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 第18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膀胱经——穴位的奇妙养生密码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第十八章: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的奇妙养生密码

在静谧的医庐庭院中,孙思邈与我并肩而立,面前的透明铜人闪烁着神秘光芒,经络与血脉在其中清晰可见,仿佛是一部无声却蕴含无尽奥秘的生命之书。微风轻拂,带来药草的清香,为这场深入的穴位知识讲解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徒儿,”孙思邈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智慧,“今日我们继续探寻足太阳膀胱经的奥秘,这条经络上的穴位如同璀璨星辰,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守护着人体的健康。”他边说边轻轻抚摸铜人,眼神中满是对中医经络学的敬畏与热爱。

神堂:胸背气血的调和之匙

“首先是神堂,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五行属金。”孙思邈指向铜人相应位置,瞬间,神堂穴处闪耀起金色光芒,如同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周围的经络。“金性肃降,神堂穴就如同一位温和的守护者,对胸背部的气血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肩背痛、胃痛、目眩等。当胸背部气血不畅,或是脏腑气机失调时,刺激神堂穴,能让气血重新顺畅流动,缓解各种不适。”

这时,一位面色苍白、咳嗽气喘的老者在家人搀扶下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呼吸急促,每一声咳嗽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大夫,我这咳嗽老不好,肩膀和后背也疼得厉害,胃里还老是不舒服,您快救救我。”老者虚弱地说道。孙思邈快步上前,让老者坐下,仔细询问病情后,说道:“您这是胸背部气血阻滞,脏腑气机失调所致。神堂穴可调节气血,对您的病症会有帮助。”

孙思邈让老者趴在床上,先在神堂穴周围用热毛巾热敷,待肌肉放松后,他洗净双手,用拇指指腹轻轻点按神堂穴。老者起初疼得微微皱眉,但随着点按的持续,他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呼吸也变得平稳了一些。“感觉胸口没那么闷了,咳嗽也轻了点。”老者说道。孙思邈一边点按,一边对我讲解:“点按神堂穴时,力度要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它能调节肺气,缓解咳嗽气喘;还能疏通胸背部经络,减轻疼痛。”我专注地看着孙思邈的操作,心中默默记下每一个要点。

膈关:中焦气机的调理枢纽

“膈关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五行属金。”孙思邈接着介绍,铜人膈关穴处随即绽放出金色光芒,与神堂穴的光芒相互呼应。“膈关主要负责调理中焦气机,宽胸理气。当人体出现呕吐、呃逆、嗳气、饮食不下、胸膈疼痛等症状时,往往是中焦气机不畅。刺激膈关穴,就像打开了一扇调节气机的大门,能有效改善这些因气机不畅导致的消化系统和胸膈部病症。”

一位中年男子捂着胸口,表情痛苦地走进医庐。“大夫,我最近老是打嗝,吃点东西就胃胀,胸口还疼得厉害,这是怎么了?”男子焦急地问道。孙思邈让男子坐下,在膈关穴进行按摩。他先用手掌轻轻按摩膈关穴周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膈关穴。男子在按摩过程中,呃逆逐渐停止,脸上的痛苦之色也渐渐褪去。“感觉好多了,肚子里的气顺了,胸口也不疼了。”男子惊讶地说道。孙思邈解释道:“膈关穴能调节中焦气机,您这是气机阻滞,通过按摩膈关穴,可使气机通畅,缓解不适症状。”

魂门:肝胆脾胃的呵护使者

“魂门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五行属金。”孙思邈说道,铜人魂门穴处再次闪耀起金色光芒,照亮了周围与肝胆脾胃相关的经络。“魂门主要治疗胸胁痛、胃脘痛、呕吐、泄泻等,对肝胆和脾胃的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就像一位贴心的使者,能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有效缓解胸胁及胃脘部的疼痛不适。”

