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年终评优秀大收获,许承安成阳平镇年度杰出个人

镇政府等人进了会议室,众人也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

周建国高坐主位,先是打开保温杯喝了口茶水,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内容,想来大家都应该清楚,那就是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时表彰优秀集体和个人!”

镇书记还是不喜欢墨迹,没有多余的废话,一发言便直奔主题,他的作风就是少说话多做事,相较其他村屯,开会都开得少,尽量不搞官僚主义那一套。

但是年终的总结大会那是必须得开的,毕竟得让阳平镇的各村子了解一下其他村子的发展情况,和自身做对比,有竞争才有进步嘛!

说了几句开场白,就把话筒交给了镇长陈元中,陈元中说完到农业办主任罗有为。

这个例行公事的流程倒是没法省,也得让别的领导讲讲话,走走形式都好,否则就是自己独裁了。

最后话筒又回到了周建国手里。

“改革开放之后,郭嘉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民们分田到户,大家干劲十足,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几年来,我们阳平镇的各村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农民们的日子也渐渐好了起来!”

他先是大体地汇报了下这些乡屯今年的数据,汇报结束之后,口气却是一转。

“但是,农民们不能光种地,种田可以初步解决吃饭问题,要脱贫,要奔小康,还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自己村子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其他收入!”

“在这一块,黑土屯就做得很好!”

“我们这里的所有人应该都知道,上年初黑土屯就利用屯子的集体林地种黑木耳,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周建国眉飞色舞,目光在会议室里环视一圈:“我很高兴地在这里宣布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黑土屯上年光是种黑木耳的收入,最低的一户都超过了一千元,而收入最高的一户更是突破了三千三元!”

“该屯也从阳平镇最贫穷的村屯,一跃成为收入最高的村屯!户均收入大幅提升一千八百元以上!”

周建国的话一出,整个会议室瞬间轰动。

尤其是那些自己村没有集体林地,对黑土屯种木耳情况没那么了解的村支书,更是瞠目结舌。

哪怕是最大的家庭,在这年代收入突破三千三百元都是很惊人的事,而这还只是种木耳的收入,不包括种地和其他的。

而且最低的那户也超过一千元!

这还真是整个屯子的村民都直接脱贫了!

要是这样发展下去,没几年就能奔小康,并且多冒出一批万元户。

那些没有集体林地的村支书都羡慕了。

一年时间,黑土屯就咸鱼翻身了!

而有集体林地的则充满了期待,心中激动。

下年,等我们村的木耳种出来了,没准也能像黑土屯这样变得有钱起来!

周建国摆了摆手,众人安静下来。

“在这里,我要重点表彰两个人!”

“一位是黑土屯的赵卫民支书,他大胆带着村民开发屯子的集体林地,好好利用了山村的地理优势和资源,这种敢于创新的魄力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其实周建国也知道,以赵卫民那保守的性格,自己肯定不敢搞事,绝对受到了许承安的影响,不过既然表扬了一个屯子,村支书还是得点名上的。

躺赢也是赢,就像农业办的罗有为那样,功劳从天而降砸到你头上了,那是你的运气。

而且,赵卫民虽然做事太小心了点,然而勤勤恳恳这块是没话说的。

得到周建国亲口表扬,赵卫民骄傲地挺了挺腰杆。

前几年他还在会议上被这位镇书记点名批评,暗示瞻前顾后,分田到户太慢,当时老脸无光呢,不想过的几年待遇就变了。

“还有一位就是该屯的村民许承安,许知青同志,同,阳平黑木耳的厂长!”

提到了许承安,周建国丝毫不吝溢美之词。

“是许厂长和赵卫民支书一起牵起的黑木耳项目,后来他对于黑木耳栽种技术也研究出了大成果,培育出了罕见的低温型黑木耳菌种,这种黑木耳比起一般的黑木耳更适应东北的气候条件,品质极佳,一经推出在市场上便大受欢迎,供不应求,同时产量也十分可观!”

“我们阳平镇有很多像黑土屯这样的山村,都可以栽种黑木耳,许厂长积极响应镇政府的请求,不吝把自己苦心研究的低温型黑木耳栽培技术拿出来,还在他的厂子里建起了黑木耳培训中心,亲自当首席技术指导,培训了一批批来自各村屯的耳农,对于阳平镇的贡献可谓十分巨大,让我们为许厂长的无私奉献鼓掌!”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那些带村民们去培训过的村支书,鼓掌特别用力,就连刘万达都一直在拍手。

有一说一,黑土屯和黄村虽然有仇,许承安还是让黄村在抢水会中输掉的“罪魁祸首”,不少黄村村民都恨他。然而那次培训过后,黄村的村民对许承安的态度就变成了尊重。

许承安是个公私分明的人,黄村村民培训的一周可没被亏待过半分。

刘万达也很敬佩许承安的这种胸襟,或许黑土屯的其他人他都不服,但这位许知青是一定服的。

毫无疑问地,黑土屯在今年的评优秀中大收获。

年度优秀村集体,优秀村支书,阳平镇杰出个人三大奖项收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镇政府给许承安法的是阳平镇年度杰出个人奖,比以前发的优秀村民含金量高得不要太多。

一个是镇子范围,一个是村子范围!

还有另外一个让赵卫民惊喜的是,黑土屯的木耳种植园还被评为阳平镇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

许承安把黑木耳栽种技术教给其他村屯的人,自己也是有利益的,毕竟加工厂需要更多的木耳。

然而,对于黑土屯的村民们来说并没有得到好处,甚至还多了一批竞争对手,为了安抚村民,许承安便向镇政府提了个请求,希望能给黑土屯的种植园评个示范基地。

镇政府那边爽快地答应了,不就多发一面锦旗嘛,顺手的事。

再说了,黑木耳是黑土屯最先种出来的,其他屯子参观学习也都是去别人的种植园,示范基地确实名副其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