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78章 文成公主入藏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78章 文成公主入藏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唐太宗时空

尉迟敬德和程咬金等人,作为大唐的开国功臣,看到松赞干布的致书,感到了极大的侮辱和愤怒。他们纷纷站起身来,痛斥松赞干布的狂妄自大。

尉迟敬德怒气冲冲地说:“这吐蕃小儿,竟敢对我大唐如此无礼,真是不自量力!”

程咬金也愤愤不平地附和:“陛下,这等狂妄之徒,必须给予严厉的回击,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威严不容侵犯!”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他确实没有预料到,在自己已经将突厥打得溃不成军之后,还有人敢如此挑衅大唐。

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在大殿中回荡:“吐蕃小儿,狂妄无礼!”

······

【关于松州之战的记载,在史书里其实挺简单的。

牛进达作为唐军的先锋,带着军队首先跟吐蕃军打起来了,吐蕃攻打松州城十多天,牛进达当先锋,九月,辛亥这天,趁吐蕃没防备,在松州城下打败了吐蕃军,砍了一千多个脑袋。

唐军奇袭成功了,可吐蕃主力没受多大损失。

但是,就这种情况,松赞干布突然下令撤军,松州之战就这么结束了。

吐蕃为啥在没分出胜负的时候退兵呢?主要有下面这几个原因。

最重要的是咱们得搞清楚当时吐蕃的政治局面。

吐蕃跟咱们理解的大一统王朝不一样,它刚从部落开始往统一的势力转变,可远远没达到封建制那种集权的程度。

有点像现在的丑国,是个联邦集合体,不过松赞干布的权力还比不上联邦政府。

吐蕃早期只能说,松赞干布自己本事大,把自己的部落变强了,然后逼着高原上的小部落加入他的联合体,这才建立了吐蕃这个松松垮垮的国家。

也就是说,吐蕃内部是有分裂的,国内局势不稳定,连年打仗,没个消停,新征服的那些部落也得花时间慢慢安抚,松赞干布的大臣也因此劝他退兵。

松赞干布这次进攻松州,本来就不是想抢唐朝多少地盘,而是逼着唐朝赐婚。

松赞干布为啥这么着急想要唐朝赐婚呢?

就是他想娶个大唐的公主,来加强自己的统治资本,镇住吐蕃国内那些不安分的小部落。

而且在这次交锋中,唐军展示了自己的作战能力,让吐蕃吃到了苦头。

当时唐军主力部队还未到位,但仅仅是牛进达的先锋部队就以奇袭的方式取得了斩首千余级的胜利,显示了强悍的战斗力,从气势上压倒了吐蕃。

那这时候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唐朝打赢了,为啥不乘胜追击,把吐蕃给灭了呢?主要原因有下面这几点。

首先,吐蕃很快退兵还派使者来赔罪,唐军就没必要接着追了。唐朝对周边的势力,不是都要赶尽杀绝,只要让他们归顺唐朝,就算达到目的了,吐谷浑就是个例子。

李世民对吐蕃没怎么太在意,在他眼里吐蕃就是个小喽啰。

吐蕃是刚兴起的势力,之前跟唐朝也没啥来往,这次打了一仗又很快撤兵,对当时的唐朝威胁不大,所以李世民当时没特别关注它。

当时,李世民比较关注的,还是北方的薛延陀、西北的西突厥和东北的高句丽。

那这时候可能又有人要问了,既然这样,李世民为啥还把文成公主这么个弱女子嫁到吐蕃去呢?

