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剑澜 > 第七十五回 剑在南寻

剑澜 第七十五回 剑在南寻

作者:早到西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3-24 15:12:11 来源:小说旗

少林寺内一片繁忙,药局更是人来人往,药香弥漫。而在方丈室内,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古朴的茶台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茶台前,灵寂禅师与唐义相对而坐。禅师神色慈祥,手中茶壶轻倾,茶水缓缓注入杯中,茶香袅袅升起。

唐义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灵寂禅师见状,轻声问道:“晴儿姑娘,现在可好?”。

唐义叹了口气,低声道:“刚刚我已炼了些药给她服下,如今只能静候结果了……”。

灵寂禅师微微点头,将一杯热茶递到唐义面前,温声安慰道:“莫要太过忧心。定海上人医术通神,定能保晴儿姑娘平安无事”。

唐义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中稍安。他知道此刻再多的焦虑也无济于事,只能默默等待。沉默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迟疑,问道:“方丈……我爹他……究竟是谁?”。

提到唐九天,灵寂禅师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悲凉。他轻叹一声,缓缓道:“想起来,最后一次见到你爹,还是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唐义心中一紧,追问道,“发生了什么?”。

灵寂禅师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站起身,缓步走到窗边,背对着唐义,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回忆那段尘封的往事。片刻后,他沉声道:“当年,少林寺并非坐落于嵩山,而是位于津门的盘山深处。也正是在那一年,你爹奉命前往盘山少林……”。

“奉命?”唐义闻言,心中一震,急忙问道,“奉何人之命?”

灵寂禅师转过身来,目光深邃,缓缓吐出三个字:“锦衣卫”。

“锦衣卫?”唐义瞳孔微缩,对这个名称有些陌生。

“锦衣卫乃皇帝直属,他们在皇帝的命令下,混迹江湖之中,做着各种秘密任务,而你爹唐九天,当年正是锦衣卫中的一员,他奉命前往盘山少林,执行一项极为隐秘的任务....”灵寂禅师的声音低沉,仿佛在回忆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唐义听到这里,心中震惊不已。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父亲竟然曾是朝廷的鹰犬,随后忍不住继续问道: “方丈,我爹他……当年到底执行了什么任务?”。

“当年正是二龙相争不久,天下待兴……”灵寂禅师的声音低沉而悠远,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的目光望向远方,眼中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忧伤,仿佛那段记忆依旧刻骨铭心。

“而正是那一年,江湖传闻,绝世剑诀再现少林。此消息一出,武林震动,各大门派为了争夺剑诀,纷纷集结,将盘山少林寺围得水泄不通。而我那一年,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和尚”灵寂禅师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悲凉。

唐义听得入神,忍不住问道:“您就是在那时候认识我爹的,对吗?”

“没错,当年我刚从外面化缘回少林,却在半路上被一群恶徒拦住。他们觊觎少林寺的剑诀,以为我这个小和尚知道些什么....便对我穷追不舍....”灵寂禅师转过头,目光落在唐义脸上,仿佛透过他看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他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就在我命悬一线之际,你爹出现了。他当时乔装成路过的江湖人士,见我被逼入绝境,毫不犹豫地出手相救,将我带离了险境”。

唐义听得心中一震,忍不住追问道:“我爹他…不,锦衣卫难道也对剑诀感兴趣?”。

灵寂禅师微微点头,神色凝重,缓缓说道,目光深邃如潭,“这剑诀名曰《剑澜诀》,乃是江湖中失传已久的绝世武学。当年二龙相争之时,当今皇帝被旧帝打得节节败退,几乎陷入绝境。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不知从何处来了一个妖僧,将《剑澜诀》献给了当今皇帝。凭借此诀,皇帝麾下将士战力大增,最终扭转了战局,旧帝也因此败北。不过,当年妖僧献上的《剑澜诀》并非完整,只是残篇……直到....”。

“直到……得知完整的《剑澜诀》藏在少林?”唐义听到这里,心中已隐约猜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忍不住抢答道。

“没错”灵寂禅师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沉重,“《剑澜诀》所蕴含的神功过于强大,当今皇帝担心此诀落入他人之手,会引发天下动荡,便派锦衣卫前来少林,暗中搜寻完整的剑诀下落”。

唐义心中一紧,急忙问道:“那我爹……他是否帮助锦衣卫拿到了剑诀?”。

灵寂禅师摇了摇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敬佩之色:“你爹非但没有出卖少林,反而在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找回了本心。当年锦衣卫见你爹他们寻找剑诀进度缓慢,便采取激进手段,下令屠寺,要将少林上下赶尽杀绝。危急关头,你爹挺身而出,不仅掩护我们逃离,更是不顾性命,冲入藏经阁,一把火将阁中典籍尽数焚毁,彻底断绝了锦衣卫的念想……”。

