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12章故地重游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12章故地重游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乾娶亲的规矩,李平安懂。

然而定亲怎么谈条件,李平安就不懂了。

当年是官配婚姻,挑了个合适的日子就将媳妇娶回家,老泰山早就盼着嫁女儿,所以没有任何为难。

唐英要娶的女子就不同了,官家千金,知书达理,得父母兄弟宠爱,可不会轻易嫁出去。

吃了几杯酒,双方熟络了。

陈主事提出第一个条件,得换处新房。

“唐老弟,我这要求有些突兀,非是小女不孝顺公婆,实属悬笔胡同那儿太小了……”

民间百姓娶亲,九成九与父母同住,既方便孝顺长辈,又是同族而居增加凝聚力。

分家而居在外人眼中,就是家庭不睦。

寻常人还好,若是官员分家,理论上可以削职、贬官。

李平安眼底闪过喜色,他早就想与唐英分家,绝非是想过二人世界,实属儿子实力有些差。

一旦杀劫来临,或许遭受波及。

表面露出为难神色:“咱就这么个儿子,还指望他养老,怎么能分出去住?”

“唐老弟,分开住又不是分家,若是银钱不够,我可以拿一些。”

陈主事说话时,给身旁男子使了個眼色。

男子轻咳一声,明白该自己唱白脸,拉了拉脸说道:“本官那小妹娇生惯养,自幼学的琴棋书画,也不会照顾人……”

“若是唐先生身边缺少使唤丫鬟,本官可以送您几个!”

话中意思很明显,自己妹妹嫁入唐家,绝不是去照顾人,更不能受任何委屈。

“陛下嫁女,尚要侍候公婆,莫非陈大人的女儿比公主还尊贵?”

李平安目光扫过男子,稍稍显露杀气,吓得对方真成了白脸,眼见席间气氛凝重,话音一转。

“不过分居也可以,其他事陈大人可要松松口。”

“自然自然,多谢唐老弟体谅。”

陈主事确实疼爱女儿,否则也不会厚着脸让亲家分居,些许彩礼嫁妆之类,远不如女儿过得舒服些重要。

又商议了一刻钟。

大体事宜流程定下,具体的吉时吉日还要请人算。

陈家虽不是高门大户,却也是要脸面的官宦人家,到了这一步,只要不出现大乱子,唐英的亲事算是定了。

正事说罢,席间气氛顿时轻松。

陈主事混迹官场半辈子,自是酒场上的豪杰,酒至半酣谈性上来了,天南海北江湖庙堂无所不说。

“建武三十九年时候,我奉命去徐州路城,查人口失踪案……”

李平安眉头一挑,此案似是听燕赤霄讲过,不过可以听听朝廷对此事的定性、记录。

陈主事继续说道:“本以为是盗帮、丐帮之流为祸,未曾想竟是出了买卖百姓的狗官……”

“狗官买卖人口得来的银子,全都用于行贿,连带其顶头上司一并抓进天牢……”

案件中间穿插陈主事在路城见闻,譬如城中随处可见的饿殍挺尸,譬如丢失儿女的父母,行尸走肉般在街头游荡。

尤其是陈主事一口一个狗官,让陪同的几个晚辈面色很不自然,场面颇有几分滑稽。

李平安疑惑道:“我听人讲路城案,似是那狗官为了巴结崔家……”

“咳咳咳,可不敢乱说。”

陈主事立刻打断说道:“那都是民间传闻,当不得真,一切以朝廷调查为准!”

“原来如此。”

李平安问道:“陈兄在刑部当值,有没有遇到诡异、非同寻常的案子?”

“当然有,为数不少。”

陈主事沉声道:“不过为了国朝安定,此类案件不会对外公布,即使公布也会挂在江湖贼人头上!”

李平安微微颔首,理解朝廷的做法。

前世没有妖魔鬼怪,朝廷会忽悠百姓信奉,以加强精神控制奴役。

大乾真的有鬼怪,朝廷反而竭力捂着,大力打击佛道之外的淫祀邪祭,唯恐有人借鬼怪名头制造混乱。

两家人边吃边聊,五六坛酒入腹。

李平安三人面色如常,反观陈家几个人,个个脸红耳赤。

陈主事眼见着酒场上比不过,索性撇下官员的脸面,抓住李平安的手,半醉半醒的说道。

“今儿与唐老弟相见恨晚,往后咱们就是兄弟了!”