一位面色蜡黄、捂着肚子的年轻女子走进医庐。“大夫,我这几天胸胁和胃脘都疼得厉害,还老是呕吐、拉肚子,这可怎么办?”女子焦急地说道,眼中满是痛苦和无助。孙思邈让女子趴在床上,在魂门穴进行针刺和艾灸。他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穴位周围皮肤,然后手持银针,手法娴熟地刺入魂门穴,运用提插补泻手法,调节穴位气血。接着,他点燃艾条,在魂门穴上方缓缓移动,让温热的气息渗透进穴位。女子在治疗过程中,疼痛逐渐减轻,呕吐和泄泻也有所缓解。“感觉好多了,谢谢您,大夫。”女子感激地说道。

阳纲:脾胃肝胆的调节之星

“阳纲位于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五行属火。”孙思邈介绍道,铜人阳纲穴处闪耀起红色光芒,如同一团温暖的火焰,照亮了脾胃和肝胆的经络。“火性温热,具有温煦和推动的作用。阳纲可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同时对肝胆的疏泄功能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当出现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等症状时,往往与脾胃不和、肝胆失调有关,刺激阳纲穴能有效改善这些病症。”

一位身形消瘦、腹痛泄泻的患者走进医庐。他面色苍白,虚弱地说道:“大夫,我这肚子老是疼,还一直拉肚子,整个人都没力气。”孙思邈让患者坐下,在阳纲穴进行推拿和艾灸。他先用推拿手法,沿着阳纲穴周围的经络进行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然后进行艾灸,增强温通经络的效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痛逐渐减轻,泄泻次数也减少了。“感觉肚子没那么疼了,也不怎么拉了,这治疗太有效了。”患者感激地说道。

意舍:脾胃运化的助力之源

“意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五行属土。”孙思邈说道,铜人意舍穴处泛起黄色光芒,如同肥沃的土地,滋养着周围的经络。“土主运化,意舍就像脾胃运化的得力助手,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水谷的消化和吸收。它常用于治疗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脾胃病症,对因脾胃虚弱导致的各种消化不良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一位腹胀肠鸣、食欲不振的中年妇女走进医庐。她眉头紧锁,无奈地说道:“大夫,我这肚子老是胀胀的,还老是咕噜咕噜响,吃什么都不香,这可怎么办?”孙思邈让妇女坐在椅子上,在意舍穴进行按摩。他用手指轻轻按摩意舍穴,从穴位周围向中心发力,手法轻柔而有节奏。妇女在按摩过程中,腹胀逐渐减轻,肠鸣也有所缓解。“感觉肚子舒服多了,好像有点食欲了。”妇女惊喜地说道。

胃仓:胃部健康的守护之仓

“胃仓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五行属土。”孙思邈介绍道,铜人胃仓穴处闪耀起黄色光芒,与意舍穴的光芒相互映衬。“胃仓主要治疗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水肿等,它就像一个守护胃部健康的仓库,可调节胃部的气血,增强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对于小儿积食、脾胃虚弱引起的腹部胀满、疼痛等,刺激胃仓穴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一位家长带着面色发黄、腹部胀满的孩子走进医庐。“大夫,我家孩子最近不爱吃饭,肚子还胀得厉害,这可把我急坏了。”家长焦急地说道。孙思邈让孩子躺在床上,在胃仓穴进行推拿和艾灸。他先用推拿手法,轻轻按摩胃仓穴周围,促进胃肠蠕动,然后用艾灸温通经络,增强脾胃功能。孩子在治疗过程中,腹部胀满逐渐减轻,也有了食欲。“太感谢您了,大夫,孩子终于愿意吃饭了。”家长感激地说道。

肓门:肠道气机的疏通之门

“肓门在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五行属水。”孙思邈说道,铜人肓门穴处泛起蓝色光芒,如同潺潺的溪流,滋润着肠道的经络。“水有滋润和流通的特性,肓门可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腹部气机。当出现腹痛、腹胀、便秘、痞块等症状时,往往是肠道积滞、气机不畅,刺激肓门穴能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就像打开了一扇疏通肠道气机的大门。”