“后……后来呢?”唐义的声音有些颤抖,眼中已泛起泪光,“他是不是……也跟你们一起逃出来了?”。

灵寂禅师沉默片刻,缓缓闭上眼睛,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悲痛。他低声道:“你爹为了保全少林,牺牲了自己……他留在藏经阁中,直到火势彻底吞没了一切,再也没有出来过....若非他舍生取义,我们不可能有机会在嵩山重建少林,更不可能延续少林的香火……”。

唐义听到这里,心中仿佛被一块巨石狠狠击中,胸口闷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他的手指微微颤抖,茶杯中的茶水泛起一圈圈涟漪,映出他苍白的脸色。他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情绪,声音沙哑地问道:“方丈……我爹他……真的……?”。

灵寂禅师缓缓睁开眼睛,目光中满是悲悯与敬重。他轻叹一声,低声道:“义儿,你爹唐九天,是真正的侠义之士。当年锦衣卫下令屠寺,他本可以置身事外,甚至借此机会立功升迁。但他却选择了站在少林这一边....”。

唐义只觉得心如刀绞,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利刃刺入胸膛。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父亲竟是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人世,随后便低下头,泪水滴落在茶台上,声音颤抖:“我爹他……他明明可以活下来的……”。

“义儿,之所以你取名为唐义,正是因为你爹为义而逝……而他这舍生取义之举,你千万不可忘记……”灵寂禅师的声音低沉而庄重,仿佛在将一段沉重的历史交付给唐义。

唐义低着头,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衣襟。灵寂禅师见状,缓步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仰天长叹:“义儿,你的心情,贫僧了解。你爹当年,又何尝不是贫僧的唐大哥……”。

不知过了多久,唐义终于止住了泪水。他抬起手,用力擦去脸上的泪痕,眉头紧锁,眼神中多了一份坚毅,沉声问道:“方丈,那我师父们的死……是否也与此事有关?”。

灵寂禅师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最终缓缓点了点头。唐义见状,心中一震,追问道:“此事已过去这么多年,为何还会发生这样的惨剧?难道……这剑诀之事至今仍未散去?”。

灵寂禅师依旧沉默,眉头紧锁,似乎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唐义见状,心中焦急,语气也变得坚定起来:“方丈!请把真相都告诉我吧!为了这《剑澜诀》,已经死了这么多人……难道,您还想看到更多无辜的人继续牺牲下去吗?”。

听到这番话,灵寂禅师的目光微微一颤。他凝视着唐义,仿佛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唐九天的影子。良久,他长叹一声,低声道:“阿弥陀发……义儿,我等本以为能瞒下去,让你度过一个平凡的人生。但你说得对,如今这局势,已经无法回头。若再不了结,恐怕这天下还会有更多人死去……”。

此时,唐义目光灼灼,紧紧盯着灵寂禅师,眼中满是急切。灵寂禅师见状,长叹一声,缓缓说道:“义儿……此事牵涉甚广,错综复杂,贫僧虽有心相助,却也无法为你揭开全部真相……”。

“那究竟谁能知晓?”唐义追问,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

灵寂禅师沉吟片刻,道:“此事背后,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号渡远高僧。唯有他,方能知为你揭开所有真相”。

“渡远高僧现在何处?”唐义急切地问道。

灵寂禅师摇了摇头,神色凝重:“贫僧亦不知渡远高僧如今身在何方……”。

唐义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一阵失望,眉头紧锁。这时,灵寂禅师话锋一转,又道:“不过……倒有一人或许知晓”。

“方丈说的是何人?”唐义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急忙追问。

“你可还记得,前几日有人寄来一封信,告知贫僧了少林五侠命陨之事吗?”灵寂禅师缓缓说道。

“莫非此人知道渡远高僧在哪?那此人在何处?我即刻出发前去寻他!”唐义迫不及待地说道。

“义儿莫急!”灵寂禅师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此人名为张剑生。你若能找到他,或许便能得知渡远高僧的下落”。

“那张剑生又在何处?”唐义追问道。

“张剑生此人行踪飘忽不定,贫僧虽不知他如今身在何方,但他多年来一直与少林五侠有密切联系。如今少林五侠出事,他必然也已得知你的处境。因此,他或许会主动寻你,又或许会在某处留下线索,指引你找到他”灵寂禅师语重心长地说道。

唐义听罢,心中略感宽慰,但仍有一丝疑虑:“可天下之大,我该如何寻之?”。

灵寂禅师微微一笑,道:“张剑生虽行踪不定,但他素来喜好掺和江湖事务,你只需留心江湖中的消息传闻,或许便能找到他的踪迹”。

“江湖传闻……”唐义沉思片刻,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亮,“对了,方丈,我听说广东有个叫隐域的地方,那里消息灵通,无所不知,或许能找到张剑生的线索!”。

