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 第79章 大非川之战

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 第79章 大非川之战

作者:锦夜微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22:49:25 来源:小说旗

【唐朝和吐蕃自文成公主之后,双方维持和平差不多有二十年。

可到了公元 670 年四月(唐高宗咸亨元年),吐蕃大规模入侵西域,打下了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和于阗联手攻陷龟兹拨换城(如今新疆阿克苏),唐朝没办法,只好撤销安西四镇。

大唐要是再不出兵,那可就不行了。

那为啥吐蕃突然打破和平的局面,朝着西域进军呢?

主要是公元 650 年,松赞干布去世,芒松芒赞继承赞普的位子。因为赞普年纪小,由禄东赞处理政务。禄东赞的儿子钦陵兄弟也从这时候开始参与吐蕃的政务。

然后在公元 663 年,吐蕃彻底把吐谷浑灭了,打那以后,噶尔?东赞一直待在吐谷浑原来的地方,招抚吐谷浑的旧部,处理后面的事儿。

噶尔?东赞死后,他的儿子赞悉若、论钦陵相继当上大相,接着掌控吐蕃的政权和兵权,威望甚至超过了赞普那一族。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禄东赞一族不再是依附赞普的臣子,而是变成占据吐谷浑之地的地方豪强,那禄东赞一族就必须在西域扩张,维持自家家族的威望,这样才有脸面向吐蕃国内要钱要粮要兵。

有点像养寇自重,不过禄东赞面对的不是贼寇,而是大唐。

唐军打着进攻逻娑的旗号出兵,可能有胜利后直捣敌人老巢的意思。战前唐方那是信心满满,大胆深入。

公元 672 年,唐朝让当时在朝鲜战场上威名赫赫,还被誉为 “三箭定天山” 的传奇人物 —— 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担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

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给他当副手,率领五万兵马去征讨吐蕃,为的是让吐蕃再次归顺,而且一旦讨伐成功,就送吐谷浑逃亡的可汗诺曷钵回吐谷浑。

薛仁贵带着军队经过鄯州到了青海湖南边的大非川。薛仁贵清楚吐蕃军人多将广,而且是以逸待劳,唐军必须速战速决,才能取胜。

而乌海又险又远,辎重车马不方便过去,还容易错过战机,所以留下郭待封带着 2 万人看守辎重、粮草,让他在大非岭上靠着险要地势设置栅栏,修建工事,把这弄成进能攻退能守的前沿阵地。

随后,薛仁贵马上带着主力部队,轻装快速奔袭。两军在河口碰上了。吐蕃军没防备,被打得大败,伤亡特别多,损失牛羊一万多头。

薛仁贵乘胜占领乌海城,等着后面的支援。

可郭待封仗着自己是名将郭孝恪的后人,不服薛仁贵管,擅自带着后面的队伍接着前进,又没能及时跟主帅会合。

吐蕃军抓住机会,用 20 多万人围攻他的部队,郭待封抵挡不住,辎重、粮草都丢了。

薛仁贵被迫退到大非川防守。八月,吐蕃军在钦陵的指挥下,用 40 多万大军逼着唐军决战。薛仁贵没险要地势可依靠,也没有粮草供应军队,大败,损失惨重,薛仁贵他们跟钦陵讲和然后回去了。

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吐蕃靠着这场仗一下子成为能和大唐平起平坐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也变成了吐蕃的一个分部。

唐军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郭待封擅自行动。

其次还有地理因素,特别是高原反应。

青藏高原本身地形复杂,有高有低。唐军出发的地方在鄯州,这地方在河湟谷地,海拔大概 2300 米,在这个高度出现高原反应的可能性很小。

可到了海拔 4000 米以上的乌海,就会有不少人出现高原反应,有得急性肺水肿、心脏病的危险,多数人会头晕、头疼、心慌、拉肚子、没力气。

更何况薛仁贵指挥部队 “轻锐倍道”,就是快速从低海拔地区推进到海拔高的地区,缺少适应高原环境的必要时间,而且体力消耗肯定特别大,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更严重了。】

······

秦时明月时空

嬴政的脸色阴沉,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郭待封擅自行动的画面上,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他冷哼一声,缓缓开口道:“此等人物,在大唐居然还能身处高位,担任将领,若是在我大秦,早就砍了!”

王翦作为嬴政手下的名将,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国法森严,我大秦军队军法严谨,必然不会出现这样的将领。”

······

汉高祖时空

刘邦听着青鸟的分析,眉头紧锁,他低声自语:“养寇自重,这禄东赞一族实力强了就不服幼主,那大汉关东之地的诸侯呢?”

萧何缓缓开口道:“陛下在关东之地所封的同姓诸侯王乃是为了限制异姓诸侯王的做大,但日后也可以逐步蚕食,取消他们的封国,只是首先要限制他们的兵力。”

刘邦点了点头,他开口道:“关东之地的诸侯国应该要控制封国的兵权,至于北方燕代之地和南方吴越之地靠近边境之地的诸侯,还是要维持一定的兵权,不然无法抵抗匈奴与越地的侵袭。”

萧何继续说道:“陛下英明,对于关东之地的诸侯,我们可以逐步削弱他们的兵力,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确保他们不会对中央构成威胁。而对于边境之地的诸侯,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和兵权,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敌。”

······

唐太宗时空

李世民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薛仁贵的画面上,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位勇将的赞赏和惋惜。他缓缓开口道:“此将虽然败了,但作战勇猛,排兵布阵上也不弱,希望那唐高宗不要误害大将。”

郭孝恪听到直播上提及自己的儿子,连忙站出来请罪:“小儿无能,居然于阵中不听军令,导致王师大败。”

李世民的脸色沉了下来,他开口斥责道:“军中首要,便是令行禁止,你也是宿将,你儿子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吗?”

郭孝恪被李世民的斥责吓得冷汗直流,他连连请罪,声音中带着颤抖:“陛下,臣管教不严,罪该万死。”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决断:“我不会治罪你儿子的,只是他还是做个富贵闲人比较好,免得误了我大唐将士的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