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 第17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膀胱经的—深入剖析下焦穴位奥秘

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医庐的庭院里,给这片宁静之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孙思邈依旧身着那件洗得有些发白却整洁干净的素袍,长须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站在那具神奇的铜人穴位图前,周身仿佛散发着一种智慧的光芒,那光芒如同这初升的朝阳,温暖且充满希望。

“徒儿,”孙思邈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沉稳而又充满力量,“我们今日继续探索足太阳膀胱经的奥秘,这一次,我们聚焦于那些关乎下焦健康的穴位,它们就像身体里的精密调节阀门,掌控着人体生殖、泌尿以及肠道等重要功能。”

肾俞:生命之源的守护密码

孙思邈抬手,轻轻落在铜人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位置,那正是肾俞穴。“肾为先天之本,肾俞穴作为肾的背俞穴,五行属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着补肾培元、益肾助阳、利水强腰的神奇功效。”他微微一顿,目光中透露出对生命奥秘的深刻理解,“你看,生活中那些因过度劳累、年老体衰或者先天不足而出现肾虚腰痛、遗尿、遗精、阳痿、早泄等问题的人,以及女性的月经不调、不孕不育,还有耳鸣、耳聋等症状,都与肾脏的功能息息相关,而肾俞穴就是开启肾脏健康之门的钥匙。”

这时,一位面色苍白、身形佝偻的中年男子走进医庐。他双手捂着腰部,脚步虚浮,每走一步都显得极为吃力。“大夫,救救我,我这腰酸痛得厉害,晚上还老是起夜,整个人都没精神。”男子声音颤抖,满是痛苦与无奈。

孙思邈示意男子坐下,仔细询问了他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后,说道:“你这是肾气亏虚所致。肾俞穴可补肾气,益精髓,对你的病症会有帮助。”说罢,孙思邈让男子趴在床上,先在肾俞穴周围用热毛巾热敷,待肌肉放松后,开始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肾俞穴。男子起初疼得直皱眉,但随着孙思邈的按摩,他的表情逐渐放松。“感觉有一股暖流在腰部流动,好像没那么痛了。”男子说道。

孙思邈一边按摩,一边对我讲解:“按摩肾俞穴时,力度要适中,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对于肾虚严重的患者,还可配合艾灸,借助艾草的纯阳之力,温补肾阳。”随后,孙思邈点燃艾条,在肾俞穴上方2 - 3厘米处进行艾灸,艾条燃烧,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袅袅升腾。男子在艾灸过程中,脸上露出舒适的神情,他感慨道:“真神奇,感觉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腰部也轻松多了。”

气海俞:下焦气血的调和枢纽

“接下来是气海俞,在脊柱区,第3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孙思邈将手指移至铜人相应位置,“此穴虽看似普通,却在调节下焦气血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它主要治疗肠鸣腹胀、痛经、腰痛等,能有效改善腹部及腰部的气血不畅,缓解相关疼痛症状。”

一位年轻女子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医庐,她面色苍白,双手捂着腹部,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大夫,我这肚子痛得厉害,月经也不规律,每次来都痛得受不了。”女子声音微弱,满是痛苦。

孙思邈让女子躺在病床上,找到气海俞穴,先用手掌轻轻按摩,以促进气血流通。按摩过程中,他轻声安慰女子:“别紧张,放松身体,我这就帮你缓解疼痛。”随着按摩的持续,女子的表情逐渐舒缓。“好像没那么痛了,肚子里暖暖的。”女子说道。

孙思邈对我说道:“气海俞与下焦的气血运行密切相关,对于女性痛经和腹部不适,按摩此穴能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侵,加重气血不畅。”

大肠俞:肠道健康的关键钥匙

“大肠俞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是大肠的背俞穴,五行属土。”孙思邈说道,“大肠主传导糟粕,大肠俞就是调节大肠功能的关键穴位。它主要治疗腰腿痛、腹胀、腹泻、便秘、痢疾等大肠病症。”

