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魂穿农户女 > 第3章 摸鱼赶集换种子

魂穿农户女 第3章 摸鱼赶集换种子

作者:雯风而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1 08:17:59 来源:小说旗

张小米连着两天吃的饱,身体也有了力气,今个非要和她一起去找虫子。

李桂香和万叶子背上篓子也准备上山了,她拽着张小米背上笼子也跟了上去。

王婆子抱着四岁的元宝坐在院里,眼瞅着一家子都忙乎去了,她乐呵的逗着大孙子。

可能是吃的没有营养,四岁的张元宝到现在还不会说话,但王婆子不觉得稀奇。

这村里多少人家的娃儿都是四五岁才冒话嘞,张元宝瘦瘦小小看着呆呆的,张兰花觉得这孩子就是饿的营养不良。

张兰花拽着小米跟在李桂香身后往山上走,这次她学精明了,李桂香和万叶子挖什么她就去认。

想到这里她回空间的时候忘记看一眼移栽的草了,当时太着急怕被看见她消失,所以才迅速的放了碗出了空间。

之前她对野菜真没兴趣,也没想过仔细辨认,反正就是她们采什么她跟着就成。

如今自己也有土地了,她跟着两个大人身后认真看,不懂得她就问,幸好认野菜这种东西大人们是很有耐心教的。

不负此行她认识了几种野菜,荠菜、苦菜、蕨菜,蕨菜她在现代是吃过的,就是不知道原来长在山里的时候这么不好辨认。

李桂香说还有好几种野菜,可惜这半山腰的野菜都被挖的差不多了,能剩这几种让她认就不错了。

俩人挖的差不多要下山浇地去了,李桂香觉得闺女最近胆子太大“你下山扒拉点虫子就赶紧回家浇菜园子,不准去河里耍嘞!”

她点头“晓得了阿母。”空间里还有那么多鱼,她最近都不用下河了好么。

“闺女回家躺会不?”万叶子不太放心张小米,担心她身子没好全,又担心她在外面又发痧。

张小米摇头“阿母俺不回。”

你不回我哪有机会进空间呢?她心里叹气,有个跟屁虫真是干啥都不方便。

“那弄了虫赶紧回家,别在外面太久嘞。”万叶子还是不太放心的又嘱咐了几句,这才跟着李桂香下了山。

大人走了,山里这回凉快,就是蚊子太多,不过蚊子在她身边转啊转愣是没叮她,张小米这回脸上被叮了好几个包。

她是有心想再找点野菜放空间里,可看张小米被咬成这样有点不忍心。

“咱们也下山吧,看你被咬成什么样了。”说完拉起张小米就往山下走。

手中的树枝不断拍打周围,除了怕有蛇也是驱赶蚊子。

下了山来到河边她找虫子,小米负责放瓦罐里。

她看着清澈的河水想着,昨个叔父摸回来鱼了,虽然小但肯定够今个吃的了。

空间里那些鱼要是能赶集换点种子啥的就好了,最好能换几个鸡崽子,她馋鸡蛋馋的紧。

装了小半罐虫子她就拽着小米往家走,快中午了最热的时候,万一中暑咋办更何况小米刚刚好。

回家小米扫院子喂鸡,她特意去菜园子浇水,想看看有没有啥野菜能让她顺几根放空间里移栽个试试。

水芹菜和韭菜她都挺爱吃,韭菜肉鱿鱼馅饺子她的最爱。

一丈宽的地菜的种类就那么几样,但好在现在长的还不错,王婆子平时舍不得摘了吃,每次都摘那些有点不太好的。

她往身后瞄了瞄确定无人过来,小心翼翼挖了两株水芹菜和韭菜扔进空间。

浇完菜地该忙完的活都完事了,张小米去了东屋和元宝玩,再懂事也还是个孩子。

她回屋就进了空间,每次进来的位置都在竹子楼正门口,她的那碗小米汤还在门口地上,还有刚刚摘得水芹菜和韭菜。

不看这碗米汤她都不记得还没吃饭呢,此时看见了胃里倒适时的发出叽里咕噜的声音。

端起碗就试出没有滚烫的感觉,此刻完全凉了。

她瘪嘴不由得失望不能保鲜么?一口喝光碗里的米汤,看着面对她的竹子楼……今晚再试一次看看竹子楼保温不,如果还不行那就算了。

转身往大门口走,当她看到昨天移栽那半亩地时……

我靠!

