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19章屡败屡战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19章屡败屡战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傍晚时分。

李平安吃罢饭,坐在院中读书。

从入门的孔孟之道开始,逐字逐句背诵,遇到不懂的地方再翻阅注疏。

寻常人到了这个年纪,身体衰退,脑力不济,想要从头学起考进士,几乎是痴心妄想。

再怎么天才也难,毕竟能考中举人的已经是精英。

李平安借助建木神物,身体机能永远保持年轻,天资不会随着年岁衰退,只要保持恒心,中进士不过是早晚而已。

其他事亦可类比,青春不老,堪称学习的绝顶天赋。

“其身正,不令而行……”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李平安朗声诵读,语调深沉悠长,让空寂的院落多了几分生气。

吱呀一声。

院门从外边推开,唐英带着妻子陈婉走进来,看到父亲后上前躬身行礼。

“父亲安好,孩儿多有想念。”

陈婉福了福身子跟着行礼,面上带着尊敬,自从加入唐家之后,从未受过任何委屈,更没有娘亲叮咛嘱咐的婆媳矛盾。

又不缺钱,自然关系和谐友爱。

“嗯。”

李平安微微颔首,挥手示意夫妇二人坐下:“近日书读的如何?”

“略有长进。”

唐英斟酌说道:“国朝律法诸多著作,已经诵读完毕,开始钻研前朝律法。近些日许教谕的新著作,写的是两朝律法变化,孩儿帮着做了不少注解。”

“不错不错。”

李平安赞扬道:“你能帮着教谕著书,法学必然精深,日后说话不必这般谨慎,嗯,可以张扬一些。”

唐英疑惑道:“父亲从小就教导,做人须谨小慎微……”

“时移世易。”

李平安没有解释其中缘由,而是催促道:“好好读书,早些考中进士,去刑部任职,为父有事需要你去做。”

“遵命。”

唐英从小就听话,也不敢不听话,属实爹娘太过厉害。

“父亲,母亲没回来吗?”

李平安目光黯然,叹息道:“你娘去了很远的地方,闭关修炼,需要很久很久才会回来……”

唐英面色发白,他又不是小孩子,且父母相亲相爱如同一人,从小就没见他俩有过分离,忍着泪水,声音带着几分哽咽。

“爹,我娘是不是……没了?”

“胡说八道!”

李平安厉声呵斥,眉心陡然显现黑纹,双目赤红如血:“玉儿还活着,你以后再敢乱说,休怪为父心狠手辣。”

“孩儿知错。”

唐英噗通跪倒在地,对着李平安叩首。

父亲这般反应激烈,更确定了心中想法,几月前母亲尚言笑晏晏,哪曾想转眼就是噩耗,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未见。

念及至此,再也忍不住悲恸,泪流满面。

陈婉跟着跪下,轻抚唐英脊背舒缓抽搐,宽慰道:“相公常说婆婆是天下最厉害的人,怎么会出事,定是闭关去了。”

李平安颓然挥手:“走吧,我要安静,就不留你们吃饭了!”

“父亲……”

唐英无语凝噎,叩了叩首,起身与陈婉离开。

出了胡同口。

陈婉方才松了口气,低声道:“公公生起气来,好生恐怖,那眼神似是要杀人一般!”

唐英擦干眼泪,努力按下悲恸,说道:“婉儿,你先前问过,为何我这乡下来的小子,谨慎却不卑微,面对任何人都有挺直腰板的底气。”

“现在便告诉伱,父亲母亲是武道宗师,有此靠山,自是不惧任何人!”

陈婉目瞪口呆,即使闺中女子也知晓武道宗师的份量,若是肯入朝为官,起步就是从四品武官做起。

纵使是闲职,也抵得上常人奋斗一生。

若是能为朝廷立功,表明忠心,或者说是投名状,升官就如喝水吃饭般容易。

“那婆婆为何……”

“父亲母亲隐居民间,从不显露修为,定是招惹了大仇家。”

唐英推测道:“父亲让我入刑部,或是借助朝廷查案,追查害死母亲的真凶!”

“相公,我支持你!”

陈婉说道:“经常听你讲公公婆婆的事,我颇为羡慕,夫妻二人做到此等境地,也就没有任何遗憾了。”

唐英握住媳妇的手:“婉儿,我亦如此!”

陈婉问道:“那将来我年老色衰,你又做了高官,遇到个红袖添香的美貌女子,会不会纳妾?”

“我若说不会,婉儿也难全信。”

唐英说道:“然而父亲曾给我立下规矩,只允许有一个妻子,禁止纳妾,否则就会打断我的三条腿!”

陈婉疑惑道:“怎么会有这般规矩?”

