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 > 第47章 小子,朕是你爷爷!

“你不要听信那些人所说的话,他们那些人都是为自己的乌纱帽着想。

能有几个人对你是真心的呀?”

朱允炆听了马氏所说的话也感到很心烦:“朕今天来,不是和你讨论这些事情的,

朕打算封你为皇后,封文奎为太子,你可愿意?”

谁知马氏闻听此言,“扑通”一声跪下了:“陛下,臣妾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德行,难堪皇后大任,

陛下可从其他妃嫔之中另选他人做皇后。”

“什么?你不愿意当皇后?”朱允炆感到很意外,他原本以为自己对马氏这么一说,马氏肯定感激涕零,没想到马氏还不乐意。

“并非臣妾不愿意,实在是臣妾没有那个德行与才能,管理不了这庞大的后宫,

何况咱们的儿子文奎还小,啥也不懂,他如何能做得太子?”

马氏熟读经史,深知这皇后和太子不好当。

想当年,刘邦宠幸戚夫人,打算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吕后为了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费尽了心机,但是,后来怎么样呢?

刘盈做了几年皇帝就死了。

吕后为了大汉的江山也操碎了心,到最后,吕氏家族被灭族,你说这图的是啥?

再说汉景帝时期的栗姬和太子刘荣母子,刘荣是皇长子,也是太子,

可是,后来,刘荣平白无故被废了,被逼死在狱中,栗姬也因此抑郁而终;

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母子的结局也很悲惨,

从表面上看,卫子夫从一名歌女成为皇后,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自己的儿子刘据也做了太子,可谓富贵至极,

但是,没多久爆发了巫蛊之乱,太子刘据兵败,自杀而亡,卫子夫悲愤交加,也上吊死了;

再说长孙皇后和李承乾母子,李承乾是嫡长子,也被立为太子。

长孙皇后也算是富贵之极。

可是,后来怎么样呢?

长孙皇后因为操劳过度,三十多岁便死去了。

李承乾被废了,流放到黔州,不久便死了。

由此可见,母亲为皇后,儿子为太子,结局往往都很悲惨,

所以,马氏不愿意做皇后,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做太子。

朱允炆叹息了一声:“这事儿日后再议吧。”

马氏给朱允炆倒了一杯热茶,接着说:“听说你削藩,不但削了吴王的藩,还削了周王的藩。”

“是的。”

“可是,周王不是等闲之辈呀,他是燕王的弟弟,这么一来,燕王能不提高警惕吗?

虽然燕王已经疯了,可是燕王还有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

他这三个儿子在京城之时,就表现得非常英明果决,朱高炽城府极深,大智若愚,朱高煦锋芒外露,勇猛无比,力能扛鼎,有当年的项羽之勇,万一他们要造反的话,谁能抵挡得了?

既然你打算削燕王的藩,为什么要把他三个儿子释放回摆平呢?

把他们扣押在京师之中,难道不是很好吗?”马氏的一双美眸看向朱允炆。

其实,对于这件事,朱允炆的心里已经有些后悔,但是,自己毕竟是皇帝,就算后悔了,也不能表现出来。

否则,岂不是威信扫地?

朱永炆低头不语。

“你把朱允熥软禁在吴王府上,又把徐辉祖送到马厩里去喂马,羞辱他,

他们将来还能对朝廷忠心吗?”

朱允炆端起茶碗,浅尝了一口:“徐辉祖的姐姐徐妙云嫁给了朱棣,

他们有了这种姻亲的关系,你觉得徐辉祖还会忠于朝廷吗?”

“不,陛下,臣妾不这么看,臣妾觉得徐辉祖是一个忠臣。

他心中有大义,公与私他分得很清楚,他是徐达的长子,魏国公、太子太傅,因此,他考虑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朝廷,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向你建议,把朱高煦给扣押下来。

徐增寿和他截然不同,从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兄弟二人的区别,徐辉祖大公无私,而徐增寿徇私枉法。”

“或许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朕已经不敢再涉险了。

倘若朕把军权交给他的话,一旦他倒向朱棣的怀抱,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马氏还想接着劝说。

朱允炆把手一挥,打断了马氏的话:“你不要再说下去了,朕有些乏累了,朕打算回宫休息了。”

马氏听他这么一说,问道:“你不在这里休息吗?

