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153章 蜀汉之亡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153章 蜀汉之亡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刘备死死盯着直播画面,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悲戚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的眼眶泛红,泪水在里面打转,声音也忍不住颤抖起来:“我这蜀汉,怎么就沦落到这般田地了?全是我的错啊!”

关羽一听,顿时怒目圆睁,眼眶里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青龙偃月刀的刀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低沉又压抑的声音从他牙缝里挤出来:“这般惨烈的结局,实在是我们始料未及!想当年,咱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出生入死,可如今……”

张飞一听这话,哪里还忍得住,瞬间暴跳如雷,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扯着嗓子怒吼:“那个邓艾小崽子,居然这么狡诈!要是俺老张还在,定要在战场上把他斩于马下,给孩儿们报仇!”

诸葛亮站在一旁,始终轻摇着羽扇,神色凝重,目光深邃。

······

曹操伸手轻轻捋着胡须,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缓缓开口道:“这邓艾,还真是个有勇有谋的主儿,敢拼敢闯,如此奇险的计策他都敢施行,还真让他成功了,当真是一员悍将啊!”

贾诩站在一旁,一袭长袍,不紧不慢地接口道:“主公所言极是,不过这邓艾行事虽说果决,却也太过冒险了些。那蜀汉将士个个刚烈,面对如此绝境,仍拼死抵抗,实在令人钦佩。只可惜啊,国之运势,难以违抗。”

夏侯惇一听,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扯着大嗓门粗声粗气地说道:“俺就觉得那蜀汉的将领们太傻,明知道大势已去,还不投降,白白丢了性命,真是不值当!”

张辽赶忙上前,拱手行礼,神色恭敬又认真地说道:“夏侯将军,此言差矣。这可是忠义之士的气节,即便战败,也是虽败犹荣,万不可轻慢啊。”

曹操听了,微微点了点头,神色凝重,沉声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吾等当敬重他们的忠勇,同时也要反思其中的得失,唯有如此,方能谋划未来的大业。”

······

【此时,魏军步步紧逼,已经快打到蜀汉政权的中心成都了。

虽说周边的险要关隘还在蜀汉手里,半壁江山也还没丢,东吴那边也答应派援军,主力部队姜维、廖化这些人还在拼死抵抗,可问题是,他们被死死缠住,根本分不出兵力去支援成都。

邓艾大军一进入阴平,当地百姓就慌了神。那场面,简直是鸡飞狗跳,人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慌慌张张地逃进山林荒野,官府根本拦都拦不住。

邓艾击破诸葛瞻的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整个蜀汉都抖了三抖。

好多县长吏一看这形势,要么望风而降,要么直接弃官逃命,跑得比兔子还快。

成都城里的军民,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就像掉进了冰窟窿,凉透了。

不过,蜀汉真的就没救了吗?

倒也未必。从地图上看,蜀汉各地还有不少兵力可用。

西边,郫县令常勖死守城池,汶山郡的汶山、龙鹤、冉駹、白马、匡用五围牙门,也都有兵力可以调动;

东边,姜维的大军已经到了郪县,罗宪还在江州坚守;

南边,霍弋镇守南中六郡,原本部署好的部队只要北上,就能增援成都;

北边,重镇雒城还没被攻破,姜维的军队离这儿也就七十里地,汉中的众多围守,在柳隐、蒋斌、王含的坚守下,也还撑得住。

可问题出在哪儿呢?

当时蜀汉的兵力大多集中在剑阁,成都的兵力少得可怜。

蜀中的君臣一听魏军来了,吓得六神无主,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有人提议先逃到南中地区,也有人说不如向东投奔孙吴。

这时候,有个叫谯周的,站出来极力主张投降魏国,好多大臣都跟着附和。

但刘备的子孙里,也有硬骨头。北地王刘谌气得满脸通红,大声吼道:“国家都到这地步了,亡国是难免的。可越是这个时候,咱们父子、君臣就该一起拼了,为蜀汉的江山拼死一战,就算死了,也能有脸去见先帝!”

可刘禅根本不听,还是决定向邓艾投降。

刘谌满心的痛苦和悲愤,国家都没了,他还怎么活?

他跑到祭祀刘备的昭烈庙中,放声大哭,那哭声,撕心裂肺,听得人心里直发酸。

哭完,他一狠心,先把自己的妻子、子女都杀了,然后自杀。

他用这种惨烈的方式,为蜀汉的尊严做了最后的抗争。

十一月,刘禅听了谯周的话,打开城门,向魏国投降。

他还派使者去命令姜维等人也投降。到这儿,蜀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再说坚守在剑阁的姜维,一开始听说诸葛瞻兵败,可又不知道刘禅到底啥情况,生怕被魏军前后夹击,就带着军队向东进入巴中。

钟会率领魏军进驻涪城,又派胡烈、田续、庞会等人去追姜维。

姜维一路退到郪县,这才知道刘禅已经投降了,没办法,只好带着廖化、张翼、董厥等人向钟会投降。

不过,在历史上,蜀汉的灭亡可不是以刘禅投降为标志的。

真正标志着蜀汉彻底终结的,是姜维之死。他的死,才是蜀汉真正的落幕。

之前,青鸟跟大伙唠过,在魏晋那时候,姜维的名声可真不咋地,甚至还被扣上了穷兵黩武这么一顶大帽子。

你瞧,《三国志》里对他的评价是:“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这意思就是说,姜维这人有点文才武略,也想着建功立业,可就是太折腾军队,决策判断不够周全,最后落得个身死的下场。

就这么过了 82 年,到了公元 347 年,东晋的那位士族大腕桓温,大摇大摆地进了巴蜀。

嘿,你猜怎么着?

他在那儿发现了一封密信。这事儿被记在了《华阳国志》里头,据说这信是姜维在蜀汉灭亡之后,写给蜀汉国主刘禅的。

而这封信现世之后,姜维的评价就变成了。

“比干之心,七窍列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

大家伙儿肯定好奇,这信里到底写了啥,为啥一下子让姜维的形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