灵寂禅师微微点头,沉吟道:“哦?贫僧倒也听说过隐域之名。现在看来,也只能走一趟隐域了”。

唐义闻言,脸上却突然露出一丝难色,语气中带着几分尴尬:“方丈……说到隐域,我还有一事要禀告……”。

“但说无妨”灵寂禅师神色平和,示意他继续。

唐义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师父们被杀害时,留下了一把剑。弟子听岳阳剑派的莫掌门说,此剑名为【澜鸣】……”。

灵寂禅师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哦?此剑现在何处?”。

唐义低下头,声音愈发低沉:“方丈……弟子……不小心弄丢了……”。

“什么?!”灵寂禅师神色一凛,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丢了?丢在何处?”。

“其实……是被他人偷了去……”唐义抬起头,眼中满是懊悔,“那人说,此剑已被卖到了隐域中去了……”

“这……”灵寂禅师一时语塞,眉头紧锁,显然对澜鸣剑的下落极为在意。

唐义见状,连忙郑重道:“方丈放心,此次前往隐域,弟子一定会将澜鸣剑找回,以告慰师父们的在天之灵!”。

灵寂禅师沉默片刻,最终轻轻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期许:“义儿,贫僧相信你。不过,隐域之地鱼龙混杂,此行凶险,务必小心行事”。

唐义深深一拜,神色坚定:“弟子明白,定不负方丈所托!”

灵寂禅师微微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慈祥与担忧:“嗯,义儿,时候不早了,你也该去看看晴儿姑娘了”。

唐义应了一声,随后转身离去,背影坚定而决绝。灵寂禅师望着他的背影,低声喃喃:“但愿此行,能助你解开心中疑惑,了却这段因果……”。

少林客房内,晴儿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呼吸微弱,手臂上的黑纹如同毒蛇般若隐若现,仿佛在侵蚀她的身体。定海上人坐在床边,手中端着一碗药汤,小心翼翼地喂她服下。

就在这时,房门被猛地推开,唐义急匆匆地闯了进来,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他目光急切地看向定海上人,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师祖,晴儿怎么样了?!”。

定海上人缓缓站起身,将手中的药碗轻轻放在桌上,脸上浮现出一抹失落之色。他叹了口气,语气沉重:“义儿,你刚刚炼制的药虽然暂时稳住了晴儿姑娘的病情,但她体内的邪气并未散……眼下只能继续调养,再作打算了”。

唐义闻言,心中顿时如坠冰窟。他快步走到晴儿床边,低头凝视着她憔悴的面容,眼中满是心疼与自责。他握紧拳头,声音低沉而愤怒:“这狂风破究竟使的什么邪功,为何会如此阴毒……”。

定海上人微微摇头,沉声道:“晴儿姑娘如今是被邪气攻心,筋脉受阻。若要尽快痊愈,恐怕需要找到精通此道的专家……”。

唐义听到这里,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猛地抬起头,语气急切:“对了!我师父是这方面的高手!或许他能救治晴儿!”。

“你师父是……”定海上人微微一愣,随即问道。

“师父名为程铁杉!师出圣清谷”唐义毫不犹豫地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与期待。

“圣清谷……”定海上人听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圣清谷医术高明,尤其对脉络之术颇有造诣。若能得到他的相助,或许真的有望救治晴儿姑娘……”。

唐义眼中燃起希望,坚定地说道:“好,我即刻写封书信,请师父前来!”。

说完,唐义便急忙朝着门外走去。

很快,唐义写完书信,交给少林寺的和尚送往山下。当他回到晴儿房前时,却见徐云鹤与卫羽正在门外等候。

徐云鹤二人见到唐义,连忙上前,关切地问道:“唐兄,晴儿姑娘现在如何了?”。

唐义听罢,愁容满面,轻轻摇头道:“眼下只是暂时稳住了病情,但那体内邪气仍在...”。

“什么?这……”徐云鹤闻言,脸色一变,语气中带着震惊与担忧,“那唐兄接下来有何打算?”。

唐义仰头望天,轻叹一声:“我已写信请我的一位师父前来救治。他精通医术,或许能救晴儿一命”。

徐云鹤见状,拍了拍唐义的肩膀,安慰道:“那就好,唐兄,晴儿姑娘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

这时,唐义注意到卫羽手中拎着几个包裹,不禁问道:“徐兄,你们这是……?”。

徐云鹤笑了笑,拱手作揖道:“哦,唐兄,实不相瞒,我们此次下山是奉掌门之命,拜访各大门派,修复因莫无声而受损的江湖关系。今日拜访少林已毕,我们收拾行装,明日便要启程前往下一个门派了”。

“原来如此”唐义点头,回想起曾经在岳阳剑派的事,眼中闪过一丝愤慨,“这莫无声给岳阳剑派留下如此烂摊子,如今却仍逍遥法外,真是可恨!”。

徐云鹤叹息一声,随后问道:“唐兄呢?是要留在少林照顾晴儿姑娘吗?”

