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魂穿农户女 > 第10章 举家搬迁张小妹一家哭诉

魂穿农户女 第10章 举家搬迁张小妹一家哭诉

作者:雯风而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1 08:17:59 来源:小说旗

“啥?搬去城里?”

“咱家去城里?咱们都去?”

“天爷嘞,大丫你不是骗大母嘞?咋会有这天大的好事嘞?”

“大丫,你说的是真的嘞?冯掌柜的给咱们在城里租赁了大房子?”

此起彼伏的惊诧疑问,她也不知如何回复了。

她只能跟一家之主再次确认“大父,咱们随时能搬去城里住大房子。”

“这……”张老汉纠结起来,他一个庄稼汉就会地里刨食,去那贵人才能住的地方,怎么想心里怎么不踏实。

这要是换作别人家听此消息,那简直是拜天拜地谢谢老天爷保佑。

可张家听闻这消息,心里是有那么一点期待,但比起这一点点的期待他们更多的是害怕。

他们怕去了城里得罪贵人,怕离开了上河村后,被人欺负都没人帮衬。

看着一家人并没有因为这消息有多开心,反而各自纠结。

张大顺的性格软弱怕事,张大安是个有担当的,比较护媳妇孩子。

张大顺对于去城里是排斥的,但张大安反而觉得去城里对他们来说或许是条出路。

王婆子心里也是不大愿意离开的,毕竟她除了两个儿子,可还有一个闺女嘞,她要是走了闺女和狗蛋可咋办?

李桂香想的倒是简单,儿子死了她就这一个闺女,都这把年纪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再生了。

所以这个闺女就跟她眼珠子似的,闺女在哪她在哪,至于那大房子她可不羡慕。

众人有各自的小九九,只看唯一拍板的张老汉如何决定。

毕竟他才是一家之主,他们这帮儿女说啥也没用。

她看着张老汉一脸纠结,想着这事其实也没必要勉强,她也能理解这帮庄稼人对城里的抗拒。“大父,冯掌柜的与我已经谈好了腌崧的买卖,这买卖也是要长期的。

您不想去城里也没关系,可我是要去城里跟着冯掌柜做买卖的。”

张老汉抬头看向眼前的大孙女,眼里尽是复杂之色。

他还记得大丫小时候和小米一样,一日日的连句话都没有。家里穷没粮食,这几个娃都干瘦干瘦的。

可大丫从来不喊饿,打小也不像元宝那么闹腾,他以为女娃都是这样嘞。

可自从逃荒开始,他就觉得这孙女看着哪里不对劲,也说不上来,就觉得大丫好像胆子特别大。

那时逃荒晚上时不时丢孩子,第二日就有那柴火上架着烤的肉。

那一个月多难呐,不到十几天就没粮食了,谁家还能有肉吃?

那明摆着就是人肉,大家伙心里都有数,只是各村之间不熟悉,谁也不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可这丫头明明知道那些人吃的是人肉,却一点没见她害怕。

该打水打水,该睡觉睡觉,连小米和元宝都哭了好几次,这丫头愣是一滴眼泪没流过。

好不容易挨到了榆城,丫头命好整了个卖海虫的买卖,因着这事家里存了些银钱,他这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钱,足足一千钱,够他们省吃俭用的活两年了。

这些都是这丫头琢磨的,他心里欣慰,这丫头比起老大老二胆子都大,还会研究挣钱,这就不是庄稼汉能琢磨出来的。

只能说他这个孙女心眼子多,脑子活泛。

如今又得了那冯掌柜的眼,竟还能给丫头啥腌酸崧的买卖。

他心里真是自叹不如,可惜了是个女娃,要是个男娃……张家可能,可能会有别的活法。

明知道大丫说的是真的,可他不想去城里,那里无亲无故的,贵人又多,万一得罪了啥富贵人他们可赔不起。

可眼下这海虫不能卖了,他也知道了银钱握在手里的好处,这买卖要做还必须做。

他打量两个儿子半晌才出声“你俩咋想嘞?”他心里里游移不定也想问问儿子们的意思。

老大皱着眉不吱声,看那表情就知道这是不想去城里。

老二和万叶子对视一眼后才出声“阿翁,俺觉得去城里也行,俺和大兄现在也没个活计,总不能一直在家待着,原来还能卖卖海虫,现在海虫也不让卖了,咱家又没地,不能坐吃山空呐?现在大丫和那冯掌柜有了新买卖,这天大的好事咱家可不能往外推嘞!”

