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 第99章 收服三藩国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第99章 收服三藩国

作者:随笔小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8 11:09:03 来源:小说旗

在百济王城,田豫率军攻破王宫大门,与百济国王的卫队展开最后的决战。田豫直奔百济国王而去,百济国王惊恐地看着他:“你不能杀我,我可以给你无尽的财富。”

田豫冷冷地说:“你的财富是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说罢,与百济国王的卫队展开激战。经过一番厮杀,田豫成功斩杀卫队士兵,将百济国王擒获。

在新罗王城,赵猛和吴用也攻破了新罗王宫。新罗国王在宫殿内绝望地等待着命运的降临。赵猛走进宫殿:“新罗国王,你大势已去。”

新罗国王长叹一声:“罢了,这是天意。”

而在追击战场上,金雄、关羽、张飞得知田豫和赵敏的胜利消息后,士气大振。他们发起最后的冲锋,彻底击败了百济和新罗联军。

大战过后,硝烟渐渐散去,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浸透了大地,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惨烈。原本繁华的百济王城和新罗王城如今满是疮痍,城墙有多处破损,城内的建筑也在战火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百姓们战战兢兢地从藏身之处走出来,看着周围的一切,眼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对未来的迷茫。

在百济王城的宫殿中,田豫命士兵将被俘的百济国王看守起来。他走出宫殿,望着这座饱经战火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

在新罗王城,赵猛和吴用也在安抚城中的百姓和士兵。赵猛对吴用说:“军师,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啊,我们得尽快稳定局势。” 吴用点头称是:“是啊,将军。我们要先让百姓安心,恢复城中的秩序。”

金雄、关羽和张飞率领军队返回,一路上,金雄心情复杂。他深知,若没有萧逸的支持,高句丽的平民不可能战胜贵族,也无法抵御百济和新罗的联军。这场战争让他看到了萧逸的实力和智慧,更看到了萧逸对于正义的坚持。他意识到,只有投靠萧逸,高句丽才能真正走向繁荣,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金雄对关羽说:“关将军,此次大战,全靠萧逸将军的援助。我想,只有在萧逸将军的麾下,高句丽才有未来。我决定,带领高句丽人民投靠萧逸将军,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关羽微笑着点头:“金雄首领,你的决定很明智。主公一向心怀天下,爱护百姓,定能让高句丽重现生机。”

张飞也在一旁说道:“是啊,俺老张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跟着主公,不会错!”

当金雄等人回到萧逸所在的幽州后,萧逸亲自出城迎接。看到萧逸,金雄翻身下马,快步向前,单膝跪地:“萧逸将军,此次大战,您对高句丽的恩情,金雄没齿难忘。我愿带领高句丽全体百姓,投靠将军,听从将军的差遣。”

萧逸连忙扶起金雄:“金雄首领,快快请起。你为了平民百姓与贵族战斗,这份勇气和正义让我敬佩。我们本就是为了和平与正义而战,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金雄感动地说:“将军,高句丽多年来饱受贵族压迫,百姓苦不堪言。此次大战,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高句丽已满目疮痍。我相信,只有在将军的领导下,我们才能重建家园。”

萧逸环顾众人,神色庄重地说:“各位,三藩国历经战火,百姓受苦。我们不仅要收服这片土地,更要让这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要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让和平与繁荣重新降临这片土地。”

众人齐声高呼:“愿听将军差遣!”

萧逸随即下令,让刘伯温负责统筹三藩国的重建事宜。刘伯温向众人阐述了计划:“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安抚百姓。发放粮食和物资,救助那些受灾的家庭。同时,组织士兵和百姓一起修复城墙、房屋等基础设施。”

在高句丽,萧逸任命金雄为高句丽地区的行政长官,协助管理当地事务。金雄积极组织百姓开展重建工作,他对百姓们说:“乡亲们,萧逸将军是我们的恩人,他给了我们希望。现在,我们要团结起来,重建我们的家园。”

在百济和新罗,萧逸也选派了有能力的官员,与当地的一些贤能之士共同治理。在各方的努力下,三藩国逐渐恢复了生机。贸易重新开展起来,市场上又有了热闹的景象;农田里,农民们辛勤劳作,播种新的希望;学堂里,孩子们的读书声再次响起。

萧逸还在三藩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减轻百姓的赋税,改革当地的政治制度,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不论出身贵贱。这些措施得到了百姓们的广泛支持,三藩国的百姓们对萧逸越发敬重和爱戴,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萧逸的统治,三藩国真正成为了萧逸势力中稳定而繁荣的一部分。

随着三藩国在萧逸的治理下日益繁荣,萧逸深知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他召集刘伯温等谋士商议道:“如今三藩国虽已安定,但文化各异,若想长治久安,需促进文化之融合。”

刘伯温点头称是:“主公所言极是。我们可在三藩国各地建立学府,不仅传授汉家文化,也让各族学子交流各自的文化传统。”

于是,在三藩国的各个重要城市,一座座学府拔地而起。这些学府建筑风格融合了当地特色与中原风格,显得庄重而典雅。学府内,来自不同民族的学子们齐聚一堂。

在高句丽的平壤学府,一位汉族夫子正在讲学:“所谓仁,乃爱人之心,当以慈悲对待万物。” 台下的高句丽、百济、新罗学子们都认真聆听,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一位高句丽学子举手问道:“夫子,那在战争之时,如何做到仁呢?” 夫子微笑着回答:“战争本为凶器,但为了保护百姓、扞卫正义而战,便是仁。就如萧逸将军此次平定战乱,是为了让大家不再受压迫之苦。”

在民间,各种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在新罗的庆州,举办了盛大的文化节。街道上,汉族的舞龙舞狮与新罗的传统舞蹈相互交织,人们欢声笑语。百济的传统手工艺品与中原的精美丝绸一同展示,吸引了众多百姓围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