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饮食男女 > 第690章 一脸的富贵命

饮食男女 第690章 一脸的富贵命

作者:武文弄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18 00:4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厂的李主任也是够倒霉的哈——”

姬卫东抽了一口烟,看着球场上青春靓丽的风景线吐了口能看不能摸的寂寞烟圈。

李学武则是捧着茶杯慢饮着,目光低垂,似弥勒。

“哎,你说他是不是故意的?”没得到李学武的答复,姬卫东转过头戏谑道:“这一刀可真是时候啊。”

“不是什么人都舍得挨刀子,”李学武瞥了他一眼说道:“你敢承担这种风险吗?我觉得他不敢。”

“那要看与风险对比的收益了,”姬卫东晃了晃脑袋说道:“这世上可从来都不缺少为食亡的鸟,为财死的人。”

“呵呵,我从来都不以极端个体看普遍的社会。”

李学武没接他的下茬,这小子说不定要起什么幺蛾子,“你跟阿特他们谈的怎么样了?”

“我还以为你对这个项目漠不关心呢。”

姬卫东抬起手指搓了搓下巴,看着场上的大白腿是真眼馋啊,如果是在港城,他早就下手了

“阿特是个聪明人啊。”

他啧啧地叹了口气,很遗憾似的,转过头对李学武说道:“至少比我想象中的要聪明。”

“哎——你说那边的人不是天生都不长脑子吗?”

姬卫东好像遇到了“世界难题”似的,皱着眉头说道:“怎么这一次就不上套了呢,还学会打埋伏了。”

“屎壳郎滚粪球,完蛋了吧?”

李学武可不会轻易放过嘲讽他的机会,嘴角一撇说道:“你说的那种不长脑子的,还得往西走才有呢。”

“合着我特么白忙活了呗?”

姬卫东坐直了身子,看着李学武说道:“给你们厂打了短工了,分哔没落下啊——”

“说这话你都不觉得亏心?”

李学武眉毛一挑,满眼嫌弃地说道:“阿特都跟我坦白了,在港城你带着他去哪哪消费了。”

“他说你一个人就点了仨,也不怕发动机干废了,回来交不出公粮,让韩雅婷查你的账。”

“艹他大爷的,这小子真不是干大事的材料!”

姬卫东差点急了,“我带他去长见识,他竟然敢爆我的料,丫的真不是人揍的。”

“哎,咱们合伙坑他一把怎么样?”这小子是真损啊,他撺掇着李学武说道:“你卖他的兵器都不要带子弹,我这边的子弹一过港就给他扣了。”

“让他扛着烧火棍跟那些大老黑们交差怎么样?”

“我还是低估了你的无耻和底线啊——”李学武好像要重新认识他一般,“你在港城就学到了这些?”

“多了,这才哪到哪,”姬卫东恬不知耻地摆着手指头说道:“像什么观音……老汉……连连看……”

“等我有时间好好教给你。”

他的目光依旧没离开球场上,“不过这一次你们得谨慎着点,别被几千万的订单冲昏了头脑。”

不见李学武回答,姬卫东却认真了表情提醒道:“阿特这小子滑不留手,背后站着的是谁还不清楚。”

“可他一次就能下几百万美金的轻兵器订单,绝对有一只大黑手想要在某些地区搅风搅雨。”

“我还准备卖给他成套的轻型合成营装备呢,”李学武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说道:“关键性装备已经给他看过了,他也很感兴趣。”

“你别玩火**啊——”

姬卫东扭过身子,严肃地提醒道:“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没有资格向外输出兵器,除非有特别的资质。”

“轻兵所算不算有资质?”

李学武并没有在意他的提醒,放下茶杯看着球场的方向说道:“在卫三团做实验,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再说了——”他挑眉看向了姬卫东说道:“无论阿特把这些装备卖去哪里,都对咱们没有什么影响。”

“你这话说的真是——”

姬卫东咬了咬牙,可还是承认了,“总得给咱们留点面子不是?”

他必须得承认,目前内地对世界任何地区的影响力都不足,甚至连自己的事都没理清楚呢。

无论阿特把这些“和平”卖去哪里,产生的影响力都不足以波及到内地的利益。

反正全世界也没人搭理咱们,那咱们也不用管对方死活了,有钱多的卖就完了。

“对了,你鼓捣的那个合成——”姬卫东微微顿了顿,想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合成营是吧?”

