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秦梦长歌 > 第17章 破庙密谋

秦梦长歌 第17章 破庙密谋

作者:率真的晚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16:38:18 来源:小说旗

朱正仿若被抽去了脊梁,僵直地站在偏厅外的长廊之上。他的双手好似一对铁箍,狠狠攥紧,指关节因过度用力而泛出刺目的惨白,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悲愤与屈辱统统碾碎在掌心之中。

屋内那不堪入耳、此起彼伏的喘息声,犹如一把把淬了剧毒的利刃,毫不留情地刺扎着他最为敏感的神经,将心底的羞耻感搅得如同汹涌澎湃的怒海,肆意翻腾,脸色铁青得恰似暴风雨来临前夕那暗沉压抑、蓄势待发的天空。

透过那精美的雕花窗棂,几缕稀稀落落、仿若破碎希望的光线艰难地挤了进来,星星点点地洒落在他那张年轻却布满沧桑沟壑的面庞上。光影交织错落,恰似他此刻紊乱如麻、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绪。

他缓缓抬起眼眸,望向那雕梁画栋、却在此时显得格外讽刺的廊顶,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仿若穿越时空,回到了往昔那些痛苦不堪的岁月。

打从他记事起,母亲放浪形骸的模样就如同鬼魅一般,死死地纠缠着他,成为他一生中无法摆脱的梦魇。

在街头巷尾,那些顽皮无知的孩童,总是像一群被激怒的恶狼,一边恶狠狠地朝他扔着尖利的石子,一边扯着嗓子用最恶毒的言语骂他野种。

那一声声稚嫩却又充满恶意的叫嚷,至今还在他的耳边嗡嗡回响,如同诅咒一般挥之不去,使得他的双拳下意识地又收紧了几分,手臂上青筋暴起,仿佛一条条愤怒的小蛇。

不过,岁月是一把双刃剑,在磨砺人的同时,也悄然带来了成长与体谅。

这几年,随着年纪增长,朱正历经了无数人间冷暖,看遍了世态炎凉,开始慢慢理解母亲的苦衷。

他曾亲眼瞧见过母亲在那些权贵之间强颜欢笑、虚与委蛇的无奈模样,那看似风情万种的笑容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千疮百孔、只为求生存的心。

他心里渐渐明白,母亲是在用自己的尊严,给他们母子换取一条活路。

虽说恨意慢慢消散,但心底还是填满了无尽的悲哀,这种悲哀如同陈酿的苦酒,愈发醇厚,让他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呆立了好一会儿,朱正最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口气仿若裹挟着他多年来的憋屈与沉闷,从胸腔深处缓缓吐出,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他拖着两条像灌铅般一样沉重的腿,一步一步缓缓地向外走去,每一步都似有千斤重,仿佛要在日前长廊之上踏出一个个绝望的深坑。

他没有回碧落庭,而是任由自己的双脚带着,慢慢地没入邯郸城之中。日光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是他孤独灵魂的具象化,在这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凄凉。

且说朱姫,此时刚与残阳一番缱绻过后,她理了理鬓边凌乱的发丝,起身整了整衣裳。那锦缎华服之上,褶皱与凌乱透露出刚刚的欢情,可她的心情却透着深深的疲惫与无奈。

残阳上前给朱姫递上披风,朱姫轻轻搭上,莲步轻移,迈出房门。

因为要供赵国的达官贵人玩乐,朱姫一直被软禁在建信君的私宅梅园中,即便以探望父母为名,偶然回朱府,也不过是短暂的停留,夜晚仍需回到那看似雅致,实则禁锢她自由的梅园。

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朱府的碧落庭内,琉璃在屋内实在闷得慌,便想着出去透透气,信步走到了朱府的庭院中溜达。这庭院宛如一方被岁月尘封的静谧天地,四周的围墙爬满了暗绿色的青苔,那青苔像是给围墙披上了一层绒绒的毯子,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庭院之中,几株古老的槐树伸展着繁茂的枝叶,洒下大片大片的绿荫。微风拂过,槐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什么秘密。

树下,错落摆放着一些形态各异的太湖石,有的玲珑剔透,有的雄浑厚重,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庭院的兴衰变迁。

