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彼岸生花 > 第90章

彼岸生花 第90章

作者:随处可见的尘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27 09:01:58 来源:小说旗

第90章 第九十章

“臣刘少知见过殿下。”刘少知行了一礼,虽然他现在身居高位,或许别人可以不放在眼里,但对于这个六皇子,他是发自内心的尊重。要不是他,他的妻子女儿估计早就命丧黄泉了。

“刘大人不必多礼,就是突然想起来,过来看看,近来过得可好?”

杨阳也还了一礼,这刘少知可是父皇的伴读,现在的国之栋梁,杨阳对此人也是甚是钦佩。

“谢殿下,一切如常。”

刘少知作了一个请的动作,把杨阳一行人迎进了大堂,并且让府中的下人们散去,并且沏了一壶好茶。

“其实刘大人不必如此兴师动众,我这只是一时起意,想着来看看宁儿妹妹,这些都是随便买的,不知道宁儿妹妹喜欢什么。”

“多谢殿下挂心,可小女宁儿在去年就上山学艺去了。”

刘少知有些歉意的回答,他是知道的,在万安寺的那段时间,自己的女儿和这位殿下相熟,想来是好久没见了,所以来看看。

“哪个山?”

这倒是个意外,他本以为刘宁估计会被刘少知教育成,一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大家闺秀。所以他才会想着来看看,顺便灌输一下女性自由的思想,想来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这个……殿下,可否听说过四大隐世宗门?”

刘少知的表情有些为难,按理说这事是不好四处宣扬的,这些隐世宗门们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收弟子一般都不喜欢别人知道,不然也不会叫隐世宗门了。

“哦,那我知道了。北边云雪宗,南边相国寺,西面的瀚宇阁,还有东海的碧波岛,宁儿是去了哪一个宗门?”

杨阳扳着手指头数了一遍,这隐世宗门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很神秘,但对他来说就跟基本生活常识一样,这些资料天机阁里都有记载。

“殿下,殿下。”刘少知看了看周围,压低了声音说道:

“殿下,这事可不兴大声议论,里面的那些人可不喜欢我们这么谈论。”

“没事,你不说,我不说,谁也不知道我们在这讨论他们。”

杨阳乐了,觉得这刘少知也是有有趣的一面的,难怪自己的皇帝老爹说这刘大人性格有些跳脱,想来人前的严肃是装出来的。

“宁儿去云雪宗了,这事咱们就不聊了。”刘少知想了想,还是觉得换个话题比较好,都说那些隐世宗门的人手眼通天,谁知道这里的对话会不会被那些人听了去。

“行,其实他们也没那么神通广大。”既然刘少知不想聊这话题,那他也不好拒绝,但要是不聊这个,那他们两个好像也没什么话题聊。

“那平时可有书信往来?”

“三个月一封,会有专门的人过来取,同时也会送过来一封。”

“哦?还有这事?”这倒是个意外收获,按理说自己也是云雪宗的弟子,怎么就没人主动联系他呢。

“有印泥吗?”

杨阳让刘少知找了点印泥过来,然后把皇祖母送他的玉佩按了上去,又印在了一张空白纸上。

“下次再送信的时候,刘大人你就说这玉佩的主人,让云雪宗的人关照一下宁儿,如果有人要找,就让他来找我。”

“殿下,这玉佩莫不是太后的那一枚?”刘少知在看到玉佩之后,竟然认出了这玉佩。

“陛下曾经跟我说过,太后本是云雪宗的人,所以宁儿去云雪宗,我是放心的。”

“你见过这玉佩?”

“只是听说,陛下年轻的时候,经常跟我说,等到太后把那云雪宗的玉佩传给他,就带我上云雪宗修行绝世神功。可这么多年过去了,陛下也没得到他口中的玉佩,但即使现在有了这玉佩,我们却已经不再年少。”

说起这段往事的时候,刘少知语气有些遗憾,那是他们年少时的记忆,已经发生过,但已经回不去的往事。

“也好,省了解释这玉佩的来历了。那若是刘大人没什么事情,我这就告辞了,东西我就不带走了,说不定哪天就回来了呢。”

杨阳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情要去做,所以也不打算在这逗留了。

“殿下慢走,我送送殿下。”

杨阳和刘少知差着辈呢,身份也是有很大差别,所以根本没什么可聊的,见杨阳要走,刘少知也是松了一口气。

离开了刘府,一行人走了一段路之后,拐进了一条小巷里。在小巷的尽头,杨阳敲了三下门。过了一会儿里面的人过来开门,然后杨阳和张小海走了进去,其他人则在小巷四周警戒。

这里是一个隐蔽的地下室,里面有不少在工作,看见杨阳进来,都起身行礼。

“殿下,按照你的吩咐,把这些年收集到的消息全都做了分类汇总,一些重要的消息送进了宫里,还有殿下吩咐的,都提前给你备好了。”

回话的是张怀民,张小海的父亲,这间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张小海则是站在门口放哨。

杨阳细细的翻看着桌上的纸张,这些是他当初让张怀民成立的消息部门所收集到的消息。但这些消息,却是杨阳专门让人收集的,都是一些关于皇亲贵族的消息,所以这些资料必须要保管得十分严密。

其实这些东西他在天机阁也能看到,至于为什么要让张怀民收集和整理出来,为的就是把这些资料进行交叉验证,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他们果然要造反。”

看完这些资料之后,杨阳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父子反目,兄弟互相残杀,为了那把龙椅,历史上出现过无数这样的事情。本以为在上京,在现在皇帝开明的治下,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但有些人,还是被权势利益蒙蔽了双眼,打算铤而走险。

“殿下,我们该怎么做?”

