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永远的丰碑 > 第十章,平型关战役牺牲将军

永远的丰碑 第十章,平型关战役牺牲将军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7 02:5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梁鉴堂(1897年—1937年9月29日),字镜斋,河北蠡县人。1920年,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3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到第15混成旅孙岳部任职。历任参谋、团长、旅长等职。

1917年,入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

1920年,入日本士官学校第十三期炮科学习。

1922年,入第十五混成旅孙岳部任职。

1924年10月,任国民军第三军孙岳部少校参谋,不久升为上校炮兵团长,参加对直鲁联军李景林、张宗昌部的作战。

1926年4月,率部随第三军退驻绥远西部,后第三军被阎锡山改编。

1927年3月,随军取道榆林南下,渡过黄河,进入山西。6月,晋军攻打河北、北京一带的奉系部队,先后参加进攻石家庄、新乐等地的战斗。不久,随军退至固关、娘子关、黑三关一线,拼死抵御奉军的进攻。

1929年夏,升为晋绥第二保安纵队第六旅旅长。

1930年4月,率部驻守唐山,警戒奉军,后奉命撤至天津。

1931年12月11日,晋绥军被张学良重新编遣,任第三十三军第六十九师第二〇三旅少将旅长。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奉命参加太原会战,率部在繁峙的茹越口正面阵地布防,配合友军迎击日军。1937年9月27日,日军铃木旅团一部2000余人,携重炮30余门,猛攻茹越口阵地,以威胁平型关防线中**队的侧背。梁鉴堂所部阵地工事一半被炮火轰毁,梁鉴堂亲赴最前沿阵地督战,振奋官兵士气,与日军展开激战,所部伤亡过半。29日下午,因粮弹尽绝,茹越口阵地被日军突破,梁鉴堂在与日军激战时壮烈牺牲。

抗战初期,梁鉴堂奉命率203旅由河防集结临汾特命。到达临汾后,全旅举行阅兵。梁在阅兵结束时讲话说:“这次抗战系民族战争,如果失败就要当亡国奴。我们开赴前方作战,人要抱必胜信念,不成功便成仁,以尽军人之天职。”阅兵结束后,即乘车开赴前线。赴大同协助69军作战,刚行抵冯住山,大同已失守,遂奉命死守该山。梁鉴堂对大家说:“死很容易, 但死了也守不住,对国家和民族有何好处。”在该山与日军刚接触,便又奉命担任菇越口守备任务,阻击日军南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全面入侵中国,派兵由河北入侵山西。南口张家口战役后,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丰镇(今属内蒙古)进攻,主力向雁北地区进攻。日军第五师团从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连陷广灵、灵丘、浑源等晋东北城镇。9月下旬,日军统帅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五师团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主力进攻山西内长城防线,企图向太原进攻。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部署太原会战,指挥所部退守内长城的平型关、雁门关、神池一线。

梁鉴堂奉命率部在繁峙以北的茹越口正面阵地布防,配合友邻诸部,迎击日军。9月27日,日军铃木旅团一部2000余人,附重炮30余门,猛攻茹越口阵地,以威胁平型关防线中**队的侧背。阵地工事一半被炮火轰毁,防线几至动摇,遂亲赴最前沿阵地督战,振奋官兵士气,与日军展开肉搏。时已援兵不至,粮弹尽绝,不得已抽调兵力出击日军侧后,而削弱了正面的防守力量,部队伤亡过半。28日下午1时,茹越口阵地被日军突破,指挥余部退守繁峙以北的铁角岭阵地。29日,进犯茹越口的日军得到补充后,以大部兵力直冲铁角岭,只得督率少数部队与日军鏖战,不幸壮烈殉国。 [3]

民革成员阎震璜在信中回忆所知梁鉴堂阵亡的细节:1937年9月下旬,平型关前线抗日部队转移,绝大部分经五台山转向忻口。阎震璜在行军途中遇到203旅旅部特务排战士,顺便打听在临汾第七高级小学的同学刘尔超(汾河西窑院龙祠村人,先任203旅司令部文书,后任该旅特务排排长)的下落,得知203旅少将旅长梁鉴堂在繁峙县茹越口抗击日寇时身负重伤,由特务排长刘尔超背上后撤。在刘刚把梁背上背时,刘的腹部被敌弹击中倒下,与梁同时阵亡,刘时年21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