“你要不给我说说?”

他见李学武淡淡地点了点头,笑着问道:“都是怎么准备的,我看你憋了好几年了。”

朋友之间互相了解很正常,李学武是什么出身?

那是正儿八经从战场上转业回来的,保卫和经济工作都不是他的“专业”,只有他在治安大队和卫三团打造的菁英战斗力量才是专业才能的展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卫戍区第三团,本来是后娘养的,现在却成了硬骨头、香饽饽,各种比武荣耀拿到手软。

全卫戍区团级以下的大比武,总能看见卫三团的身影,无论是干部和还是士兵,表现出来的素质着实让卫戍区的大佬们惊掉了一地的眼镜。

这年月单兵素质高不算什么新鲜事,因为承平未久,部队的战斗力和优秀传统还在。

卫三团保持住了优秀的单兵战斗力不算,整体文化和思想素质彻底把其他团甩开了一大截。

在新武器、新战法、新装备的大胆使用上,更是让其他卫戍区的团望尘莫及。

本来就是野战部队的底子,再不断地迭科技光环,管理干部严抓训练和实战,这战斗能力能不强嘛。

卫戍区在研究卫三团,上面的领导也在研究卫三团,这一支卫戍队伍与地方企业和轻兵所合作,多方面联系共建,彻底打开了战斗力提升的新思路。

只要研究卫三团,就绕不过治安大队的老底子,研究治安大队,必须研究李学武和王小琴。

李学武这位治安大队大队长更是那些大佬们心头上经常能看到和想起来的名字。

一个出身于部队,又游离于部队的优秀干部,正在用实际行动来影响新时代战斗力的建设发展方向。

姬卫东每年都能回来几次,就算不回来,在港城也能从父亲或者母亲的口中听到李学武的名字。

这可真是从大佬口中传出来的,顾海涛的姑爷已经不是一种身份影响力的标签,反而是慧眼识珠,东床快婿的代名词了。

顾海涛当然是很低调的,就算姑爷做的再好,他也不会去外面炫耀什么。

可备不住夫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丁凤霞总不能听着别人夸奖她姑爷,而表现出一副冷漠的表情吧?

她最多能做到不笑出声来,努力压一压嘴角罢了。

尤其是有了李宁以后,她对李学武和顾宁的感情生活愈加的满意了,一儿一女,夫妻和睦。

重要的是孝顺,李学武可没少主动往金陵寄信寄礼物,关心和问候的电话也是经常的打。

丈母娘不太关心姑爷的事业布局,只一味地叮嘱他注意身体,注意安全。

顾海涛是一直很关心他的工作,尤其是他将卫三团、轻兵所、红星厂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更把卫戍区、保密部、分局等等单位的关系打通了,让这一布局更加的紧密和牢固。

编织关系网没有用,这张网得有实际的东西。

现在实际的东西就来了,顾海涛手里就有一份李学武关于合成营建设的设想和实践方案。

他自己就是学者型的参谋,自然看得懂这份设想和方案的优点以及目前所处的弊端。

关于先进的单兵装备、兵用吉普、后勤保障车辆、武装和运输直升机等等,这些都还存在于纸面之上。

可这已经不影响他依照李学武给出的数据进行推演和评估,这支合成营的战斗力有多么的先进和恐怖。

顾海涛捏着那份文件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终究是没有发表任何的评论。

卫三团就是红星厂与轻兵所合作的实验产物,单兵挂具和配套装备已经崭露头角,在一些演戏的过程中被总装关注到了,也有了不少的采购订单。

66-6式狙击步枪不用说了,毛子那边就很恼火,背地里暗戳戳地说这款仿制枪不要脸。

嗯,毛子都这么说了,那总装就真得关注这把枪了,敌人骂的越凶狠,就越证明这款枪的优越性嘛。

什么要脸不要脸的,先采购500把实验实验,看看66-6式这款枪有多么的不要脸。

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嘛,如果真的不要脸,那就按规制化采购,形成规模和战斗力。

红星厂对外贸易是一种契机,把兵器和单兵装备送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保密部跟踪反馈回来的消息很好。

