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11章隆庆十年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11章隆庆十年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八岁进士,太年轻、太显眼了!”

李平安沉吟片刻,指出陆京在官场受排挤的根本原因。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多少人一辈子的科考经历,眼看着你年纪轻轻就完成,自然心生嫉妒!”

陆京三次科考三次借势,少走了半辈子弯路。

当然少不了自我奋斗,论才华文采也足够担得起进士,然而天下才华够的书生太多,又有几人能上榜。

“还请先生指教。”

“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

李平安说道:“其一是不遭人妒是庸才,年轻气盛去争去斗,将拦路的老家伙掀翻了,很快就能爬上去!”

陆京听的气血上涌,拳头握紧,生出几分豪气。

转念想到当年挨打的理由,千变万化,永远摸不透先生的规矩,心中豪气顿时淋了盆冷水。

“先生,学生……斗不过!”

“还算有几分自知之明。”

李平安微微颔首:“其二就是熬,熬走上司,熬到升官,熬死所有同龄人,熬成官场老前辈。”

陆京眼睛一亮,又有些犹豫:“这会不会蹉跎一生?”

“别人熬就会蹉跎,你有赵严做靠山,不犯错就能平稳升迁。”

李平安说道:“按照国朝律法三年一考核,只要不犯错,七品升到二品也不过三十年左右。”

“五十岁执掌一部,又有元年进士这层身份,入阁就是大势所趋了!”

“拜谢先生指点。”

陆京起身一躬到地,眼中饱含感激。

幼时得先生指点学问,约束跳脱性子,改变了农家顽皮小子命运,如今又指点人生迷途,当真是天大恩情。

“你要切记,要将自己熬成清官。”

李平安说道:“官场如战场,你既得了赵严的提拔,自然成了另一派的眼中钉,很容易遭受攻讦!”

“学生明白。”

陆京心底一惊,前些日有商贾登门拜访,凭白给自己干股分红,正犹豫着要或者不要,现在知道该如何做了。

未来有了规划,陆京心情极好,叙话到晌午吃了饭才告辞。

期间考教唐英功课,发现比少年时进步不少,尤其精通律法条文,陆京拍着胸脯保证小师弟前途。

唐英送师兄出门,回来后询问。

“父亲,为何师兄不去请教那位赵老师?”

“陆京在赵严面前,必须体现聪慧一面,绝不能出现任何困惑,免得掉价。”

李平安解释道:“其二,这事儿让赵严说,或许只会告诉他,官场必须争必须斗,绝口不提熬字!”

赵严新晋次辅,正缺心腹臂膀,怎么可能允许陆京慢慢熬。

纵使知道官场争斗凶险,动辄落得抄家灭族,区区一弟子而已,斗不过别人就是无用,死了也就死了。

唐英皱眉道:“这般做老师?”

“并非所有老师都会传道受业解惑!”

……

翌日。

伙房。

李平安点卯当值,熟练的生火熬粥。

临近晌午。

苏六才来伙房,用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稀粥,里面米粒儿少的能数清,拌着土黄色的麸糠。

“老唐,你这法子不错,又能省不少米!”

“总不能将犯人饿死。”

李平安也是无奈,苏六管着伙房,为了搜刮油水用的米越来越少,早晚牢里会出乱子。

当真大规模饿死犯人,朝廷怪罪下来,伙房俩人就得背锅。

于是李平安用半袋米换了几袋子麸糠,拌进稀粥熬煮,既然牲口吃不死,那犯人也就能活命。

苏六啧啧称奇道:“老唐伱去治灾,定能为朝廷省许多银子!”

这时。

余差拨推门进来,吩咐道:“丙十二的犯人要吃小灶,点明了要红烧狮子头,六子能不能做?”

苏六点头道:“这是江南名菜,不过咱也精通。”

余差拨又说:“其他凉热菜再做三个,记得要精致,再去四季酒楼买坛上年份的酒。”

“嘶!”

苏六倒吸一口冷气:“这般大手笔,什么犯人?”

牢里有钱能吃上好席面,平日里只当玩笑话而已,毕竟数十倍于外面的价格,再有钱的商贾关进来,也舍不得几百两吃顿饭。

“盐商!”

余差拨只说了两个字,转身离开伙房。

“早听闻盐商富甲天下,今日得见果真如此。”

苏六双目放光:“老唐,你快去买酒,二十年份的醉春归,记得买品酒器具,有钱人讲究这个!”