张老汉挠了挠满是褶皱的额头,老二说的话与他想的一样。

“咱家要是去城里,你妹她们咋整嘞?”王婆子心里记挂着闺女,一万个不乐意进城。

张大安也没不高兴“阿母,现在不比在上河村了,咱家现在没地,手里就算有点银钱也不够咱家这么多口吃一辈子嘞,将来元宝长大还要娶媳妇嘞,您不能不替您亲孙子想呐!”

王婆子被堵的说不出话,她是惦记闺女,她再疼狗蛋,狗蛋也是人老孟家的孙子。

和元宝比起来,那闺女和狗蛋就要往后让让了。

“行了,都别说嘞,既然老二说去城里行,俺也这么想,那咱们就去试试,人挪死树挪活,没房子没地咱家的确不能坐吃山空。

老大、老二,你俩跟我去一趟里长家,要进城住有啥说道咱们还要去仔细问问里长,婆娘,你就带着两息妇,把咱家这些家当收拾收拾。咱们明个一早搬家!”张老汉边下地趿拉上鞋子边安排事,然后带着两儿子去了里长家。

王婆子瞅着老头子和儿子走远了,赶忙下地也出了屋子往张小妹家而去。

“阿姐,咱们要去城里住大房子了么?”元宝凑近她眼里带着期冀。

万叶子走过来温柔的摸着儿子脑袋,眼里除了笑意也有那憧憬“咱们明个就去城里,咱们去住大房子喽!”

她点头“是,去城里住大房子。”

元宝开心的拍着小手,又跑到张小米身边拽着她一起蹦蹦跳跳的,看的出来孩子也是懂去城里生活的好处。

李桂香喊万叶子“娣妇,君姑不晓得干啥去了,咱俩先收拾收拾。”

万叶子应了一声,俩人开始忙活收拾东西,好在也没有多少可收拾的东西。

她看着门口的柴火犯了愁,有些后悔当初不应该把家家户户的柴火收进空间。

老话总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真要是进了城,她不可能日日出来送柴火的,真是后悔死了。

老话总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这倒是真让她犯愁。

不久张老汉回来了,手里拿着路引,回了屋后发现王婆子没在,问了一嘴知道出去了也没说啥就回屋子了。

张大顺哥俩一人推了一辆独轮车回来的,万叶子问哪来的?张大安说是借的,要不然这么多柴火没法搬。

忙忙活活,大部分柴火堆在独轮车上,越堆越高,直到实在装不下了才作罢。

灶房里还有很多柴火,张大顺的意思是这两日多回来搬几趟。

王婆子回来时见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又检查了一遍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张大顺说每个人背点,就不用装独轮车上了。

主要是独轮车上的柴火堆的已经老高了,张大顺推着车子都看不见前面的路。

老两口把家里钱揣好还有路引和户籍。

晚上大家伙煮的粟米野菜汤,这一夜兴奋的张家人都没怎么合眼。

隔天一早天刚擦亮,张老汉的意思到了城里再做口吃的。

准备出发时,里长和张小妹带着狗蛋过来了。

张小妹眼泪吧差的直喊王婆子阿母,这给王婆子喊的也直抹眼泪。“闺女,阿母和你阿翁安顿好嘞,你就没事带着狗蛋来城里看阿母啊!”