这就是在给内贸打广告了。

卫三团在内,阿特在外,彻底让红星厂的兵用制造能力开发了出来,也走上了正轨。

否则轻兵所也不会授权给红星厂五金工业全力生产轻武器了,更做主同阿特的采购团进行二次谈判。

顾海涛很懂李学武,知道他在卫三团的实验有限制,对于装备的采购和使用掣肘颇多。

同时也很理解他将这些装备做成“模块化”进行出口,墙外开花墙内香嘛。

——

“我预想中的合成营应该是合成化部队的最低一级编制,营以下的部队就不再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了。”

李学武坐在网球场边,晒着温暖的阳光给姬卫东这个兼职兵器贩子解释了他的营销思路。

“一个合成营应该拥有8个连,这8个连依照合成营不同的类型也各应该有所不同。”

“你等会——”姬卫东抬手按住了李学武的胳膊,惊讶地问道:“你说的这个合成营还是个套娃?”

“套个屁,种类不同而已。”

李学武翻了翻眼珠子,介绍道:“合成营按我的思路应该分为重型、中型、轻型3种。”

“当然了,我现在只想好了轻型合成营应该怎么搭建和配置,”他做了补充道:“其他两种还没想好。”

“比较常规部队,合成营的特点是拥有后勤保障连和作战支援连,这是我设想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你说的这个倒是很新鲜。”

姬卫东认真地点点头,说道:“你可能不知道,总参那边确实有过这方面的设想和计划。”

“不过总参想的是改变现有的营级架构为4连2排2班。”

他解释道:“4个连分别是坦克连、榴炮连、无后座力炮连、高射机枪连各1个。”

“2个排分别为通信排、工兵排,2个班分别为防化班、喷火班。”

姬卫东点点头补充道:“关于后勤力量的组建,总参也有过思考,就是没有你想的这么细致。”

“你说的这个架构更应该称作是加强营,”李学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换汤不换药嘛,只不过是加大了剂量而已。”

“我说的轻型合成营基本没有装假力量。”

他看了看姬卫东介绍道:“除了后勤保障连和作战支援连外,剩下6个连有5个步兵连、1个炮兵连。”

“外带一个直升机中队。”

“艹!还要上直升飞机?”

姬卫东真就惊讶了,看着李学武问道:“你们厂生产的那种小蜻蜓?那不是废物一个嘛!”

“呵呵——”李学武轻笑了一声,并没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讲解道:“轻型合成营作战定位应该是一种快速反应的作战单位。”

“主要进行侦察、穿插、巡逻、警戒、重点目标突破打击等任务,为其他部队提供情报支持和保障。”

“轻型合成营应该装备有便携式武器和轻型装甲车辆,如冲锋枪、侦察车等,同时配备有较少的步兵部队,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好的机动性。”

李学武端起茶杯淡淡地说道:“在我的计划中,一个合成营只有800人左右。”

“800人!还‘只有’?”

姬卫东瞪了瞪眼睛,提醒道:“常规的营级队伍也才五六百人……嘶,不过也对。”

他的惊讶过后也想起了李学武所说的轻型合成营拥有八个连队,算上直升机中队就九个作战单位了。

“轻型合成营其实更适合山地战,”李学武没理会他的惊讶,继续说道:“炮兵连的炮以小型能空运为主,作战支援连应该配置大量63式火箭炮和迫击炮。”

“同时后勤保障连必须要配置大量武装运输直升机随时进行物资补给及人员跨区调动。”

“想法是好的——”姬卫东听他的介绍嘿嘿一笑,说道:“KH-4的运输能力……再等十年八年的吧。”

“一个标准的【红星牌】合成营应该是这样的。”

李学武迭着右腿,眼睛微微眯着讲道:“营部四十人作用,分为作战股、情报股,供应股、人事股和火援股。”

“轻装步兵连5个,每个连队120人,装备有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56式轻机枪,66-6式狙击步枪、60mm轻型迫击炮等等。”

“轻装步兵连应装备坦途指挥车1辆,具装1挺56式重机枪的坦途轻型装甲突击车14辆,兵用羚羊吉普车2辆,红岩卡车1辆。”

李学武慢条斯理地介绍道:“炮兵连50人,装备有2个无后坐力炮排,1个防空排。”

