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我当捕快那些年 > 第447章 你这一千两不好赚啊

我当捕快那些年 第447章 你这一千两不好赚啊

作者:三观犹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6: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范小刀回到前院,赵行见他一人前来,问:“杨大人呢?”

“走了!”

“走了?”

范小刀道:“他已向诸葛大人交了辞呈,准备回广西老家养老了。”

赵行并未感到意外,以前的杨得水,在衙门中飞扬跋扈,拉拢小团体,打压异己,并不是很得人心,赵行道:“走了好,德不配位,待在这里也是尸位素餐。没想到,才过了半日,六扇门竟发生如此剧变。”

大牢被炸,囚犯逃跑,死了十多个兄弟,如今杨得水也已离去,怎能不让人唏嘘。

赵行见范小刀脸色不愉,连问怎么回事,范小刀思索片刻,将宋金刚的信揣入怀中,把卷宗递给了赵行。赵行一看封面,“栖凤阁案始末?听说这份卷宗失踪了多年,怎么会在你手中?”

“一言难尽啊!”

栖凤阁案是二十年前的大案,由于事涉皇家,所以被列为了机密,至今尚未对外披露,不过,民间流传的版本却很多。

其中最为广泛的,就是陛下修长生之道,听信道士谣言,虎毒食子,准备以刚满月的小皇子为炉鼎,修炼长生不老丹,长乐贵妃不甘心,想要刺杀皇帝,却被拦住,被打入冷宫,宋金刚爱慕长乐贵妃,怒发冲冠为红颜,一怒之下,独闯皇宫,带走小皇子,血溅三千里,杀出重围。这是典型三幕剧的前半部分,如果按民间话本,接下来就是小皇子年少长大,杀入皇宫,替母报仇的后半部分。很热血,很狗血,很能激起读者的共情之心,大结局也是爽快淋漓。

可是真相呢?

赵行翻开了卷宗。

卷宗很厚,足足有数十页,卷宗是锦衣卫所写,开宗明义,介绍了栖凤阁案件始末,后面则是锦衣卫的调查走访以及搜集到的各种证据等等。一个涉及到皇宫秘闻的机密,在尘封多年后,终于揭开了幕纱。

景元三年,三月十五,长乐贵妃诞子,四月十五,满月,帝设宴栖凤阁,进行赐名仪式,席间长乐贵妃向皇帝进酒,不小心洒落,为栖凤阁中养的一只猫舔食,猫当场暴毙,皇帝躲过一劫,震怒,将长乐贵妃母子打入了冷宫。六扇门总捕头宋金刚也在场,见状据理力争,被免去官职,抓入了诏狱之中。

这是起始。

皇帝认为,这一场刺杀,是有预谋的行动,命令锦衣卫薛应雄彻查此事,整个后宫乱作一团,最后查到了尚食监一个叫添喜的太监头上,锦衣卫还未开始调查,添喜畏罪服毒自杀,整个案子成了悬案。

一个小太监,想要毒杀皇帝,这个结论皇帝自然不满意,于是命令锦衣卫深挖,一定要找出幕后主使之人,查来查去,最后还是落在了长乐贵妃身上,因为当时宫中流传一个传言,皇帝想要杀小皇子以修长生,长乐贵妃为保儿子,意图鸩杀皇帝,皇帝一怒之下,撤去了冷宫的供应,长乐贵妃生产后落了病根,在冷宫中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又有婴儿待哺,靠宫女的投食生存,三月之后,长乐贵妃病重而逝。

诏狱中的宋金刚,遭到了酷刑审讯,始终不肯开口,每日向皇帝上书,坚信长乐贵妃不会害皇帝,可是每次投书石沉大海,最终等来了长乐贵妃的死讯,宋金刚大怒,以牙咬断牛筋,用鱼刺解开脚镣,屠杀诏狱看守,抢刀夜闯皇宫,夺走了小皇子,从而造成了京都流血之变。

这一夜,诏狱死三十余人,禁军和大内侍卫死两百余人,三千禁军、五城兵马司满城追杀,却被他从容溜走。皇帝认为,宋金刚之所以能闯皇宫,逃脱,禁军和内廷中有人内应,于是皇宫中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肃清行动,而皇帝也因此事,搬离了皇宫,住到了西苑之中。

之后便是这些年来,锦衣卫暗中调查宋金刚下落的记录,一直记录到了景元十五年。

用了一炷香功夫,赵行才将卷宗粗略的看了一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以浓墨涂黑,而且还有几页,被人撕掉了。

他抬头看范小刀,刚好也迎来他询问的目光,“你以为如何?”

赵行分析道:“有三个疑点。第一,毒酒是谁指使的?那尚衣监的添喜,很明显是背锅之人,可是锦衣卫后续并没有跟进;第二,卷宗记载,长乐贵妃在怀你之时,便染上了疾病,她出身名门,武功又高,怎么会染疾?你体内的寒毒,又是谁人所下?第三,长乐贵妃身死,反应最大的肯定是你一副宋金刚,是谁通风报信,告诉了宋金刚?”

