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回到高考后,利用先知成富豪 > 第310章 去舅舅家,去阿姨家砍甘蔗

大年初二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按照习俗,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道新年祝福。我也不例外,早早地就来到了舅舅家拜年。

刚一进门,便闻到一股诱人的菜香从厨房飘来。原来是表哥李锦寿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他系着围裙,手持锅铲,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肴。只见他额头微微冒汗,但脸上却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客厅里,晨飞宇正和表妹布慕慧、表弟布康宪坐在一起愉快地聊天。晨飞宇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显得格外精神帅气;表妹布慕慧则扎着两个可爱的小辫子,笑起来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而表弟布康宪还是那么调皮捣蛋,不时地做个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们三个年龄相仿,话题自然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从天南聊到地北,从学校趣事谈到最近看的电视剧,气氛十分融洽和谐。

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道原色原味的白切鸡。这道菜保留了鸡肉最原始的鲜美滋味,金黄色的外皮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轻轻用筷子一戳,嫩滑的鸡肉便展露无遗,让人垂涎欲滴。

旁边摆放着一条新鲜的鲈鱼,清蒸后的它散发着淡淡的鱼香,鱼肉洁白如雪,入口即化,细腻的口感令人陶醉不已。

而另一边则是香气四溢的烤肠炒猪肉。烤肠被切成小段,与鲜嫩多汁的猪肉一同在锅中翻炒,滋滋作响。烤肠的独特风味和猪肉的醇厚肉香相互交融,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

正月初二,也叫大年初二,又称“迎婿日”,“回娘家”,客家传统叫法又叫“转妹家”。是中国农历一年之中的第二天,亦是正月第二天,正月最早源自春秋时期,它一般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之间。

正月初二开始了正月中最忙的时间,因为从初二开始,要走亲戚。各地风俗包括“回娘家”“祭财神”“祭祖”“祭牛羊”“开年饭”等众多习俗。民间传说正月初二是财神菩萨的生日,老板都要敬财神祭品,图吉祥和利市,北方还用饺子上祭,据说敬过财神的饺子是财神赐给人们的“元宝”,吃了这种饺子可以“财运亨通”。不少地方当作归宁日,即已出嫁女子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女子出嫁后多依附夫家生活,正月初一只好在夫家度过,正月初二始能与亲生父母和兄弟姊妹团圆。女子回娘家,女婿需要同行,故而对于娘家而言又称“迎婿日”。给出嫁的女儿提供了团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展现了中国人对亲情的珍视。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每年的第一个月,各个朝代不尽相同。到汉武帝时才正式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正月第一天为正月初一,第二天则为正月初二。[28]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决定》明确春节放假4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4。春节的起源和风俗如下:

春节的来历 :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岁祭祀,与农耕文明密切相关。古人通过观测天象,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确定季节循环,\"岁\"(木星)的运行周期成为制定农历的基础。农历正月初一标志着新一年农事周期的开始,人们祭拜天地、祖先,祈求风调雨顺。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会到村子里吃人。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春节的风俗 :

扫尘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年前大扫除的活动,寓意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了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贴对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

拜年 :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相祝福,称为拜年。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2。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人们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

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取“更岁交子”之意。

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春节不仅是一个庆祝新年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集中体现。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人们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