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 第234章 出使徐州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第234章 出使徐州

作者:随笔小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11:09:03 来源:小说旗

王门与郭汜正陷入一场惊心动魄的胶着对战。王门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焦急,他深知此次战役的关键所在,若不能尽快突破郭汜的顽强阻拦,擒获李傕,恐怕夜长梦多,局势将变得难以掌控。

于是,他猛地大喝一声,仿佛将全身的力量都凝聚于这一声怒吼之中,紧接着使出浑身解数,手中大刀在他的奋力挥舞下舞得密不透风,一时间刀光霍霍,那闪耀的刀光竟如同一轮烈日,逼得郭汜连连后退。

“郭汜,你的末日到了!” 王门双眼通红,如同一头发怒的雄狮,怒吼着。趁郭汜后退之际,他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一个箭步上前,大刀裹挟着千钧之力直劈郭汜面门。

郭汜大惊失色,慌忙举刀抵挡,只听 “当” 的一声巨响,犹如洪钟鸣响,郭汜顿时被王门这势大力沉的一击震得双臂发麻,手中长刀险些脱手而出。

此时,陈到已率凉州铁骑从左翼冲破防线,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席卷而来,其气势之盛,仿若要将世间一切都淹没。他们直逼李傕中军,那震天的马蹄声仿佛是死亡的倒计时。李傕身边的护卫们虽拼死抵抗,但在凉州铁骑如狂风暴雨般的猛烈冲击下,防线逐渐崩溃,就像脆弱的堤坝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

“主公,快走!” 李傕的亲信声嘶力竭地高呼。李傕满脸惊恐,脸色苍白如纸,他拨转马头,妄图从后侧突围,眼中满是求生的**。

陈到见状,纵马疾驰,他身姿矫健,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战场。手中长枪遥指李傕,那冰冷的枪尖仿佛已经锁定了李傕的命运:“李傕,哪里逃!”

就在李傕绝望之际,其弟李暹率领一支生力军从斜刺里杀出,如同一把突然出鞘的利刃,拦住了陈到的去路。“陈到,休要张狂,我来与你一战!” 李暹满脸横肉,挥舞着兵器,带着一股蛮劲冲向陈到。

陈到轻蔑地看了一眼李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自不量力!” 说罢,挺枪迎上。两人瞬间战在一起,长枪与兵器碰撞,火星四溅,每一次碰撞都伴随着金属的颤鸣,仿佛是死神的乐章。

而王门这边,他奋力击退郭汜后,片刻不敢停歇,带着精锐士兵继续追击李傕。在一片混乱不堪、喊杀声震天的战场上,王门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敏锐的洞察力,终于发现了李傕那狼狈逃窜的身影。“李傕,纳命来!” 王门高呼着,他的声音如同死神的召唤,又如猎豹般迅猛地扑向李傕。

李傕此时已陷入绝境,前有王门的追兵,那如影随形的威胁让他脊背发凉;后有陈到与他的弟弟激战,那激烈的战斗声仿佛是敲响的丧钟;左右皆是萧逸军的喊杀声,那声音如同汹涌的波涛,要将他彻底吞噬。他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悔恨,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当初没有听从郭汜劝告,执意与萧逸军决战的场景,此刻他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追悔莫及。

“难道我今日真要命丧于此?” 李傕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和不甘。

就在王门快要追上李傕时,突然一支冷箭如幽灵般射来,速度之快,让人防不胜防。王门躲避不及,被射中肩膀,他闷哼一声,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但仍咬牙坚持,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决心:“这点小伤,休想拦住我!”

原来,是李傕军中的一名神箭手暗中偷袭。但王门的士兵们训练有素,迅速反应过来,他们如愤怒的狼群一般,将那神箭手乱刀砍死,瞬间为将军报了仇。

李暹与陈到激战数十回合后,渐渐不敌。陈到看准时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一枪刺中李暹大腿,李暹惨叫一声,摔倒在地。“兄长,快走!” 李暹强忍着剧痛,高呼道。

李傕看着受伤的弟弟,心中一阵悲凉,仿佛有一把刀在割扯着他的心。但他知道,此时若不逃命,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狠下心,抛下弟弟,独自策马狂奔,那背影显得如此落寞和绝望。

王门不顾伤痛,紧追不舍,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抓住李傕。陈到解决了李暹后,也率骑兵赶来会合。在萧逸军的穷追猛打下,李傕的残军不断被歼灭,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

最终,在一片荒郊野外,王门与陈到追上了李傕。李傕孤立无援,周围是如狼似虎的萧逸军,那一双双充满杀意的眼睛让他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逃。

“李傕,投降吧,你已没有机会了。” 王门冷冷地说道,声音中没有一丝怜悯。

李傕长叹一声,那叹息声仿佛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罢了,罢了,今日我败于你们之手,心服口服。” 说罢,他缓缓放下武器,下马投降,曾经不可一世的他如今如同丧家之犬。

王门命士兵将李傕擒住,随后派人向萧逸报捷。至此,司隶之地基本平定,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终于迎来了暂时的安宁。

萧逸在接到司隶平定的捷报后,心中大喜,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当即传令嘉奖王门、陈到以及全体参战将士,对他们的英勇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深知,司隶的胜利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就像一场漫长的征途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首先,萧逸派遣荀彧等谋士带领一批能吏前往司隶,着手整顿当地的政务。

荀彧一到司隶,便召集当地的名士豪杰以及原有的官吏,他站在众人面前,气宇轩昂,目光坚定而深邃,开诚布公地说道:“诸位,如今司隶已归萧将军治下,将军心怀天下,欲为百姓谋福祉,重建这饱经战乱之地。往昔之事,不论对错,皆已过去,只要诸位愿意为司隶的未来尽心尽力,将军必不亏待。”

荀彧的话语如同一股春风,在众人心中吹拂,在他的恩威并施之下,司隶的政务逐渐走上正轨。百姓们也开始恢复生产,曾经荒芜的田野里再次出现了耕种的身影,市井之间渐渐有了生机,那热闹的叫卖声仿佛是和平的乐章。

而在军事方面,萧逸命令王门与陈到继续整军,加强司隶的防务。同时,从司隶当地招募新兵,扩充军队。

王门在巡视新兵训练时,看着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语重心长地对士兵们说道:“你们如今加入了萧将军的麾下,便是我等的兄弟。我们要守卫这片土地,让司隶成为我军坚固的堡垒,不容外敌侵犯。每一个人都是司隶的守护者,都是萧将军大业的扞卫者。” 新兵们听着王门的话,心中涌起一股热血,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训练更加刻苦认真。

与此同时,在豫州,马超和赵云在成功收服许攸后,进一步巩固了对豫州的统治。他们积极推行萧逸的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农耕,那曾经被战火摧残得千疮百孔的豫州大地开始慢慢复苏。豫州的百姓对萧逸军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看到了这片土地重新繁荣的曙光。

萧逸在司隶与豫州局势渐稳之后,将目光投向了徐州。他深知徐州地理位置重要,犹如一颗战略要地的明珠,且物产丰富,若能将其纳入版图,对自己的霸业大有裨益。于是,他精心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的使者 —— 诸葛瑾,命其前往徐州,游说陶谦归降。

诸葛瑾领命后,带着丰厚的礼物和萧逸的亲笔书信,率领一队随从前往徐州。一路上,他坐在马车中,仔细研究徐州的局势以及陶谦的性格特点,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将所有的信息都刻入脑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