臣妾服侍你。”

“不必了。”朱允炆说着便离开了马氏的寝宫。

朱允炆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怔怔地出神。

他没有想到马氏会拒绝当皇后。

据他观察,马氏是真的不愿意做皇后呀。

那么,他还要不要立马氏做皇后,立朱文奎做太子呢?

他感到很心烦。

就在这时,门口有一道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有一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乐呵呵地看着他。

朱允炆定睛观看,瞳孔逐渐缩小,这不是自己的皇爷爷,却又是谁?

他的头皮一阵发麻,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他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哎呦,疼!”

他可以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你是?”

“小子,朕是你爷爷!”

对方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和皇爷爷一般无二。

朱允炆赶紧跪伏于地:“皇爷爷,真的是你吗?”

“爷爷与你分开也没多久,难道你就不认识了吗?”

朱允炆一看果然是皇爷爷,一下子抱住了老朱的双腿,痛哭失声。

“小子,你这是怎么了?”老朱表现得十分慈祥。

“皇爷爷,我不要做什么皇帝了,还是你来当吧,”朱允炆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孙儿太累了。”

老朱把朱允炆扶了起来:“傻孩子,你净说傻话,朕已经把皇位传给了你,怎么能再收回来呢?

江山社稷岂是儿戏?”

朱允炆用袍袖擦了擦自己的眼泪,看着老朱,问道:“皇爷爷,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又活过来了?”

“这——,”老朱的眼睛转了转,随即哈哈一笑,坐在了桌子边上,“皇爷爷本来就没有死,还想多陪你们几年。”

听老朱这么一说,朱允炆眉头舒展:“皇爷爷,你这玩笑开大了,孙儿这段时间真是焦头烂额。”

朱允炆说着为老朱倒了一碗热茶,然后,把房门关上,两个人在房间里密谈。

“咳,咳,”老朱轻轻地咳嗽了两声,“说说吧,你这段时间都做了哪些事情?”

朱允炆长叹了一声,便把自己最近所做的那些事情一五一十地向老朱做了汇报。

老朱眯缝着眼睛听着,不住地摇头:“皇爷爷,你说孙儿哪件事情做错了?”

“你呀,都错了!”

听老朱这么一说,朱允炆也是懵了。

“孙儿几乎每次在做决断之前,都会和齐泰、黄子澄商量,怎么就错了呢?”朱允炆很不服气。

“黄子澄谗言佞语,你要远离他呀。

虽然他曾经中了进士,但是他的骨子里却没有文人的那种骨气。”

“皇爷爷,那么,孙儿该听谁的话?”

“朱允熥是你的兄弟,你要多亲多近,另外,还有徐辉组,那个人十分忠贞,文武双全,你应该要把这两个人加以重用呀。”老朱语重心长。

朱允炆听了之后,就是一皱眉:“皇爷爷,难道你不知道徐辉祖的姐姐嫁给了朱棣吗?

在你病重之时,曾经嘱咐孙儿,为确保大局稳定,不准藩王前来吊丧,可是,燕王借着攻打北元的借口,率兵十万来到了京师城下,差点儿把京城给夺了去,其心昭然若揭。

而徐辉祖和他之间有姻亲关系,孙儿若是把兵权交给徐辉祖,万一有什么变化,怎么办呢?”

“据皇爷爷观察,徐辉祖不是那样的人。

朕不是把四十万军队交给了驸马梅殷吗?

梅殷对朝廷忠心耿耿,有梅殷、徐辉祖和铁弦在,谁敢作乱,咱也不怕呀。”

朱允炆听了老朱的一番话,心里就是一动。

他心想,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皇爷爷,那么,下一步孙儿该怎么做呢?”

