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 第32章田间往事

我在历史中长生不死 第32章田间往事

作者:贰更2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9:1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月底。

李平安背着巨大的包袱,里面是一年来买的家伙事儿,媳妇抱着儿子,似是一家三口农民工返乡。

晌午时来到自家田亩,远远望见三间茅草屋。

门外还扎了圈栏杆,走进院子里,还搭建了灶台鸡窝猪圈。

李平安将生活用品放下,媳妇忙里忙外的倒腾,铺被褥、摆锅碗,很快就有了几分新家的气息。

“唐先生终于搬来了!”

老农站在围栏外,身后跟着几个青壮汉子,扛着锄头铁锹。

“三爷快请进。”

李平安在盖房期间,来看过几回,知道老农是陆家村族长,也是里正。

里正掌管村中户口和纳税,无品无级,与衙门胥吏相似。

族长是宗族推荐出来的头人,掌握着宗法族权,在这皇权不下乡的年代,权力比里正要大得多。

陆家村的婚丧嫁娶、祭祀典礼等等大小一切事物,陆三爷都能掌管。

甚至族中有人违法犯罪,陆三爷也能审判,譬如浸猪笼、点天灯、游街之类,衙门一般都会尊重审判结果。

陆三爷吩咐汉子们去干活,自个儿推门进来,手里还拎着个酒坛。

“自家酿的土酒,恭贺唐先生乔迁之喜。”

“三爷客气。”

李平安问道:“柱子兄弟怎么不进来?”

“唐先生这地里草太多,老汉让他们帮着清一清。”

陆三爷说道:“盖三间茅草房而已,他们竟然敢收二两银子,简直是败坏门风,传出去人家会说姓陆的欺负人。”

李平安拱手道:“多谢三爷,晚上都叫来家里吃。”

陆三爷见李平安说话、礼仪有板有眼,与村里的糙汉子不同,笑着问道:“唐先生可是读过书?”

李平安微微颔首:“老家念过几年书,只是天资寻常,连秀才都未考中。”

心底不自禁吐槽,陆三爷开口叫“先生”,显然寻人打听过底细,还得装成不知道的模样。

谁说农村人淳朴憨厚……

这时代动辄破家灭门,族群能活到现在,必须足够聪慧谨慎。

“竟然是個先生!”

陆三爷一拍大腿,故作惊讶:“村里正缺个私塾先生,唐先生别种田了,帮着娃娃们认字,俺们管您吃喝。”

李平安本想拒绝,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是看着老农满是希冀的目光。

“我读书不精,只能教些简单的文字、数学。”

陆三爷疑惑道:“什么是数学?”

“大抵就是算账。”

李平安不会教太深的东西,更不可能传授革命之法,教会粗浅的认字、算数,就能去城里寻个营生。

“算账好,算账好,学会了能做账房!”

陆三爷笑容满面,脸上的褶皱都散开了,在他看来算账比什么四书五经有用多了。

村里孩子哪敢奢求考秀才、举人,那都是天上的文曲星,来人间做老爷来了,泥腿子能做个账房就不错。

将来攒钱娶个媳妇,慢慢就成了城里人。

再之后的事,那就是下一代考虑的了。

晚间。

李平安炖了一大锅咸鱼,打开陆三爷送的农家酒,勉强算摆了个有酒有肉的席面。

柱子等人锄草翻土回来,听说李平安教读书算账,顿时变得热情起来,凑上前嘘寒问暖。

这个要送米面,那个要送桌椅。

李平安从未受过这般热情,先前名声赫赫时,坊间百姓畏惧多过尊重。

“大家放心,我定会好生教导。”

柱子举着碗敬酒,言语间有几分祈求。

“先生,俺家那憨子又笨又犟,还请您多多费心,若是他不听话,尽管往死里打,打伤打残也没事!”

“放心,不会伤残。”

李平安说道:“我还懂些治外伤的法子,打伤了治好,再继续打,定能好好学习!”

“先生还是大夫?”

陆三爷满脸惊喜,老师救人思想,大夫救人体魄,放在哪个村都受人尊敬。

“略懂略懂。”

李平安练了这么多年武,也懂了些药理,再加上前世手段,治疗外伤不是什么难事。

陆三爷愈发热情,拉着李平安的手说话。

“唐先生,咱村里也有空地界,要不你搬过去住?”

李平安微微摇头,随意寻了个理由拒绝,不着痕迹的打听陆家村情况,很快有了个大概了解。

百余户,论富庶,在凉州排得上前列。

沿河而居,府城脚下,只要不是灾荒年景,不用担心断粮断顿。

不挨饿,已经是富农了。

李平安又打听种田诀窍,譬如何时浇水、沤肥、锄草翻土等等,结合去年种药的经验,理论上学会了种田。

至于具体操作,最终长多少粮食,还要结合实际。

务农是个技术活,可不是洒下种子,秋天就能收的暴利行业。

聊着聊着,陆三爷忽然说道。

“先生不该选这块地,待官契到了时候,还是换去那边种田罢。”

李平安疑惑道:“莫非这水田有问题,不长粮食?”

“是不吉利!这块地的原主叫王老实,祖上也是个外乡人,没个族人倚仗……”

“他家里地临着河,年年长得粮食多,让城里的官儿看上了,就要低价强买……”

“田是农人的命,他哪里肯卖!”

陆三爷叹息道:“后来逼的没办法了,拉着老爹老娘媳妇孩子,一把火点着了麦垛,全家烧成了灰。”

逼的没办法了……

简简单单几个字,中间发生了多少曲折,究竟有多绝望才会举族自戕,外人根本想象不到。

柱子说道:“听说王老实怨气重,死了也不离开这地,有人见到鬼火,听到鬼哭呢!”

旁的汉子连连点头,附和着说出真的假的鬼怪传闻。

李平安听到不吉利三个字,其实已经猜的七七八八,基本就是个“冤案”。

听三爷描述,果然如此。

只是未曾想这般凄惨,纵使在殓尸房见多了冤案,情绪阈值不断降低,听完也忍不住骂了句。

“这狗日的世道!”

“先生骂的好。“

陆三爷说道:“幸好咱们陛下圣明,去年砍了那狗官脑袋,也算是为王老实一家主持了公道。”

“俺看着那狗官脑袋落地,特意花钱买了碗血,洒在了这田里。”

“先生你猜怎么着?”

陆三爷神神秘秘的说道:“自那之后,再没人听到过鬼哭,都说王老实一家投胎转世去了……”

普通人做到这般地界,当真称得上仗义。

手无寸铁,软肋在身,又不能如江湖大侠般主持公道。

李平安竖起大拇指赞叹,旋即摇头叹息:“只是有什么用呢,砍一百个贪官,王老头也活不过来了。”

迟来的正义算不算正义。

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是,毕竟有总比没有好。

迟来的正义救不了受害者,却可以震慑其他贪官污吏,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法治,李平安则不以为然。

迟到的正义至多算个真相,有时候连真相都没揭露。

譬如贪官斩首示众,与王老实一家毫无关系,只能冠以因果报应,以寻求丁点儿的心理安慰。

陆三爷微微一怔,也跟着叹气。

“是啊,活不过来了!”

“王老实性子木讷,胆子不大,老老实实种了半辈子地,从不敢与人对骂打架,临了临了壮烈了一回……”

李平安望了眼门外田亩,往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尘归尘,土归土。

百年之后,谁也不记得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惨案。

如同这田间的野草,换了一任又一任的管理者,锄了一茬又一茬,永远都清理不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