沿着曲折的小径漫步,不知不觉间,琉璃来到了一个较为偏僻的庭院。忽然,一抹黑影从眼前闪过,琉璃心头一惊,下意识地停下脚步,警觉地望向四周。

就在这时,她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此人戴着一个面具,看不清是否熟人,但那身影,琉璃确定她一定见过。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细碎的光斑,落在那人身上,勾勒出修长的轮廓,步伐间透着一种别样的轻盈与熟悉感。

琉璃心中满是疑惑,想要上前一探究竟,可又有些犹豫,毕竟这朱府之中暗流涌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她微微皱起眉头,目光紧紧锁定那个神秘身影,试图从记忆中搜寻出与之匹配的画面,然而思绪却如乱麻,一时半会儿毫无头绪。

邯郸城郊,一座破破烂烂、仿若风一吹就会轰然倒塌的庙宇在夜色里摇摇欲坠。庙顶的瓦片七零八落,这儿缺一块那儿少一片的,有好几处大窟窿眼朝着天敞着,宛如一双双空洞无神的眼睛,绝望地仰望苍穹。月光毫无在前无阻碍地透过这些窟窿,稀稀疏疏地洒下一些光斑,照得地上影影绰绰,仿若一群鬼魅在肆意舞动。

四周的荒草丛生,长得老高,风轻轻一吹,草叶子就“沙沙”地响个不停,像是在偷偷议论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又仿若无数双隐匿在黑暗中的手,在轻轻拨弄着命运的琴弦。

庙宇里头,两支烧得剩下半截的蜡烛,勉强燃着一星半点微弱的火光,晃晃悠悠地映出两个神秘兮兮的男人身影。

昏黄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不定,将他们的身影时而拉长,时而缩短,犹如两个飘忽不定的幽灵,在这破败的庙宇中谋划着足以颠覆乾坤的大事。

那位白衣人静静伫立,仿若一朵绽放在暗夜霜雪中的白莲。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衣袂飘飘,那质地轻柔得仿佛是用月光织就,又仿若天际的流云,顺滑无比,在这昏暗的庙宇中散发着幽微的光泽。

腰间束着一条深紫色的革带,带上镶嵌着一块羊脂白玉,玉质温润,雕工精细,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仿若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头上戴着一顶精致的白玉冠,冠两侧垂下的缨络,随着他细微的动作轻轻摆动,丝丝缕缕,如同梦幻的水帘。

再看他的面容,虽被一层薄纱遮住,却仍能隐约透出那高挺的鼻梁和冷峻的下巴,仿若用冰雪雕琢而成。

他的双手优雅地背在身后,负手而立,身姿挺拔,仿若一棵苍松,傲然挺立在这破败庙宇之中,却又给人一种无形的。

再瞧那黑衣人,整个人从头到脚都裹在一身黑不溜秋的衣裳里,跟这漆黑的夜色简直快要融为一体了,仿若他本身就是黑暗的一部分。

头上包着黑布,脸上也蒙着一块黑巾,就露出来一双眼睛,在烛光下闪烁着阴鸷的光,仿若夜空中最邪恶的两颗星,让人瞧着心里直发毛。

他的身上背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鞘在烛光下泛着幽幽的黑光,剑柄上缠着黑色的布条,方便他在实际操作中握紧,随时拔剑出鞘,取人性命。

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低着头,身体微微前倾,仿若一只等待主人指令的忠实猎犬,只不过这只猎犬,浑身散发着致命的危险气息。

白衣人微微侧过身子,隔着那层薄纱,目光冷冷地看向黑衣人,开口说道:“秦国来的那一帮子人,说啥也不能让他们平平安安地回到秦国,尤其是朱正和他母亲朱姫,绝不能放虎归山。”

他这嗓音,就好像是大冬天从冰窟窿里冒出来的风,又冷又硬,话一出口,连那本来就微弱的烛光都跟着哆嗦了一下,摇晃得更厉害了,仿若被这股寒意吓到。

黑衣人“扑通”一声,单膝跪在地上,双手抱拳,低着头,闷声闷气地回禀道:“麻烦特使回禀主人,请主人放心,小的已经买通了赵国王室身边的众多亲信,并且把朱正母子以及秦使那些人的详细行踪,包括他们每日的行程安排、与何人会面,还有他们使打算啥时候返程这些个机密事儿,都高价卖给了以平原君为首的赵国权贵。以平原君的个性,到时候,肯定不会轻易放朱姬母子回国的。肯定设下埋伏,伏击秦国使团。等他们打个两败俱伤时,我们的人杀出,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您想啊,赵国一直忌惮秦国的势力,如今得了这么个立大功的大好机会,能放过才怪呢。