“嗯,阿母,俺会带着狗蛋去城里看您嘞!”张小妹擦着眼泪很是不舍阿翁阿母突然去城里。昨晚阿母来找她说要搬去城里给她吓一跳,阿翁阿母啥时候有这本事嘞?还能去城里住大房子?听阿母一说她才晓得,原来是她那个从女兰花和城里谈了买卖。

想到这她眼眸瞥向不远处的兰花,这丫头又长高了,竟比村里一样大的孩子长的都高。

咋也想不明白这从女厉害的能和城里人谈买卖,她倒是盼着兰花真要是有本事最好,娘家人好了她和儿子也能跟着借上光不是。

里长和张老汉寒暄了两句,瞧着一大家子这奔着城里去的喜气劲,他这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没成想这张家还有这么一天,能跟城里攀上关系去住大房子。

心里虽不是滋味,可面上还要热热乎乎的,以后说不准能求到人家张老汉一家的时候。

张老汉有点受宠若惊,这么些年里长可从没对他这么热情过,这心里也开始得意起来,去城里住这可是村里头一份,等村里人都晓得了指不定咋羡慕他们张家嘞!

里长一声“走吧!”,张家人不再停留,挥别了里长和张小妹母子俩,张家人的心情忐忑又期待。

直到徭区渐行渐远,城门近在眼前,张老汉拿出里长开具的暂住路引进了城。

张家人面对眼花缭乱的榆城,心里却不见高兴,反而畏畏缩缩生怕不小心撞到人。

张小米和元宝还是第一次看见人的衣服可以穿的那么好看,那些人穿的衣服都没有补丁。

两个孩子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浑身上下都是补丁,脑袋就跟鸡窝一样。

兰花姐穿的衣服和她们一样,可只有兰花姐的头发像城里人一样。

城里人不说穿的多富裕,但比起张家人的破衣喽搜埋了巴汰是体面多了。

自然城里人经过他们身边时,那眼里满是嫌弃。

张老汉和张大顺父子俩此刻满头冒汗,那是打骨子里得害怕,他们只想快一点到家,不想再被城里人当猴子一样观看着指指点点。

就连到了新家时他们都无心欣赏,而是一屁股跌坐在院子里大口喘着气,显然这一路吓坏了。

她只能和小米先把散落一地的锅碗瓢盆放进灶房,等着这些收拾好了,那边张家人也缓过来了,有了心情欣赏这大房子。

一声声惊叹,小心翼翼触摸生怕摸坏了哪一处,却又忍不住仔细的感受着手下的触感。

一辈子也没真实的摸过这样的房子,连黄泥的土墙都磨的那么平整。

这脚下的土夯的真实诚,院里的土围墙又高又厚实。

木头大门厚重结实,灶房砌的周正又干净。

“这咋有这么多白崧嘞?”王婆子和李桂香万叶子惊喜的站在棚子下,摸着大缸好奇的转头问兰花。

“那是冯掌柜先帮着垫银钱买的,等挣了钱要还给人家的。”她解释。

“那这大缸嘞?”张大安也走过去稀罕的摸着大缸问她。

“嗯,这也是冯叔垫银钱买的。”她再次出声。

“这冯老板真是大好人嘞,老天爷保佑咱们这是遇到大善人嘞!”王婆子双手合十拜谢老天。

她保持微笑不再言语,张老汉和张大顺围着鸡圈念叨。

“阿翁,咱家不是还有银钱,干脆再买几只鸡嘞,下了蛋还能还钱嘞!”摸着板正的鸡圈稀罕的不行。

张老汉认同的点点头,干瘪的手捋着嘴角的胡子“让兰花去买吧,她对城里比咱们熟!”他死活不愿意说,张家人除了兰花都怕和城里人打交道。

“大父,我现在就去,我还要去一趟冯叔那。”她试着推了一下独轮车,感觉还成不重,和她空间里的一样。

“让你阿翁陪你吧!”张老汉见孙女推独轮车,以为是有啥重活?

她摇头“不用了大父,我去一趟马上就回来,大父给我些银钱,买几只鸡?”