李平安不明白这厮什么意思,含糊着点点头:“陈兄说得对。”

陈主事郑重道:“那小女也就是唐老弟的女儿,可要好生照顾,不能有偏倚……”

“陈兄放心,定不会让儿媳受委屈。”

李平安给不了权势、金银之类的允诺,但是有一点绝对冠绝大乾,那就是真切的视男女平等。

或者说,真切的认为人生而平等。

眼见陈主事要醉过去,李平安让唐英送未来老丈人、几位内兄回家,自己与媳妇去楼下柜台结账。

掌柜的噼里啪啦打了通算盘:“诚惠十六两七钱。”

李平安摸出二十两银锭,等着对方过戥子找钱,随口问道:“怎么没见过你们东家?”

掌柜的说道:“东家做的是大生意,顾不得这小买卖,也就开张的时候来过一回。”

“厉害厉害!”

李平安赞叹几声,没有继续追问。

与苏六分别恍如昨日,实则已经十年人间,当年些许关系已经消磨干净,连记忆都模糊了。

只记得是个小眼睛大胖子,当街遇上了或许面熟,决计叫不出名。

回到家。

李平安等唐英回来,交给他厚厚一叠银票。

“这是家中所有余钱,你去买房结婚,多了自己留着,不够咱家也没有!”

“父亲,太多了。”

唐英面色微红,说道:“我与婉儿商量过,就在附近买处一进院子,方便常回家看看……”

“过好自个儿的日子,没事儿莫要回来。”

李平安打断儿子说话:“我与你娘打算外出游历,归期未定,你回来家里也没人!”

“……”

唐英莫名有种感觉,自己不是娶媳妇,而是嫁去外面。

眼见着儿子闷闷不乐的回屋,媳妇低声道:“英儿是咱儿子,告诉他杀劫之事,也无妨吧?”

李平安摇摇头:“做个普通人挺好。”

当年捡到唐英时,二尺长的小人儿,黑黢黢干瘦。

养了二十年,纵使小猫小狗都有感情,何况活生生的人,自是愿唐英平平安安的活一辈子。

媳妇问道:“这回怎么应劫?”

李平安从怀里取出根骨笛,眼底闪过杀意。

“摇人,钓鱼!”

……

婚事定好。

之后就是三书六聘,八抬大轿。

十月廿四。

宜合婚订婚,唐英与陈婉结为夫妇。

……

翌日。

李平安早早来天牢当值,拎着大袋子喜糖,遇到同僚就塞一把。

糖在大乾属于奢侈品,比肉还要精贵。

同僚吃了喜糖,询问缘由。

李平安解释道:“昨儿儿子结婚,今晚我在六味居定了席面,请大家去吃酒,不醉不归。”

“恭喜恭喜!”

所有人散过喜糖,来到伙房做饭,开门见到马主簿。

“马大人,您要吃小灶?”

“唐老弟瞒得我好苦啊!”

马主簿笑着说道:“令郎与陈主事之女大婚,这等大好事,我竟然是听同僚说起才知道。”

李平安早就想好借口:“陈大人要咱低调,位卑言轻,只能听话照做了。”

“原来如此。”

马主簿不疑有他,陈主事在刑部有名的清正,不允许亲家攀附很是正常。

“刑部、天牢是一家,唐老弟有了这层关系,日后牢里有什么事,尽管开口!”

“还真有一事儿……”

李平安顺杆上爬:“过些时日,打算回凉州老家看一看,还请马大人批个假期。”

“此事好说。”

马主簿答应道:“什么时候请假,与我知会一声,半年一年都可以,俸禄、分润照发不误!”