卷宗之上,虽然算不上漏洞百出,但却是残缺不全,很多关键证据,理由,都经不起推断。

这也正是范小刀心中生疑的理由,三年前,宋金刚入京,遭到京中高手伏击,逃到秘道之中,将卷宗留下,自己则负伤逃出,回到黑风寨后,不久便“含恨而逝”,实则假死脱身,暗中调查此事。

他思索再三,没有把那封信交给赵行。

圣典已结束,登闻司那边传来了消息,太平道观在太子朱延的率领下已经查封,现交给了神机营,对一应众人进行审讯,一时片刻,还不会有什么结果。范小刀问,“箭手的事,可有消息?”

赵行道:“箭手是从天坛外的观礼台突施冷箭,据说有个男孩看到箭手,手持一把怪异的铁弓,偷袭之后,没有拖泥带水,在众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立即遁形,现在神机营的人正在满城搜捕此人。”

“我们去一下现场?”

赵行道:“刚才宫里派人来传话,今晚夜宴如期举行,据说陛下还要赏赐你我二人。”

“陛下的心可真大,白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他还有心思摆宴?”

赵行道:“正因白天发生那么大的事,朝中文武百官人心惶惶,陛下此举,是为了安抚人心。对了,太平公主也在受邀之列。”

“什么?”

赵行道:“据太子那边传来的消息,太子封了太平道观,搜查了后山,找到了那个山洞,不过,山洞之中,只有一个冷泉,还有些炼丹的炉鼎,据说是为了控制火候和温度,为陛下炼丹所开凿,并没有我们所说的地下宫殿,还有那些不人不鬼的怪物。而太平公主,从昨夜到现在,一直都在宫里,没有离开半步,有不少人都可以证明。”

范小刀道:“那夜王朱典和李觉非,肯定也是下落不明了?”

赵行想了想,“我们上午杀了那些怪物,引起了他们的警觉,想必已经毁尸灭迹了。不过,我心中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今日之事,并没有结束,可陛下却一意孤行,坚持举行寿宴。”

“诸葛大人呢?”

赵行道:“他如今正坐镇登闻司,满城搜捕一枝花。”

那个大魔头越狱之后,在寿典之时,远远的露了一面,便失去了踪影。

夜王、一枝花、李觉非,这三个人,都是当世高手,若是他们联手的话,就算皇宫中守卫森严,怕是也能惹出一堆是非来。

正在此时,宫里来人了,送来了两套礼服,并带来了圣旨。

来宣旨的是一个中年太监,范小刀认识此人,司礼监赵铨的手下,姓孙名程,孙公公道:“范小刀、赵行二人,在今日圣典中护驾有功,封从五品,赐麒麟服,带刀入殿,钦此!”

两人叩谢接旨。

诸葛贤余不在,杨得水辞职,其他若干提司,也都另有安排尚未回来,如今六扇门,只有提牢司李北海坐镇,他又忙着清点囚犯,接旨之事,只能由范、赵二人来做,两人将孙公公迎入议事厅,奉上香茗。

范小刀从怀中取出一张千两的银票,递给孙公公。

孙程连忙推辞,“范捕头、赵大人,可是折煞咱家了,咱家不过是来传个话,怎么担得起如此大礼?”

话虽如此说,却笑眯眯的将银票收起,揣入怀中,心中如吃了仙人果,十分舒坦。

这两个小子,会来事儿,能处。

要知道,范、赵可是有救驾之功,而且范小刀是皇帝的私生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对于递上来的银票,孙公公却依然受之坦然,他大大方方坐了下来。因为接下来的话,才是这一千两银票的价值所在。

这是内廷不成文的规矩。

没银子、没礼物,宣旨,走人。

有银票,那自然是要透露些消息再走人了。

这也太监们赚取外快的收入来源之一。

孙公公笑吟吟道:“两位,不知想要问什么?”

两人的问话,也很讲究策略,“昨夜听说宫里动静挺大,好像是与太平公主有关。”

孙公公道:“可不是嘛,御书房死了六个润笔呢,不过,这件事是赵公公亲自操办,咱家人卑职轻,具体情况也不太清楚。”

这件事,赵铨下了封口令,孙公公在宫里多年,深知道什么钱能赚,什么钱不能赚,虽然是嚼舌根,但是总不能为了一千两银子,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吧,不值当的。

“听说太平公主从昨夜跪到现在,一直在宫里?”

人家别人问话,都是皇帝下旨时,心情如何?有没有说别的话,或呈文多久才能批下来,到了你这里,问题都跟皇室的机密有关啊!

孙公公作势欲起,将那一千块银票放在桌上,“小范大人,您这一千两银票,可不好赚啊,咱家还是先告辞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