唐义神色复杂,低声道:“我本应留在少林照顾晴儿,但她的病情尚未有定论,而且我还有一件要紧事,必须赶往广东隐域一趟”。

徐云鹤闻言,沉思片刻,随即笑道:“既然如此,唐兄,不如我们一同前往吧!”

唐义一愣,连忙摆手:“徐兄,你们还有任务在身,怎能因我耽误正事?”。

“哎,唐兄言重了”徐云鹤笑道,“北方的几大门派我们已拜访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正好要去广东四剑盟拜访一番。况且,卫师弟的护身符还在隐域未赎回来呢,是吧,卫师弟?”。

卫羽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冷冷道:“总比和那位大小姐同行好多了”。

唐义听后,心中略感宽慰,随即好奇地问道:“大小姐?莫非卫兄说的是神剑派的风若雪?”。

徐云鹤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尴尬之色,干笑道:“正是她”。

唐义见状,忍不住打趣道:“在霸王庄时,我看这风姑娘对徐兄可是颇为亲近,不知她现在何处?”。

徐云鹤脸色更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这时,卫羽罕见地开口,语气依旧冷淡:“离开霸王庄时,那女人非要跟着师兄走,后来被风啸寒强行带回去了”。

“卫师弟,别说了!”徐云鹤急忙打断,脸上满是窘迫。

唐义见状,哈哈大笑:“好了好了,既然如此,那明日我们一同启程!”。

徐云鹤点头,随即问道:“明日?唐兄这么快就走,就如此放心晴儿姑娘?”

唐义神色一肃,低声道:“徐兄,有些事我一时半会儿无法与你细说。隐域之事与我父亲和师父们之死有关,我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这江湖中会有更多人丧命。如今我师父未到,我留在此地也无济于事。唯有尽快办完事,才能早日回来照顾晴儿。况且,我相信少林的各位师祖师伯们一定会照顾好她的!”。

徐云鹤闻言,郑重地点头:“嗯,唐兄放心,此行若是有什么事,我与卫师弟定会全力相助!”。

卫羽虽未言语,但目光中也闪过一丝坚定。

入夜,晴儿的房中一片静谧,只有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照出唐义那张忧心忡忡的脸庞。他坐在房间中央的桌前,目光凝视着那跳动的烛光,手中紧紧握着两个泥娃娃——正是之前在武昌为晴儿买的那对牛郎织女。

泥娃娃的轮廓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柔和,仿佛承载着两人曾经的欢笑与约定。唐义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泥娃娃的表面,思绪不由得飘回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不知过了多久,唐义缓缓起身,脚步轻缓地走到晴儿床边。他低头凝视着她,尽管她的面容因病情而憔悴,却依然掩不住那份可爱动人。唐义的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他轻轻握住晴儿的手,将那对泥娃娃小心翼翼地放入她的掌心。

“晴儿,我不会让你有事的,一定要等我回来”唐义低声呢喃,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烛光下,晴儿的睫毛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唐义坐在床边,目光始终未曾离开她的脸庞。

次日清晨,唐义与徐云鹤、卫羽三人已收拾好行装,踏着晨露下了嵩山。他们一路行至山脚下的小镇,走进一家客栈,准备吃些早点再继续赶路。

店小二见有客人上门,热情地迎了上来,招呼道:“三位客官,里边请!想吃点什么?”。

徐云鹤笑着回道:“来些包子、粥,再配几样小菜便可”。

店小二应声而去,不一会儿便端上了热气腾腾的早点。三人围桌而坐,默默吃着,气氛略显凝重。唐义心事重重,手中的筷子时不时停顿,显然还在为晴儿的病情担忧。

徐云鹤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唐兄,别太忧心,晴儿姑娘一定会好起来的”。

唐义勉强笑了笑,点头道:“多谢徐兄,我没事”。

卫羽依旧沉默,只是低头吃着粥,偶尔抬眼瞥一眼唐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吃完早点,三人付了账,背起行囊走出客栈。晨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却也让人精神一振。他们沿着官道继续前行,背影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而在他们刚刚离开的客栈内,角落处一张桌子旁,一名戴着斗笠的女子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她身穿素色长裙,斗笠前的轻纱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那洁白的下巴和红润的嘴唇。她看着唐义三人离去的方向,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小二,结账!”女子从袖中取出一锭碎银,声音清脆而冷淡。

店小二闻声,连忙小跑过来,接过碎银,满脸堆笑:“客官,您稍等,我给您找零……”

女子站起身,摆了摆手:“不用找了。”

说罢,她迈步走出客栈,站在门口,望着唐义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这时,一阵清风拂过,掀起了她斗笠前的轻纱,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面容——正是神剑派的风若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