这时,一位捂着肚子、表情痛苦的中年男子走进医庐。“大夫,我这几天一直拉肚子,肚子还胀得难受,整个人都快虚脱了。”男子虚弱地说道。

孙思邈让男子坐下,在大肠俞穴进行按摩。他先用手指点按大肠俞穴,力度由轻到重,男子起初疼得直吸气,但随着点按的持续,他的表情逐渐放松。“感觉肚子里的气顺了一些,没那么胀了。”男子说道。

孙思邈解释道:“大肠俞可调节大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对于腹泻患者,按摩此穴能起到止泻的作用;而对于便秘患者,则能促进排便。在治疗过程中,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其他穴位和治疗方法。”

关元俞:温补肾阳的坚固堡垒

“关元俞在脊柱区,第5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孙思邈继续介绍,“此穴对温补肾阳、调理下焦有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腹胀、腹泻、腰骶疼痛、小便频数、遗尿、阳痿、早泄等病症。它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下焦的阳气。”

一位因肾阳不足而出现小便频数、腰骶疼痛的老者走进医庐。他步履蹒跚,每走一步都显得极为艰难。“大夫,我这腰老是痛,晚上起夜次数也多,这日子可怎么过啊。”老者无奈地说道。

孙思邈让老者趴在床上,在关元俞穴进行艾灸。他点燃艾条,在关元俞穴上方缓缓移动,让温热的气息渗透进穴位。“艾灸关元俞可温补肾阳,固摄下焦。对于肾阳不足的患者,坚持艾灸能有效改善症状。”孙思邈说道。

在艾灸过程中,老者的表情逐渐放松,他感慨道:“感觉腰部没那么痛了,晚上起夜次数也少了,这艾灸可真神了。”

小肠俞:下焦功能的精密调节师

“小肠俞在骶区,横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是小肠的背俞穴,五行属土。”孙思邈说道,“小肠主分清泌浊,小肠俞能调节小肠的这一重要功能,对小腹胀痛、腹泻、痢疾、遗精、遗尿、尿血、白带等下焦的水液及生殖系统问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一位面色苍白、身形瘦弱的女子走进医庐。她神情羞涩,小声说道:“大夫,我最近老是小腹胀痛,白带也多,感觉很不舒服。”

孙思邈让女子坐下,在小肠俞穴进行针刺。他手法娴熟地将银针刺入穴位,运用提插补泻手法,调节穴位的气血。“针刺小肠俞可调节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改善下焦的水液代谢和生殖系统功能。”孙思邈对我说道。

经过几次针刺治疗,女子的症状明显改善,她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大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膀胱俞:尿液排泄的调控阀门

“膀胱俞在骶区,横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是膀胱的背俞穴,五行属水。”孙思邈介绍道,“膀胱主贮存和排泄尿液,膀胱俞就是调节膀胱气化功能的关键穴位。它主要治疗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等膀胱及腰部病症。”

一位因小便不利而痛苦不堪的中年男子走进医庐。他眉头紧皱,满脸焦虑。“大夫,我这小便总是不畅,憋得难受,您快救救我。”男子焦急地说道。

孙思邈让男子趴在床上,在膀胱俞穴进行按摩和拔罐。他先用手指按摩膀胱俞穴,然后在穴位上进行拔罐,通过负压吸引,促进穴位的气血运行。“按摩和拔罐膀胱俞穴可调节膀胱的气化功能,促进尿液排泄。”孙思邈说道。

经过治疗,男子的小便逐渐通畅,他高兴地说:“太神奇了,终于能畅快地小便了,谢谢大夫。”

中膂俞:下焦气血的疏通使者

“中膂俞在骶区,横平第3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五行属土。”孙思邈说道,“此穴可调节下焦气血,对肠道功能紊乱和腰部不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它主治腹泻、痢疾、疝气、腰脊强痛等,刺激它能疏通局部经络,缓解疼痛,促进肠道正常运化。”

一位因腹泻和腰脊强痛而痛苦的患者走进医庐。他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大夫,我这肚子老是不舒服,还拉肚子,腰也痛得厉害,这可怎么办啊?”患者焦急地问道。

孙思邈让患者躺在病床上,在中膂俞穴进行推拿和艾灸。他先用推拿手法,沿着穴位周围的经络进行按摩,促进气血流通,然后进行艾灸,增强温通经络的效果。“推拿和艾灸中膂俞穴可调节下焦气血,改善肠道功能,缓解腰部疼痛。”孙思邈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他感激地说:“多亏了您,大夫,我现在好多了。”

