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 > 第19章 小别重逢

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 第19章 小别重逢

作者:相遇依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13 23:13: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允熥听纪昌那么一说,微微一笑:“如今,黄子澄炙手可热,在皇上的面前说一不二,你的确不是他的对手,这也怪不得你。”

纪昌再次磕头:“吴王英明!”

朱允熥双臂抱于胸前,看了看纪昌:“你也不容易,本王也不想为难你,不过本王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不知行也不行。”

“吴王请说。”

“本王打算如此这般。”

纪昌听了之后,苦瓜着脸说:“吴王,此事万万不可呀。

如果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我非掉脑袋不可。”

此时,秋菊拿过一个扫把来到纪昌的近前,高高地举起:“我看你是拿棍上茅房,搅屎(找死)啊!”

纪昌见这婆娘比老虎还要凶,心想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

他只好点头同意。

第二天晚上。

三更时分。

朱允熥正在庭院之中练习拳击。

前世的他也是一名拳击爱好者。

他尤其喜欢拳王泰森。

他把泰森的每一场比赛录像都看了,并且进行深入研究。

不得不佩服,泰森自从出战以来,几乎没有败绩,经常在几秒内一拳ko对手,而他的对手往往都是重量级的拳王。

泰森的身高只有1米78,对于一名拳击运动员来说,只能算个小矮个子。

可是,他超越了身高和体能的极限,统一了三大拳坛达四年之久。

泰森刻苦训练拳击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今天,朱允熥主要练习的是右勾拳。

他发现泰森虽然个头矮了一点,但是,身形却很灵活,体质特别棒,据说他一拳打出,有800磅的力量,直接可以打死一头牛。

他出色的拳法和脚下的滑步相结合,U型进攻和闪躲,往往能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而对方想要击中他,却没那么容易。

朱允熥深深地感觉到穿越到大明,没有很好的拳脚功夫,将来很难立足,谁都可以欺负你。

因此,他除了读书,写作之外,加强练习拳击。

他也发现右勾拳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蕴含着无数的变数。

就在这时,从外面走进一名羽林卫。

朱允熥并未在意,而是,接着练习拳击。

“允熥,是我啊!”

此时,朱允熥听见了一个熟悉而又温柔的声音。

他收住了招式,定睛观看,原来来的这名羽林卫非是旁人,正是赵宁儿。

“宁儿,真的是你?”朱允熥的心里也有些激动。

赵宁儿一下子扑在了朱允熥的怀中,哭了起来:“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呜呜……。”

朱允熥把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傻丫头,你看我这不是好好地站在这里吗?”

“这段时间,你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吗?

我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特别想你、担心你。”赵宁儿声音温柔。

朱允熥轻轻地把她推开了,赵宁儿梨花带雨的样子,真是楚楚动人。

朱允熥从口袋里掏出手绢把赵宁儿的眼泪擦了擦:“不过是分别几天而已,有什么好想的?”

赵宁儿在他的胸前捶了几下:“你可真是个没良心的,是不是你府上的春兰和秋菊等婢女把你迷得神魂颠倒,把我给忘了?”

“你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呢?

本王现在被软禁在这里,哪有心思想那些?”

“那可不一定哦,我看你府上的这几名婢女一个比一个好看,狐媚得不得了。

要说他们对你没有意思,打死我都不相信。”

闻言,朱允熥把手一抬,打断了她的话:“好了,打住。

不要说那些没有影子的事儿。”

“之前我来给你送吃的,纪昌死活都不让我进了,这一次,他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好,让我穿上羽林卫的服饰进来了?”

闻言,朱允话微微一笑,便把秋菊灌纪昌酒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赵宁儿听了之后,竖起了大拇指:“如此说来,这个秋菊姑娘可真是了不起呀。

听说纪昌的功夫还不错呢,没想到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真是应了那么一句话,英雄难过美人关呀。”

朱允熥点了点头,笑道:“秋菊那丫头确实挺机灵。”

“那你也得离她远一点,小心着了她的道儿。”赵宁儿说这话的时候,透着一股酸味儿。

朱允熥听了,摇了摇头:“你又来了!”

