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446章 落叶归根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46章 落叶归根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圣典在一场大火中结束。

群臣们心中有些不安,虽然林统领说陛下没事,可是自从大火之后,陛下并没有现身,而是直接回宫,让众人心中生疑。

一个金蝉脱壳,引蛇出洞,直接把潜伏在陛下身边二十多年的太平道长给引了出来。难怪邱怀仁和许虎率军入京,他们都是知情的,诸葛贤余也知情,只是把绝大多数人都蒙在了鼓里。

太子朱延回宫后,立即率军查封了太平道观。

与之同行的是慕容铁锤和锦衣卫。

如今紫禁城中的防卫,悉数交到了锦衣卫手中。

整个圣典,京城中各衙门尽出,独少了锦衣卫,那是因为,自始至终,锦衣卫的人都在皇宫中,保护着皇帝陛下的安全。关键时刻,还是锦衣卫顶了上去。这也打破了薛应雄和锦衣卫失势的流言蜚语。

老薛始终是陛下最信任得过的人啊。

连太平道长都能背叛,京城中能让他放心的人,不多了。

整个京城,流言四起。

百姓们也议论纷纷,这个说皇帝在祭天时被一场大火烧死了,那个说胡说,陛下明明是升天了,还有人说有人说是北周的刺客箭手,用铁箭射死了陛下,很快又遭到了驳斥,陛下乃真龙之体,神明庇佑,又怎么会轻易死去?

百官们回去之后,也都没有散去,都聚在武英殿、文化殿门口,等候最新的消息。

直到下午,宫里的太监传来圣旨,今夜的夜宴如期举行,众人才松了口气。

范小刀、赵行二人也接到了邀请。

下午,他们去了一趟许仵作家里,把他的遗体送了回去,望着老许的婆娘和三个孩子哭成了泪人,两人也不知如何安慰。

「几天前走的时候,还说的好好的,怎么回来后就成了这样子?」

范小刀道:「他是为陛下死的。」

身为皇帝的替身,老许的身份乃高度机密,就连他的婆娘也不知情。

赵行也道:「朝廷,会厚待他的。」

许夫人道:「厚待有什么用?能让老许死而复生吗?」几个孩子也都哭得撕心裂肺,令二人看了不由心疼,赵行安慰道,「嫂子,人是不能复生,还请节哀顺变。」

倒是老许八十多的老娘说了句话,「我儿死了,凶手抓到了?」

赵行道:「现在全城的官兵都在搜捕,老夫人放心,我们一定会抓住凶手,替许大哥报仇!」

老妇人道:「报了仇有什么用?我儿就能死而复生了?他这一走,留下孤儿寡母,以后的日子,又要怎么过?我儿是为陛下而死,是为国而死,死得其所,于国有功,还望两位官爷能替老许讨回个公道!」

赵行应承道:「这个自然。」

临行前,二人留下了一千两银子。

回到六扇门,看到院中一片狼藉,众人正在清理尸体,一问之下,才知道一枝花越狱了,还杀了十几个同僚,如今总捕头诸葛大人已经入宫,正在商讨围剿一枝花之事。

范小刀道:「怎么才半天功夫,就乱成了一团!」

这时,杨得水晃晃悠悠,来到了前院,对范小刀道:「范捕头,你来我这里一趟。」

自从诸葛贤余回来后,杨得水已成了六扇门的边缘人,存在感极低,经常一连几日,都看不到人影,今日陛下寿典,整个六扇门满门出动,可杨得水直到正午才来,大牢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也不闻不问,反而现在来找范小刀。

范小刀没有理会,「杨大人,我们还有公务在身。」

杨得水道:「有人留一封信,还有一样东西,让我转交于你。」

「什么人?」

杨得水道:「宋金刚!」

南衙。

公署内,只有杨得水和范小刀二人。

杨得水给他泡了一壶茶,笑眯眯地望着他。

范小刀道:「杨大人,有话直说。」

杨得水道:「你的身份,我一早就知道,诸葛大人知道,京城中很多人都知道。」

范小刀强忍着耐心,听他继续说下去。

「你义父宋金刚,当年六扇门总捕头,二十年前犯下重罪,成为朝廷头号钦犯,二十年后,你又出现在了京城,又回到了六扇门,怎么会这么巧。你们在京城如此胡闹,连驸马爷都打了,京城里很多人都知道你身份,却没有人敢动你,你没想过是为什么?」

范小刀摇头,表示不知。

杨得水道:「是因为陛下在护着你,是因为赵公公提前打过招呼。」

范小刀早已猜到了这个原因,可是杨得水把自己喊过来,又是什么意思?他在六扇门二十年,并不如鱼得水,相反大部分时间,都是贪财恋权,怎么忽然跟自己讲起了道理,还变成了人间清醒?