王婆子凑过来“要俺说老头子先买两个得嘞!”王婆子典型舍不得花钱。

张老汉却没吱声而是瞥了一眼兰花,想了想问道“大丫儿你说买几只?”

她莫名看了一眼张老汉,见他表情认真想了想道“我看这鸡圈也够大,不如多买几只鸡,下了蛋就可以去儿闹街卖,这样咱家也能多份进账。”

“成,听大丫儿地!婆娘给大丫拿钱!”张老汉冲王婆子比划。

王婆子不大乐意老头子就这么听大丫的话“当家的,她一个娃儿懂啥?买那多只养不活咋整嘞?”

张老汉眼睛一瞪“咋地,俺说话不好使!”

王婆子外强中干,最怕的就是张老汉急眼,赶忙从怀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一个灰布包。

里面是些散铜钱,王婆子数了数最后一脸肉痛的数出一百钱递给她。

张老汉呵斥她“一百钱能买啥!拿二百钱给大丫!”

王婆子咬着牙忍着肉痛又数了一百钱给她。

“那我先去了大父”她收了钱推着车子就出了大门。

她不准备去街市买鸡,哪的鸡也不如她空间里的鸡长的好,又大又肥,每只鸡一天能下三四个蛋呢。

她推着车子是准备先去儿弄街买个小一些的缸,院里现在没有酸菜,真要等可能还要十天半月的。

她今天先装几十棵给冯叔送去,冯叔肯定着急推出新菜。

她去了一趟儿弄街,买了一口能装下几十棵的缸,这缸一上车她就有点握不住车子,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来到一处隐秘的胡同内,放了四十棵酸菜。

原本走到老榆街不过两刻钟,此刻她推着车子艰难的前行,愣是走了快半个时辰。

等她到松仙楼时人已经瘫软在门口的台阶上,明明要入冬的天她却满头大汗。

“哎呦喂,兰花妹子你咋自己推过来的?你倒是喊俺一声呐!”阿来一个箭步冲过来想要扶起她。

她摆摆头喘着粗气,手抖的抬都费力“没事……我、我歇会就好了。”

阿来只能往后厨跑,边跑边喊人“张肆厨、刘肆厨请来搭把手!”

后院俩人赶忙跑出来,不明所以问了一句“咋了?”

“兰花妹子自己推过来一缸子菜,那缸怪沉的嘞,俺自己可搬不动!”阿来指了指大门口。

刘庖丁白了他一眼“一天天地,一惊一乍地!”虽是说着嫌弃的话可还是跟着张庖丁一起往外走。

“哎呦,你这闺女自己推来地?你可真行呐,人不大劲不小嘞!”张庖丁率先走到门口,看见独轮车上一口大缸,那里面的菜都冒尖不由得咋舌,俺滴个乖乖嘞,这闺女可真能干!比起阿来都不差!

三人一人用力提一个边角,费了好大的劲才给搬下来,这往里搬也是挺费劲,来回歇息好几次才挪到后厨。

刘庖丁擦了一把额头的汗“咱就说兰花这闺女,这么一大缸的菜我一个爷们都不一定推的动,她一个女娃咋推过来地?”

张庖丁微胖的身子此刻也是虚的不行“种地的人家,出来的娃儿都比一般人有劲!”

阿来扶着腰一头的汗连连摆手“俺家也是种地的,俺咋没她那么大劲嘞!”

刘庖丁又白了他一眼“那是你虚!”

“哈哈哈……”张庖丁和刘庖丁哈哈哈大笑。

“切,俺才不虚嘞!”阿来都习惯了这两人总是逗弄他。

这时冯叔从外面回来就看见坐在门口台阶的兰花“你怎地坐这兰花闺女?几时来的?”

歇了这么一会身上也没那么抖了,力气恢复了大半,见到冯叔她很开心站起身“刚来没一会冯叔,我来给您送酸崧,猜着您肯定着急推新菜式!”

