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永远的丰碑 > 第三十章,骸骨无存的将军

永远的丰碑 第三十章,骸骨无存的将军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7 02:5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司徒非(1893年—1937年),字严克,广东开平人。抗日英烈。

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1932年1月,任十九路军独立团团长,参加淞沪抗战,后升任十九路军补充师第2旅旅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160师参加淞沪会战时,协助指挥部队在上海刘行镇、广福等地与日军作战,屡立战功。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随军退守南京,任国民革命军第66军160师参谋长。

12月6日至8日,率部在汤山一线阻击日军,血战数昼夜。10日,所部刚撤至大水关,又奉命入城参与巷战,战况异常激烈。

12日,奉命由南京突围,司徒非身先士卒,率部反复冲杀,在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1932年,参加十九路军

“一二八”淞沪抗战。战后,奉命赴广东参加组建十九路军补充旅。同年夏天,司徒非随补充旅调赴福州。

1933年春,日军占领热河,司徒非随补充旅改编的第1纵队,经广东乘火车北上赴热河抗日。

6月,十九路军赴热第1纵队扩编为十九路军补充师,司徒非任该师第2旅旅长。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司徒非闻讯义愤填膺,再三请求随军参战。

不久,担任第66军第160师少将参谋长的司徒非随部开赴淞沪抗日战场,参加了上海浏行镇阻击战斗。

在日军陆、海、空猛烈火力的轰击下,守军拼死抵抗,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

日军侵占淞沪后,继向南京进犯。160师于11月底退到南京郊外,奉命驻守汤山、青龙山一带阵地。

司徒非奉令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并和其他参战部队一同在唐生智将军的指挥下与日军作战。

此时,南京三面受敌,已处危境,中国抗日将士又刚从淞沪战场退出,未加整补即投入战斗,形势万分危急。

司徒非丝毫不敢怠慢,立即投入了南京保卫战。他日夜巡视前线,指导官兵加修工事掩体,鼓励他们保卫首都而奋勇杀敌,并详细了解本部通讯联络保障、各部接合部处置等问题,做好与日军决一死战的准备。

12月初,日军数十万部队在飞机、坦克及地面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向南京发起疯狂的进攻。

第160师奉命担任南京城东南句容一线的守备任务,与日军展开了拼死搏斗。

司徒非亲临前线,指挥部队用简陋的武器击退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但终因敌我双方兵力、火力相差悬殊,守军将士伤亡惨重。

12日,日军攻破了中国守城部队的阵地,大量涌入南京城。南京卫戍司令部草草下达了一个突围命令。

天黑之后,160师开始突围撤退。司徒非随部离开阵地,机智地寻找日军兵力的薄弱地带往南开进。

途中部队与日军遭遇,司徒非带头冲杀,在激战中,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因骸骨无存,抗战胜利后,曾于广州白云山山麓建有衣冠冢,并被国民政府追授为陆军中将。

台湾忠烈祠设有烈士灵位。[3]2012年12月12日上午,

“南京保卫战司徒非、易安华、程智将军殉难75周年祈愿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三位将军的亲属专程来到南京参加了祈愿会。祈愿会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军英勇奋战、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已经印记在南京人民的心中,载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

75年后,纪念馆邀请阵亡将军的后代共聚南京,追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司徒非将军的儿子司徒伦是专程从加拿大来到南京来的,他在祈愿会上说,司徒非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随一六零师开赴淞沪战场作战,后又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

12月12日晚,司徒非奉命率部突围,在太平门激战中壮烈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