正常富贵人家的父母,会让儿子多几個女子,好多生儿子延续血脉香火。

“父亲常说男女平等,那些做妾的、勾栏唱曲的,都是为时代所迫害……”

“什么是时代?”

“你我所处,便是时代!”

……

春去秋来。

转眼从阳春二月到了萧瑟秋风。

李平安参加了秋闱,秀才考举人,然后不出意料的没中举。

按照大乾户籍规矩,李平安本没资格在京城科考,不过陆侍郎说了句话,隔天就变成了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如此做法,大幅降低了科考难度,毕竟京城录取的举人数多。

这日。

李平安下值回家,见到门口站着个灰袍僧人,背着个硕大的包袱。

“贫僧圆通,师尊是智刚禅师,可是唐居士当面?”

“正是。”

李平安答应一声,从圆通手中接过包袱,沉甸方正似是书籍。

圆通说道:“这里面有师尊的信和大慈悲寺典籍,贫僧从凉州到云州再到京城,跨越三千里将信送到……”

李平安听的连连点头,正要夸赞几句后辈辛苦,就看到圆通拇指食指搓来搓去。

“小师傅笑纳!”

说着从袖口摸出银票,塞到圆通手中。

“居士日后有传信的差事,尽管吩咐,小僧腿脚麻利。”

圆通顿时眉开眼笑,双手合十躬身的同时,银票自然而然的滑入袖口,随后三步两步在街头消失不见。

李平安正啧啧称奇,圆通从街角伸出脑袋。

“居士,贫僧在城外白云寺挂单。”

“当真是什么师父收什么徒弟!”

李平安颇为惊叹圆通的能力,一步数丈远落在百姓眼中,很像传说中的神足通,将来年岁大些,说不得被捧做高僧罗汉。

“毕竟是雍州顶尖宗门,即使经历大乱,也底蕴深厚!”

回家打开包袱,率先看到智刚写的信。

三页纸,先说了佛道二教四下搜查神血,没有发现任何踪迹,随后是关于噬心老魔的消息。

“老魔竟然躲在京城……”

李平安眼底闪过浓重杀意,据智刚信中所说,紫阳真人等武道宗师追杀老魔蝙蝠分身,其他方向的尽数斩杀,唯有躲入京城的分身消失不见。

“或者说,世外桃源在京城!”

智刚也有此推测,比起其他地界,江湖在京城的影响力太低了。

至于是不是故意引来京城,老魔可没那么高尚,不会为了世外桃源,将自己置身险地。

“以后多在京城转转,日子久了,总会发现怪异!”

李平安收起信件,翻看大慈悲寺典籍,书册墨迹尚新,显然抄录不久。

开篇就记录了法号悟云的僧人,寿元耗尽圆寂,十年后有少年登上大慈悲寺,自称是悟云转世之身,觉醒了宿慧。

悟云师兄弟反复验证,确定了转世之说。

“两世记忆融合,僧人占了主体,所以少年就成了悟云!”

李平安微微颔首,对此颇为信服,少年的状态与自己有几分相似。

继续翻看,连续几个关于僧人转世的记载,并以此为佐证,在书中屡屡宣扬佛门轮回转世理论。

“转世终究不是复活……”

李平安迅速翻看,终于寻到了不同的记载。

传闻西南川州宝光寺,有僧人死于魔头之手,其师以秘术招魂还阳,后来这个僧人活了百零七岁方才圆寂,当地县志亦有记载。

“招魂还阳,这不道家的本事么?”

李平安很快就醒悟,落入了前世思维惯性,无论佛道都没有法术、神通,超越武道的玄异手段都是借助奇物实现。

十余册典籍,从傍晚读到深夜。

书**记录了百余位僧人,轮回转世、还魂返阳、墓中复活、乃至僵尸生灵等等办法,死后又活了一世。

“真真假假难辨,不过至少证明世上有复活之法!”

李平安眼中闪过希冀,将书册收起来,通宵诵读四书五经。

武道强人念书,且不论智慧高低,体力、精力上胜过常人数倍,一天苦读七八个时辰都不会感到劳累。

……

隆庆十二年。

三月,春闱落榜。

九月,秋闱继续落榜。

……

十月廿九。

天空阴云密布,似要下雪。

状元楼。

李平安挑了几本教人写文章的书,著书之人要么是进士,要么是私塾名师。

来到柜台前结账,崔掌柜笑着说道。

“诚惠十五两七钱,唐先生,祝你明年科考顺利。”

旁边年轻书生投来异样目光,打量这个满头白发面容沧桑的老头,如此模样竟然敢参加考试。

一连三场每场三天的科考,许多年轻人都撑不住,也不是没有累死冻死的士子。

书生看着老头颤颤巍巍的出门,没有出言嘲讽,反而生出几分同悲同戚。

科考,困住了人一辈子!