半亩地已经全是青草了……

喵了个咪的什么情况???

她就移栽了几株野草,怎么一瞬间铺满整个土地了???

她蹲下身子在昨天移栽的位置,眼瞅着这些野草。

除了她昨天移栽的比昨天长的更高了,其他长出的野草怎么也有三十多厘米了。

难道这土地还有如此神奇之处?只要移栽几株就能开遍整个土地???

迫不及待起身回竹子楼前,拿着韭菜和水芹菜来到大门右侧的土地开始移栽。

水芹菜种右边韭菜种左边,今个有了小碗浇水得心应手。

她迫不及待想看看明天的成果,如果真的只需要移栽就能开出这许多来,那她岂不是不用买种子了?

不行,她下午要去一趟田里顺几株粟米回来试试。

如果粟米也能移栽成功,并且开出整整一亩地那她就再也不用挨饿了!

喝了两碗井水后她出了空间,心中急切想去地里看看,干脆也别等下午了现在就去,趿拉上鞋一路快步往张家地里而去。

张家就四亩地难得的居中在一处,村里有人口的的人家,地都有十几亩。

张家的人口还是太少了,劳动力就哥俩再多一亩地恐怕哥俩就累趴了。

粟米还是很抗旱的,但想要粟米长的好水不能缺,

哥俩戴着草帽打着赤膊,此刻挥汗如雨的弯腰在地里浇水。

两个媳妇戴着草帽在另一趟粟米地浇水,后背都被汗水打湿了。

哪有人关注身后是不是有人?她进了地随意的挖了两株粟米穗扔进空间。

不是不能多拿些,她也舍不得浪费粮食,毕竟野草是长的很好但不确定粮食是不是也一样?

现在粮食产量太低还是仔细点,她悄悄离开田地准备回家,不是她不想帮忙,实在是顶着太阳下干活真的太受罪。

每天看见张大顺李桂香汗流浃的回来,心里也是有点不忍心的,可不忍心又能怎样,她也不过才九岁的身子实在担不起大责任。

往回走经过老榕树,张老汉在树下和几个老头玩石子棋。

她想过去看看又觉得太热,还是选择先回家,至于张老汉下的这个石子棋她不会玩,看着挺简单但她对棋好像不怎么灵敏,各种棋都不太会玩。

回家进了屋闪身回空间狠狠地喝了一碗井水,浑身瞬间凉爽,心里的烦闷燥热一扫而空。

她抓紧拿着粟米去了院墙左侧的一亩空地,小心翼翼的移栽进去,舀了几碗井水浇在粟米移栽的土地上。

她心里神神叨叨念叨着:天灵灵、地灵灵,老天爷呀快显灵,让我的粟米移栽成功,谢谢您了老天爷!

井附近那几十条鱼已经没气了,她怕这鱼再这么放下去该臭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她围着这堆鱼转来转去,她也没有个缸能放下这堆鱼,也没个锅把这些鱼都炖了真愁人!

叹气,也不能一次性都拿出去咋办呢?

瞥一眼竹子楼轻咬嘴唇,这鱼在放一天倒也不至于全臭了,本来就想试试这竹子楼有没有保温效果,干脆一会出去整些芦苇铺在地上,把鱼放在芦苇草上省的弄脏了竹子。

出了空间她又往外跑,跑到河边之前抓鱼的地方,那后面全是芦苇。

深一脚浅一脚好不容易到了芦苇地周边,她围着边开始薅芦苇草,真费劲手拽的生疼。

费了半天劲薅的芦苇草都扔进了空间,觉得差不多确定周边没有人进了空间。

芦苇草铺在一楼左侧的地面上,幸好这些鱼都比较完整没有流血,不然她怕垫着芦苇草也白搭。

放好鱼出了空间,想着今晚用野菜汤试试竹子楼是否也没有保鲜功能。

不紧不慢回了家,这回真想眯一会。这小身体的力量比起大人还是差了不少。

到了家特意把空间的碗放到灶台,她回屋咪了一会,晚上吃饭她迫不及待把野菜汤送进了竹子楼。

第二日她起了个大早,借着上茅厕的机会进了空间。

穿越以来就上过三四次茅厕,那感觉甭提多舒爽了!