是忽然开窍了,还是有高人指点?

「杨大人找我来,跟我说这些,有何用意?不是说有东西给我吗?」

杨得水道:「我先跟你说这些,是先帮你做好心理建设,我怕接下来的事,你会接受不了。」

说罢,他打开抽屉,拿出一封信还有一份卷宗,放在范小刀身前,「这是我咱们六扇门秘道中发现的,你来六扇门,想必也是为了此事吧。」

范小刀看了一眼,信笺上的字,正是宋金刚留书,而那份卷宗上的标题,更是让他震撼,栖凤阁案始末,他有些吃惊,「你怎么会有这样东西?」

杨得水笑了笑,「世事正是如此巧合,不是吗?」

范小刀打开信笺,看到宋金刚的字扑面而来,一切显得如此亲切,可是当读了上面的内容之后,整个人神色变得凝重起来,一切变得触目惊心,范小刀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早在三年前,他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范小刀问,「你为何没有揭发此事?」

杨得水苦笑一声,「我二十五年前,进入六扇门,十年下来,凭借钻营和贪贿之道,做到了一个从五品的官,不大不小。可是接下来的十五年,却始终止步不前,之前我以为是送的不够多,贪得不够狠,直到前不久退居二线,痛定思痛,我才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从五品,就是我的能力,我的上限,而这件事,根本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也不是该我插手的,我之前是想投机一把,可想来想去,是我老了,怕死了。宋金刚是什么人,诸葛大人是什么人,都是人中龙凤,万里挑一的主儿,我还想着要取而代之,真是可笑至极。这件事后,我已经准备好致仕文书,打算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

「为何要交给我?」

杨得水道:「这样东西,迟早会被人发现。这半个月来,我深居简出,做过无数推演,最终觉得,还是将这样东西物归原主,我置身事外,才是最佳选择,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不是吗?交给你,我也算松了口气,这件事与我无关了。」

他指了指墙壁上的那副中堂,「你要找的秘道,就在这边。」

范小刀来到中堂之后,揭开来一看,一个容得下一人的洞口,出现在他眼前。

「此处本来是宋金刚的公署,宋金刚出事之后,这里也就闲置下来,成了仓库,三年前的大火,大半个六扇门烧成了灰烬,这里却保存了下来,不久前我搬到这里,发现了这条秘道,好奇心下进去探了一遭,发现了这两样东西,也是这个,让我萌生退意。」

范小刀望着秘道,陷入沉思。

他之前路过南衙多次,但是有些破旧,又是堆积了一些陈旧物的仓库,也没有多想过。

若不是杨得水换了公署,恐怕此处秘道,仍旧不见天日。

谁能想到,自己苦苦寻找两年的秘道,就在自己眼皮底下。

杨得水又说出了个令他震惊的真相:「这条秘道,连到皇宫。那封信,还有栖凤阁案的卷宗,都是在此中发现的。我听一位前辈说,栖凤阁案后,所有调查此案的人员,都离奇失踪,有些卷宗也不翼而飞,至今下落不明,此事也是皇室中的机密,不可让任何人知道,诸葛大人,也不行。」

杨得水一边说,一边从案下搬出一个箱子,里面装着一些他的私人物品,还有几本大明律以及私人笔记,「之前我已跟诸葛大人打过招呼了,辞呈我已经放在他书案之上,从今往后,我们应该不会再见面了。」

他又来到柜前,取出钥匙打开锁,从里面搬出来一坛酒。

「这真是最后一坛了,带走也怪沉的,留给你和赵行,算是个念想。」

范小刀看着酒坛,认出此酒。

酒名丹泉。

杨得水广西南丹县人,此酒正是他故乡之酒。

一年前,杨得水请他和赵行一起饮酒,三人喝得也是此酒,酱香浓郁,口味极佳。当时,杨得水还是踌躇满志,一心想做出些成绩,三十年不曾回家,没想到一年后,却也生出了去意。

范小刀问,「大人辞官之后,可是要回广西?」

杨得水点头道,「是啊,三十年没有回家了,也该回去看看了,人老了,也算是落叶归根了。也不知童年时的那些朋友们,现在如何了。对了,小刀,你不会怪我吧?」

怪什么?有何可怪?

他们与杨得水之间,只是有些理念不同,也都是局限于工作上,没有什么根本的利益冲突,又哪里来的怪罪?

范小刀摇了摇头,「怎么会!」

「哈哈!」杨得水大笑一声,他搬起箱子,拒绝了范小刀的帮忙,「就此别过,珍重,他日若路过南丹,找我喝酒!不必送了!」

说罢,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南衙。

在六扇门当差三十年,临行之时,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范小刀目送他离开。

杨得水瘦弱的身影,无比萧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