书生暗自下定决心,加倍苦读,切不可落魄成四五十岁的老秀才。

李平安并不知道,自己老年苦读激励了年轻人,拎着书来到天牢当值,点卯后就去廨房领月俸。

“三两七钱,这月分润少了些。”

马主簿知道李平安不缺钱,关心道:“老唐,近日读书如何?”

“略有长进。”

李平安叹息道:“不过距离考中,还差不少,需多加用功。”

“莫要灰心丧气,我足足考了二十年才中举。”

马主簿唏嘘道:“当年家贫,只供得起一人读书,兄长自愿将机会让与我,庆幸没辜负父母兄长的期望。”

“老唐你不缺银钱,条件比我好十倍百倍,将来定能得中!”

“借大人吉言。”

李平安与马主簿关系日益增进,毕竟顶头上司主动示好,没理由拒绝推辞。

平日里常聊天,知晓了马主簿出身低微,朝中没有任何靠山,否则正儿八经的进士,也不会窝在天牢虚度十数年。

世道不公有,贪污受贿也有,很难说马主簿是好人或坏人。

来到伙房。

鲁御正在和面蒸馒头,见李平安进来,连忙将角落的桌椅擦拭干净。

“唐爷,您请坐。”

“一锅里吃饭,咱们不用客气。”

李平安坐下后取出书册诵读,自从决定才加科考,就将伙房差事全部交给鲁御,成了吃空饷的闲人。

鲁御对此没有任何怨言,如今伙房余下的粮食买的钱,全归他自己所有。

“唐爷,这月粮食卖了二两八钱。”

“你自己拿着就好。”

李平安听到银子数额,比苏六还多盘剥三成,提醒道:“莫要做的太过,牢里犯人只要还活着,就有出狱的机会!”

犯人在牢里卑微如泥,不敢招惹狱卒,出去了个个都是大人物,随手就能将差役碾死。

当然,少有犯人这般做,谁知道将来会不会二进宫。

鲁御保证道:“唐爷放心,死不了!”

李平安微微颔首,没有继续劝说,提醒一声已经是出于同僚关系,再多说就是交浅言深了。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物格尔后知至……”

李平安静心读书,遇到不通透的地方就记下,等到晌午吃饭时候,揣着几个馒头进了甲字狱。

路上遇到相熟狱卒,少不了调笑几句。

“老唐读书有没有长进?”

“老唐,中举了没?”

“老唐,作首诗来听听……”

有人是善意打趣,有人是嘲讽讥笑,大多数是看热闹心态,认为李平安给平淡无奇的日子添加了乐子。

“快中了,将来叫咱唐老爷!”

李平安不气不恼,总是笑着回应。

单这云淡风轻的气场境界,便让不少狱卒认为,或许老唐能创造个奇迹。

平凡人总是盼望、幻想世上有奇迹,然而遗憾的是,这世上没有奇迹,譬如李平安中举人、进士,就根本不是奇迹。

一路来到甲九狱。

犯人看到李平安走过来,立刻舍弃了稀粥,脸上带着几分谄媚。

“唐爷,您来了。”

李平安将白面馒头递进去:“有几处句子不甚明白,特意来请教胡大人。”

“好说好说。”

犯人早就饿惨了,吭哧吭哧的吃馒头,只觉得区区白面比山珍海味还要好吃。

李平安静等犯人吃完,然后取出书册,将标记的地方逐个询问。

犯人当年高中二甲第六名,入狱前官至礼部员外郎,对四书五经注释早已了熟于心,解释起来深入浅出。

并且会引申开来,以一句串联十句百句,高屋建瓴的论述堪称学问大家。

“多谢胡大人。”

李平安拱手致谢,若非这厮贪墨十几万两入狱,自己绝没机会请教。

“唐爷客气。”

犯人厚着脸皮说道:“下回能不能带壶酒,做了这些日的牢,口干的厉害。”

李平安点头答应:“明天就带来,只有寻常烧刀子,比不得胡大人喝过的美酒,不过可以带两碟小菜。”

“多谢多谢。”

犯人连声道谢:“日后唐爷写了文章,定竭力批改,其他的我不会,科考那是行家。”

李平安离开甲字狱,一路向外走,经过乙六狱的时候顺手杀了个犯人,体内真气增长几分。

“天牢真是个好地方!”

……

隆庆十三年。

科考再次接连失利。

李平安预料之中,心平气和的离开贡院,回家继续读书写文章。

可惜胡大人流放去了北疆,没能继续指点学业。

好在天牢从不缺能人,新入狱的凉州学政,主持过数次科考,经他手选拔出来的举人数以百计。

又是一位好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