那味道直冲天灵盖熏的她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直接原地去世。

挺过了气味更难受的是“棍刮……”那叫她直接想原地撞茅厕自杀而死。

幸亏肚子里没什么油性,一个月大号也就两三次,不然她是真不想活了。

从茅厕进空间身上那叫一个“味儿!”

这都是小事,她急着先去看粟米的情况,有到近前她兴奋的踱着步,兴奋惊喜震撼接踵而至,粟苗……一亩地都是粟苗!

她饿不死了、饿不死了!

蹲下身子欢喜的抚摸着粟米苗,她张兰花这辈子饿不死了!

想起竹子楼里的野菜汤,起身跑回竹子楼。

不需要端起碗,她已经看见碗里冒着的热气了。

碗里的野菜汤如昨日刚刚拿进来一般新鲜热乎。

席地而坐端着碗小心翼翼的吸溜起来,眼泪模糊了双眼。

她何其幸运,她以为在这个时代她不一定能活很久,每天吃不饱又缺少医药。

她压根不敢奢求自己的寿命,或者说心里还巴不得早点死去离开这个鬼地方。

可如今她不害怕了,再也不害怕了,不怕挨饿,不怕生病,只要她有井水身体就会健健康康。

有空间这几亩地她就饿不死,哪怕这个时代没那么多种类的食物,但起码她能保证自己饿不死这才是最重要的。

芦苇草上的鱼虽然死了,但不会臭不会坏放到什么时候都行。

呼出一口浊气出了竹子楼,仰头望着湛蓝的天空……突然觉得人生有了希望呢!

走到前院去看昨天移栽的水芹菜和韭菜,不出所料都已经长出十几厘米高了。

看着正大门左右两侧的土地,左边半亩绿油油的青草很是喜人。

右侧的青菜苗虽然短了些,但密密麻麻占满了整整半亩地,等这些菜能收了直接放进竹子楼里,那她以后就不缺菜了。

她也要挖一些野菜移栽进来,后院和侧边还有两亩地没着落呢。

不敢再待下去,出了空间扑面而来的“味儿”给她熏的一个踉跄。

去灶房舀了一盆水洗了把脸和手,仔细闻闻衣服上全是味。

万叶子出了屋进灶房就见张兰花,不由得好奇“丫今个起的这么早嘞?”

“嗯叔母我睡不着了!”她嘿嘿一笑。

万叶子摸摸她的头“睡不着就去院里玩会,你阿妹和阿弟都没起嘞。”说完就开始干活。

比起性格瓷实的李桂香,万叶子看着温柔多了。

掰着手指算计今个要做的事,要去山上挖野菜、去河边找虫子、还要多薅些芦苇草、她还想再抓点活鱼放竹子楼里。

她现在倒是盼着能养只鸡才好,在现代她就很想养鸡。

原因无他现代食物不安全因素太多,很多食物吃了后老百姓得病没钱治,连鸡蛋都造假,那时候她就想要是能养几只鸡,每天下蛋供自己吃就好了。

可惜她居住的是楼房压根没法养,如今有了空间就相当于有了自己的庄园,想养什么种植什么不都要听自己的。

可惜她现在没钱,不然分分钟解决目前她迫切需要的东西。

打板子声音响起,老张家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她紧随其后进去端了碗,磨磨蹭蹭最后一个喝完顺手将碗收进了空间。

这两天又没有鱼吃了,张大顺哥俩或许是白天太累,下晌没精力去摸鱼了,再说他们摸那点小鱼,连王婆子都看不上直接晒成鱼干了。

这次上山吸取这两天的学习,她也挖到几株认识的野菜偷偷扔进空间。

她倒是从没看过张家吃蘑菇,蘑菇干也没见过,看样这个时代对蘑菇的了解还是不深的。

至于她,她也不认识蘑菇,所以想摘蘑菇的这种想法从始至终就没有。

“阿姐,蚊子为啥不叮你嘞?”张小米突然蹲到她身边,一脸不解的问她。

那蜡黄的小脸与自己的脸都快贴上了,她吓了一跳本能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张小米嘿嘿一笑。

她没好气了白了她一眼“人吓人吓死人,你这死丫头!”