那青鸟给您讲讲大唐的收获,可能您就能理解李世民的选择了。

首先,松赞干布的诚意那是相当大,松州之战后,吐蕃主动撤兵,派使者赔罪,又接着请求通婚,李世民答应了。松赞干布又派派大论薛禄东赞献上五千两黄金,还有别的宝贝,作为聘礼。

这还不算最大的聘礼,吐蕃还从吐谷浑和党项的地盘上撤兵了,唐朝又重新控制了这些地方。

而且到了唐高宗显庆年间,才有吐蕃吞并白兰的史书记录,距离松州之战大概有 20 年。

贞观十二年(公元 638 年)的时候,唐朝虽然灭了东突厥,打垮了吐谷浑,但是,边境还是有安全隐患。

东突厥之后,薛延陀在漠北称霸,有二十万能打仗的兵,又对唐朝的北方边境构成威胁。另外,西突厥势力虽然变弱了,可还是在西域称霸。

唐朝跟吐蕃这二十年的和平,让唐朝能集中精力,对北方和西北用兵,还取得了重大胜利,不用担心吐蕃在西线捣乱。

可能有人就说了,无论如何,李世民还是和亲了,文成公主肯定不幸福!

文成公主到底幸不幸福,青鸟不清楚,但松赞干布至少是把文成公主捧在手心里疼着的。

贞观十五年(641 年),松赞干布 25 岁,唐朝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

松赞干布亲自率领禁卫军的精锐部队从吐蕃远道出来迎接。文成公主一行往西经过倒淌河、日月山等地,到达黄河河源附近的柏海(扎陵海),跟松赞干布迎亲的队伍碰面。

松赞干布对李道宗行女婿的礼节特别恭敬,跟文成公主一起回吐蕃,对亲近的人说:“我祖上父辈都没有跟大国通婚的,现在我能娶到大唐的公主,真是太幸运了。得给公主修一座城,好向后代显摆显摆。”

于是松赞干布专门给公主修了布达拉宫,一共有 1000 间宫室,豪华又壮观

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涂红脸蛋的习俗,松赞干布就下令不让弄了,自己也换下皮草,穿上丝绸衣服,还派吐蕃贵族子弟去唐朝的国学学习《诗》、《书》,又请唐朝认字儿的人管理吐蕃的文书。

吐蕃的书籍《贤者喜宴》记载 “松赞干布登上欢乐庆祝的宝座,给文成公主加冕,封她做王后。”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接到吐蕃。”“到了羊年(683 年)…… 冬天,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里,有赞蒙这个尊称,而且去世后还能享受祭祀,这两项都有的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才有的待遇,松赞干布的女人里就文成公主有这待遇。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松赞干布被唐高宗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献上金银珠宝十五种祭祀昭陵。

唐高宗夸松赞干布,给他进封成賨王。按照松赞干布的模样雕刻石像,摆在昭陵玄阙下面。

可见有个强大的娘家,给外嫁的女儿带来的底气那是杠杠的。

永徽元年(650 年),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继续在吐蕃生活了 30 年,努力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喜欢藏族的同胞们,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文成公主的陪嫁有 “释迦牟尼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 卷经典、各种各样的金玉饰物”,还有好多烹饪技巧和食物,各种饮料,各种带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占卜的经典 300 种,用来分辨善恶的明镜,建筑和工艺的着作 60 种,治 404 种病的药方 100 种,医学论着 4 种,诊断方法 5 种,医疗器械 6 种。还带了芜菁种子之类的去吐蕃。

跟着文成公主去吐蕃的文人帮忙整理吐蕃的相关文献,记录松赞干布和大臣们的重要谈话,让吐蕃的政治从原始走向正规。

唐人陈陶的《陇西行》诗里有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样的话,能证明文成公主对吐蕃吸收汉族文化影响特别大。

永隆元年(680 年),文成公主因为得了天花去世,吐蕃王朝给她举行了特别隆重的葬礼,唐朝派使臣去吐蕃吊唁。拉萨到现在还保存着藏人为了纪念她造的塑像,都有 1300 多年历史了。

可能好多人会说,就是因为文成公主带去的这些典籍和工匠,吐蕃才强大起来的。

但这就是咱华夏最牛的本事,教化同化。

要是没有文成公主,那现在高原地区还能属于华夏吗?

要知道,吐蕃那时候不光跟大唐通婚,还跟尼泊尔、印度都有往来,要是吐蕃被他们同化了,拥有高原的印度,还不得天天想着怎么恶心华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