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40章太子问心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40章太子问心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建武四十一年。

夏。

东宫长亭殿。

四尊冰鉴散发着寒气,让炎热的夏日凉爽如秋。

太子赵信与苏明远相对而坐,互执黑白对弈,场面上一条大龙已经形成,白子优势占尽。

“苏卿棋艺有所下降啊!”

平日里对弈,赵信输多赢少,即使赢了也只三五子而已。

今天大胜,自是面露得色。

“不到最后一步,输赢未定。”

苏明远拈起黑子,落在棋盘大龙心脏位置,将其断成两截,原本散落的黑子连接成网,胜负瞬间逆转。

“咳咳咳……”

赵信咳嗽几声,盯着棋盘沉思许久,按下心中某些不好的新想法,由衷赞叹道。

“苏卿机巧智慧,当世无人能比!”

现在太子也真的相信,苏明远就是北方第一才子,因为不止百姓这么说,父皇也这么说。

天下人认为对的,不对也对,不是也是。

“殿下谬赞。”

苏明远笑着说道:“臣只是中人之姿,不过对观人心有几分见解,方才有今日成就。”

“观人心……”

赵信喃喃自语:“那苏卿不如看看,孤的心如何?”

苏明远看了看左右内侍:“殿下之心关乎社稷,不可让旁人知晓。”

赵信挥挥手:“全部退下。”

待到所有内侍离开长亭殿,苏明远幽幽说道:“观殿下的心很简单,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哗啦!

赵信满脸惊恐,手一抖将棋罐打落在地:“苏明远,你在胡说什么?”

“对也不对?”

苏明远将洒落的棋子一颗颗捡起来,不紧不慢的叙述。

“殿下,崔皇后的两个儿子,正当壮年……”

赵信瞥了眼左右上下,殿中空荡荡无人,沉声道:“父皇要平衡南北,定不可能传位老二老三!”

苏明远说道:“那四皇子、六皇子、八皇子……也都成年了。”

“你这话什么意思,是要陷孤于不忠不孝吗?”

赵信厉声呵斥,或是体弱,或是心虚,气力有些不足。

苏明远摇头道:“臣并非让殿下不忠不孝,而是早做准备,避免出现国朝动荡,这才是真的忠君体国!”

“父皇是开国之君,孤除了等,还能准备什么?”

赵信无奈叹息,理智告诉他应该将苏明远赶出去,心底的**又舍不得,皇家兄弟又哪有信任可言。

太子之位看似稳固,朝廷军中尽皆支持。

然而以建武帝的威望,废太子也就是一句话,朝臣会为陛下编纂无数个理由。

苏明远安慰道:“殿下放心,陛下没有废太子的心思。”

一句话又让赵信跌落的心升了起来,眼中闪着光泽,不由自主的认可苏明远所说。

“父皇还是器重孤。”

“殿下错了。”

苏明远摇摇头:“陛下不换太子,是因为他不愿传位任何人,或者说传给谁也无妨,只是必须龙御归天之后……”

赵信微微颔首,这种想法很符合他的性格,将来当了皇帝,死前的最后一个呼吸,也要掌握大权。

“所以孤该怎么做?”

“殿下只要养好身子,延长寿元,活得比陛下长久即可登基!”

苏明远话音落下,赵信刷的面色苍白。

建武帝少年时是名震江南的武道天才,南征北战时能斩将夺旗,纵使登基后荒废了,身子骨摆在那,至今能通宵批阅奏折。

反观赵信,已经起夜都得人扶。

前后不过三五句话,心神上下起伏数次,惊惧之际思绪混乱,赵信愈发认同苏明远,立刻诚恳请教。

“请苏卿教孤!”

“东宫有御医,养好身子不难。”

苏明远故作沉思,片刻后说道:“难的是延寿,臣对此不甚了解,殿下可寻佛道高人咨询。”

有些事,必须让他自己去做,才会深信不疑。

“孤这就遣人去寻延寿之法。”

赵信急切起身,他现在唯恐死在父皇前面。

这可不是出于私心,而是为了皇位顺利传承,确保大乾国祚稳固!

……

太阳不会因谁而升起,也不会因谁而西落。

日子照常流逝。

又是一年除夕。

李平安惯例包了饺子,对着月亮敬了两杯,莫名觉得有点寂寥。

“难道是这两年没经历杀劫?”

连续安稳了两年,反而有些不适应,觉得生活平淡了、无趣了。

“或许这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常态,打打杀杀只是偶尔的调剂……”

李平安刚吃了几个饺子,听见院门咚咚咚作响。

智刚的声音传来:“居士,洒家来了,快开门。”

“来了。”

李平安开门问道:“这大过年的,大师怎么来京城了?”

“洒家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过年。”

智刚手里拎着布袋,里面圆咕噜的似是西瓜:“恰好有个贼人在京城附近,斩了脑袋,就来居士这借住几日。”

李平安笑道:“这回捉刀银不会拖着吧?”

“洒家在衙门挂了号,交上去的脑袋不差,很快就发银子。”

智刚冷哼道:“有时候,你不闹一闹,都不知道这群官老爷办事有多快!”

“大师高见!”

李平安对此深表赞同,朝廷认为稳定很重要,和气也很重要,所以闹事尤其是可以闹大的人,会享受各种便利。

大抵是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

去年秋天京城就发生了件闹剧,不知哪里来的寡妇,领着孩子在御史门口哭闹,说什么抛妻弃子、始乱终弃。

衙门本想低调处理,将寡妇母女拉出城埋了。

也不知怎么就引得大量百姓围观,正巧是秋闱结束,又吸引来了科考结束的士子。

结果就是先停了御史的官职,再由衙门查清真相。

时至今日,真假还没个公论,那位御史已经告老还乡了。

会闹事,真是一种神奇的能力!

智刚走进殓尸房,发现空荡荡的没有尸骸,疑惑道:“怎么这般冷清?两年没来,京城的冬天不死人了?”

没灾没祸的上好年景,京城大约四五万人死亡,送来殓尸房的占半数左右。

分到百零八坊,差不多二三百人,多数都集中在冬天。

李平安无奈道:“基本都送去安定坊了,人家给钱多,收尸人也得养家糊口。”

智刚双目微眯:“具体说说?”

李平安不疑有他,将德爷收尸的事讲了讲,距今已经一年半左右,约么收了两三万具尸骸。

“这可不像正经路子!”

智刚心里嘀咕一声,来到院中坐下,夹起饺子连吃十几个。

“洒家近两年去了不少地方,也吃了各种馅料的扁食……嗯,饺子,味道比居士这差远了!”

李平安生火烧水,又煮了一大锅,坐下打开酒坛斟了满碗。

“先敬大师,感谢救命之恩。”

智刚外表粗莽,心思细腻,瞥了眼墙边的陷阱,将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

“莫非有贼人掉进去了?”

“大师说的不错,那贼人自称黄花山……”

“听居士描述,应是吕闯、刘光二人,皆是淬骨有成的凶人,诨号凉州双煞……”

二人边喝酒边叙话,李平安讲京中趣事,智刚讲江湖凶险。

直至月上中天。

子时一过,来到了建武四十二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