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40章 方孝孺之死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40章 方孝孺之死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在直播间上看到朱棣的局势发展,不禁流露出羡慕之情,他说道:“这朱棣的运气可比我强多了,朱允炆自己消失了,他也不用承担害亲的骂名!”

房玄龄作为李世民的重臣,立刻出言安慰道:“陛下当日若不发兵,恐怕我们的下场连朱允炆都不如啊,陛下千万不要自责!”

杜如晦也加入劝慰,说道:“陛下,我等只要励精图治,建设一个盛世,百姓自然不会记得此事。”

明太祖时空

朱元璋和朱标在得知朱允炆下落不明的消息后,松了一口气,这避免了朱棣直接犯下弑君的重罪,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较为可接受的结果。

朱元璋对朱棣说:“老四,还好你没有亲手犯下弑君之罪,不然咱绝不轻饶了你。”

朱棣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脸庆幸,显然对于自己没有走到那一步也感到松了一口气。

朱柏突然拉着朱棣惊讶地大喊:“诛十族,四哥你看!”

这一消息让殿中的大臣们也感到震惊,他们惊讶地看着朱棣,心中暗自思忖,难道燕王的杀性比朱元璋还重!

朱标则开口为朱棣辩护:“老四虽然杀伐果断,但诛十族太过于夸张了,其中定有隐情!”

马皇后也对朱棣说:“无论如何,老四你还是要修心养性,不要妄动杀念。”

朱棣连忙点头,表示接受大家的劝告。随后,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直播间,想要知道这“诛十族”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

······

【朱棣登基这事儿,确实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华夏大地上,自古以来就讲究个名正言顺,这皇位传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坐稳的。

想当年,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还老老实实做了几个月的太子,才正式登基。

朱棣这边,虽然已经打进了京城,朱允炆也失踪了,但要名正言顺地坐上皇位,那还是得讲究个程序和礼法。

大明开国多年,已经有了一套正常的传承体系,这皇位可不是谁兵强马壮就能坐的。

朱棣一直强调自己是得到了老父亲朱元璋的认可,才能继承皇位,所以他一直强调现在是洪武三十五年,试图在法统上找到立足点。

正常情况下,朱棣应该先被封为太子,然后继承朱元璋的皇位。

但现在尴尬的是,朱元璋已经入土几年了,这程序怎么走呢?

不要紧,华夏除了父死子继的传统,还有自下而上的劝进传统。

朱棣做不了太子,就只能让王公大臣来劝进了。

而诛十族这个事件,就发生在劝进之中。这个事件的主人公,大家应该都知道,那就是朱允炆的幕僚之一方孝孺。

方孝孺这个人,是明初大儒宋濂的学生,名气很大,当时被称为天下的读书种子。

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还对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朱棣还点头答应了。

方孝孺算是南方学子的领头人物,朱棣就很想让他来写继位的诏书,这样也算安抚南方读书人的人心。

朱棣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就把方孝孺被召到朝廷,这时方孝孺悲切哀恸的声息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

朱棣走下卧榻慰问他说:“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

方孝孺问:“周成王在哪里。”

朱棣答:“他**而死。”

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说:“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

方孝孺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

回头示意左右侍者授予方孝孺纸笔,说道:“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

方孝孺把笔掷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了罢,诏书我绝不能起草。”

朱棣发怒,命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

方孝孺被杀这事后面就开始越传越邪乎,有人说朱棣因为方孝孺不效忠自己,还在殿上和他对峙,一怒之下,诛了他十族。

这个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最早记载这个说法的,是明朝中期江南文人祝枝山的《野记》,这本书里头,多的是民间杂文野史,还有鬼神故事,没那么靠谱。

正史《明史》、《明实录》、《革除录》这些,都没提这茬。

而且,明神宗实录里头,明神宗还赦免了当年被方孝孺牵连的贬谪之人,一共一千四百零三人。要是真被诛杀了,还谈什么赦免呢?

朱棣确实杀了方孝孺,也杀了不少人,有的说八百四十七人,有的说八百七十三人。

但这些人,大多是和提议削藩、反对靖难、不承认朱棣有直接关系的政敌,说白了,就是方孝孺的同党。

这可不是朱棣的泄愤行为,而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

方孝孺死后,还是他的学生收殓埋葬的,如果真的诛十族,那他的学生不也在这个里面嘛。

那么,方孝孺诛十族的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嘛,历史有时候就像个小姑娘,任人打扮。有些故事,传来传去,就变了样。】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看着直播间上,讲到朱棣对于建文旧臣的处置,并没有觉得奇怪。

毕竟成王败寇,若是朱棣败了,那跟随朱棣的大将臣子,也会是这个下场。

至于那些大臣的家族妇孺,享受了自己丈夫父亲作为朝廷官员带来的特权,那随着这份权力的消失,自然也要承担属于自己的后果。

像现在某些明星是因为自己父母偷税漏税,作奸犯科而得到的资源,那现在东窗事发了,难道一句轻飘飘的”自身努力“就能掩盖身上的肮脏吗?

但李世民还是摇了摇头,指着直播画面上的朱棣说:“这朱棣既然知道方孝孺乃是大儒,却不能收敛脾气,看来他还是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

魏征趁机表达了对李世民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能遇到陛下这样的君主,乃是臣的福分啊。”

李世民见一向头铁的魏征都夸他,脸色立刻笑的像朵花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