“载具应装备有坦途指挥车1辆,坦途63式火箭炮发射车3辆,坦途无后坐力炮发射车4辆,红岩供弹卡车6辆,红岩轻型卡车1辆。”

“作战支援连130人,分为连部、保障排、侦查排和卫生排。”

“保障排装备有坦途通讯车2辆,剑齿虎雷达车2辆,剑齿虎干扰车1辆,羚羊吉普1辆。”

“侦察排装备有坦途侦察车3辆,全地形坦途侦察车3辆,羚羊吉普2辆。”

“卫生排装备:剑齿虎急救车4辆,剑齿虎治疗车2辆,羚羊吉普1辆,红岩卡车1辆。”

“后勤保障连140人,分为连部、炊事排、供应排和维修排。”

“供应排装备有红岩油罐车12辆,红岩普通卡车7辆,红岩重型卡车7辆,红岩供电车2辆,羚羊吉普车1辆。”

“炊事排装备有红岩方舱式炊事车2辆,剑齿虎野战炊事车8辆,红岩冷藏车2辆,红岩卡车4辆,羚羊吉普车1辆。”

“维修排装备有红岩机械维修车4辆,红岩电子维修车2辆,红岩重型吊车4辆,羚羊吉普车1辆。”

李学武讲到这里顿了顿,看向姬卫东露出了一嘴小白牙,笑着说道:“最后是直升机中队,140人编制。”

“美洲豹运输直升机3架,云雀Ⅲ武装直升机3架、KH-4武装侦察机3架,红岩卡车1辆。”

“哦,对了,忘了跟你说。”

他看着目瞪狗呆的姬卫东介绍道:“我们厂很快就会有我刚刚提到的另外两款直升机的生产线了。”

云雀Ⅲ机舱内可配备7.62毫米的机枪或20毫米的MGl51/20加农炮,最多可以做四个舱挂塔架,可携带和发射四枚AS11或是两枚AS12导弹。

你别看它比美洲豹不大,可专业性一点都不差。

虽然是法国已经列装并且远销多个国家的产品,但它在姬卫东心中引起的震撼一点都不小。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姬卫东愣愣地看着李学武问道:“别跟我说你出卖色相就能换来这两条生产线,要是能换我早特么卖了。”

“呵呵——”李学武扫了他一眼,反问道:“你有没有想过,或许你不值钱呢?”

——

“他怎么走了?”周小白漫步走下球场,看了看离开的姬卫东,对李学武问道:“这么快就谈完了?”

“没谈什么,我说他长相比我还难看,可能觉得不好意思了,”李学武扭头看了看急匆匆离开的小姬,笑着对周小白说道:“你觉得呢,我们俩谁长得好看?”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周小白吃吃地笑道:“那我要不要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哈哈哈——”

“笑什么呢?这么开心?”

周苗苗擦着汗水从对面球场走了回来,微笑着看了李学武问道:“姬处长走了?怎么没多玩会儿呢?”

“他有要紧事要办,”李学武笑呵呵地说道:“你们怎么不玩了,我看打的都挺好的。”

“骗人——”

周小白皱了皱鼻子,坐在了他的身边,轻哼道:“我都看见了,你们俩光顾着聊天,哪里看我们打球了。”

“嗯?这话怎么说的?”

李学武笑着瞅了她一眼,又看了看明显没玩过的古丽艾莎和已经渐入佳境的周苗苗说道:“好玩吗?”

“我觉得很好玩,锻炼身体,”周苗苗背着手,尽情地展示着傲人的身材,晃动着腰肢说道:“这段时间可把我累坏了,锻炼之后神清气爽呢。”

“你呢,没玩过网球吧。”

李学武笑着对古丽艾莎点点头,示意了对面的藤椅说道:“坐吧,休息一会儿,别着凉了。”

“谢谢领导,”古丽艾莎谨慎地瞧了他一眼,这才坐在了对面的椅子上,身边就是周小白。

“我去找点吃的,饿了。”

