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39章 建文帝去哪儿了!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39章 建文帝去哪儿了!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直播间上,播放着朱棣进南京的画面。

晨光熹微,金川门在一片肃穆中缓缓开启,仿佛是历史的巨幕缓缓拉开。

城门下,朱棣身着战袍,金甲闪耀,骑在一匹雄壮的战马上,马鬃随风飘扬,蹄下尘土飞扬。他的面容坚毅,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和胜利者的自信。

战马上的朱棣,身披战袍,腰悬宝剑,手中的缰绳紧握,仿佛掌控着整个战场的命运。

他的战袍上绣着金色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彰显着他的权势和尊贵。战马的铁蹄在石板路上敲击出清脆而有力的节奏,每一步都如同战鼓擂动,震撼人心。

······

楚汉传奇时空

刘邦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对朱棣从北平起兵到进入京城的整个过程感慨万分,他说道:“虽然从一开口就知道胜利者是朱棣,但没想到看着他从北平一地起兵,到现在进入京城,真是一路的险阻啊!”

萧何则趁机夸赞刘邦,开口道:“陛下,您斩白蛇起义,到席卷天下,难度比这朱棣更难,陛下的雄才更在朱棣之上啊!”

张良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问题,他说:“朱棣虽然进入了京城,但直播中未曾提到朱允炆的处置,这才是朱棣最棘手的问题啊。”

刘邦听了张良的话,点头表示同意,他说:“是啊,不知朱允炆下场如何,当年项羽截杀义帝可是声名狼藉啊!”

李世民时空

李世民和他的臣子们也在关注着直播间的画面。

李世民开口道:“朱允炆乃是朱元璋亲自传位的皇帝,若是处理不当,恐怕这大明会动荡不安啊!”

魏征接着补充道:“虽然朱棣号称靖难,给他的军事行动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但若朱允炆这个正统皇帝还在,那靖难的口号也将是他登基最大的阻碍。”

朱元璋时空

朱元璋等人在观看直播时,对朱棣展现出的雄武气质感到非常惊讶。

朱标作为太子,首先反应过来,他拉着朱棣的手称赞道:“老四,没想到你长大后如此英武,比父皇也不遑多让啊!”

朱元璋和马皇后听到朱标的称赞,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对于父母来说,子女的成就和优秀是他们最大的骄傲和期望。

然而,朱标突然的一番话让气氛变得严肃起来,他对朱元璋说:“父皇,若是日后儿臣真的出了意外,还请父皇从几位弟弟中另择明君,以免我大明百姓受苦啊!”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立刻紧张起来,拉着朱标安慰道:“标儿,只要你好好调理,不会出事啊。”

朱棣和其他兄弟们也立刻跪在地上,恳求朱标好好调养身体。

所有人都默认了直播中朱棣的胜利,也有意忽略或者说不想提及朱允炆的下场,毕竟成王败寇!

但朱元璋他们忽略,不代表青鸟不提,毕竟现代乐子人就喜欢伤口上撒盐!

······

【朱棣顺利地踏进了大明的心脏——南京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造反大业已经功德圆满了,毕竟,正统的皇帝朱允炆还在那里摆着呢。

朱棣自己可能也没完全想明白,他要以何种姿态去面对朱允炆。

所以,他进城之后,没有直接去皇宫,而是直奔朱元璋的孝陵。他跪在朱元璋和兄长朱标的灵前,朱棣的心里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敢问。

但在孝陵待了许久的朱棣,终于像是下了决心,他缓缓站起身,步履坚定地向着皇宫前进。

南京城的街道上,百姓们或许还沉浸在战乱的惊恐中,但看到朱棣那坚毅的身影,或许心中也会生出一丝安定。毕竟,无论谁坐在龙椅上,百姓要的,不过是一碗饭吃,一个安稳的家。

朱棣的身影,在南京城的晨雾中,渐渐远去,他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宫。】

······

朱元璋和朱标面对直播画面上朱棣的行动,都流露出了复杂的情感。

朱元璋开口道:“事已至此,只愿老四你能给朱允炆一个体面的下场。”

朱标轻轻拍了拍朱棣的后背,安抚道:“老四,大哥知道你的性子,但做了皇帝就要好好做。”

朱棣听到父兄的话,年幼的他也是红了眼睛。

······

【朱允炆并没有给朱棣留下选择的余地,在朱棣前往皇宫的路上,南京城内的皇宫大院突然火光冲天。

火势被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的残骸,已经无法辨认。据那些太监们说,这些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

朱允炆的死,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围绕着他的下落,流传着许多传言。

有人说他逃出南京后,出家为僧;有人说他乘船外逃,因此朱棣后期才派郑和七下西洋,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但皇宫的这一把火,在当时却解决了朱棣面临的大难题。

毕竟,造反就是造反,朱允炆的消失,让朱棣不再有任何心理障碍。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拜谒孝陵,然后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

七月初一日,祭告天地,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

从此开始了明太宗、永乐大帝二十二年的统治。

从革除建文年号这个举动,大家就应该能够看出来,朱棣对于靖难这件事,自身就有着很大的心理负担。为了消除这个负担,甚至出现了洪武三十五年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而且这种心理负担并没有随着朱棣的登基而消失,而是一直贯穿着朱棣的后半生。

甚至成为了朱棣内心最不可触及的逆鳞,在朱棣后面的执政中,他许多错误的执政方式,即使有朝臣进谏,但为了体现自己是继承朱元璋的正统,也是硬着头皮执行下去,从而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但这是后话了,我们先来讲讲朱棣登基过程中的一些风波,上面我们讲到朱棣顺利登基了,但实际上顺利吗?

并不顺利,甚至说阻碍重重,而且也就是在这次登基过程中,在更是产生一个离奇的说法——诛十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