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39章不求上进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39章不求上进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出戏唱完。

客人轰然叫好,没钱的扔两个铜子,有钱的赏颗银豆子。

王青山放下茶杯,吩咐侍候的汉子,给台上唱花魁的旦角打赏了锭银子,笑着与李平安说道。

“平安兄弟,殓尸房的生意怎么样?”

“够吃够喝。”

李平安大抵能猜到缘由,话音中带着几分冷淡,品了口茶继续听戏。

班主带着演员致谢,特别致谢了王青山等贵客,然后报幕下一场戏曲。

“请大家欣赏,由马先生新编的戏曲,状元郎砸缸救友……”

噗!

李平安一时没忍住,将茶水喷了出来,什么段子都冠名苏明远,当真为了卖座无所不用其极。

王青山忽然问道:“你说再过几百年,史书上会不会真的有砸缸救友的记载?”

“很有可能。”

李平安点头说道:“当下史书上,某些名人钦事,确是后来人伪造。”

这类钦事为数不少,诸如砍樱桃树、苹果砸头、画鸡蛋等等,都是编造出来的故事。

由于广为流传,又是励志的鸡汤,真假就不重要了。

“是啊,几百年后还有人记得状元郎,至少县志、国朝通史会记一笔。”

王青山幽幽说道:“可是你我呢,百年之后只有亲人记得,再百年连分头都荒了,只言片语都留不下。”

李平安眉头一挑,诧异的打量王青山,金刀武馆还教这个?

“青山哥在读书?”

“不错,自从做了生意,愈发觉得读书重要。”

王青山颔首道:“这两年请了几个先生,得空便教我读书,儒墨道法都有所涉猎。”

“佩服。”

李平安由衷赞叹,若是生在和平年代王青山或能有大成就,可惜这里是大乾,拳头才是根本道理。

王青山见话说的差不多了,邀请道:“现在商号扩张缺人手,平安兄弟来帮我吧?”

“咱舍不得这祖传的铁饭碗。“

李平安惯例拿祖宗做借口,实际上殓尸房安全无忧,一旦有了危险祖宗姓什么都无所谓。

“不求上进就是枯坐等死。”

王青山劝说道:“我们普通人就得去争,去拼命,不断的向上爬,才能活得更好,或许能在书上留几行字。”

“我就想平平安安的活着。”

李平安很缺钱,但是不会去争去抢,即使没有获得建木枝,世界也应该允许人选择平凡。

话音一转问道:“为什么忽然邀请我?”

王青山没有隐瞒:“京城卖粮免不了与兵马司打交道,前些日与几个朋友吃酒,提起你打杀了两个江湖高手。”

“原来如此。”

李平安没有细究是谁,回头与李三问问便知,应该不是他大嘴巴,没人会蠢到讲自己冒功领赏的事。

那不成了帮镇抚司完成业务绩效么!

“商号生意很稳定,合作的不是京城这些新贵,而是南边传承千年的大族,无需担心风险。”

王青山继续劝说道:“平安只需在船上镇场子,悠闲轻松,一年少说五六百两。而且有南边的靠山,将来户籍能改为良民,子孙都能参加科考。”

诱惑不可谓不大,且不说赚多少银子,只要能惠及子孙就让无数人拼命。

李平安仍然摇头:“祖业不可丢。”

镇场子的活更不能干,跑船遇上水匪是常事,到时候就得出手厮杀,一回两回安全度过,时间久了哪能不湿鞋。

莫说几百两银子,纵使是坐龙椅、富甲天下,但凡有危险,李平安也会连夜溜之大吉。

与长生比起来,富贵于我如浮云!

王青山眼中闪过不喜,本以为礼贤下士主动邀请,李平安会感激涕零的拜入麾下,未曾想接连受挫。

旁边侍候的汉子说到:“山爷,这两件事不冲突,安爷完全可以一肩挑,忙时跑船,闲暇了就在殓尸房。”

“说的不错。”

王青山压下心中羞恼,又问道:“平安以为如何?”

李平安将茶杯放下,摸了摸袖口带的两根雷管,心中有了底气。

“多谢青山哥厚爱,只是咱志不在此,何况朝廷禁止胥吏经商,一经发现轻则流放。”

胥吏实权在握,再参与经商、帮会等事,很容易成为坐地虎。

譬如李平安等殓官,仗着收尸的权力开丧葬铺子,仗着权力很容易就垄断出殡下葬等业务。

哪个敢去别家买棺材纸钱,就让他家的亲属缺胳膊少腿,缺心少肺不得全尸。

这样权力加金钱,连衙门官员都受其挟制。

所以朝廷对胥吏有诸多限制,如不得经商,不得入帮,不得科考等等,就是为了防止胥吏做大,作奸犯科败坏吏治。

王青山听到朝廷二字,面色稍霁。

胥吏算是半个官,受朝廷庇护,声音又变得温和。

“李兄弟窝在殓尸房,凭白浪费了这一身本事,再考虑考虑。”

“青山哥莫要再劝了。”

李平安时刻谨记,无论修行武道、制造枪械还是胫骨宝物,只是用来保命,绝不能好勇斗狠。

王青山神色阴翳,自从经商发达之后,成了永兴坊数得上的人物,邻里无不恭敬追捧,今天连番遭人拒绝,有些挂不住脸面。

“那便算了。”

说罢直接起身离开,附近几个听戏的汉子,跟上去护卫左右。

出了戏院,侍候的汉子低声说道:“山爷,要不要找人出手,断了这厮一条腿?”

王青山摆摆手,到底是交情深厚的发小,即使有些不识抬举,也不能下狠手教训,传出去会坏了坊间名声。

“可惜了,还打算拉他一把,没曾想这般不求上进!”

此时戏院里。

李平安仍坐在桌前,听着新编的戏目,正演到砸水缸的**情节。

表演状元郎的小生,站在一人高的水缸边沿,摇摇晃晃的焦急转圈,看似要掉入水缸,实则脚步稳健。

“这杂技就值回票价!”

李平安从袖口摸出几分钱,屈指一弹落在戏台上。

一壶茶续了五六回水,喝得都没味儿了,方才溜溜达达回到殓尸房。

自此之后。

在读书练功、勾栏听曲之外,李平安又多了个新爱好,时不时去富春班听戏。

听着戏,喝着盖碗茶,和退休老干部只差一个鸟笼子。

这日子很是清闲、惬意!

……

建武四十年转眼就过去。

世道没甚变化,该升官的还在升官,该发财的还在发财,该受苦的还在受苦。

年前李平安去崔氏书铺买书,发现门头换了牌匾。

状元楼。

崔掌柜借着状元郎、东宫侍读的招牌,生意兴隆十倍百倍,兼并了旁边几家铺面,一跃成了上等规模的大书铺。

寻常人这么做,说不得被骂狗仗人势。

崔掌柜将新收来的书铺,半数改成读书楼,里面摆放桌椅板凳,免费让人进来读书,还供应茶水。

赊给穷书生笔墨纸砚,抄书赚钱糊口。

这般善举,让状元楼名声日益响亮!

那几个被占了店铺的东家,尤其是原来的状元楼,可不敢站出来抱怨,否则就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