李平安哪能看不出苏六心思,显然是想要攀附盐商。

张了张嘴没说话,今日劝过了,明日还有其他犯人,人家屈居伙房的目的就是等一個机会。

“何况咱来天牢也是有图谋,哪有资格劝别人!”

待李平安买酒回来,苏六菜做好了,拎着食盒亲自送去牢房。

约莫一刻钟。

苏六喜滋滋的回到伙房,嘴里哼着小调,心情极好。

……

一月底。

清晨。

李平安点卯后,先去廨房领月俸。

天牢都是月底发俸禄,遇到休沐则提前,从没有出现过拖延,更不会有扣押之类的说法。

核算月俸的是马主簿,讲究人儿!

从来只贪墨朝廷的银子,不会克扣下属的钱。

“老唐,这是你的。”

一锭银子,一粒银豆子,合计五两三钱。

三钱是固定月俸,会记入账簿应付朝廷查阅,五两银锭子是分润,也是牢中差役的大头收入。

那句话怎么说,你的俸禄是全部,我的俸禄是掩护。

李平安收了银子,在名册上画了个圈,表明已经领过俸禄。

“马大人,这月分润怎么多了?”

分润银子数目不定,全凭上月牢里油水收入,分到李平安手里的,通常在二两上下浮动,五两银子几乎翻了倍。

“全凭丙狱的冤大头,可惜只关了半个月。”

马主簿笑容满面,连最底层的杂役都多分几两银子,分到他手里的可是几百上千两,足够买处宅院了。

来到伙房。

李平安发现苏六不在,平常发俸禄的日子,这厮比谁都来的早。

惯例蒸馒头熬粥,整个天牢差役和犯人的吃食,要从早上做到晌午,一刻也不能停歇。

吃过午饭。

苏六方才姗姗来迟,进门将两粒碎银子放灶台上。

“老唐,这月的卖米钱。”

李平安掂了掂重量,约莫一两:“这可分多了!”

伙房每顿饭都克扣犯人米面,攒下来月底卖了,大约能有二两银子,按照三七分成,李平安分润六七钱。

苏六拍了拍水桶腰,豪气道:“区区几钱银子,不值得咱计较。”

李平安这才瞥见苏六腰间,竟然挂了个玉坠:“六子咋那么还讲究起来了?”

苏六得意的撩开皂衣,晃了晃玉坠,得意道:“上等的羊脂玉,知玉斋的雕工,足足花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厉害厉害。”

李平安不用猜也知道,苏六搭上了盐商的关系,人家指甲缝里漏点儿,就足够寻常人荣华富贵。

苏六瞥了眼锅里的稀粥,拿起勺子打算搅一搅,转念将勺子放下,蹲在灶膛前填柴烧火。

“老唐,以后你就是伙房大厨,过些日我就去江南了。”

李平安诧异道:“打定主意了?”

“人这一辈子没几次机会,既然等到了,纵使是杀头的买卖,我也要去做。”

苏六声音低沉,目光低垂。

灶膛中汹涌火焰,将苏六的脸庞映得通红,原本肥硕、油腻的模样,竟生出几分坚毅凝重。

……

半月后。

苏六辞去了伙房职务,打包好私人物件,大踏步离开伙房。

天牢门口,仅李平安一个人送行。

“老唐,后会有期。”

苏六拱手道:“将来我若死了,自万事皆休,若是侥幸发达了,回京城请你吃六味居。”

李平安在京城生活多年,从未听过这个馆子名。

“六味居在哪处地界?”

苏六说道:“等你在京城看到六味居开张,那就是我发达了。”

“六子,其实在牢里当差也不错。”

李平安最后劝说道:“每月三五两银子,吃喝不愁,已经好过大多数百姓,何必去冒险……”

“老唐莫要再劝我,人总要争一口气!”

苏六向天牢内里望了眼,说道:“我知道他们背后怎么议论,说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我还就不信了,泥腿子就不能心气儿高?”

李平安无奈耸耸肩,苏六不屑与狱卒交好,狱卒自是免不了阴阳怪气几句,只得拱手祝福道。

“祝你货如轮转,一本万利!”

“借吉言。”

苏六转身离开,走了几步又忽然回头。

“老唐,哪天我进了天牢,你可得照顾照顾,我可吃不下水煮麸糠!”