张小米微微撅嘴蹙眉,心想阿姐说的话好像她阿母……

张兰花哪能真跟一个八岁的小屁孩一般见识,看着张小米发呆的样子,再看看她那小胳膊小腿没个二两肉。

瞥了一眼自己的胳膊……五十步笑百步,都一个熊奶奶样。

“想吃鱼不?”她眨眨眼神秘兮兮的问张小米。

“想!”张小米一丝犹豫都没有立马点头,下意识的吞咽口水,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

“走,下山阿姐带你抓鱼去!”她起身往山下方向走。

“阿母……”张小米站起身想要喊她阿母,张兰花三步并两步,迅速跑到她身边捂住她的嘴“不能跟你阿母说,不然今个没鱼吃!”

张小米呆呆的看着阿姐,不明白为啥不能和阿母说?然后就被姐姐拽着下了山。

她带张小米去了上游芦苇草摸鱼的地方“你找虫子我抓鱼明白不?”她将背篓放在地上。

“嗯!”张小米重重点头,一瞬不瞬盯着阿姐光着脚丫子进了河。

大伯母说不让阿姐摸鱼,可她想吃鱼阿弟也想吃鱼,阿父阿母也很想吃鱼。

阿姐摸鱼厉害,她要是也会摸鱼就好了。

可她没忘阿姐让她找虫的事,低头认真的在石头下翻找着虫子。

张兰花回头见张小米认真找虫子的样,不由得会心一笑,若是将来她能有孩子,最好有个女孩。

见张小米认真找虫子不关注她这边了,她才弓着腰低头在川流不息的河里摸鱼。

每一次她都要特意兴奋的大喊一声,然后跑回岸边扔一条鱼。

为了演技逼真还要特意在水里,演绎和大鱼博弈折腾她坐在河里,浑身都要湿透了为止。

果然演员真不是谁都能做的!

张小米忘了找虫子,她紧张的看着筐子里活蹦乱跳的大鱼,就怕它们跑了出来。

张兰花摸进空间起码有十几条,岸上留了四条大鱼,两条鲤鱼,两条黑鱼。

一个筐子了四条鱼,下面有点野菜属实有些沉。

她和张小米两个孩子费劲的往回抬,至于芦苇草中午再出来薅吧。

一路上俩孩子歇了好几次,手都被勒出印了。

好不容易进了家门她连喊人的力气都没有了,不得不耍个尖“去喊大母出来!”

张小米短腿紧倒腾往屋里跑,不大会王婆子急急忙忙跟着出来了。

“哎呦天爷嘞……天爷嘞、俺的个乖乖嘞……”王婆子拍着腿围着筐子转,看着几条大鱼激动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干瘪的双手抓起一条黑鱼塞进她的怀里,她被鱼的大力冲的踉跄了一步堪堪稳住。

她不解的看向王婆子?

王婆子喜笑颜开的摆着手“丫,快给你姑送去嘞!”

“喔。”她后知后觉想起她还有个小姑来着,穿越回来一个月还没见过这小姑呢。

她让张小米再给她拿个筐把鱼放进去,背着筐按着记忆中的路,走到了村西头一处人家。

这里距离她们家也不算远,走路和去河边差不多。

走到木栅栏门口院里没有人“姑姑!姑姑!”

“来啦、来啦,是丫不?”屋里很快有人回应,接着一个皮肤黝黑蜡黄,身材干瘦的女人快步从屋里出来,身后还跟着瘦的跟个大头娃娃一样的男孩。

张兰花记得她这个老姑好像才二十来岁,这状态老的就跟三四十岁一样。

这村里不论男人女人都显得特别老,干巴瘦的身子,黝黑的皮肤,长期的营养不良黝黑的皮肤下又透着蜡黄。

“你咋来嘞丫?怎地了?”张小妹见她突然过来还以为家里有啥急事。

“姑,大母让我给你送鱼。”她把筐子放在地上。

张小妹眼睛瞬时亮了,不过转瞬又灭了“丫,快拿回去给你大母吃嘞”

她摇头“我们还有,姑这条留给你。”

张小妹身边的狗蛋蹲在筐子边,好奇的看着里面的大鱼,胆子大的手指还戳戳鱼肚子。

张小妹又是感动又是难过,阿母有点好吃的还要惦记着她,可她嫁了人后日子过得也紧巴巴,家里人口多天天吃不饱,她也没个嚼头孝敬阿翁阿母。

她不等张小妹说话,将筐里鱼倒在了地上拎着筐就跑了。

“唉……丫!”张小妹反应过来时已经见她跑远了。

心下暖暖的,低头看儿子对着鱼直流口水……,叹口气抓起鱼带着儿子去了灶房。

她没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河边芦苇草那块地方,她想多摘点芦苇草放空间里用,实在是竹子打造的楼太清香太干净,最重要的是她太喜欢了,真不舍得弄脏一点。

等她回家时,家里人都回来了,免不了被李桂香又念叨了好一会。

张老汉却夸起她来“俺这孙女厉害着嘞,一点不输男娃嘞。”

李桂香“君舅,这死丫头都敢下河摸鱼嘞,您可得好好管管她!”