我们等两边杀得昏天黑地、人仰马翻的时候,主人再带着精心准备的精锐奇兵,在半道上搞个突然袭击,准能把他们一网打尽,保管是万无一失。”

一说到这儿,黑衣人藏在黑巾后面的嘴角忍不住往上挑了挑,露出一丝得意的笑,不过也就是一闪而过,立马又恢复了那副恭恭敬敬的模样,生怕自己的得意忘形惹恼了白衣人。

白衣人不置可否,轻轻地点了点头,薄纱下面的嘴角微微往上勾了勾,扯出一道冷酷的弧线,好像他这会儿已经亲眼瞧见朱正母子和秦使那帮人全都,倒在血泊里,秦国朝堂也乱成了一锅粥。

“咱这回弄的这一连串计划,那可真是一步都不能错,到处都是要命的陷阱,这事儿可是关系到咱们以后能不能成大事,只准赢,不准输。等秦国那边知道使团有去无回,朝堂上那帮子大臣为了争权夺利,肯定得打成一团。

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这天下,迟早是咱们的囊中之物。”白衣人越说越兴奋,语气中透露出一股难以抑制的野心,仿若整个天下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

黑衣人连忙附和道:“特使英明,小的愿效犬马之劳,为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要咱们按计划行事,这秦国朝堂必乱,赵国也会元气大伤,到时候,还不是我们说了算。”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谄媚,却又带着一丝决绝,仿佛已经准备好为白衣人肝脑涂地。

白衣人微微皱眉,似乎又想起什么,再度开口:“那朱正虽说年纪轻轻,但年少老成,不可小瞧。”

黑衣人应道:“主人放心,小的也探得此消息。在赵军与秦使交锋时,小的会安排几个身手矫健的兄弟,专门盯着朱正,绝不让他有施展的机会。一旦混战开始,先设法将他与朱姫冲散,让他自顾不暇。”

白衣人轻轻点头:“如此甚好,另外,咱们的精锐奇兵埋伏之地,一定要选在最为隐蔽且必经之路上,多备些强弩暗箭,不管是秦使还是朱正母子,只要露头,就给我狠狠射杀。”

黑衣人眼神一凛,目光如炬,仿佛两道冷电直射而出,他沉声道:“遵命!小的已然仔细勘察过数个绝佳之地,那些地方皆是山势险峻异常,悬崖峭壁林立,让人望而生畏;且山林茂密,草丛深深,宛如迷宫一般,常人难以涉足其中。如此地势,实乃设伏之良选也。待到那时,我等只需以逸待劳,静候敌人自投罗网,必然能够旗开得胜,大获全胜!”

正在此时,突然间,一阵狂风犹如脱缰野马般汹涌而至,“呜啦啦”地呼啸着直直冲入这破旧庙宇之中。那狂风来势汹汹,其劲道之大,恍若有成千上万头凶猛的野兽在齐声咆哮,震耳欲聋。刹那间,狂风便将那原本静静燃烧着的蜡烛火苗吹得东倒西歪,左摇右晃,几近熄灭。而那微弱的火光在狂风的肆虐下,更是疯狂地摇曳起来,时明时暗,闪烁不定。摇曳的火光照耀之下,使得整个庙宇内部的光影也随之变幻莫测,时而明亮,时而昏暗,营造出一种诡异而又神秘的氛围。

影跟发了疯似的乱舞,好像是老天爷看不惯他们在儿搞阴谋诡计,特意派来鬼神给,他们提个醒。白衣人和黑衣人同时一惊,下意识地对

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恐,但很快,他们就镇定下来,白衣人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悦,仿若在责怪这狂风坏了他们的好事;黑衣人则迅速站起身来,手按剑柄,警惕地环顾四周,仿若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