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52章 昭昭炎汉,烈烈子嗣

汉高祖时空

韩信紧盯着画面上邓艾提出的策略,不禁微微点头,赞叹道:“这小子,倒是个满肚子奇谋的主儿!他这偷渡阴平的计策,跟当年我领着大军暗度陈仓,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妙啊!”

刘邦在一旁,嘴角一勾,笑着打趣:“当年淮阴侯你暗度陈仓,那可是为了兴我大汉江山;可如今这邓艾偷渡阴平,却是想着把大汉给灭喽!”

这话一出口,大殿里的众人瞬间面面相觑,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意味。

就在这时,张良不紧不慢地站起身,声音沉稳又带着几分感慨:“巴蜀之地,偏安一隅、勉强自保还行。可要是妄图从那儿出发,跟中原大地的霸主争个高下,难呐,难于上青天呐!”

······

三国演义时空

曹操紧盯着直播里浮现出的邓艾影像,刹那间,眼眸中光芒大盛,兴奋得手都有些抖。

他二话不说,抄起案几上的毛笔,“唰唰” 几下就在自己的袍子上写下 “邓艾” 两个大字。

“丞相,您这是…… 这是干啥呀?” 许褚站在一旁,满脸疑惑,挠了挠自己那颗圆溜溜的脑袋,瓮声瓮气地问道。

曹操扭头看向他,脸上笑意未减,笑骂道:“你个憨货!司马懿那老匹夫,再也没机会篡夺天下了。如此一来,这中原大地的各路人才,不都得归我曹家了嘛!”

······

【邓艾想出的奇计,立刻上头接纳了,还就指定让邓艾亲自去执行。

邓艾那叫一个兴奋呐,精心挑选了一批精兵,他心里琢磨着,要避开剑阁这个硬骨头,从汉德阳进江由,走左儋道,直抵绵竹,最后逼近成都。

这计划要是成了,那可不得了!

他还想着多一个帮手多一份力,就邀请诸葛绪一起干。

可诸葛绪这人呢,脑袋一根筋,他琢磨着朝廷就只让他拦截姜维,没说让他往西去啊。

于是,他就拒绝了邓艾的联军提议,带着自己的军队,哼哧哼哧地往东去了白水,跟钟会会师去了。

这边钟会也没闲着,派了田章从剑阁西边的路去进攻江油。

田章还挺厉害,一去就击破了蜀军三校,之后就被邓艾调过去当先锋了。

不过钟会这人野心不小,为了扩大自己的军权,竟然暗中使坏,告发诸葛绪畏惧怯懦不敢前进。

这一招可够狠的,诸葛绪就这么被征召回了洛阳,他的部队也就顺理成章地归了钟会。

到了这一年的十月,邓艾带着三万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地从阴平道出发了。

从阴平到江油,那一路可太难走了,高山峻岭,到处都是险阻,平时压根就没人去,也正是因为这样,蜀汉没在这儿设防。

邓艾的军队就像一群顽强的蚂蚁,沿着小道艰难地攀登,一边走一边凿山开路,建造桥梁阁道。那场面,山高谷深,危险得很呐!

粮食运输也快跟不上了,好几次都差点陷入绝境。

遇到实在没法开辟道路的绝险之地,邓艾那是真不含糊,身先士卒,直接用毛毡把自己裹起来,就这么从山上翻滚而下。

将士们一看主帅都这么拼,也都鼓足了劲儿,攀附着树木,沿着悬崖,像鱼群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前进。

就这么穿过了七百多里荒无人烟的地方,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了江油。

江油关那可是个天险,关口险峰高耸,就像要插到云霄里去一样;关下江水奔腾,浊浪翻卷。

可谁能想到,蜀江油守将马邈看到魏军像从天而降一样出现,直接就吓傻了,连仗都没打,就举手投降了。

江油一失守,刘禅慌了神,赶紧派卫将军诸葛瞻去抗击邓艾。

诸葛瞻的下属黄崇那是个明白人,赶紧劝说道:“咱们得赶紧去占据险要之地,可不能让敌军进入平地啊!”

可诸葛瞻这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就这么被邓艾抢先夺取了险要之地。

诸葛瞻没办法,只好督率军队到涪城,跟魏军干了一仗。

这一战,邓艾可太猛了,把诸葛瞻的前锋打得大败,诸葛瞻只能被迫退守绵竹。

邓艾一看,觉得有机可乘,就派使者给诸葛瞻送信劝降,说:“要是你投降,我肯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

诸葛瞻那可是个硬骨头,一听这话,当场就怒了,直接把使者给斩了。

邓艾一看,这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马上派他的儿子邓忠以及师纂等人,从左右两面进攻蜀军。

一开始,魏军打得可不太顺利,进攻失利了。

邓艾这下火冒三丈,直接扬言要斩杀邓忠、师纂,命令他们再次出战将功补过。

这两人被老爹这么一逼,也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再次冲锋,大破蜀军,斩杀了诸葛瞻以及张遵、黄崇等人。

魏军占领了绵竹,马不停蹄地就向成都进军了。

讲到这儿,我就忍不住插句话了,大家不妨看一下《三国演义》里绵竹之战的场景!

自古以来,蜀汉就以刚烈闻名。

你看,刘备的谥号是昭烈皇帝,这 “烈” 字就透着一股劲儿。

可蜀汉的刚烈,可不仅仅是因为刘备,还有一群为了蜀汉拼死奋战的将士。

就说这绵竹之战中战死的蜀汉将领,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卫将军诸葛瞻,他可是诸葛亮的儿子,就战死在了这场战役里;

还有诸葛尚,诸葛亮的孙子,年仅十八岁,就和他父亲诸葛瞻一同战死于绵竹;

张遵,张飞的孙子,张苞的儿子,跟着卫将军诸葛瞻防守绵竹,最后也和诸葛瞻一起战死了;

李球,李恢的侄子,官至羽林右部督,随诸葛瞻抵抗邓艾,临阵受命,也死在了绵竹;

黄崇,黄权的儿子,激励着部下将士,决心战斗至死,最后死于邓艾的乱军之中。

还有赵广,赵云的次子,随大将军姜维与魏兵战于疆川口,姜维战败返回守卫剑阁,赵广就战死在了沓中。

蜀汉的刚烈,可不是因为某一个人,刘备的百折不挠,诸葛亮的殚精竭虑,关张等将领的忠义追随,这些都很重要。

但还有这么一群蜀汉二代子弟,他们没见过大汉的强盛,没听过大汉的盛世,可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守护大汉,奋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你能说他们没有选择吗?

他们的父辈都是蜀汉的精神支柱,要是他们选择投降,司马昭为了收买人心,说不定还会给他们封侯。

可他们没有,他们选择了战斗,选择了为大汉尽忠,这就是蜀汉的精神,这就是他们的选择!

昭昭炎汉,烈烈子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