张老好没吱声,张大安笑呵呵的道“这丫胆子忒大,咱村这么大的女娘没个敢下河摸鱼的,咱家丫厉害嘞。”

王婆子点头“丫总能摸来大鱼嘞。”

张大顺看着闺女“下河耍耍没啥,不能去上游那深着嘞。”

万叶子抱着元宝,看着一声不吱的她,也不由得笑了“丫的主意正嘞。”

能吃饱这就是天大的事,和这事比起来其他都是小事,所以她摸鱼的事就这么过去了。

天热剩下的鱼放进有水的大罐子里,一家人坐在院里东一句西一句的闲聊。

老孟家此时也在吃饭,今个难得有条大鱼开个荤一家子都高兴够呛。

孟老爷子和曹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孟大河媳妇张娟,两人有一个儿子六岁叫孟小牛。

二儿子孟石头媳妇是张小妹,生个儿子叫孟狗蛋。

孟家这两个媳妇肚子都争气,这也是曹婆子最满意的地方,俩儿媳妇都生的男娃。

可孟家的日子过得也难,除了地里的赋税缴纳,还有娃儿的赋税,家里的地也是四亩,一年到头缴完了税款所剩无几。

不过孟家老汉人不错,两个儿子也是憨厚的。

孟家老汉一碗鱼肉汤喝了个痛快,心里念着亲家的好,想着以后可要多帮帮张家。

小牛和狗蛋吃的两眼亮晶晶,张娟看着自家儿子吃的欢实心里也高兴,转头看向张小妹“娣妇,今个借了你阿母家的光嘞,咱们都吃顿好的。”

张小妹笑了笑低头继续喂狗蛋吃鱼肉,张石头抹了一把嘴,肚子里有食心都不慌。

张兰花临睡觉时脑子里都想着明个要干点啥?

最近她睡眠质量特别别,每天早上都精神饱满的起来。

现在她比家里人起的都早,主要是她睡的好睡的香。

在灶房洗了把脸来到院子,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准备做做伸展运动。

瑜伽她不太会,就能记住几个简单的动作,会的最多的是学校的体操广播运动。

特意往大门口方向走了走,这块离着屋里远了点,做做伸展运动也没人看见,省的当她是神经病。

刚刚做到扩胸运动,就见大门口偶尔有人背着筐子,三三俩俩的经过。

咦?这么早去摘菜?不像啊,一般村里人都是吃过早饭才去的啊。

来到院门外好奇的张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又到了赶集的日子。

怎么今个张家没起来赶集呢?可能是盐巴换够了这次的集就不去了?她歪着脑袋自问自答。

不过她对集市倒是很向往,什么时候她也能去趟集市呢?

每到赶集的时候都是礼长带着人去赶集,只要不是进城,赶集就没那么严格。

她想跟着去……

想法这么一冒,她转身跑回东屋。

正在睡觉的张老汉她没敢动,轻轻的摇着王婆子的胳膊“大母、大母……”她轻声喊着。

“嗯……”王婆子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干啥嘞丫?”

“大母,我去找虫子今个就不带小米了,让她在家喂鸡就成,你告诉我阿母一声给我留饭,我找完虫子就回来吃。”

“嗯……嗯”王婆子迷迷糊糊的应着。

要的就是你迷迷糊糊!

她转身跑回院子背起背篓小跑出了院子,跟着三三俩俩的人群往村外走。

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她个子小看不见前面是不是礼长带路?又想万一被礼长发现会不会打她?集市会不会有人贩子?她这小胳膊小腿能走到集市么?