冯掌柜被她说的开怀大笑“那是自然,自从吃了这酸崧锅,你冯叔我现在吃啥嘴里都没味道!”

她笑着随冯叔进了大堂,正好赶上阿来出来,冯叔让他看着大堂然后带她去了后院。

一大缸酸崧看着冯叔嘴里能放下个鸡蛋,指着酸崧看着她诧异的问“你自己运来的?”

她点头,冯叔则是摇摇头“下次可别一个人弄了,这么多崧你一个小娃儿吃不消的,咱俩定个日子我叫阿来上你那取。”

她想了想“冯叔,今个我是多给您送些,以后每两日我来一趟,每次给您送二十棵您看成么?”

“二十?”冯叔思考着够不够,新推出的菜式食客也需要时间,前期一日能用几棵就很不错了。“成,那就每两日二十棵!”

冯叔问了今日有多少棵钱给她结清,松仙楼明日就要推出新菜式了,今个要准备宣扬一番。

剩下的事情她就管不了了,累得很她想回家好好睡一觉。

推着独轮车又去儿弄街买了几个鸡笼子,从空间里抓了四只又大又肥的母鸡装进笼子里。

就她这母鸡要去儿弄街卖,一只鸡少说也要卖个五六十钱,王婆子给二百钱真不亏。

还没到家就远远的看见胡同里炊烟袅袅,一进院子她就闻到生火烧柴火的味道,其中还夹杂淡淡的米香味儿。

“回来嘞大丫儿!”李桂香笑着迎了出来,见她车上的鸡眼睛都亮了“这么大个头嘞?你大母看见指定高兴嘞,米汤好了赶紧吃饭!她阿翁快来,大丫把鸡买回来嘞,你赶紧整鸡圈里嘞!”

张大顺和张大安同时从屋里出来,见到鸡笼子的鸡也很惊讶,这鸡可真够肥的。

哥俩抓了鸡扔进鸡圈,她去了张老汉的屋说了一声买鸡一共花了二百钱,王婆子一听赶紧下地要看看买了啥鸡,四只就要二百钱,一边走还一边数落她真不会过日子,买个鸡都不会买。

张老汉倒是没出声,但也下了地跟着出了屋子。老两口看见那四只肥鸡的时候,张老汉满意的点头,王婆子高兴的直拍大腿,说是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肥的鸡,完全忘了刚刚还数落她的事了。

她是一点闲心都没有,问了一嘴李桂香她住哪屋,李桂香指着西屋最里面说她和小米一个屋。

炕上已经铺了草甸子,她直接拖鞋上了炕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啥吃不吃饭的她只想睡觉。

她是晚饭时候醒的,只是浑身还是沉的难受,尤其是两条胳膊一点劲都没有。

胡乱的吃了一口,上午李桂香给她留的米粥,就又回屋继续睡觉。

睡了一夜胳膊是有点劲了,但酸的要命,她喝了一碗井水后觉得精神头好多了。

看院里的白崧她心里哀嚎,怎么活永远都干不完呢?好怀念在现代老了以后啥都不用干的那段时日子。

其实张家人也挺着急,毕竟这么一大家子都不干活,这么多张嘴要吃饭,现在可就指着兰花说的腌白崧了。

这家没有水,张老汉让哥俩出去找地打水,她准备交李桂香和万叶子怎么腌制酸菜,却又想起没去买盐,还要买几个大盆清洗白菘用。

这盐和大盆又是一笔投入,想要和张老汉要钱,又想到王婆子肯定要嘟嘟囔囔的她就心烦。

认命的推独轮车准备去儿弄街买东西,到时候就说是冯叔预备的,到时候再还给他就得了。

“大丫干哈去?”李桂香见闺女推车好奇凑过来问道。

“阿母,我去冯叔那取点东西,回来咱们就腌白菘。”捏了捏独轮车把手,嗯看来恢复的还可以。

“成,那你快去快回!”李桂香帮她帮独轮车推到大门口。

她去儿弄街买了盐、大木盆、又买了几个水桶打水用。

之前买的大缸应该留一个用来装水,清洗白菘需要的水可不少。

还有就是张家人应该洗个澡了……

这腌白菘毕竟也是食物,张家人那打劫的头发、一身的味道……

皂角再买一个、烧水的大陶罐来两个、梳篦三个、木钗按人头算一人一个、干净整洁的衣服一人也要来一身、还有鞋子!