一位因便秘和腹痛而痛苦不堪的患者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捂着肚子,艰难地说道:“大夫,我这便秘好几天了,肚子还疼得厉害,这可怎么办啊?”孙思邈让患者趴在床上,在肓门穴进行按摩和拔罐。他先用按摩手法,沿着肓门穴周围的经络进行按摩,促进肠道蠕动,然后在穴位上进行拔罐,增强刺激效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痛逐渐减轻,随后顺利排便。“感觉轻松多了,这治疗太神奇了。”患者感激地说道。

志室:肾脏功能的调节之室

“志室位于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五行属水。”孙思邈介绍道,铜人志室穴处闪耀起蓝色光芒,与肓门穴的光芒相互呼应。“志室对肾脏的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补肾固精、利水消肿。它常用于治疗遗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等,对因肾虚导致的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病症以及腰部疼痛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一位面色苍白、腰膝酸软的年轻男子走进医庐。他神色羞涩,小声说道:“大夫,我最近老是遗精,还感觉腰膝无力,小便也不太顺畅,这是怎么回事啊?”孙思邈让男子坐下,在志室穴进行艾灸和按摩。他先用艾灸温通经络,补肾阳,然后用手指按摩志室穴,调节肾脏气血。男子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感觉腰膝有力,遗精次数也减少了。“感觉好多了,谢谢大夫。”男子感激地说道。

胞肓:下焦气血的调节之穴

“胞肓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五行属火。”孙思邈说道,铜人胞肓穴处闪耀起红色光芒,照亮了下焦的经络。“胞肓主要治疗肠鸣、腹胀、便秘、癃闭、腰脊强痛等,可调节下焦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它能促进肠道蠕动和尿液排泄,缓解因下焦气滞引起的各种症状,就像一位调节下焦气血的使者。”

一位因腹胀、便秘和小便不利而烦恼的患者走进医庐。他面色憔悴,无奈地说道:“大夫,我这肚子胀得难受,还便秘,小便也不通畅,这日子可怎么过啊?”孙思邈让患者趴在床上,在胞肓穴进行针刺和艾灸。他先用针刺手法,调节下焦经络气血,然后进行艾灸,温通经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腹胀逐渐减轻,便秘和小便不利也有所改善。“太感谢您了,大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患者感激地说道。

秩边:腰骶下肢的活力之源

“秩边在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五行属土。”孙思邈介绍道,铜人秩边穴处泛起黄色光芒,如同大地般坚实,支撑着腰部、臀部及下肢的经络。“秩边对腰部、臀部及下肢的经络气血有疏通作用,可改善局部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同时,它对下焦的二便功能也有调节作用,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便秘、痔疾等。”

一位因腰骶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动不便的老者被家人搀扶着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每走一步都显得极为吃力。“大夫,我这腰和屁股疼得厉害,腿也使不上劲,还老是便秘,这可怎么好啊?”老者无奈地说道。孙思邈让老者趴在床上,在秩边穴进行推拿和拔罐。他先用推拿手法,沿着秩边穴周围的经络进行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然后在穴位上进行拔罐,增强治疗效果。老者在治疗过程中,腰骶痛逐渐减轻,下肢也有力气了,便秘也有所缓解。“感觉好多了,这治疗太有效了。”老者感激地说道。

合阳:太阳经气的疏导之穴

“合阳在小腿后区,腘横纹下2寸,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五行属火。”孙思邈说道,铜人合阳穴处闪耀起红色光芒,如同一束明亮的火焰,照亮了太阳经的经络。“合阳能疏导太阳经气,主要用于治疗腰脊强痛、下肢痿痹、疝气、崩漏等。刺激此穴位可有效改善腰腿部气血不畅,对女性生殖系统的一些问题也有调理功效。”