她不敢贸然贴近人群,又不敢离得太远。

她这小短腿几乎是要用跑的才能撵上前边的人,小跑了十几分钟她腿肚子就开始转筋。

看着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林,陌生的未知让她心跳的厉害。

早上没吃饭这么一路跑实在受不住,身后连个人影都没有,她闪身进了空间,跑到井边掬起一捧水快速喝了个干净。

尤觉得不太够又掬起一捧,两捧水喝下饥肠辘辘的感觉消失大半,消失的体力恢复了一大半。

赶紧出了空间继续跟着小跑起来,要了个亲命了,真有点后悔一冲动就跟着来了。

生在现代长在现代,言论自由国泰民安,根本不知道惧怕为何。

可现在是古代,还是一个她压根不了解的时代,她无依无靠背后的亲人都是农户,无权无势的,如果真出点什么事谁能救她?

呼出一口浊气,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暗自决定以后万万不能这么冒失,一切都要以生命安全为主。

命就一条啊,再着急吃饱饭也不能不要命。

半个小时后她又进了一回空间,喝了一捧井水,这才有力气跟着村里人到了集市入口。

远远的就听人声鼎沸,穿着粗布麻衣打着补丁,背着筐子、推着独轮车、赶着骡车、牛车的农户从四面八方进入,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集市入口处有几个官兵把守,入口处摆放着一张桌子,桌子后坐着一位身穿灰色布衣的中年男子做着记录。

但凡入集市都由个村里长带领,在入口处报上村名与人数。

上河村的人也站定等待礼长去前面挂名,她紧张的舔了舔嘴唇,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顺利的跟进去。

不能在最后跟着,她试着往前走了走,原本一起小声说话的人,见到个孩子突然从身边经过都好奇的瞥了一眼。

“呦,这不是张家的大丫?”刘家息妇江草惊讶的出声“大丫、大丫,你怎地来这嘞?”江草赶忙拽住要走过去的张兰花。

江草前后看了看,皱着眉低头看她“大丫,俺今个没见你家人来赶集嘞,你咋来嘞?”

她眼珠子转了转故作天真的道“我听说集市可有意思了,卖啥的都有,我让阿翁带我来他不带,我就跟着你们来了。”

“哎呦喂,你这丫头怎地这么淘呐!你怎地不声不响就自己跟着来了?这一路你怎地跟上的?”江草气的拍了她后背一下。

都是一村子得人心齐是肯定的,江草也是做阿母的人,家里两个娃比张兰花大了几岁,将心比心这要是自己娃就这么偷跑跟着赶集来了,那她这个做娘的可要疯了。

“这张家大丫胆子也忒大嘞,不声不响地家里人可不要急坏了?得,你看着吧俺过去找里长!”说话的是王家息妇李香春,她和江草处的好,两人唠嗑唠了一路。

说完急冲冲就跑队伍前头找礼长去了,江草摇头有些生气“大丫,以后可不敢这么瞎跑晓得不?”

她乖巧的点点头“大娘我错了,你别生气,以后我再也不敢来集市了。”

江草这才满意了一些“你就跟在大娘身边,集市散了跟着大娘回村。”

“嗯嗯。”她乖巧的点头,低头吐了吐舌头,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很快李香春回来了冲着江草道“跟里长说了,里长一会加上大丫的数。”

江草拍拍胸脯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低头严肃的对着她道“大丫以后可不敢这样了,你里长外翁要是今个没登记你的名,让官爷查出来你要挨棍子嘞!”

她瞳孔一缩语调也有点变了“真的么大娘?”

李香春皱眉故意说的严重“那可不咋地,大丫你出村要跟里长外翁说,偷偷出村官爷要打的,你个死丫头胆子也忒大嘞,要不是你江大娘瞧见你嘞,过会你要被查出来挨棍子,可不打死你嘞!”

她被吓了一跳缩了缩脖子“大娘我再也不敢了。”

江草和李香春互看了一眼,见大丫被吓住了这才放下心来。

她们也不是故意说的严重,私自出村子没有里长登记入册,被官爷查到大人是仗八十,孩子是四十。

无论是大人或孩子,别说这许多军棍了,就是十军棍在这缺少医药救治的时代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朝廷就是要吓退农户,逼着他们只能开荒种地。

不大会轮到了上河村,又不是全体村民出动,所以很快入了集市。

沿着官道土路两旁,农户们摆放着不少东西等着置换。

她跟在江草身边寻找可以摆放置换的地方,她好奇的张望摆什么的都有。

鸡、鸭、鱼、肉、野菜、背篓、布料、草鞋、瓦罐、瓦盆……虽是农户的集市,但品种之多也让她眼光缭乱。

江草和李香春摆的鸡蛋,这时候礼长也过来了,看着张兰花直摇头。

里长叫孟守勤今年四十多岁,按着这个时代属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了。

“大丫莫要乱跑,在这里且等集市散去一起回村。”