“你可得给我小心着点儿。”赵宁儿嗔道。

随即,两个人进了书房。

朱允熥洗了把脸:“说说吧,外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皇上已经把老朱的丧事处理完了,燕王朱棣返回了北平,同时,把他三个儿子也带走了。”

“哦,有这样的事儿?”朱允熥听了,一皱眉,“陛下怎么能这么做呢?

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均为徐皇后所生。

四子朱高爔乃吴惠妃所生,只是他早夭,未满月就已经死了。

朱棣的三个儿子能在京师作为人质,这不是挺好吗?

这也是我上一次敢前去朱棣军营劝说他的退兵的原因之一。

陛下怎么能把他们放走呢?”

赵宁儿的双臂抱在胸前,右手托着下巴,低头沉思:“对于这件事,我也不是很理解,听说是黄子澄建议陛下把朱棣的三个儿子释放回去的,说什么这样可安朱棣的心。”

朱允熥摇了摇头:“这件事,陛下做得大错特错了。

若把朱棣的三个儿子扣押在京师,朱棣就不敢做得太过分,逼急了,陛下把朱棣的三个儿子推出来,要挟他,这样一来,主动权就掌握在陛下的手中。

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达成联盟,为了表示信任,国王便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对方去做人质,秦异人不就在赵国做过质子吗?

而如今,陛下轻易地就把朱棣的三个儿子释放回去,那岂不是放虎归山吗?

别的不说,就拿那个朱高煦来说,有项羽之勇,若论打仗,谁是他的对手?

依我看,朝中的那些将军,像什么李景隆、郭英,包括徐辉祖在内,恐怕都不是人家的对手。”

“啊,朱高旭有那么厉害吗?”赵宁儿感到很震惊。

“是啊,朱高煦年方十九,却力能扛鼎,善于骑射,勇猛异常啊。”

赵宁儿听了之后,不禁感叹地说道:“怪不得朱棣如此嚣张,原来,他有一个这么能干的儿子。”

朱允熥叹息了一声:“看来大明的江山就要毁在了黄子澄的手中了。

此人读书读得太多了,太过迂腐,居然说什么把朱棣的三个儿子释放回去,可安其心,这不是笑话吗?”

“最可恨的是黄子澄说什么,陛下都听啊。”

“事已至此,说别的都没有用了。

还有别的什么消息吗?

听说齐泰向陛下建议,直接削朱棣的藩。

黄子澄却认为朱棣已经成了气候,而且鞭长莫及,建议陛下先削五王的藩,尤其是削周王的藩。

因为周王朱橚与朱棣是亲兄弟,把周王的藩给削了,也就等于断去了朱棣的臂膀。

陛下已经降旨,将朱橚废为庶人。”

闻言,朱允熥唏嘘不已:“皇爷爷在世之时,曾经把朱橚列为众位王爷的楷模,重点加以培养,对他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并且把他留在凤阳进行军事训练三年,努力把他培养成一位文武双全的人。

可是,没想到朱橚凭借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干了许多不法之事。

他自以为做得很隐秘,别人不知道,其实,陛下了如指掌。

陛下抓住了他的把柄,将其废为庶人,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这件事不单单是废朱橚一个人的事儿,必将会在朝廷内外引起非常大的连锁反应。”

“此话怎讲?”

朱允熥端起茶碗,一口气喝干了:“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之后,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

齐王韩信打起仗来,天下无敌,刘邦对他十分忌惮。

于是,刘邦便找借口把他从齐王改封为楚王。”

“那楚王不也是王吗?”赵宁儿不禁问道

“是王是不假,但是,齐王和楚王的差别很大。

韩信的根据地在齐地。

当初,韩信把齐地平定了之后,拥兵三十万。

而当时刘邦军队不到二十万,项羽军队十万,加在一起,也没有韩信一个人的兵力多。

所以,如果把韩信继续留在齐地的话,大有尾大不掉之势。”

“原来如此。”