这杂七杂八的还要去一趟老榆街,所有的东西扔进大盆里倒也不算费劲。

就是推着的时候要格外小心,瓦罐坐在大盆上面,水桶也都挤在上面。

等她推着满满一车东西进了院子,张家人全都凑了过来,围着独轮车上的东西,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这是啥?水桶?哎呀娘呀,你看这水桶打的可真结实!”

“梳篦咋三个嘞?这么多要花多少钱嘞造孽嘞!”

“皂角?干啥的?……洗头?这东西能洗头?俺们都用草木灰嘞,这城里人可真金贵嘞,用这好东西洗头嘞!”

“哎呦这衣服咱村里人谁家穿过?见都没见过,这鞋是的针脚可真密实,这鞋和衣服可都是金贵人穿的嘞……”

“啥?木钗?哎呦这木头咋也能整这么稀罕人嘞?钗头?咱们乡下人可都是布条子绑一绑就得嘞……”

“啥!洗澡……”张家人齐刷刷的抬头盯着她。

“洗啥澡?俺们为啥洗澡!”王婆子懵懵的问。

“就是,为啥洗澡?”几人异口同声张嘴问出口。

她觉得说的太多张家人可能问题会更多,还是简单点说“大父大母,这些东西都是冯叔准备的,冯叔说腌白菘交给咱们,但咱们必须按他说的做,冯叔说了咱们必须干净,每五日洗一次澡和头,头发用梳篦保证头发干净,每次腌白菘之前一定要先洗手。”

“咋这么多说道嘞?”王婆子撇撇嘴。

“大母,活是冯叔给的,咱们要想挣钱就要听人冯叔的话。”她耐着心解释。

王婆子撇撇嘴没再说话,多少庄稼汉这辈子也没洗过一回澡,这城里人就是金贵,五天就要洗一回澡,那要废多少柴火?这城里人真够败家地!

张老汉摸了一把脸“不就是洗澡嘞,这有啥难得嘞,老大老二息妇你们烧水,咱家今个也过个年洗回澡嘞!”

她如释重负,这一年多真的给她熏够呛,不仅是张家人还有她自己,身上那股难闻的味道她自己闻了都想吐。

洗!今天必须好好洗个澡!

……只是没想到,这个澡整个张家人洗到了半夜,灶房得水一直没断过。

?房成了洗澡的地方,大家长年没洗过澡,那死皮……啧啧啧她实在是不敢想象,本想好好洗个澡的念头放弃了,她决定还是在空间洗吧。

别说,张家人一个个是瘦的皮包骨一样,可这么一番洗漱穿上新衣服,头发用木钗一固定后,真是一番新面貌,如果不说话还真挺像城里的老百姓。

原本抗拒洗澡的张家人,看见彼此的新面貌也不由得一愣。

也就是那一夜后,张家人似乎也开始不一样了,不用主动叮嘱洗手,他们自己就会去洗干净手,而且绝不像以前那样湿漉漉的手随意往身上蹭。

腌白菘第二日早上开始进行,哥俩负责去打水,李桂香万叶子俩人负责清洗大缸,张老汉王婆子冲洗白菘。

最后再一起给白崧撒盐码放进缸里,再运到灶房。

灶房每日生火温度比外面高,要放在外面酸崧起码要一个月才能好,放在灶房半月差不多就可以吃了。

大家忙忙活活,院子里热热闹闹的,这比起徭区待着让人舒心。

晌午吃完饭,张大顺哥俩推车准备出城回徭区把剩下的柴火运回来,独轮车到时候就还给人家了。

儿弄街也有卖柴火的,她想着应该买一些放进空间,她自己也要用,等冬天有机会出城还要还给上水村人。

房屋一月七百钱,每日差不多二十四钱。她一颗白菘卖七钱,就算一天卖十颗也就是七十钱,除去每日二十四钱房租,再除去每日盐巴就算二十钱的本钱,一颗白菘就算一钱,再减去十钱,那就还剩十六钱。

