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回到高考后,利用先知成富豪 > 第348章 和玉涵游梁园

梁园,为佛山松桂里梁氏家族私家园林的总称,是以宅第、祠堂、园林三位一体的古建筑群,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占地面积68亩,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和番禺余荫山房并称为清代粤中四大名园。

梁园内部主要包括梁蔼如的“无怠懈斋”,梁九章的“寒香馆”,梁九华的“群星草堂”及梁九图的“十二石山斋”和“汾江草庐”5组各具特色的园林建筑,有固定陈列展览“梁园历史文化展”“红木宫灯展”“梁园馆藏奇石展”“木韵流芳——广式红木家具展”等。园中的秀水、奇石、名帖并称“梁园三宝”。

梁园于1997年被评为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被评为放心消费旅游景点。

历史沿革

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梁园由当地诗书名家梁蔼如、梁九华、梁九章及梁九图叔侄四人陆续建成。

清嘉庆末年,梁蔼如在松桂里首创“无怠懈斋”。

清道光年间,相继由梁蔼如的三个侄子建成了四组园林群体:首先是清道光初年,梁九章在西贤里兴建的“寒香馆”群体,以及梁九图在松桂里程可则故宅“蕺山草堂”旧址上修建的“十二石斋”;不久,梁氏家族在先锋古道及富荣街一带买下了陈大塘二百多亩的土地,在先锋古道一侧,梁九华建起了以宅第群 (部曹第) 、祠堂 (刺史家庙) 及园林组成的“群星草堂”群体;而富荣街一侧,梁九图又开辟了大型的“汾江草庐”群体。

截至清咸丰初年,梁氏园林群体遂达到了“一门以内二百余人,祠宇、室庐、池亭、圃囿五十余所”的规模。咸丰五年(1855年)后,梁园各园的营造者及其后人又陆续进行了增修或扩建,如“汾江草庐”增建了东南角的“汾江吟馆”,在“汾江草庐”主体东侧建“无遐堕斋”及北侧“大照壁”等园林设置。

清光绪七年(1881年),又建“梁青厓先生祠”等;而“群星草堂”群体也在西侧湖畔增建重檐八角亭等,梁园遂进入其鼎盛时期。

清末民初,随着梁氏家族的逐渐衰落,梁氏园林亦日渐衰败,部分园产或遭损毁,或被变卖,园址范围日见缩小,湖池淤浅,异石流散。以松桂里梁蔼如的“无怠懈斋”湮没最早。

梁园(12张)民国初年,“十二石斋”遭拆毁。

抗日战争期间,“寒香馆”及“汾江草庐”亦受摧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梁园大部主体建筑及园林设置已仅余颓垣败瓦,或无存,已是园不成园。

19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鉴于其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首先对群星草堂群体进行了抢救保护。

1984年,重修后改称梁园。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

1993年,梁园开始重建了刺史家庙、韵桥、石舫、荷香水榭、半边亭、部曹第、个轩等建筑以及湖池等部分园林景观,面积达平方米。

1994年,佛山市政府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全面修复,形成了以宅第、祠堂、园林三位一体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平方米。

2016年,梁园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动工,将梁园景区从原有的19亩扩大至68亩,其中包括修缮佛山梁园老园及重建梁园历史景观。

2021年5月16日起,梁园新园七大景观正式对公众开放,开放的新景观包括汾江草庐群体(榕阁、笠亭、种纸处、汾江草庐、汾江吟馆)、无怠懈斋、富荣里等建筑及其周边园林。

建筑特征

总体布局

梁园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尤其是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其中的四组园林群体因各自构思取向不同而风格各异,各种“平庭”、“山庭”、“水庭”、“石庭”、“水石庭”等岭南特有的组景手段式式具备,变化迭出。与各建筑物和景区主题紧密结合的诗书画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诗情画意比比皆是,园内精心构思的“草庐春意”、“枕湖消夏”、“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异其趣;展示文人园林特质的“石斋寄情”、“砚磨言志”、“幽居香兰”、“庄宅遗风”四景,将岭南古园林的多种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读书着述、家塾掌教、幽居赋闲等多种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

山石艺术

相传梁园奇石达四百多块,有“积石比书多”的美誉。其中,群星草堂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石庭”。它讲究一石成形、独石成景,在岭南私园中独树一帜。梁园的主人通过对独石、孤石的整理,突显个体特性,在壶中天地中表达了对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园内巧布太湖、灵璧、英德等地奇石,大者高逾丈,阔逾仞,小者不过百斤。在庭园之中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极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苏武牧羊”、“童子拜观音”、“美人照镜”、“宫舞”、“追月”、“倚云”等。景石大都修台饰栏,间以竹木、绕以池沼。