……

时光如水一逝不复返。

转眼过去半年。

苏六请辞,对他来说是人生大事,对天牢来说则微不足道。

本就是最底层的差役,街上一抓一大把。

李平安成了伙房唯一厨子,做事比先前自由了许多,每天做完饭就去牢里与狱卒闲聊厮混。

伙房克扣下来的米面,不似先前私下分了,而是拿出来请同僚吃酒。

二两银子不多,却让狱卒们纷纷夸赞。

“老唐,大气!”

李平安彻底融入了天牢,成了其中一份子,再没人怀疑他抱有别样目的。

这日。

乙字狱。

李平安漫不经心的闲逛,经过十九号牢房时,看到锁在刑架上的犯人。

蓬头垢面,气息奄奄,铁链穿透四肢,身上遍布伤痕。

据石差拨所说,此人曾是白云观高徒,因犯杀戒逐出道门,之后就堕入魔道四处烧杀抢掠。

为祸十数载,终落入镇抚司法网。

李平安仔细打量,由于燕赤霄的关系,对道门弟子抱有几分好感。

凶犯听到动静,缓缓抬头,看到站在栅栏外的差役。

“咳咳咳……道友是来救还是杀贫道?”

李平安眉头一挑,凶犯说出这话,那就不得不杀了,疑惑问道:“你怎么看出贫道身份?”

凶犯回答道:“听出来……咳咳咳,大蟾气修炼久了,呼吸声自有韵律。”

“原来如此。”

李平安恍然,未曾想呼吸都会成为破绽,好在精通道门秘传的人极少。

由大蟾气推至其他功法,或许有高手能从心跳声、脚步声,判断出一个人是否习武。

“幸好牢中同僚没高手,日后得调整呼吸心率,与常人相近!”

李平安心思转动的同时,一根木刺穿透凶犯心脏,片刻后杀生珠源源不断涌出真气。

寻了个安全角落,盘膝而坐运功炼化。

真气在经脉中流转,积累的杀气顿时爆发出来,双目赤红绽放凶光,在昏暗牢房中熠熠生辉。

此时若有人撞见,恐怕会吓得屁滚尿流。

李平安摸了摸眉心,凭空生出一缕黑纹,就像竖着闭合的眼睛。

“咱这副模样,岂不是又成了魔头……”

身上诸多奇物,除建木枝之外,当属不空钩使用最多,后来开始过度沉迷钓鱼,再不敢触碰。

其次就是杀生珠,结果负面效果远超预计。

李平安不用真气也就罢了,一经运转,汹涌杀气立刻上头,严重影响理智判断。

“回头买几卷佛经,必须消弭杀意。”

……

隆庆二年。

十月。

蛮族南下劫掠,绕开杀狼关直入关内,屠戮数百里。

北疆大军集结围剿,蛮族倚仗轻骑,逃之夭夭。

隆庆三年。

春。

隆庆帝调三十万府兵,并十万北疆大军,兵发蛮族金帐。

隆庆七年。

秋。

大将军冯显功马踏狼王金帐,阵斩蛮族之王,生擒蛮王皇子、后妃、贵族等三百余人。

年底。

太庙献俘,隆庆帝持剑斩杀九位蛮族皇子。

隆庆十年。

大乾岁入一亿三千万两,国朝鼎盛如烈火。

民间大儒上万言书,称隆庆帝为圣皇在世、千古明君,并奉上百位大儒所写“百寿图”,为隆庆帝五十整寿贺。

……

九月下旬。

六味居。

京城首屈一指的豪华酒楼。

原名赛百味,乃是百年老店,江南苏姓豪商买下后,将原本招牌劈成柴火扔灶膛烧了。

二楼包厢。

李平安、媳妇以及唐英坐在圆桌右侧,左侧是锦衣老者为首,之下有六名年龄辈分不等的青年。

今天两家人聚一起,是商量唐英的婚事。

唐英二十一岁尚未娶亲,在大乾已经算得上老光棍,明年官府就要强制婚配。

锦衣老者姓陈,官居刑部律令司主事,七品上的官位。

唐英近些年在贡院读书,由于精通刑名律法,很是得一位法家教谕看重。

前些日唐英成功考中举人,教谕保了个媒,女方父亲就是其好友陈主事,两边都觉着还行,于是约出来见一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