一位因腰脊强痛和下肢痿痹而痛苦的患者走进医庐。他面色苍白,艰难地说道:“大夫,我这腰和腿疼得厉害,走路都困难,这可怎么办啊?”孙思邈让患者躺在病床上,在合阳穴进行针刺和艾灸。他先用针刺手法,调节太阳经气,然后进行艾灸,温通经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腰脊强痛逐渐减轻,下肢也能稍微活动了。“感觉好多了,谢谢大夫。”患者感激地说道。

承筋:小腿健康的呵护之筋

“承筋位于小腿后区,太溪直上5寸,比目鱼肌腹中央,五行属金。”孙思邈介绍道,铜人承筋穴处闪耀起金色光芒,如同坚韧的筋脉,守护着小腿的健康。“承筋具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的作用,常用于缓解小腿拘挛、疼痛、痔疾等。长期站立或运动过度导致的小腿不适,通过刺激承筋穴能得到有效缓解。”

一位因长期站立工作而小腿疼痛、拘挛的中年男子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揉着小腿说道:“大夫,我这小腿疼得厉害,还老是抽筋,这可怎么工作啊?”孙思邈让男子坐在椅子上,在承筋穴进行按摩。他用手指轻轻按摩承筋穴,从穴位周围向中心发力,手法有力而柔和。男子在按摩过程中,小腿疼痛逐渐减轻,拘挛也有所缓解。“感觉好多了,这按摩真有效。”男子感激地说道。

承山:下肢与肠道的调理之山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五行属金。”孙思邈说道,铜人承山穴处闪耀起金色光芒,如同巍峨的山峰,支撑着下肢的经络。“承山可治疗痔疾、便秘、腰腿拘急疼痛、小腿抽筋等。它是调理下肢及肠道功能的重要穴位,对因气血阻滞引起的相关病症有显着疗效。”

一位因便秘和小腿抽筋而烦恼的患者走进医庐。他面色焦急,说道:“大夫,我这便秘好几天了,小腿还老是抽筋,这可怎么办啊?”孙思邈让患者趴在床上,在承山穴进行按摩和艾灸。他先用按摩手法,沿着承山穴周围的经络进行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然后进行艾灸,温通经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便秘得到缓解,小腿抽筋也不再发作。“太感谢您了,大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患者感激地说道。

飞扬:表里经气的沟通之桥

“飞扬在小腿后外侧,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五行属火。”孙思邈介绍道,铜人飞扬穴处闪耀起红色光芒,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膀胱经和肾经的经络。“飞扬是膀胱经络穴,能沟通表里两经气血,对本经及肾经的病症均有调节作用。它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癫狂等。”

一位因头痛、目眩和腰腿疼痛而痛苦的患者走进医庐。他面色苍白,虚弱地说道:“大夫,我这头痛得厉害,眼睛也花,腰腿还疼,这是怎么回事啊?”孙思邈让患者坐下,在飞扬穴进行针刺和按摩。他先用针刺手法,调节膀胱经和肾经的气血,然后用手指按摩飞扬穴,促进气血流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头痛、目眩逐渐减轻,腰腿疼痛也有所缓解。“感觉好多了,谢谢大夫。”患者感激地说道。

跗阳:下肢气血的温通之阳

“跗阳在小腿后区,昆仑穴直上3寸,跟腱的外侧,五行属阳火。”孙思邈说道,铜人跗阳穴处闪耀起明亮的红色光芒,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下肢的经络。“跗阳对改善下肢关节和肌肉的气血循环有帮助,能缓解因寒湿或劳损导致的下肢病症,如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脚气等。”

一位因外踝肿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动不便的患者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艰难地说道:“大夫,我这外踝肿得厉害,腿也一位因外踝肿痛和下肢痿痹而行动不便的患者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艰难地说道:“大夫,我这外踝肿得厉害,腿也没力气,走路一瘸一拐的,太难受了。”孙思邈让患者坐在椅子上,仔细查看他的外踝,只见外踝处红肿明显。孙思邈说道:“你这是气血不畅,寒湿阻滞经络所致。跗阳穴能温通经络,改善下肢气血循环 ,对缓解你的症状会有帮助。”

