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欧的雄鹰 > 第375章 公司功能剥离

东欧的雄鹰 第375章 公司功能剥离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6:06 来源:小说旗

第375章 公司功能剥离

接待东方的使者,这个任务就交给彼得了。米尔恰自己只需要接见一下对方就行,具体的就让彼得和他谈。

这次君士坦丁堡的整改,巴蒂斯特又从国库调出15万列伊。在这么下去他就得向商人贷款了,但有彼得在,感觉这样的事情是不能发生的。

东印度公司董事会联合向彼得递交一份协议,请求将公司的其他治理功能剥离,除了印度地区,其他的希望能够交给其他机构治理。

他们给的理由也很充分,公司目前就是又当爹又当妈的,不仅要维持贸易,还要建设海军,治理土地,内陆扩张,管理移民,传播宗教。

一个公司要管理这么多事情显然是不可能的,虽然目前不错,但随着贸易路线的扩张,原有的人员就不够用了,这都需要从国内调拨,但与东方隔着几个月的路程,需要的人员调动已经不是他们这个公司能够解决的了。

所以公司高层希望彼得能够将这些事务交给别人来做,他们公司倒是很乐意进行在印度的治理,毕竟他们的名字就是这个。但其他地方除了贸易,其他只能说有心无力了。

“公司的情况真的这么糟了?”

“真的殿下,总督大人紧急要求送人来建立商馆和贸易点,我们已经向东方输送了800人,但还是不够,而且这还只是总督新发现的地方,印度等地也需要人手来扩张贸易,公司目前只能维持一个方向,所以还请殿下帮助。”

彼得冷笑一声,将请愿书随手放在一边。

“只能这样?我记得没错的话,公司去年的收入就有超过120万列伊,这还是刨去支出和税后的收入。”

“是的殿下,可获得更多的黄金不就是我们的目标吗?”

卡塔尔久向彼得解释,公司确实是赚的不少,但也要照顾股东的利益,早知道出了皇室,公司其他股东几乎都是商会,而各个商会下也是许多商人筹款获得的。这些资金帮助公司渡过了最难的开头,如果不能在分红上多分一点,谁还会为公司注入资金,要知道公共治理是非常花钱的。在印度地区,直接治理的成本是间接治理的三倍,当地需要的各种人才都需要培养,这都是需要钱的。

“殿下,我们在安德罗尼柯、亚丁的花费已经超过五万列伊,锡兰一省更达到了七万,当地的治理、移民、传教都需要公司的资金进行补充,加上股东的分红,能够维持日常现金流已经很不容易了。”

卡塔尔久诉说着公司困难,彼得也有些反应过来了。后世查资料的时候都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几近破产边缘以为是卖惨,现在看来情况是大差不差的。

“如果公司只经营印度,你们感觉如何?”

彼得开始询问这个问题,卡塔尔久马上拿出资料向彼得解释。由于战略收缩,他们可以从延长的东方殖民地缩回到印度洋,多出来的花费可以投入到印度的治理中。印度出产的香料和棉布是贸易的大头,如果继续扩展,当地的土地税、关税、人头税、盐税等可以弥补支出,而且根据探索者带回来的消息,印度的宗教场所充满了黄金白银,必要的时候可以“借用”一下。

“殿下,我们已经在印度铸造了第一批列伊,成色很足,在亚丁等地非常受欢迎,我们可以逐渐对印度进行贸易和货币上的控制,然后逐渐将这片富饶的地方纳入帝国的统治。”

“嗯,我会再考虑一下,等东方使者来了后会给公司答复。”

彼得给出具体期限让卡塔尔久回去说明,在此之前让他们先忍一忍。

实际上彼得也有过将东印度公司部分功能剥离出来单独组建机构的想法,但总感觉过程太快了。早知道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可是经过200多年才成为历史,其他殖民公司也是经过几十年才被政府机构取代,就算是那个比利时虫豸的刚果私人领地也压榨了三十多年才被政府接管。

而罗马东印度公司成立才不到十年,这样的情况下就分离出来部分功能不知道行不行。

但董事会都希望这样了,他也不好说什么。一切还得和梅森商量一下才行。

米尔恰将殖民这个事务交给彼得,而彼得则是交给东印度公司。去年看他们太过辛苦,就在士麦那建立一所学院,里面教授东方航海、探索、地理、经济等知识,第一批培养三个月的人已经前往东方,已经在荷台达等地的政府帮助治理,还递回不少报告,不断的为罗马编撰的地图和地理书进行扩充。

撒哈拉贸易和在西方的殖民暂时放弃,所有人力全部支援东方殖民。他们为帝国在东方的控制贡献了力量,但对于广袤的土地和海洋来说远远不够。

从西欧的殖民历史来看。特许公司只是国家财力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殖民而产生的新事物。强大如西班牙帝国也只是鼓励私人殖民,后来金银矿开采才将美洲纳入王化之下。

以罗马目前的中央集权和财力,直接进行政府殖民好像也不是不行。就是治理的花费从哪里来,还得建立一个金融圈子才行。

公司可以对印度进行垄断贸易,至于其他地方的贸易要采取自由贸易。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就比如在安德罗尼柯进行阿比尼西亚贸易的船队就不是东印度公司进行的。

再者殖民地的内部贸易利润也是非常大的,从锡兰生产的宝石也是印度各个王公的最爱。而且他们似乎不差钱,黄金大把的掏,生怕买不下来。

在罗马的促进下,印度洋的国家贸易开始提升。紫色双头鹰的旗帜飘洋在海面上,从印度到东南亚再回到亚丁,一个完整的大三角贸易就完成了。其中的风险有,利润也是很丰厚,一些冒险者来到东方依靠贸易赚了钱就在殖民地扎根,他们也是需要交税的,不过暂时进地方政府的国库里。由于路途原因,殖民地国库每两个月上交一次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