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 第173章 锋芒毕露的刀

余谨站在殿中,看着一个个朝臣跳出来反对,心中暗自思索。皇帝的处境,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一个小小的任命,都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弹,可见这些年来,朝中各派势力已经盘根错节到了何种地步。

";陛下,";礼部侍郎陈景渊出列道,";臣以为,此事关系重大,还请收回成命。";

";是啊陛下,";户部郎中赵德清附和,";朝廷规制不可废,祖制不可改啊。";

一声声谏言,此起彼伏。表面上,他们是在维护朝廷规制,实则是在试探皇帝的底线。若是皇帝在这件事上退让,那么将来在其他事情上,这些人必然会变本加厉。

司空卢颂站在殿前,目光如刀般射向余谨。这位位居三公的重臣,显然已经将余谨视为眼中钉。

太师闻泽和尚书令皇甫南辰也都看了过来。三位朝中重臣的目光交织在余谨身上,带着审视,带着压迫,更带着一丝威胁。

但余谨神色不变,目光坦然,与三人对视。他知道,自己此刻的表现,不仅关系到个人前途,更关系到皇帝的威信。

若是在这种压力下退缩,那么皇帝重用他的初衷就会落空。皇帝需要的不是一个会屈服的臣子,而是一个能够帮他对抗这些势力的助手。

";诸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余谨忽然开口,声音不疾不徐,";朝廷规制确实不可废,但规制的本意是什么?是为了选拔贤能,而不是成为阻碍人才的绊脚石。";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陛下用人,自有圣意。若是只因为我资历尚浅就反对,那么天下英才,何时才能为国效力?";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维护了皇帝的权威,又不失谦逊。众臣一时语塞,就连司空卢颂也皱起了眉头。

贾诩和诸葛亮在后方相视一笑。主公这一番话,不卑不亢,既显示了胆识,又不失分寸,当真令人佩服。

赵汝安坐在龙椅上,嘴角微微上扬。

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能力,更有胆识。这样的臣子,正是他所需要的。

";够了!";赵汝安猛地拍案而起,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朕身为一国之君,连任命一个臣子都要被你们掣肘吗?";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朕用人,难道还要事事请示你们不成?这大安朝,到底是朕在做主,还是你们在做主?";

殿内一片死寂。皇帝的怒火,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陛下息怒。";司空卢颂上前一步,躬身道,";臣等绝无此意。只是门下省侍中位居正二品,关系朝廷机要。若是任人不当,恐怕有损朝廷体统。";

";任人不当?";赵汝安冷笑,";余谨查办玄州案,为朝廷挽回多少损失?为百姓伸张多少正义?这样的能臣,朕用他有何不当?";

太师闻泽也出列道:";陛下说得是。只是余大人毕竟出身寒门,又是进士出身,不似翰林院出身的大臣那般熟悉朝廷规制。臣等担心,他难以胜任此等要职。";

";寒门?";赵汝安的声音更冷了,";在你们眼中,只有世家子弟才配当朝廷重臣吗?朕看你们是在朝中待得太久,忘了朝廷选官,当以才能为先!";

尚书令皇甫南辰见状,也出来打圆场:";陛下圣明。臣等只是担心余大人资历尚浅,恐有不周之处。不如先让他在六部历练几年...";

";不必了!";赵汝安断然道,";朕意已决。余谨即日起担任门下省侍中,此事不必再议!";

殿内众臣噤若寒蝉。皇帝动了真怒,谁还敢多说半句?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余谨看得出来,这些人对他的敌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深了。

贾诩和诸葛亮在后方对视一眼。主公这一步棋走得妙,借皇帝之威,压下了众臣的反对。但这些老臣不会就此罢休,接下来的日子,只怕会更加艰难。

就在这时,余谨忽然出列,朗声道:";诸位大人既然提到出身,那臣倒要请教一下。";

他目光如电,扫过殿内众臣:";大安开国之初,太祖皇帝任用贤才,可曾问过出身?当年王丞相出身市井,不也为大安打下了半壁江山?李太师本是寒门学子,不也辅佐太祖平定天下?";

这番话一出,殿内众臣脸色微变。王丞相和李太师都是大安开国功臣,他们的出身确实寒微,但凭借才能位极人臣。余谨借此反击,可谓一针见血。

";况且,";余谨继续道,";臣虽出身寒门,但也是明经进士出身。若论经义,臣不敢说胜过诸位大人,但也绝不会输。若论政务,臣在玄州的政绩,想必诸位大人也都看在眼里。";

他的语气越发锋利:";若是诸位认为,只有世家子弟才能担任朝廷要职,那岂不是说,我大安朝选官,不是看才能,而是看出身?";

吏部侍郎张元冷笑道:";余大人说得好听。但你一个小小的提刑按察使,如何能担当得起门下省侍中?这可不是玄州那种偏远之地...";

";张大人此言差矣。";余谨立刻反击,";臣在玄州查办要案,牵连多少朝中权贵,张大人不会不知道吧?这些人是怎么被任命的,又是谁在把关?若说治理一州尚且不易,那么让贪官污吏遍布朝野的,又是何人之过?";

这番话直指吏部任人不当的痛处,张元顿时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

殿内一片寂静。余谨的反击,不仅有理有据,更是直指要害。他没有丝毫退让,展现出了皇帝想要的强硬态度。

赵汝安坐在龙椅上,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余瑾,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不卑不亢,针锋相对,正是他需要的那把利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