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一百七十二章 二姐夫,你要当厂长了?

几人越聊越是高兴,周建国当场承诺,这个加工厂尽快给许承安批,地也尽量划大点。

这年代地不值钱,要征很容易,很多单位部门闲置的事业用地都多得很,哪来这么多钱搞建设,后世很多要么建集体宿舍,要么被政府协调征用给房地产商了。

镇政府给工厂划拨一块地是非常简单的事,前提是取得信任,有正经用途,能为乡镇经济发展带来贡献。

周建国等人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三点多了。

把几个领导送出门,回到院里,施秋玲奇怪问道:“二姐夫,你和周书记他们咋聊了那么久啊?”

以前周建国他们也来过自己家,但不会呆那么久,通常吃完午饭就走了。

刚才一行人在厅里聊正事,施秋晴和施秋玲都回避了,所以不知道什么情况。

许承安笑道:“我和领导们说了,想开个木耳加工厂!”

“开工厂?”

两姐妹都不由得大吃一惊。

她们对工厂的印象还停留在旧时代。

施秋晴赶忙问道:“承安,不是郭嘉才能开工厂吗?”

许承安解释:“改革开放后,政策不一样了,上头允许个人开私营企业,只要能把经济搞起来,政府也会大力支持,那周书记和陈镇长都已经同意了!”

“哇,二姐夫,这么说来,你要当厂长了?”

施秋玲眼里闪着小星星。

在他眼里,厂长可是非常牛逼的存在。

许承安暗道我可不是当厂长那么简单,还是老板!

在国企,厂子未必是厂长的,厂长只有话事权,还不是一把手。

但这加工厂,就是我的!

什么都是我说了算!

施秋晴大为震惊。

许承安这步子走得有点大,一下子就快升级为厂长了,很吓人!

看到她的样子,许承安嘴角挑起一丝笑容。

这就把秋晴给吓到了啊。

如果她知道我这厂子很大,还设置培训中心,以后整条黑木耳产业链都由我定制游戏规则,不知她会怎么想。

这间加工厂给我带来的,不只是金钱,还有权力和更高的地位!

对了,到时我还可以把秋晴安排进厂子里,给我当个助手啥的,就有更多名正言顺的机会和她相处了,嘿嘿!

许承安心里打着如意算盘。

“大姐,咱快点去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二姐,二姐夫快要当厂长了!”

三姐妹的书信没停过,但凡家里有什么新鲜事,施秋玲都会写信和施秋宁分享。

幺妹兴奋地拉着施秋晴就欲进房。

她念书的时候学习不行,平时写信都是施秋晴动笔,自己有什么想对施秋宁说的就告诉大姐。

施秋晴却没挪动脚步,而是:“秋玲,这件事,你先别告诉你二姐!”

“为啥啊,这不是好事吗?”

幺妹愣了愣,终于想到了原因:“二姐夫,你要当上厂长的话,不就没法上大学了吗?”

“我……不考大学了!”

快六月了,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也是时候和施秋玲摊牌,让她知道。

“啊?”

施秋玲瞠目结舌。

施秋晴没太大反应,因为她早就知道了。

许承安淡淡地道:“上大学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毕业后报答社会,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贡献,我不去念大学,平时一样可以自学,为屯子,为华阳镇做很多事!”

施秋玲点了点头,对于他的话很是赞同:“那倒是,二姐夫太聪明了,啥都一学就会,不过二姐要是知道这件事的话,她会很难过吧?”

“没事,秋宁能理解的,我到时自然会说服她,不过,你暂时先别把我开加工厂的事告诉你二姐,等她回来后再说!”

“嗯,二姐夫,我知道了!”

“……”

镇政府那边的动作很快,没几天加工厂的地就划拨下来了。

光是一个黑土屯给镇子带来的经济提升是有限的。

周建国也希望黑木耳项目尽快推广到全镇所有能种黑木耳的屯子,以提升阳平镇的GDP,所以这事刻不容缓。

其他屯子种秋耳肯定是来不及的了。

现在已经是六月份。

耳农培训、育菌、清场、伐木,晒木,前期要做的筹备工作太多。

周建国的目标是,今年就让其他屯子的耳农培训好,去黑土屯实地参观学习,明年正式开搞,五月份收耳,就相当理想了!

他相信以许承安的做事手段和高效,一定不成问题。

前提是政府也给予足够的支持,比如尽快划拨厂地,给别人尽早建起培训中心。

这块地位于镇郊,说是郊区,事实上就在和镇区接壤,镇乡交界的地带,位置相当好,太远太偏了也不行,交通不便。

厂地划拨下来的当天,许承安骑着小嘉陵去了一趟那个地方,看着偌大的一片空地,心中踌躇满志。

周书记也是做事有魄力的人,镇政府给自己划拨的地还真是一点都没吝啬。

相对后世的大型加工厂而言,这块地或许算不得什么。

但你要知道,这是1983年,在乡镇连批个小作坊都困难的年代!

能拿到这么一大块地建厂已经是十分了不起的事了!

搞这么大一个加工厂,手头的几万块就不够看了。

那就继续向银行贷!

车队那边每个月有五千的收入。

今年黑土屯的春耳秋耳一收一卖,至少几万块进账。

明年好几个有集体林地资源的屯子都会种上黑木耳了,这些屯子每个都比黑土屯大,到时自己收入一下子就翻几番!

而且,三年内华阳镇应该不会有第二个加工厂出现。

短时间镇政府能批一个就不错了。

就算有,也只会是小作坊,和自己的加工厂没法比。

就算多几个厂子也无所谓,等自己的产业链一打通,这些厂子也是给自己挣钱的。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了。

就目前而言,这个厂子的搞头也有很多。

有了它,还能争取镇政府的很多资源,比如有卡车指标和拖拉机指标的话,许承安就有望弄到手。

毕竟收耳运输也是加工厂业务的一部分。

这个加工厂,称得上名副其实能下金蛋的老母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