张怀民把这些信息汇总过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些端倪,但他却不敢跟任何人说,现在又从殿下的口中得到了证实。震惊的同时,心中也有一种确实如此的感觉。

“此事不要对任何人说起,同时让兄弟们重点打探麦震鸿等人的消息,记住不要打草惊蛇,其他的事情,我自有安排。”

要造反,这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要不是杨阳发现这些人频繁的宫里宫外互相传递消息,他也不会有所察觉。这就像是一张大网,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必须暗地里四处埋下钉子,不仅要隐秘,而且还要牢固。

现在杨阳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用更加隐秘的手段,找到这些钉子,并且在这些钉子的旁边安插上自己的人。但杨阳知道,自己的人手有限,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事情的。所以他只能收集更多的消息,知道这些人的计划和什么时候发动反叛。

离开了小巷,杨阳直奔国师府,听说老国师身体不行了,这两年一直生病卧床,作为学生,杨阳确实是要去看一看的。

到了国师府,发现里面已经站满了人,大多都是些儒生,各个神情悲戚。

“老国师走了?”

看到这些人这样子,杨阳的第一反应就是老爷子走了。

“殿下,你可来了,老爷他他快不行了,但却一直强撑着一口气,人都糊涂了,但就是一直在问,前方的战事打赢了没有。”

老管家迎了出来,一边抹眼泪一边跟杨阳解释。

到了卧房,杨阳无语了,情况其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般糟糕。老头子确实是卧病在床不假,但此时正靠在床头啃鸡腿呢。这也难怪,按理说这么重的病情,作为学生的刘少知应该在旁伺候汤药才是,可他刚从刘府出来,刘少知还跟自己聊天呢。这说明什么,说明这老头就没事,起码还没到断气的地步。

“殿下,老朽身体不便,就不给你行礼了。”

老国师放下了鸡腿,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让人又端了一碗汤过来,喝了一口,完全不像是要断气的人。

“老师你这是演的哪一出?”

进来的时候管家就把门关了,这里的对话也就里面的人能听到。

“这是演给朝中那些贪生怕死的文官们看的,对方两国联合,他们竟然还主张和谈,只有我反对并且装病,陛下那边才好堵住那些人的嘴。”

“那院外可是满满的站了四五十个儒生,随时都准备好了给你送走,你就让他们这么站着?”

杨阳有些觉得好笑,这里外的落差感,不知道那些儒生们知道真相后,眼泪会不会掉下来。

“累了自然就走了,都走了好几茬了。”管家不以为然,这种场面,他这四十多年来,已经见怪不怪了。

“说吧,你小子来找我什么事情,平日里是不会来看我的,难道说你跟外面那些人一样,盼着我早死呢。”

老国师这话说得中气十足,同时也是怨气十足,想必还记着当年被气哭的事情呢。

“嘿嘿,老师慧眼如炬,此次来呢,一是来看望,二呢是想找老师了解一下,关于建安王叔的事情。听说他也是你的学生,想必老师了解的多一些。”

杨阳自己搬了个凳子,然后在鸡汤里搅了搅,发现只剩一些骨头了,想来这老头胃口很好,一整只鸡竟然被啃了个干净。

“哼,他是不是又犯事了?刚消停了一段时间,是不是又要造反了?也就是陛下心善,换作老夫早把他脑袋砍了。当初救下陛下的是老建安王,又不是他,老拿这协恩求报。”

“当年陛下年幼调皮,一次不小心落水,是老建安王救起的陛下。这建安王,也是传了好几代了,传到现在已经跟皇室搭不上边了。在陛下刚刚登基的时候,他就发动过一次兵变,但那叛乱只有几十个人,还没杀到皇宫门口就被人拿下了。也是因为如此,没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亡,所以陛下就没有追责,把他下放到他的封地,东海海口郡,然后就消停了一段时间。”

“前两年听说在练兵对抗海寇,有了些成效,但我看这人,绝对没憋什么好屁!说说,他是不是又想造反?”

杨阳听完了然,也明白了为何建安王会那么明目张胆的练兵。起初他看到这消息的时候,心中是有疑虑的,以为这是自己皇帝老爹甩下的鱼竿,就是用来看谁会反他下的鱼饵。不过现在看来,自己的皇帝老爹是知道建安王的事情的,但应该还不知道他已经和宫里的人已经勾结上了。

从老国师府上出来,这时间也来到了下午,让人带了封密信到宫里,得到的回复只有两个字“随他”。看来自己是杞人忧天了,这事皇帝不急,自己这个皇子是瞎操心了,但他依然让人密切关注建安王的动向,免得事态超出皇帝老爹的预期,不好收场。

回到了万安寺里,李岚之自己的这个皇兄,这个太子殿下早就在山门口等着了。不过让杨阳纳闷的是,为何他现在是一个光头,按理说只是来这祈福,又不是出家,怎么会把头剃了呢。

“皇兄,你这是演的哪一出?”