孙思邈先在患者的跗阳穴周围涂抹上一层特制的活络油,轻轻揉擦,让药物渗透皮肤。随后,他开始用拇指指腹点按跗阳穴,力度由轻到重,患者起初疼得微微皱眉,孙思邈轻声安慰:“忍一忍,这是在激发经络里的阳气,通则不痛,坚持一会儿就会好的。”随着点按的持续,患者感觉有一股热流从穴位处散发开来,逐渐蔓延至整个下肢。“感觉脚踝没那么痛了,腿也好像有了点力气。”患者惊喜地说道。

孙思邈一边点按,一边讲解:“跗阳穴五行属阳火,具有温阳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对于外踝肿痛这类因寒湿凝滞气血的病症,通过刺激跗阳穴,可以激发阳气,驱散寒湿,让气血重新通畅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点按,患者的外踝肿痛明显减轻,他试着站起来走了几步,虽然还有些蹒跚,但比之前轻松了许多。“太神奇了,大夫,太感谢您了!”患者感激不已。

昆仑:足部与头项的止痛之钥

“昆仑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膀胱经的经穴,五行属火。”孙思邈指着铜人,只见昆仑穴处闪耀起热烈的红色光芒。“昆仑穴主要用于治疗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癫痫等。刺激昆仑穴可疏通经络,止痛安神,尤其是对足部及头项部的疼痛,有着明显的缓解效果。”

这时,一位抱着头,表情痛苦的年轻男子走进医庐。“大夫,我这后头痛得要裂开了,脖子也僵硬得动不了,救救我。”男子焦急地说道。孙思邈让男子坐下,在昆仑穴处进行针刺。他手法娴熟地消毒、进针,运用捻转提插的手法,调节针下的经气。男子起初紧张得身体紧绷,随着针刺的进行,他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感觉头痛减轻了好多,脖子也没那么僵了。”男子说道。

孙思邈解释道:“昆仑穴连通着足部与头项的经络,当经络不通引发疼痛时,刺激昆仑穴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对于头痛、项强这类病症,昆仑穴是常用的穴位之一。”男子听后,对中医穴位的神奇功效赞叹不已。

仆参:足跟与下肢的强筋之参

“仆参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五行属水。”孙思邈介绍道,铜人仆参穴处泛起温润的蓝色光芒。“仆参具有强健腰膝、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下肢痿痹、足跟痛、癫痫等。尤其是对于足跟部的疼痛和下肢活动不利,刺激仆参穴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一位被足跟痛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老者走进医庐。他走路时小心翼翼,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大夫,我这足跟疼了好久了,走几步路就疼得受不了,这可怎么办啊?”老者无奈地说道。孙思邈让老者坐下,在仆参穴进行按摩。他先用热毛巾热敷足跟部,让局部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拿捏仆参穴。老者在按摩过程中,疼痛逐渐减轻。“感觉好多了,这按摩真舒服。”老者说道。

孙思邈说道:“足跟痛多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以及经络阻滞有关。仆参穴属水,水能滋养肝肾,同时它又能疏通下肢经络,所以对足跟痛和下肢痿痹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治疗,老者的足跟痛明显缓解,他又能像以前一样自在地散步了。

申脉:阴阳平衡的调节之脉

“申脉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脉,五行属金。”孙思邈说道,铜人申脉穴处闪耀起金色光芒。“申脉穴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有重要作用,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腰腿痛、癫狂痫等。当人体阴阳失调,阳气不升或阴气不降,就会引发各种病症,而申脉穴就像一个调节阴阳的枢纽。”

一位因失眠和眩晕而困扰的中年妇女走进医庐。她面色憔悴,黑眼圈浓重。“大夫,我最近老是失眠,头晕得厉害,整个人都没精神。”妇女无奈地说道。孙思邈让妇女坐下,在申脉穴进行艾灸。他点燃艾条,在申脉穴上方缓缓移动,让温热的气息渗透进穴位。妇女在艾灸过程中,感觉一股暖流从脚底升起,逐渐蔓延至全身。“感觉头没那么晕了,身体也放松了很多。”妇女说道。