梁园的山都不是“叠”出来的,而是与整个造园质朴的风格是相统一的,不求恢宏的气势而求石的神态韵味,以小代大,表现山川之奇。梁九图在诗中描述到,“衡岳归来意未阑,壶中蓄石当烟鬟。”这种以石代山取代“叠山”的方法,摒弃了石块的积压堆砌,省却了石头纹理及形状的比照磨合,可以更灵活自由地表达不同思想情感。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是闻名遐迩的粤中四大名园之一。梁园是研究岭南古代文人园林地方特色、构思布局、造园组景、文化内涵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展现了古代佛山文人对远离大都会凡嚣、享受林泉之乐的追求,也体现了“广府文化”中对花园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间环境的向往;其典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是反映佛山名人荟萃、文风鼎盛的重要实物例证。

主要展览

梁园有固定陈列展览“梁园历史文化展”“红木宫灯展”“梁园馆藏奇石展”“木韵流芳——广式红木家具展”等。

主要景点

梁园由无怠懈斋、寒香馆、群星草堂、十二石山斋、汾江草庐、部曹第、佛堂、梁氏宅等和刺史家庙等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全为砖木结构,饰以木雕、砖雕,高雅精致。造园者巧妙地将住宅、祠堂、园林和谐地连结在一起。

十二石斋

十二石斋改建于清道光年间,升平路松桂里,梁九图在清初诗人程可则“蕺山草堂”旧址所改建的小型宅园。其内有紫藤花馆、一览亭等。庭园中设置有十二盆黄蜡石盆景,故此得名。

据1993年遗址现场调查考证,上世纪五十年代当地居民尚见个轩园门西向湖岸有照壁的残存基础。

佛山梁园景致(9张)汾江草庐建于清道光年间,在群星草堂西北侧, 刑部主事梁九图所建,为书斋及雅集觞咏之地。园内有大面积湖池, 夹岸花竹环绕, 并设置韵桥、石舫、个轩、笠亭、种纸处、水蓊坞、锁翠湾诸胜, 别有幽趣。

寒香馆

寒香馆建于清道光年间, 在松风路西贤里, 四川知州梁九章所建宅园。庭园遍植梅花, 异石林立, 清幽雅致; 厅堂作画室, 并珍藏多种名家书画, 所刻《寒香馆法帖》石亦藏于馆中。

群星草堂

群星草堂建于清道光年间,在松风路先锋古道, 大理寺主事梁九华所建宅园。园内巧布太湖、灵壁、英德等异石, 姿态万千; 亭堂台阁、栏槛回廊以及湖池水榭错落有致, 小巧玲珑。

梁园新园与老园相通,市民游客可通过老园区的韵桥走进新园区。

榕阁

榕阁为水边两层楼阁建筑,为整个梁园的制高点。

富荣里

富荣里有三间保留建筑,为清代沙洛铺富荣街的民居大屋,是研究佛山古建筑的样本。

半边亭

“半边亭”结构奇特,首层六角半边,二层四方完整,屋顶平缓,飞檐斗拱,可称是“求拙”之作。“船厅”三面为大型满历史文化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是与江南园林、北方园林鼎足而立的中国三大园林式样之一,它的发展也基本经历了从皇家苑囿到私家园林的历程。早在2200多年前,南越王朝便在当时的国都番禺(今广州市区)兴建了宫殿及皇家园林。南汉时期,南汉王刘龚利用天然谷地在兴王府(今广州) 城南凿成西湖,即仙湖,湖中有洲称药洲。此后药洲美景历经宋元明清多位文人雅士的修葺,至清末依然为广州胜景。除了皇家园林外,广东地区在宋代时便出现了众多的私家园林,如宋代惠州的李氏山园、揭阳的彭园、曲江的西园等。这些私家园林的发展都为明清时期岭南园林的大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明清时期,随着中国文人园林的发展,岭南地区也迎来了自身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位于岭南腹地的佛山镇作为当时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经济富庶、河网密布,富商巨贾、文人墨客咸聚于此,这为佛山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客观条件。明代时,先后出现冼氏家族的鹤园,东林园。进入清代,特别是乾隆之后,佛山园林出现了发展高峰,各大家族纷纷建造园林。而佛山松桂里梁氏家族作为佛山的侨寓大族也正是在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中开始了其自身的造园活动。

梁氏家族

松桂里梁氏

佛山向有聚族而居的习俗,松桂里梁氏家族原籍顺德县杏坛镇麦村,其始迁祖梁国雄为清乾隆年间人,初为卖香小贩,不久迁至佛山汾宁路设“兰宝香铺”扩大经营,于嘉庆初年定居佛山松桂里,生有三子,长子玉成,次子蔼如,三子可成。其后世代繁衍,至清道光末年,家族内人丁达二百余人,聚居地由松桂里发展至松风路西贤里及先锋古道、富荣街一带,尤以后者范围最大。

梁氏第二代

梁玉成:字恕堂,自幼随父国雄由顺德迁佛山,清嘉庆、道光年间承父业后,颇善经营,使家业百倍于昔,成为佛山巨富。除资产尽与两弟均分外,还乐于慈善公益事业,如赈济灾民、赠衣施药等,不可胜数。生子六人,长九章,次九仪、九华、九昌、九德、九图。洲窗。“荷香小榭”四周通透、里外交汇,把天、地、人完全融为一体。

人文特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