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二百三十章 莫非媳妇灵魂里也残留着前世的记忆碎片?

在房里整顿好心情,换上衣服来到厨房,许承安早就过来了,和施秋玲坐在灶旁烤着火,不知两人聊着什么,把幺妹逗得咯咯直笑。

施秋晴定下神,强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了进去,随口问道:“你们聊啥呢?”

施秋玲转过头来:“大姐,二姐夫和我说,他做完做了个怪梦,他在梦里变成了大爪子,还抓住了一只大白兔,那大白兔软软滑滑的,可好玩了,这个梦可真奇怪呀!”

施秋晴暗中啐了口,脸又洪了。

他咋也做那个梦了,难道他不知道那只大白兔是啥吗?

施秋宁又好奇问道:“姐,你做了啥恶梦啊,吓得在房里叫得那么大声,我在大老远都听到了!”

施秋晴随口编了个梦:“我,我梦见坐大班车进城,那车翻下山了!”

说者无心,听着有意,许承安心里“咯噔”一下。

媳妇啊媳妇,你做啥梦不好,千万别做这个梦啊!

又或者我重生后,媳妇莫非灵魂里也残留着前世的记忆碎片?

施秋玲乐了,她倒是不以为意:“姐,你就放心吧,二姐夫有拖拉机还有摩托车,咱们平时进城哪用得着坐班车呀!再说了,二姐夫给我们的这只小木佛也会保佑着我们的!”

说到这里,她把玩着胸前的那只绿棋楠挂坠:“这小木佛可真是好东西啊,我晚上闻着,睡觉都变得更香了呢,不一会就睡了。”

施秋晴暗道莫非我睡得那么死莫非和那线香有关,承安也说它有安心宁神的功效,当时闻着身体和心情都特别放松,还在推拿着就睡过去了,身边整晚有个男人都不知道。

下次承安过来推拿的时候,我可得撑着,不能睡着了。

施秋晴心中暗暗打定主意。

……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1984的步伐越来越近了。

离元旦还有一周不到,镇政府召集各村屯的要员开了一次例行的年终大会。

和往年那样,这个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评优秀,已经是老传统了。

不只评优秀村集体,也评给村集体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个人。

这个优秀个人可是极其难评的,因为贡献得非常突出,而且主要得表现在搞经济这块,你要当个村医给村民治病都还评不了,因为很多村屯都有赤脚医生。

所以这个优秀个人几乎没有例外会是村干,因为村干是带村民做事的人。

然而今年,大家都知道,在村干之外,也会出一个优秀个人奖。

那个人就是许承安!

许承安出现在会议室里就能说明这点,要知道往年这个会议的参与者通常只有镇政府的人和各乡屯的村干,他是唯一的例外。

上年许承安成了阳平镇的第二个万元户都还评不上优秀个人,因为当时富的只是他个人。

但是今年许承安带头种黑木耳,让黑土屯脱贫了,对村子的贡献极大,而且他还在自己厂里办了个培训中心,接待了接近两千位想当耳农的学员,把栽种黑木耳的技术悉心相授,还包吃包住,每批从培训中心出来的学员都对许承安赞不绝口,都夸这位许厂长教学耐心,不厌其烦,每顿饭还有肉吃。

这种贡献,已经不局限于自己村子了,阳平镇政府没理由不给他发优秀个人。

许承安和赵卫民一出现在会议室,很多来的早的村支书就都纷纷主动过去和他打招呼,这些都是山村的村干,下年也要种黑木耳,在培训中心得到过许承安培训和招待的,相处过一段时间,彼此都熟悉得很。

“许知青,好久不见了,上次我和我们的村民承蒙您的热情接待,村民们一直都念着您呢!”

“许知青,我们放牛沟的木耳种植园已经平整好,路也修好了,过得个把月就准备开始伐木!”

“许知青,我们龙潭村也一切准备就绪,等种春耳的时候,如果您有空,还请过来指导一下工作啊!”

“……”

会议室里绝大多数都是老熟人,因为阳平镇的山村多,不过也有些不在大山脚下的村屯,这些村支书和许承安就不太熟了,因为这些村屯没有集体林地,缺乏林木资源,学种黑木耳也没大用,镇政府也就没有组织这些村支书。

不过,他们对许承安都有所耳闻。

“那个就是黑土屯的万元户啊,听说今年就是他带着黑土屯种黑木耳!”

“没错,就是这位许知青,人家已经开了间黑木耳加工厂,现在都升级成厂长了!”

“对对对,那厂子就在镇尾路边,我每次来镇上都经过那,挺大的,和那些小作坊不一样!”

“这位许知青可真是个人物啊,上年成了万元户,今年就带全村人种黑木耳,听说他自己研究的技术还出了成果,春耳秋耳都丰收了,出耳运进城里市场一下子就能卖掉!”

“这木耳在市场上卖得那么贵,还这么抢手,要是能丰收不赚得盘满钵满的!”

“要不这样的话,镇政府能大力去推嘛!哎,可惜我们村没有集体林场,不然我也想带村民们种木耳!”

“……”

和许承安熟的村支书都跑过去寒暄了。

不认识的村支书则交头接耳,纷纷讨论着,都很是羡慕。

相较那些山里或山脚下的村子,他们的条件普遍较好,因为地更多,此外路况好,发展经济比起山村容易。

然而凭空杀出一个许承安,硬是把山村的劣势变成了优势。

这时,一行人走进了会议室。

为首的是镇书记周建国,身边跟着镇长陈元中,农业办主任罗有为,还有一个记录会议内容的秘书。

周建国脸上洋溢着笑容。

今年阳平镇少了个贫困村,还一跃成为全镇最富有的村子之一,而且许承安今年顺利给那些有条件种黑木耳的屯子都完成了培训工作,下年这些山脚下或者山里头的贫困村都可能脱贫奔小康,他能不高兴吗。

陈元中也高兴。

能让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一个贫困村脱贫功劳就不小。

要是下年阳平镇那么多屯子都脱贫了,可是大功一件,升迁随时有望。

罗有为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黑木耳是农副产品,属于农业办的工作范围。

自己也没干啥,结果就有机会躺在功劳簿上了,可不要太爽。

这都得感谢那位许厂长啊,他还真是我的福星,也是整个阳平镇的福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