老朱端起桌子上的茶碗,轻轻地呷了一口:“皇爷爷和你说,问题你要拎得清轻重缓急。

咱们和北元、西域之间的矛盾属于外部矛盾,

而和诸藩王之间的矛盾属于内部矛盾。

你要深刻理解皇爷爷的良苦用心,当初为什么要如此布局,

有燕王在北边,他可以替咱们朝廷抵挡北元的势力。

如今,北元的势力仍然相当雄厚呀,有几十万的兵马,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除了燕王谁能对付得了啊?

还有西域诸国,也是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你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这是外患。

盗贼经常聚众作乱,这一块也要引起你的重视,比如巨匪方国珍、陈祖义,梁道明,无不拥兵数万,甚至数十万,十分猖獗,任用谁去镇压那些盗贼?

所以,你要全盘考虑,对于那些藩王要恩威并用,如果你把藩王都废了,朝中有大臣作乱,你又怎么办呢?

用谁来对付那些乱臣贼子?

在历史上的权臣作乱例子还少吗?

王莽是怎么串汉的?

董卓又是怎样祸乱京城的。

如果有各路藩王在外面镇着,是不是要好很多?”

朱允炆听了老朱的话,似有所悟:“皇爷爷,你能不能回来?孙儿要把皇位还给你啊,

孙儿只想做一个逍遥王爷,这帝王的担子太重了,孙儿挑不起来呀。”

“咳,咳,”老朱轻轻地咳嗽了两声,“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再说这种孩子气的话了。

皇爷爷今天到你这里来,属于机密,你千万不可对外宣扬。”

“孙儿明白,那你好自珍重,皇爷爷走了,有空还会来看你的。”

朱允炆跪伏在地上:“恭送皇爷爷。”

老朱迈大步离开了朱允炆的寝宫,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奉天殿。

早朝。

朱允炆头戴金冠,身穿盘领窄袖黄袍,腰束金带,端坐在龙椅之上,

文武百官跪伏于地,口里说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站起身来之后,分列两旁。

太监王钺高声喊道:“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话音刚落,齐泰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爱卿,你有何事?”

“陛下,徐辉祖乃徐达长子,袭封魏国公,太子太傅,只因陛下派他去追朱高煦,而朱高煦盗取了徐辉祖的宝马千里一盏灯,

因此,徐辉祖无法将其追回,此事惹得陛下大怒,将其关押在锦衣卫的大牢之中,

后来,又把他放出来到南军马厩之中去喂马。

微臣以为此事极为不妥。

徐辉祖一门忠烈。

其父徐达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徐辉祖身居高位,却受此大辱,

恳请陛下将其召回,官复原职。”

朱允炆一听这话,脑袋都疼。

因为这段时间,刘三吾、马氏都在他的面前提到了徐辉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皇爷爷也这么说。

他们都说自己错了,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

黄子澄奏道:“陛下,齐大人所说差矣。

徐辉祖的姐姐嫁给了朱棣,而且,此人行为怪异,所作所为不符合常理,

他竟然向陛下奏请将朱高煦扣留下来,朱高煦乃他的外甥,他是朱高煦的亲舅舅,试问一个连自己的外甥都不顾的人,将来能是一个忠臣吗?

微臣以为,陛下仁慈!

陛下把他从锦衣卫的大牢之中释放出来,让他去喂马,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而有些人却奏请陛下让徐辉祖官复原职,微臣在想,莫非他与徐辉祖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

齐泰一听更是恼火,他心想这个黄子澄真是可恶,不懂军国大事,却在瞎指挥,更可气的是,朱允炆还就喜欢听他的话。

齐泰的一双眼睛瞪着黄子澄:“你在说谁呢?”

朱允炆一看二人要争吵起来,赶紧在中间打哈哈:“二位爱卿,不要再争了,你们说的各有各的道理。”

此时,朱允炆看着侍立在一旁的徐增寿,问道:“徐爱卿,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