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回到高考后,利用先知成富豪 > 第311章 年初四亲戚来临

正月初四(大年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一天全家在一起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扔掉,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同时也有些地区有初四过太岁的习俗。

基本简介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正月初四日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让某人“另谋高就”,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了,对方也心知肚明,自个儿卷铺盖走人。另外一种传说,灶王爷这天要入户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除此之外,逛庙会是老北京从初一就开始逛不够的,别的地方不让去,“上庙”总没有人管了吧?老北京人给亲戚家拜完年,都到庙会上闲逛逛,但大多数北京春节的习俗,正月初四需要在家迎神、接神。相传,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回人间之时。

2

历史沿革

民间习俗

作为古老的中国年俗之一。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牛羊肉铺在这一天要到马神庙烧香,因为羊王、牛王、马王均在马神庙内供奉,以南郊马神庙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迎神接神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接五路须主人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请接,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在门前燃放一串百子炮。全部接完后,主人和伙计依次向财神礼拜,拜后将原供桌上的马幛火化,表示恭送财神。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诞世名人

出生

1710年2月2日——范棫士,清代文学家、书法家。

1749年2月20日——黄景仁,清代诗人。

1786年2月2日——王兆琛,清代官员。

1786年2月2日——郭文汇,清代官员。

1817年2月19日——帅远燡,清朝官员。

1831年2月16日——马丕瑶,清代广东巡抚。

1837年2月8日——张荫桓,清末大臣。

1884年1月31日——阮宗权,国民党少将。

1885年2月18日——熊十力,当代哲学家。

1897年2月5日——陈翰笙,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1911年2月2日——成惕轩,当代学者。

逝世

840年2月10日——李昂,即唐文宗。

1220年2月20日——黄志,南宋道士。

1875年2月9日——朱学勤,清朝官吏、藏书家。

1984年2月5日——粟裕,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过年期间最忌讳吵架、打架,大年初四也不例外。而且大年初四还是迎接财神、灶神的日子,吵架、打架很是晦气,影响财神进家门。因此,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保持心情平和、避免争执和冲突,以迎接财神的到来。

大年初四的习俗和禁忌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品质。

在这一天,人们通过遵循传统习俗和避免禁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传递了勤俭持家、和睦相处、尊重自然等价值观念。

一、大年初四的“四大习俗” 1接灶神

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灶神是家庭的保护神,掌管着家庭的吉凶祸福。

民间传说灶神是在腊月二十三上天的,而到了正月初四这天众神返回人间,其中灶王爷也会在这天回到人间,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仪式,恭迎灶神回家,希望灶神能够保佑家庭平安、吉祥。

2接财神爷

除了接灶神,大年初四也是接财神爷的日子。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而到了初五就正式开市,以图吉利。

商家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迎接财神爷的到来,为新的一年带来财富和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