这就是她每天挣的利润,当然现在这些利她是不准备给张家人的,毕竟卖的白菘都是她空间的。

等灶房得酸崧好了,每日剩的利润她会按人头均分。

每个人每日分到手里差不多两钱,但前期她还要把投入的本钱收回来,那就是每人每日分一钱就可以了。

再说,只要冯叔那边生意好,她相信就不会是每两日二十棵这么点量了。

她也要抓紧在空间里继续腌酸崧,空间里腌酸崧好的快,而且她空间里的白菘没有成本。

而老榆街这边松仙楼再次成功推出新菜式,不少人慕名而来品尝酸崧锅。

这东西秋冬吃正是时候,尤其是这味道可谓是榆城头一份,听说连月亮桥那边长乐街的富贵人都派小厮来买现成的。

这是松仙楼继蟹肉粥后又一次火爆,冯掌柜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每日银钱跟下雨似的噼里啪啦直往匣子里掉。

二十棵不够远远不够,冯掌柜加量了改为一日二十棵。

最近榆成老百姓茶余饭后也在谈这酸崧锅的酸崧到底是什么?有吃过的说是和白菘长的像,这就让老百姓们不解了,这白菘能变成酸崧?咋变的?

于是研究酸崧成了一时间的新话题,可这东西又不是一日就能研究明白的。

听说吃过那酸崧锅的都赞叹连连直称回味无穷,尤其再配上一壶米酒滋溜一杯,配上那一口五花肉蘸蒜酱简直天王老子来了都不换!

泡澡的竹子桶到现在还没灌上水,主要是没找到装水的地方。

万般无奈她只能用荷塘的水了,再不洗澡她自己是真忍不住了。

竹子桶最下面的侧边,她特意弄了一个窟窿留着放水。

身上这些死皮不泡泡指定搓不干净,脱光衣服进入竹筒那一刻……“呼~”她满足的吐出一口浊气。

人生最幸福的四件事“吃得饱、穿的暖、睡的好、能洗澡!”

不知道以后她会不会过上衣食无忧,日日都能泡个热水澡的小日子。

闻着竹子得香气,听着鸡圈的鸡偶尔发出的咯咯咯声,温热的水令她四肢百骸都透着愉悦与轻松。

就算回到现代又能怎么样?能有此刻轻松惬意么?孩子早就长大成人,马上要组织自己的家庭。

她回到现代也是人到暮年的老人,过不了几年身体机能越来越差,除了给儿子添负担她什么都给不了。

她已经把儿子健健康康的照顾成人了,以后的日子相信没有她,他自己也会走很好。

现在她的这具身体虽瘦,可毕竟年纪还小,只要她好好养护,这辈子健康无忧应该不是大问题。

嫁人?她不想,或者说她也想嫁人,毕竟有个男人保护,能避免她在这封建朝代惹很多麻烦。

但最好不要生孩子,只要不生孩子她就不用面对一脚踏入鬼门关的危险,她就可以无忧无虑的好好活这一世。

什么爱情她不需要,她只要吃饱饭、穿的暖,睡好觉、能泡澡、还有安安全全健健康康!