“后来,刘邦又把韩信降为淮阴侯。

为此,韩信的心中郁郁不快。

再后来,刘邦在前方打仗,吕后与萧何合谋把韩信骗到了未央宫,将其诛杀。

这件事从表面上看是杀韩信一个人,其实不然,因为当时彭越、黥布等人与韩信的功劳相当。

朝廷拿韩信开刀,那些人内心也是惶恐不安。

最终,他们都起来造反。

刘邦没有办法,又率领朝廷的军队把他们逐个消灭。

最后,刘邦在攻打黥布的战斗中被流矢氏射中,回来后,不久便死了。

如今,朱橚被废,一定也会引起连锁反应,诸王心中必定会惶恐不安。

自古以来,朝廷如何对待藩王都是一个问题。

在汉高祖时期,七个异姓诸侯王到最后都反了。

到了汉景帝时期,掀起了‘七国之乱’,那些人都是刘氏宗亲。

到了晋朝,又发生了‘八王之乱’,所以说,历史如镜,这件事不得不认真对待。

然而,在这些人之中,做得比较高明的,还是汉武帝。

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

之前藩王的爵位和封地都是由嫡长子来继承的。

这样一来,藩王的权力便会集中在嫡长子的手中,仍然具备对抗朝廷的实力。

而推行了推恩令之后,藩王就得把爵位、俸禄和地盘等平均地分给他的儿子们,建立侯国,而侯国又直属朝廷管辖。

然后,再由藩王的儿子们分给他们的孙子们,代代相传,

这样一来,藩王的实力就会被瓜分得越来越小,也就失去了和朝廷对抗的实力。

因此推恩令被称作是天下第一阳谋,那些藩王明知吃亏,又不得不接受。

如果他们拒绝执行朝廷的诏令,那便如同造反,汉武帝便可以立即兴兵攻打他们,名正言顺。

但是,这样做周期较长。

陛下采用一刀切的办法恐怕也是有点儿操之过急了。”

赵宁儿听了朱允熥的分析,算是明白一点儿了。

“朝廷太复杂,我觉得不适合我们在这里待,而且,你也不能一直就待在这吴王府里,不如,你跟我一起走吧。”赵宁儿的一双美眸看向朱允熥,眼睛之中流露出忧虑和关切之意。

朱允熥摇了摇头:“陛下没有下旨,我怎么可以私自离开王府呢?

我现在这里呆得挺好,闲暇之时,种一些瓜果蔬菜,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再撰写一些书。”

赵宁儿听了,也感到很意外:“啥?你还会写书?”

“也就是随意写一些吧。”

此时,赵宁儿低头看见了的文案上摆放着的《红楼梦》第三卷。

她把那一卷书拿了起来,捧在手上仔细地品读。

她一下子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这第三卷写的正是林黛玉初次进大观园,宝黛初见。

赵宁儿不由得赞叹道:“允熥,这书写得太好了,这是你写的吗?”

朱允熥微微一笑:“此书并非我写的,而是一位名叫曹雪芹的老先生写的。”

“曹雪芹?他人在何处?可否让我一见?”

“他那个人行踪飘忽不定,喜欢云游四方,不在京师。”

赵宁儿听了感到有些失望:“如果曹先生下次来到京师的话,你一定让我见见他。

另外,我有好几个问题要问。”

“什么问题?”

“贾宝玉出生之时,口里真的是含着一块通灵宝玉吗?

贾宝玉真的是神瑛侍者入世吗?

林黛玉长得漂亮吗?

有我长得好看吗?

他们俩第一次是在哪里见面的?

他们俩初次见面时,贾宝玉为什么要摔玉呢?

贾宝玉长得到底帅不帅?

……”

朱允通一听,心想这丫头的问题是真多啊,本不想回答她的问题,可是,又架不住赵宁儿软磨硬泡。

朱允熥只好耐着性子一一作答。

赵宁儿听了,若有所思,问道:“贾宝玉说,天上掉下来一个林妹妹,如此说来,林黛玉是仙女下凡了?”

“呃,你应该是吧!”朱允熥也不知该怎样回答他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