寻了一间僻静的小屋,杨阳盯着李岚之那光溜溜的头发,觉得有些好笑。

“你还说呢,让我来这祈福,又没说清楚,那我只能做戏做全套了。”

李岚之十分幽怨,这确实是自己的这个六弟的计划,但具体的没跟自己说,为了爱情,他也只能一咬牙一跺脚,干脆把自己按照出家人的那套流程来了一遍。

“皇兄,我知道你着急,但你先别急,再有一个月,梦璃姐姐就回来了,到时候我再给你们安排一出戏,你们的事情就成了,这是剧本,不是,是计划,你先看看。”

杨阳让人把一小本书札拿了上来,上面是他写的剧本,融合了白蛇传、梁祝和甄嬛传的剧本,保证能把所有人忽悠得团团转。

“六弟,你这是自己写的?”李岚之自认为博览群书,但与自己的这个六弟比,好像差距有点大。就拿这个来说,要不是自己知道这是假的,自己估计都信了里面的事情。

“这是天机阁里的那些隐世不出的大先生们写的,你别纠结这些,保证管用就行。等此事过后,我可是梦璃姐姐的娘家人,要是你待她不好,我可是要找你算账的。”

“哪能啊,我是这种人吗?不对,你不是我的娘家人吗?”李岚之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感觉自己的这个六弟说得不对,但好像没有哪里说的不对。

“现在梦璃姐姐可是天机阁阁主的义女,我也是天机阁的,你要是欺负梦璃姐姐,就相当于欺负天机阁,你说是也不是?”

李岚之点点头,但自己又不是那种人,自己的这个六弟属于杞人忧天了。

出了小屋,杨阳问了问金莎公主的事情,下人回答说,金莎公主安排妥当之后,就要了一些食材,此刻正在厨房准备吃食。杨阳听了之后,想来这小姑娘还是害怕自己把他送回宫里,所以急着表现呢。

但现在时局已经稳定了下来,自己估计待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回天机阁,虽然那里要什么没什么,但胜在清净。在天机阁里,自己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那自由惯了,回来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回了自己万安寺的小院,杨阳躺了一会儿,发现中午的时候好像吃的有点多,口有点干,便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浅浅的啄着。

“殿下,你醒了吗?”敲门的是张小海,刚刚告诉他自己要休息一会儿,所以就让他也去休息一下,没想到他却在门口守着,怕自己会遇到什么危险。

“进来吧。”杨阳没有去开门的习惯,都是让他们自己关门自己开门,说到底就是懒。

“殿下,公主她用酸梅煮了一碗酸梅汤,中午吃得有些油腻,用它来解解腻。”

门开,进来的是张小海和金莎公主,公主手里托着一个木盘,上面摆着一罐酸梅汤。现在的金莎公主看起来比刚刚出宫时候脸色好了很多,清瘦的脸上有了一些精气神,此时正微红着脸,把酸梅汤放在桌上,盛了一碗出来。

“你喝过了?”

杨阳端起来,尝了一口,这里面还加了些蜜饯,确实是前世那酸梅汤的味道。自己之前只是发明了火锅的吃法,但却并没有配上这酸梅汤。

“呵呵,殿下。我这不是给你试毒嘛,所以就,就先喝了一碗。不过公主殿下,我并没有别的意思。”

张小海此时十分尴尬,心中有些愧疚,他不应该怀疑这公主,但确实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我毕竟是来自敌国的人,你们不信任我是正常的,换作是我,也会这么做的。但其实我并不是什么公主,我只是皇室支脉里一个庶出罢了。所以也请你们,不要叫我公主了,其实我的真名叫素素。”

“素素,好名字,是吧殿下。”

金莎公主没有责怪自己,张小海也松了一口气,为了缓和这有些尴尬的气氛,他就顺着公主的话,夸赞了一句。

“轩辕素素?”杨阳点点头,他早就猜到了南韶皇室不会送一个真正的公主过来,毕竟就算南韶真的想送,他们也要有才是。谁不知道南韶皇室,只有轩辕庭这么一个独苗。

“不是,轩辕是皇室正统才有资格用的姓氏,支脉就只能用金姓。”

“所以公主殿下,你不叫轩辕素素,而是叫金素素。”

“其实我也不叫金素素,我只是素素。”说到此处,小姑娘的眼睛里有泪光在闪动,这是她藏在心底不愿与人说的伤心事。

“好,素素姑娘。也请坐吧,你这煮的酸梅汤,很好喝,看来你说你擅长厨艺,不是假话。”杨阳喝完一碗,又把空碗递了过去。这小姑娘的身世,他其实已经让天机阁的人去查了。他这人谨慎,不可能随便留一个不知道底细的人在身边,哪怕只是在这万安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