得,李显这才磨磨蹭蹭出了东宫。

为啥李显听了这话就乖乖出来了呢?

其实呀,这话威胁的味道浓得很,意思就是这些搞兵变的人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要是太子您不出来,这些底层的士兵,咱可就压不住啦!

熟悉历史的各位,心里都明镜似的,古代的军队跟土匪能有多大差别?

咱华夏古代历史上,能对百姓秋毫无犯的也就岳家军那样的稀罕货。

李显心里清楚得很,生怕军队变成乱军,冲了东宫,那自己一直苟着不就白瞎了嘛。

李显出来后,王同皎二话不说,一把将李显抱到马上,陪着太子就奔玄武门去了,砍断门栓就闯进了宫。

这记载您瞧瞧,有意思吧?

李显都四十好几的人了,又不是长坂坡的小娃娃刘禅,还用人抱上马?

但不管是被硬拽的还是自愿的,李显总归是进了宫。

当时武则天在迎仙宫呆着呢,张柬之他们在集仙殿的走廊下把张易之和张昌宗的脑袋给剁了,然后就闯进武则天住的集仙殿,在她身边围了一圈守卫。

武则天一惊,坐起来就问:“谁在这瞎折腾?”

张柬之回说:“张易之、张昌宗这俩货阴谋造反,臣等奉太子的令把他们给宰了,就怕消息走漏,所以没跟您汇报。在这皇宫禁地起兵杀逆贼,惊了天子,臣等罪该万死!”

武则天瞅见李显也在人堆里,就跟他讲:“这事儿是你指使的?这俩小子已经被砍了,你回东宫去吧!”

从武则天这话能看出,她对儿子敢兵变,那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心里估摸:我那怂包儿子,还敢带兵进宫?

但武则天还心存念想,想让李显退兵,可明摆着这次政变李显说了不算。

桓彦范跳出来说:“太子哪能回东宫去哟!当初天皇把心爱的太子托付给您,现在他岁数老大不小,还在东宫窝着,天意民心,早就盼着李家啦!群臣不敢忘了太宗、天皇的恩,所以尊奉太子把这作乱的逆臣给收拾了。您就把帝位传给太子,顺顺上天和百姓的心思吧!”

武则天也瞧明白了,自己和李显这母子俩,如今都是不由自主。

于是呢,在正月二十三日,武则天下了制书,让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当凤阁侍郎、同平章事,还派了十位使者揣着天子的玺书分头去各州安抚。

正月二十四日,武则天正儿八经把帝位传给了太子李显。

这次政变发生在神龙元年,所以后世把它称作神龙政变。

但它还有个名号,叫五王政变!

为啥叫五王政变呢?

因为政变过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当时人称 “五王”,因此,神龙政变又被叫做 “五王政变”。

然而,张柬之等五人的结局可不咋样。

当初,敬晖和桓彦范等人把张易之兄弟干掉后,洛州长史薛季昶曾经跟敬晖讲:“那两个坏蛋是除掉了,可吕产、吕禄那样的人物还在呢,各位大人应该借着兵势把武三思他们也给收拾了,匡正王室,安定天下。”

敬晖多次跟张柬之提起,可张柬之都不同意,后来他解释说:“这应该是皇上的事儿。皇上还是英王的时候,就以勇猛刚烈出名,我留下武家子弟,是盼着皇上能亲自铲除奸佞树立威风。”

实际上从张柬之的解释来看,张柬之或许是五个人里最单纯的,他确实是一门心思要复辟李唐。

后来,敬晖也没再坚持,薛季昶曾感叹:“我都不知道日后会死在啥地方喽。”

事情的发展果然跟薛季昶料想的一样,武三思勾结韦皇后 “在宫内执掌政事,改变国家政务”,武氏家族的人和他们的党羽依旧掌权办事,“成为天下人的祸患”。

后来,张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韦后诬陷诋毁,全都被贬了官。

敬晖失去权力,被武三思压制后,常常捶着床叹气惋惜,直到手指弹破出血,到崖州赴任没多久就被杀掉了。

紧接着,张柬之在新州又忧又气病死了,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袁二人则被李显派的使者给杀了。

武则天已经交出了属于自己的权力,这位华夏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帝,也要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了,那接下来就讲讲女皇是咋退出历史舞台的吧!】

······

汉高祖时空

刘邦看完神龙政变的全过程,不禁感慨万千,他轻声说道:“张柬之忠义刚直,正是护持幼主的大臣,只是不知道我大汉能否有这样的臣子。”

萧何在一旁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陛下,周昌耿直敢言,朝中的大臣都敬畏他,他日太子登基,这便是保护太子最好的人。”

刘邦听到此话,目光在大殿上的周昌身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视了一眼吕雉,心中暗自思量:太子登基后,自然有皇后和朝中大臣辅佐,而周昌此人对于皇后和太子有恩,他应该能护住其他孩子。只是要派他去哪里为相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