玲珑剔透的周苗苗知道,自己在这会打扰到李学武和古丽艾莎谈话。

虽然不清楚两人的关系有多亲密,但从古丽艾莎没有直接跟她讲这层关系就能看出一些不寻常来。

她多聪明个人呢,无论古丽艾莎同李学武有没有那层关系,都不妨碍是她把人带过来的人情。

其实周苗苗也不是凭白无鼓就帮古丽艾莎说话,两人也没什么太亲近的机会。

曾经在舞蹈队接触过一段时间,她也没断了文宣队的联系,更有现在对外办联系宣传部门的方便。

今天就是来俱乐部蹲李学武的,她觉得李学武对自己并没有多少兴趣,何不找个新鲜的试试水呢。

真是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啊,从舞蹈队找来的姑娘,竟然是李学武的旧相识。

不管今天的结果怎么样,她在舞蹈队的威望都会重新树立起来,谁让她有“识人”的渠道呢。

就像她说的那样,舞蹈演员吃的就是青春饭,很少有见三四十岁的演员还活跃在舞台上。

舞蹈演员跟戏曲演员是两回事,戏曲演员技艺越好越吃香,并不单纯地依靠身体能力吃饭。

所以,舞蹈演员还是在有所成绩或者前途无望的情况下,尽早转行,抓住难得的机遇。

偶然间听到了广播站于海棠向李学武要人的申请,她便想起了以前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布局。

无论是谁,经她之手调到了广播站,都得记这份人情。

要是古丽艾莎能记住她,那就更好了。

“小白,你要吃什么吗?”

眼见着周小白没动地方,周苗苗也是笑着招呼了一声,道:“要不要我给你带点?”

瞧瞧这话说的,周小白听见了只能看了古丽艾莎一眼,站起身说道:“我跟你一起去吧,你对这里不熟。”

看见没,女同志之间的话锋一点都不比男同志弱。

什么叫你对这里不熟?

等不情愿的周小白和精明的周苗苗离开后,李学武打量了对面的古丽艾莎,问道:“你看见我紧张啊?”

“没,我见过您,”古丽艾莎有些慌张地解释道:“我是说——我来了红星厂以后见过您。”

“呵呵,我也见过你。”

李学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笑着说道:“是去年的五一劳动节演出吧。”

古丽艾莎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动了动嘴唇没有说话。

“难道我记错了?”李学武微微一愣,后又微微摇头苦笑道:“那就是我的记忆错乱了,不好意思啊。”

“没有……”古丽艾莎想说什么,可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是从学校直接跟着老师来的红星厂,当听说红星厂招收专业艺术表演大学生的时候。

或者说,当听说是能来红星厂,是他所在的单位。

自从学校门口一别,她便再没有见过李学武了,更没有接到过他打来的电话,她打到红星厂的电话永远都是已经登记了,领导回来会回复您的。

壮着胆子打了两次,她便不敢再打了,那个时候又开始了大学习活动,所以……

直到她来到了红星厂,在表演舞台上,在文宣队,在李学武没有发觉到她的任何一个角落里——

她就站在那默默地看着他。

与那个夜晚截然不同,又长着同一副面孔的他,让她思念了很久,魂牵梦绕的男人。

特别的男人总是会有特别的吸引力,就像后世普通人无法理解黄毛对女生的吸引力一般,你永远不懂他。

李学武以前长的俊俏,现在只能说彪悍。

可他对少女的杀伤力更比以前有威力了,尤其是性格独特的文艺少女,最喜欢亦正亦邪的危险成熟男了。

李学武说他们在五一劳动节晚会上见过,也对,也不对。

说对是因为他只记得两人面对面的见面了,说不对是因为她经常能找到机会去看他。

上班的路上,下班的路上,总能贪婪地看见一闪而过的车窗里那张让她置身于现实的脸。

现实就是,李学武是红星厂的厂领导,而她则是文宣队普通的一名舞蹈演员。

两人工作的地点相距不到几百米,但对于她来说,这是一个难以跨越的距离和鸿沟。

今天的故意相遇,是她机缘巧合之下,能争取到的为数不多的见他的机会。

为什么没有跟周苗苗说她认识李学武?

因为她怕说了这些,周苗苗有所顾忌,就不带她来了。

只是见了李学武又能怎么样,他不是那晚的霸道先生,更不是自己心目中的神秘男人。

她没有资格表白,更没有自信抱怨,埋怨他为啥两年没有给她打电话,没有约她出来。

古丽艾莎真的很想说,就算你不喜欢我,可万一我真的像里一样,喜欢了你三五年呢?