孙思邈解释道:“失眠和眩晕很多时候是阴阳失调所致。申脉穴通阳跷脉,能调节人体的阳气,让阳气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坚持艾灸申脉穴,对你的症状会有很大帮助。”妇女听后,决定按照孙思邈的嘱咐,回家后继续艾灸申脉穴。

金门:本经急性病症的救急之门

“金门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五行属水,是膀胱经郄穴。”孙思邈说道,铜人金门穴处泛起蓝色光芒。“作为郄穴,金门穴对本经急性病症有较好疗效,能快速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常用于治疗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等。”

一位家长抱着突然癫痫发作的孩子匆匆走进医庐。孩子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家长焦急万分。孙思邈立刻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在金门穴进行针刺。他迅速找准穴位,快速进针,运用特殊的手法刺激穴位。不一会儿,孩子的抽搐逐渐停止,呼吸也平稳了下来。家长激动地说道:“大夫,太感谢您了,您真是救了孩子一命。”

孙思邈说道:“郄穴是经脉气血深聚之处,对于本经的急性病症,刺激郄穴能迅速激发经气,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金门穴对癫痫等急性病症有着独特的疗效。”家长听后,对中医穴位的神奇功效有了更深的认识。

京骨:本经原气的激发之骨

“京骨在足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是膀胱经原穴,五行属水。”孙思邈介绍道,铜人京骨穴处闪耀起蓝色光芒。“刺激京骨穴可激发本经原气,调节脏腑功能。它主要治疗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足痛等,对本经所过之处的疼痛及一些神经系统病症有调理作用。”

一位因长期腰痛而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走进医庐。他弯腰驼背,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吃力。“大夫,我这腰痛了好多年了,一直治不好,您快帮帮我。”男子痛苦地说道。孙思邈让男子趴在床上,在京骨穴进行按摩和艾灸。他先用按摩手法,沿着京骨穴周围的经络进行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然后进行艾灸,激发膀胱经的原气。男子在治疗过程中,腰痛逐渐减轻。“感觉轻松多了,这治疗真有效。”男子说道。

孙思邈说道:“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刺激原穴可以调动本经的原气,增强脏腑功能。你的腰痛是膀胱经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通过刺激京骨穴,可以激发原气,改善症状。”男子听后,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束骨:本经气血的调节之束

“束骨在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五行属木。”孙思邈说道,铜人束骨穴处闪耀起青色光芒。“束骨为膀胱经输穴,能调节本经气血,对因经气不畅导致的头部、腰部及下肢的病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常用于治疗头痛、项强、目眩、癫狂、腰腿痛等。”

一位因头痛和腰腿痛而痛苦的患者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说道:“大夫,我这头痛、腰腿痛,都快折磨死我了,您快给我看看。”孙思邈让患者坐下,在束骨穴进行按摩。他用手指轻轻按摩束骨穴,从穴位周围向中心发力,手法轻柔而有力。患者在按摩过程中,头痛和腰腿痛逐渐减轻。“感觉好多了,这按摩真神奇。”患者说道。

孙思邈解释道:“束骨穴作为膀胱经的输穴,就像一个调节气血的阀门,当本经气血不畅时,刺激束骨穴可以让气血重新通畅起来,从而缓解各种病症。”患者听后,对中医穴位的调节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我全神贯注地聆听孙思邈对足太阳膀胱经这些穴位的讲解,每一个穴位都仿佛是一把打开健康之门的钥匙,蕴含着无尽的奥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病例,我亲眼见证了这些穴位的神奇疗效,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医经络穴位学的博大精深。我深知,这些知识将是我未来行医路上的宝贵财富,我定要刻苦钻研,将其运用到实际治疗中,为患者解除病痛,传承和发扬中医这一瑰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