白环俞:生殖与泌尿的守护卫士

“白环俞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五行属水。”孙思邈说道,“它与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关系密切,常用于治疗遗尿、遗精、月经不调、白带、腰骶疼痛等。刺激白环俞可调节下焦的气血和脏腑功能,改善相关病症。”

一位因月经不调和腰骶疼痛而烦恼的年轻女子走进医庐。她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焦虑。“大夫,我这月经一直不规律,腰也老是痛,这会不会影响以后生育啊?”女子担忧地问道。

孙思邈让女子坐下,在白环俞穴进行按摩和艾灸。他先用按摩手法,放松穴位周围的肌肉,然后进行艾灸,温通经络。“按摩和艾灸白环俞穴可调节下焦气血,改善生殖系统功能,缓解腰骶疼痛。同时,你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孙思邈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女子的月经逐渐规律,腰骶疼痛也明显减轻,她开心地说:“太感谢您了,大夫,我终于不用担心了。”

上髎:盆腔健康的呵护精灵

“上髎在骶区,正对第1骶后孔中,五行属水。”孙思邈说道,“此穴能调节盆腔内的气血,对女性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还可缓解腰骶部疼痛。它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阳痿、腰骶痛等。”

一位因痛经而痛得冷汗直冒的女子被家人搀扶着走进医庐。她面色苍白,嘴唇颤抖,几乎说不出话来。“大夫,救救我,我每次月经都痛得要死。”女子虚弱地说道。

孙思邈让女子躺在病床上,在中髎穴进行按摩和针刺。他先用按摩手法,轻轻按摩穴位周围,缓解疼痛,然后进行针刺,运用适当的手法,调节穴位的气血。“按摩和针刺中髎穴可通经活络、调理下焦气血,有效改善痛经症状。在月经前一周开始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孙思邈说道。

经过几次治疗,女子的痛经症状明显减轻,她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大夫,我终于不用再受痛经的折磨了。”

次髎:妇科疾病的克星

“次髎在骶区,正对第2骶后孔中,五行属木。”孙思邈说道,“它是调理妇科疾病的常用穴位,可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阳痿、腰骶痛等。次髎穴能通经活络、调理下焦气血,对女性的月经不调和痛经等症状有显着的改善作用。”

一位因月经不调和白带异常而烦恼的中年女子走进医庐。她神情焦虑,眉头紧锁。“大夫,我这月经老是不准,白带也多,这是怎么回事啊?”女子焦急地问道。

孙思邈让女子坐下,在次髎穴进行按摩和艾灸。他先用按摩手法,刺激次髎穴,促进气血流通,然后进行艾灸,增强温通经络的效果。“按摩和艾灸次髎穴可调节下焦气血,改善妇科疾病症状。同时,你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孙思邈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女子的月经逐渐规律,白带也恢复正常,她开心地说:“太感谢您了,大夫,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中髎:盆腔气血的调节大师

“中髎在骶区,正对第3骶后孔中,五行属土。”孙思邈说道,“通过刺激中髎穴,可以调节盆腔气血,改善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功能,缓解因气血不畅导致的各种疼痛。它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阳痿、腰骶痛等。”

一位因小便不利和腰骶疼痛而痛苦的患者走进医庐。他面色苍白,身体虚弱。“大夫,我这小便不畅,腰也痛得厉害,这可怎么办啊?”患者焦急地问道。

孙思邈让患者躺在病床上,在中髎穴进行针刺和艾灸。他先用针刺手法,调节穴位的气血,然后进行艾灸,温通经络。“针刺和艾灸中髎穴可调节盆腔气血,改善泌尿系统功能,缓解腰骶疼痛。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孙思邈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他感激地说:“多亏了您,大夫,我现在好多了。”

在这一天的学习中,我沉浸在孙思邈的讲解里,深刻领悟着足太阳膀胱经下焦穴位的奥秘。每一个穴位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蕴含着无尽的健康密码。我深知,这些知识将成为我未来行医路上的宝贵财富,我定要刻苦钻研,将它们运用到实际治疗中,为患者解除病痛,传承中医的博大精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