她努力地抬起头,看着李学武的眼睛,心里只有淡淡的遗憾和忧伤。

风虽大,都绕过我灵魂。

——

4月7,星期一,《人民大报》头条头版文章《红旗下的英雄儿女》刊表,讲述了卫三团第一副政委、副团长,红星厂管委会秘书长李学武同志巧遇商场爆炸,临危不乱,带领同事指挥现场群众开展救援工作的文章。

文章从李学武个人角度出发,以第三视角阐述了当时的救援工作和现场勘查工作场景,文章笔墨并没有过多地介绍案件的情况,反而着重讲李学武的诸多事迹。

撒血疆场,转业归来,屡立奇功,舍己救人,无私奉献,能文能武……

胸前满是荣誉甲,一腔赤诚为人民。

文章中还提到了身为红星厂管委会秘书长的他,第一时间安排了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护工作……

“领导,人给您带来了。”

周瑶轻敲了敲办公室的门,看向办公桌后面正在忙碌的身影轻声提醒道:“我现在就带他进来。”

“嗯,”正伏案写着什么的李学武应了一声,头也没抬,仍然忙着手里的工作。

周瑶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转回身看了等在门口的聂小光,招了招手,示意他进来。

聂小光有些忸怩地抬起头看了她一眼,见她古怪地看着自己,复又低下头磨蹭地走进了办公室。

说实在的,他宁愿蹲在羁押室里也不愿意面对李学武,这个救了他一次又一次的大哥。

就算是他亲妈、亲大哥,也没说像李学武这样,每次他遇难了,都能救他出火坑。

如果他争气也就算了,或者说一刀弄死了李怀德,把自己这条小命也扔里算逑。

可惜了,李怀德没死,听说在医院里带伤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慰问和表扬。

真是特么倒霉到家了!

人家瞧不起自己,可自己又不争气。

他已经记不得第几次给李学武惹麻烦了,这一次再来见李学武,真觉得没脸了。

“站好了——”

周瑶冷眼打量了他,在他走到办公桌前按住了他的肩膀,只让他站在距离办公桌还有几步距离的位置。

虽然不知道领导为什么打电话让她把聂小光带来,可她确定领导一定有什么话要对他说。

不过领导也没说让她出去,周瑶便站在了聂小光的身边,时刻防备着他有什么不长脑子的举动。

李学武没说话,笔尖不停,快速地写着什么。

一时之间办公室里安静了下来,只有纸张被摩擦的沙沙声,以及走廊里轻轻的说话声。

直等聂小光以为自己站了一百年之久的时候,李学武忙完了手里的那份文件,抬起头看了他。

“我没时间跟你多聊,今天叫你来只有两件事。”

李学武表情很是严肃地讲道:“受李主任请托和特别要求,对你所犯下的错误包括刺伤他,既往不咎。”

聂小光倏地抬起头,满眼不敢置信地看向了他,就像脱水的鱼儿努力地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说不出来,嗓子瞬间干涸了,湮灭了所有疑问和要说的话。

在李学武眼神的示意下,周瑶也是满眼的意外,但还是为聂小光解开了手铐。

“第二件事,”李学武依旧是那副严肃的面孔,依旧是冰冷的声音说道:“李主任给你安排了两条路,但我擅自做了变动,要么给我当司机,要么去吃枪子。”

“现在你自己选一个吧。”

李学武说完便扯了手边的一本文件看了起来,好像并不关心聂小光做什么决定。

无论是当司机也好,还是吃枪子也罢,都不惊讶。

可让周瑶诧异的是,此时的聂小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站在那哭的像个幼稚的孩子,可怜又无助。

他的哭声渐渐的大了起来,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抽泣声,袖子也擦不净脸上的泪水,倒留下了黑乎乎的印记——那是蹲了一周的羁押室,衣服上积累的脏污油腻。

聂小光之所以哭的如此厉害,是满心的愧疚,是对李学武再一次救了他而难以控制的委屈和依赖。

在年轻人尚未成熟的心里,恐怕李学武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每次都能拉他走出苦海的那个人了。

称之为教父或者上帝也不为过,是不是有点中二?