爱情的本质就是需要有人爱自己,她很爱自己,所以并不需要别人来爱她。

入冬后松仙楼的生意更好了,每日排着长队来吃饭的人都排到大门外了。

张家腌的酸崧也好了,冯叔从每日二十棵又增加到每日四十。

她空间出一半张家出一半,独轮车张大顺哥俩还回去了,她又去儿弄街淘了一辆,每日送菜都是她自己。

张家一个大缸空了,她就抓紧买白菘让李桂香万叶子清洗继续腌。

每日回来她都给张老汉六钱,其实她想给每个人一钱来着,但又觉得这样太出挑了。

张家就是张老汉做主,又没分家,银钱必须由当家人管,这是历朝历代下至百姓上至达官贵人家家的规矩。

一日六钱比起卖海虫是少太多,可张老汉一点都不挑,如今住着大房子穿着干净的新衣服、新鞋子,每日干的活都比不上海边抓海虫累。

就这样每日就能干得六钱,不仅是张老汉张家人也相当满意了。

再者鸡圈的鸡还下蛋嘞,攒几十个就去菜市卖喽还能换些银钱回来。

这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心,张老汉觉的这日子有盼头,每日吃的米汤都浓稠了不少。

一旬之后王婆子挂着张小妹,愣是逼着张大安去接闺女来认认门。

张老汉没反对,张大安就跟着张大顺一块出城了。

人是带回来了,但不是一个人,是带回来一家三口。

张小妹的男人孟石头,儿子孟狗蛋一起跟着来了。

这房子又大又气派,看的张小妹一家子羡慕不已。

王婆子高兴闺女来认门,想着多留闺女一家子住几日,没成想张小妹跪在王婆子面前哭的泪流不止。

她举着肿的像馒头的双手“阿母,以前俺们只搬石头,现在都换成挖海虫。天不亮俺们就起来,海水跟冰碴子似的扎手,有好些人掉进海里淹死嘞,还有不少村里人冻病了!俺们不想干,可官府说了不干就不能在徭区住嘞,娘啊俺可咋办嘞……呜呜呜”张小妹声泪俱下哭的王婆子捂着闺女的手心疼不已。

张老汉抹了把脸也是一脸愁容,张大顺哥俩皱着眉站在边上不说话。

孟家可不是就张小妹一家,上面还有爹娘还有个两个哥哥和媳妇孩子。

这一大家子人都不知道咋在那挤的,张小妹带着汉子儿子一块过来,指定是想留在娘家不回徭区了。

可孟家剩下那些人咋办?张小妹一家进城不管其他人,那孟家一大家子能干么?

张老汉犹豫不决,收留闺女一家子那家里就要多三张嘴吃饭,他这个当爹的不嫌弃,老大老二一家心里能没意见么?

再说这房子还是人家冯掌柜给租的,他也不敢去求人家把这嫁出去的闺女一家子留下来。

正在他犯愁的时候,王婆子那边已经心如刀绞哭天抹泪的过来拉着张老汉“当家的你快看看闺女,那手都啥样嘞!你没听咱村里人不少掉海里淹死嘞,闺女万一也出点啥事咋办嘞?”

“阿翁、阿翁你救救女儿和狗蛋吧,俺们就在那院里的棚子下面搭个床就行,求求你了阿翁,救救俺们呜呜呜……”张小妹跪着匍匐到张老汉面前,拽着他的腿哭的大鼻涕都下来了。

张老汉也是一脸心疼“你跪啥嘞?起来!”

“阿翁,俺们也是没办法嘞,狗蛋快求求你外大父!”孟石头拽着儿子也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一个劲抓着狗蛋往孟老汉面前凑。

狗蛋见娘哭的伤心泪眼噼里啪啦也往下掉“外大父,外大父……呜呜呜”他不知道阿翁让他求啥,他就是看着阿母哭他心里也难受的哇哇大哭。

一时间屋里真是闹腾的不行,她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是有些同情的。

这个朝代的底层人有多苦,这一年多快两年她看的清楚。

尤其是这些经历了天灾,远走他乡图口饭能活下去的老百姓更难。

她在现代住的就是海边,到了冬天那海风刮的人脸生疼,温度低的不比大东北冬天暖和多少,看张小妹那脸颊和手就知道最近没少遭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