“多谢大人。”

李平安不担心牢里没人做饭,这等肥差放在市面上,大把的人想进来,卖个三五百两不算多。

送走马主簿,开始熬稀粥。

看在儿子大喜的面子上,特意多添了两勺米,让牢里犯人沾沾喜气。

晌午。

狱卒纷纷来伙房吃饭,有新听到喜事的,又是一番道贺。

李平安将二号灶的稀粥盛进木桶,黄黄绿绿就像喂猪的泔水,与狱卒吃的大米稠粥、白面馒头天差地别。

等了许久,平日里送饭的老刘头不见来。

石差拨说道:“老唐,老刘头八成睡在哪家暗门子,今儿就劳烦你送送饭。”

老刘头年岁刚好四十,比李平安小八岁,不过他在牢里已经待了二十余年,属于老资格中的老资格。

不同于其他狱卒,搜刮了油水就成家立业。

老刘头所有的俸禄,全都扔进了勾栏,有钱春风楼,没钱就暗门子。

无儿无女,无忧无虑。

“啧啧啧,老刘头当真潇洒,也不怕折了腰。”

李平安拎着饭桶进牢房,从最外边的丙字狱,每个有犯人的牢房舀一勺稀粥,甭管吃不吃得饱,就这些。

丙六号狱犯人疑惑道:“差爷,我交了馒头月银。”

馒头月银就是月初交一笔银子,每顿饭多给个馒头,另外还有米饭、小菜、肉片等等售卖。

这银子交给马主簿,月底按照比例分润给每个人,当然是上边官员拿大头,下边胥吏吃点汤水。

“老刘头不在,要不你饿一天,明儿再吃?”

李平安也不惯着,懒得去分辨谁买了馒头谁买了米饭,但凡有钱在牢里吃馒头,十之**不是好人。

乙字狱关押的凶人,更不用给好脸色。

混江湖的本就没几个好人,抓到天牢里的,基本个个穷凶极恶。

天牢最深处是甲字狱,用于关押官吏、勋贵,目前空荡荡无一人,也就不用去送饭了。

自从隆庆五年,甲字狱就再没人进来。

犯了事的官员勋贵,至多打板子贬为平民,再不用菜市口砍头,更不用害怕抄家灭族。

百官无不称赞陛下仁厚,市面上已经开始流传“隆庆盛世”。

李平安对着空荡荡的牢房,唾了口涂抹,嘟嘟囔囔骂骂咧咧。

“盛世盛世……盛个屁的世!”

……

隆庆十一年。

正月。

监天司上书五星连珠,天下大吉。

隆庆帝皇陵祭祖,下旨修万寿宫、观星台。

六月。

凉州所属固阳、凤和、泉春等县连降大雨,水患肆虐,粮价攀升。

……

清元河。

暴雨导致水位上涨,流速湍急。

“嘿呀儿哟,嘿嘿呀儿哟……”

艄公唱着歌,摇着船桨从河对岸过来,停靠稳妥后等待客人。

不多时。

李平安与媳妇来到岸边,夫妇二人头戴斗笠,肩披蓑衣,与冒雨赶路的百姓并无区别。

“去陆家村多钱?”

“一人十文。”

艄公收了铜钱,叮嘱客人坐稳扶好,摇着船桨顺水而下。

“老人家,伱去陆家村做什么?”

“探亲。”

李平安满意摸了摸脸上药膏,那偷儿当真不是吹牛。

从京城到凉州路上,不急不缓游山玩水,由于吃饭住店出手阔绰,于是遇到了几位慷慨解囊的江湖朋友。

其中有个自称贼王记名弟子的偷儿,身上有一卷易容术,记载着极为精妙的化妆之法。

买来药膏抹在脸上,当真成了半百老头。

艄公面上露出羡慕神色:“老人家也姓陆?”

李平安摇摇头,叹息道:“好些年未回来,也不知村中变成了什么模样。”

“变得可好咧!”

艄公指着河对岸的田地:“这些田全都姓陆,人家都不用自个儿种,有的是长工。”

李平安诧异道:“我记得这儿离陆家村还远?”

“远着呢。”

艄公说道:“谁让人家村里出了大人物,有的是人送银子,有钱了就买地,买着买着就多了!”

李平安极目远眺,一眼望不到边的良田,感叹道。

“好一个吏部员外郎啊!”

陆京自隆庆元年中进士,年年考核甲上,三年一升迁,自刑部至户部又吏部,如今官至从五品。

京官外放大三级,吏部又是六部之首,陆京放在外边,身份、地位堪比三品大员。

凉州府尹方才是三品,足见其尊贵。

何况陆京方才三十岁,正年富力强,凉州府尹没有天大机缘,到死也难入主中枢,至多调入京都挂个二品闲职。

片刻后。

李平安遥遥望见陆家村,准确的说应该是陆家庄,青石墙围着的庄子,四角还建有箭楼。

“当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