可谁又没年轻傻过呢。

“难看死了,”李学武处理好了这份文件,抬起头看着他说道:“用你我都嫌丢人,拉出去毙了吧。”

最后这一句是对着周瑶说的,也是故意吓唬聂小光的,只是聂小光没觉得被吓唬,倒觉得感激和欣喜。

他在周瑶的白眼中笑了出来,甚至笑出了鼻涕泡,真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李学武嫌弃地示意了办公桌上的抽纸盒,瞥了他一眼,说道:“滚去机关车队报到,韩建昆会安排你。”

“嗯——”聂小光有些不好意思地抽了几张纸,擦了脸上的鼻涕和眼泪,说道:“我不会给您丢人的。”

“得了吧,现在就够丢人的了——”

李学武没眼看他了,换了一副无奈的语气说道:“李主任大人有大量,不愿意跟你一般见识,可你也得记住了这次的教训,有个人样,别让人瞧不起你了。”

“我跟韩建昆说好了,你好好学车,好好上班,别再想乱七八糟的事,也别再跟乱七八糟的人来往了。”

正说着他的事,韩建昆从门外走了进来,正瞧见自己的接班人,仔细地打量了聂小光一眼。

“领导,新车到了,”他也只打量了聂小光一眼,便转了目光看向李学武汇报道:“您要不要去看看?”

李学武做事非常讲究,利用这一次采购轿车的机会,给所有领导都换了新车,旧车调配给了分公司。

新来的三位领导有新车,其他领导怎么看?

现在不用看了,一样品牌,一样型号,甚至出厂日期都一样的魔都牌轿车到厂了,排排坐,分果果。

有所别的只有颜色,给三位女领导采购的是米黄色轿车,其他男领导的都是纯黑色轿车。

其实红星厂自己也有产轿车,双子座卖的很好。

可惜了,几乎所有出厂的双子座都出口给了港城,便宜又轻便的小汽车一上市便引起了轰动。

卟呤卟呤可爱的模样深深地抓住了年轻男女的心。

白领上班族或者家里不差钱的大学生都愿意买一台用作代步,不仅方便停车,还很省油。

相对宽敞的后备厢更能存放日常必用的东西,不显得凌乱赘余,更有格调。

京城两家品牌示范店也展示了几台样车,只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很少很少。

反正李学武在京城大街上是没有见过这种汽车。

但销售处那边反应,每个月都有销量,也不是0。

你会花三千块钱买一台只有单排座的汽车吗?

就算它很可爱,很时尚,很省油,也很便宜,除了富贵人家,恐怕还真就没有人能下得去这个手。

当然了,富贵人家的闺女结婚收的份子钱都有1000元的,虽然那是几年后了,可说明有钱人真有钱不是?

就算是这个年月,一家几口人住100多间房子的四合院还嫌小的不也有嘛,你不知道的不代表不存在。

“双子座汽车给咱们厂职工也有优惠,”李学武看着选车的高雅琴笑着问道:“您要不要考虑买一台?”

“你是在当销售员吗?”

站在米黄色汽车旁的高雅琴瞥了他一眼,好笑地说道:“你看我像是那种能拿得出三千块钱买车的人吗?”

“像,我看您一脸的富贵命,”李学武认真地点点头说道:“我乱猜的啊,您在厂里负责经济工作吧?”

“打你——”高雅琴抬起手吓唬了他,见他躲了,便又笑了出来,“我可是标准的无产级阶,没钱。”

“没钱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李学武笑着逗了她道:“三千块钱的汽车不贵了,好好想想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了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努力工作……”

不能再说下去了,再说下去高雅琴真要动手了。

双子座汽车确实对厂职工有优惠,但真没人买。

高雅琴有公车更不会买了,她一边看了汽车,一边问道:“阿特的贸易团要谈判,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两千多万的订单,给今年的旅行团贸易开了个大单,也开了个好头啊。”

“他也是这么想的,”李学武抬手拍了拍汽车,看着高雅琴说道:“第一单就算亏点也得把量搞起来。”

“呵呵,他想多了——”

高雅琴轻笑一声,说道:“我相信只要有你在,这场贸易他可能会觉得大赚,但咱们永远不会吃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