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老家 > 第109章 蓝图畅想

老家 第109章 蓝图畅想

作者:月半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8 15:17:38 来源:小说旗

“司机说他钱多得很,但非要见后人,还说了,后人不去,他就报警。你过去看看嘛!村里人都知道你在家,你这样躲着是事吗?真报警了,你跑得了?前后村的都看着,你以后还和人家打麻将不?”李国清的语气里带着斥责。

一连9天,李国清给周婶的50元钱,周婶只报给陈霞30元。陈霞心里暗怪李国清,拦人家司机,你非要出头干吗?沙场再有你的份儿,你也不该强出头。那么多货车,一天怎么着也可以要个七八百块。你倒好,30块就把我老婆子打发了!司机那么好赚,天天把咱村弄得乌烟瘴气,咱村不该跟他们要过路费吗?

但李国清的这一番斥责,她却无法还口。她别过脸去,想当一回死猪。李国清见状,说,那就让那司机报警吧。

看着李国清走出门的背影,陈霞犹豫起来。她老公公死了多年,她丈夫在外地,婆婆真要是被警察问责,收拾残局的只有她,没有第二个人。与其在警察面前丢人,还不如在村里人面前提前把问题解决了。

当陈霞出现在高旭面前时,高旭收了手机,说:“你是这老太太的后人是吧?我不管她是真疯还是假疯,一连9天拦咱们司机的车,一连9天,你们队长私自掏腰包,每天给50块钱偷偷解决,我就不信你婆婆这么闹,和你一点儿关系没有!你和沙场老板是一个队的,你真能忍下心?!”

围观的村民一片哗然,他们根本不知道李国清是这样处理问题的。

陈霞先是被高旭的指责羞得满面通红,村民的一片哗然更添了她的惭愧,及至听到高旭说出李国清给婆婆的钱是50元而不是30元时,一股怒气又从她心底直蹿上来,她气得发抖。婆婆竟然跟她耍小心眼,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

她低着头,一把拽起婆婆,斥道:“叫你别来别来,非要来!丢人现眼!”她的胖胳膊夹起婆婆的瘦身板,一扭一扭地走回家去了。那周婶只盼着能吐出几口白沫来,但今天的身体偏偏好得很,不能如愿。她身体僵硬着,一幅老病发作的样子。好在陈霞是“柔道士”,拖着她全不费力。

白天的这一出闹剧发生的时候,李涛和刘中义正在桃园里监督工人清园和施肥,卢四海在忙着给人家盖房子。

李国清独自给付周婶450元钱的事传到他3个耳朵里,他们在办公室商定这个钱归公账,并对此事展开讨论。

“咱村里就是陈霞坏些,其他的还好。”卢四海说,“田地实行承包制后,头几年村里人挺团结的,后来越来越不行了,因为出门的太多了。不种田了,没个牵扯了。”

“确实是这样。不过这一年以来,老在桃园里干活,好像又好些了。”李国清说。

“那肯定喽,天天见面,打个招呼说个笑话,都能拉进感情,肯定比十天半个月说不上一句话强多了。”卢四海说,“不过从这次陈霞婆婆拦车这事看来,咱开沙场,很多人眼红哩。”

刘中义说:“队长开会了的,走的是正规程序,他们集体不干,个人没人干,咱们干他们又眼红,到哪儿说理去?”

“眼红很正常,谁干沙场,咱村里都会眼红。眼红说明他们还有上进心,不眼红才不对劲呢!”李国清说。

“怎么样才能不让他们眼红呢?”李涛突地来了这么一句。

李国清坐直了身子,说:“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我就说说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是你们三个联手再承包五百亩或是八百亩甚至一千亩田地,搞桃园。

种植项目是国家扶持项目,政策上没问题,桃树寿命十几年,收益稳定。现在经验已经有了,你三个的资金够了,就差想法了。

如果桃园扩大,咱村的桃园呢,李涛和刘中义撤出一部分股份,让每家每户入股,家家都是主人,那你们基本上就不用管了,他们自己都是技术员了。全村人都能赚到钱,你们呢,轻松经营外面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好!”刘中义竟啪的一声鼓起掌来,弄得李国清吃了一吓。

卢四海连说好想法。他是最后悔当初没接手桃园的人,因为他有投资成本。而李国清的这个提议,让他直接受益李涛和刘中义的经营成果,他当然是求之不得。李涛和刘中义一步一步地治理桃园、一天一天地耕耘桃园,他是一天一天地看在眼里的。这两个比他年龄小的同村人时时激励着他。

李涛说:“这是我爸去年找我俩搞桃园之前就有的心愿,我和表叔撤出多少股份合适呢?”

刘中义说:“我的想法是让每家每户一年赚个1万块就行了。赚的越多,他们投资的越多,他们不一定愿意。对咱来说呢,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刚有收益就拱手让人太多,挺可惜的。”

按照刘中义的这个原则,他几个经过核算,李涛和刘中义让出40%的股份,即村里265口人共同投资60万,摊到每个人头2264块。以5口之家计,也就是1万出头。如果桃园的盈利有一年200万,那么,一年就回本了。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刘中义说:“如果他们愿意入股,咱们要在合同上写明,以后干活,村里人必须先上,并且工钱要降一点儿,从原来的120元\/天降至100元\/天,一年下来可以给李涛和我省下来一笔招待费。”

“表叔,你算得这么有鼻子有眼,肯定是早就算过了,听你的。”李涛说。

让股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只等时机成熟后,开会让他们讨论。

4个人就操作千亩桃园的投资问题展开磋商。如果村里的桃园让全村人入股,可以聚集资金60万,开沙场耗去的钱很快可以回本,并且收益迅猛。总体上,资金不成问题。

战略既已制定,李国清对卢四海说:“咱俩一直在家,从现在起,咱俩开始打探附近十里八乡的田地,看有没有大块儿的合适的,咱主动找人家谈,看能不能拿下来。最好连在一起,好侍弄。”

李涛问:“咱村的桃园,我和表叔转过来时是150万,村里265口人,去掉我家和表叔家的,每家需投资1万上下,不知能不能说好?集体投资的事很难说,总有保守的。”

李国清说,当年投资当年回本,以后每年收入上万。啥心不用操,赚钱有人带,这样的好事打灯笼都找不着,还不干?除非脑筋进水了!

刘中义说,咱先找地盘,租地谈好了再召开村民会议通知他们。这次估计他们不会犹豫了吧?

李国清说,未必。肯定有犹豫的。每家投资1万,不是小数目。不过问题不大,因为思想保守的农村人最爱跟风,今年的桃园经营过程,全村的工人都是见证者,他们之中,用心干活的都是半个技术员了。思想再保守,自己亲眼所见的东西是最有说服力的。

卢四海说:“真走到那一步,咱村又会出名的了。田地刚承包下来时,咱村因为‘互助制’出了名;这次要是因为集体种桃子每家每户年收入上万块,在全镇乃至全县都会出名的!”

“那咱三个不都成劳动模范了?”李涛嘻嘻笑问。

“还有你爸呢?你爸可是头号功臣,他可是咱们桃园的发起人呢,没有他,咱还在守着破店子呢!”刘中义的话,把李国清的一腔豪情再次点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