张兰花点头弱弱的问了一句“里长外翁,我能在这旁边看看么?不走远,就在这块看看。”

孟守勤长年累月的蹙着眉,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严肃的人。

“别跑到集市口打扰到官爷。”孟守勤嘱咐了句背着手就去看其他村民了。

他倒是不怕孩子丢了,想出去也是一个村子排队,且必须有里长带领才行。

得了里长首肯她高兴坏了,江草和李香春见礼长都同意了也就没再说啥。

两个人摆好东西,等着有人能拿好东西来置换。

张兰花背着的筐里面装了点芦苇草,掩人耳目用的。

从东头到西头长长的一条路,有置换的、有摆摊的,盐巴、酒都有卖的。

卖这些的不是农户,是县里二道贩子挑着扁担来卖的。

二道贩子是从卖家低于市场价格一点买回来的,再挑到集市上售卖或是换东西,然后换回来的东西再去县里卖,俗称二道贩子。

这集市里太多的东西都是她需要的,但她知道她没法一次性换取太多东西,她只能挑紧要的换。

例如鸡仔要换几只……

卖鸡仔的有几家,她挑中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看着这人憨憨厚厚的,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但她还是相信第一眼的感觉。

她将背篓换到前面抱着,手伸进筐里,借着草的遮掩下放了四条空间里的活鱼。

这四条大鱼占满了筐子,陡然巨大的重量她差点没抱住筐子。

赶忙放在地上上前几步“大叔,这鸡仔能用鱼换么?”

中年男人看着眼前小女娃,以为她是替父母来问的“丫头,啥样的鱼?”

她指了指身后远的背筐“是活鱼大叔。”

大叔探身瞥了一眼后大步过去,掀开草一瞧里面竟然是四条鲜活的大黑鱼,瞧着这重量一条鱼怎地也要有二十多斤。

大汉吞咽口水……这鱼可真够大的!

大汉回头瞥了一眼自己筐里的鸡仔……这次来赶集他就想换点好东西给小君(媳妇)养身子。

想着换点肉回家给小君(媳妇)吃,不过有鱼炖汤,小君(媳妇)喝了应该会有奶水了。

“换,叫你家大人来瞧换多少?”

她瞧着大汉的筐里也就十几只小鸡仔“大叔,我阿翁让我来换,他在前边换其他东西呢,你这些鸡仔我都能换走么?”

大汉了然点头听完丫头的话却又摇头“那不成,俺就跟你换两条鱼,四个鸡仔。”鱼虽大却没有鸡仔贵。

她想了想“大叔,鱼都给你我要八个鸡仔成么?”

大叔摇头“丫头,俺还要换点肉嘞,你可以去别家再换几个。”

她乖巧点头“那好大叔我就换四个”

大汉给她用小笼装了四个“这笼子就送你了丫头。”

“谢谢大叔!”她高兴的接过,看着小笼子里毛绒绒的四只鸡仔心里很高兴。

大汉从她筐里挑了两条鱼出去,重量一下子减轻不少,她将笼子放进背筐里,谢过大叔就去其他卖鸡仔的农户里换去了。

八只小鸡仔将将够,她觉得先在空间养这些,但还是又往背篓里放了两条鱼,想看看能再换点什么。

笼子里的鸡仔她装进背筐,实际上收进了空间。

她用一条鱼换了一个陶罐两个陶碗。

“大娘这是什么?”她见一妇人筐里,用树叶包成一团一团的东西很好奇。

“菜种子嘞丫头!”妇人拿起一包晃了晃。

菜种?她仔细瞧了瞧没有写字,不解抬头看向妇人“婶婶都有什么菜种?用鱼能换么?”

“鱼可以嘞!俺这有胡瓜、茄子、胡荽”。

胡荽?是个什么鬼?算了不重要,能换点种子也行。

“大娘您看这鱼,很大一条,您能给换多少菜种子?”她掀开背筐让妇人看。

妇人一见这么大的鱼连连点头“换的换的,这鱼俺给你六包种子你挑!”

“大娘,就刚刚你说的这几样,一样给我来两包。”她指着树叶包着的菜种说道。

妇人每样挑了两包给她,然后上她筐里拿出鱼掂了掂眉开眼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